文化縱橫

選無可選:臺灣內部的身份撕裂是如何造成的 ☆來源:文化縱橫

♦ 本文內容轉載自 《文化縱橫》微信:whzh_21bcr ♦

 

2020/1/11whzh01.png
 

CSSCI核心期刊《文化縱橫》20204月新刊上市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在“文化縱橫”微店訂閱

亦可搜索“文化縱橫”淘寶店訂閱

【導讀】今天,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即將揭曉。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勝出,不可否認的是,省籍問題仍然像幽靈一樣影響著政局的發展。省籍問題為何在臺灣構成問題?臺灣內部為何會出現如此深的身份撕裂?本文對臺灣與香港被殖民經驗入手,從英日兩國作為宗主國不同的現代化路徑提供的殖民方式、不同的殖民教育政策帶來的漢語傳承問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梳理與比較,指出,臺灣的身份撕裂是被殖民的歷史產物,日據經驗使本省人形成了極強的悲情感覺結構,戰後由於未能解決後殖民問題,戰後新生代心中一直埋著外省人與本省人之間的文化優越感與自卑感的心理裂痕。文章原載《人間思想第六輯: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人間出版社),感謝作者授權。特此編發,供諸君思考。


關於東亞被殖民經驗的一些思考

──香港與臺灣被殖民經驗的異同

香港與臺灣這兩地區都是中國在近代殖民帝國強大的武力侵略下,以中國的一小部分被長期割讓的,香港被割讓一百五十多年,臺灣被割讓五十年。兩個地區都在割讓期間被殖民帝國現代化了,又在新中國復興過程中的不同時間點回歸母國,然而兩者的經歷卻又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人口與土地方面,臺灣夠大到成為日本經濟榨取的殖民地,由米糖輸日可見;而香港夠小,只能是大英帝國經營東亞的貿易站與前進基地。此外還有下列重要方面:

英日兩殖民宗主國的不同現代化路徑

香港與臺灣被不同地位、階段與性質的帝國所殖民,一個是西方甚至全球現代化先驅的大英帝國,一個是亞洲第一個現代化的日本帝國。因此兩地人民經由英日兩國不同的現代化路徑,學習到了不同的“帝國之眼”(陳光興語),用不同的現代視角來看世界。

日本在臺灣實行現代化是由上而下強力推行的,不僅上層精英必須屈從,下層庶民也不放過,企圖在整個社會進行現代化。英國在香港則重在培養幫它治理的中上層管理精英,庶民只要順從,大半放任其自求多福。

日本帝國的這種強勢作為有個特殊的心理因素,就是它作為後起的現代帝國,學習西方先進帝國,它不甘認輸,要做“帝國主義世界的模範生”。相較于英國這個老大帝國又是現代化的祖師爺,日本卻是一開始也曾經被強迫開放口岸,並簽下不平等條約。而它經由明治維新進行自身體制的變革,跟上了西方現代化的腳步,並以西方帝國主義為學習標竿,終至將自己打造成另一個殖民帝國。

由此來看,日本在其現代化過程中確實有其自主性,然而從它後來的帝國作為卻也可看出,它在這過程中也在進行某種心理與精神上的“自我殖民”,由此而產生了對自己過去“落後”狀態的羞恥感與自卑感,與追求模範生心態互為表裡。這種羞恥感與自卑感在它要對其鄰近的亞洲地區進行侵略與殖民時,特別不能忍受這些殖民地社會的“落後”狀態,而要對其實施全面的現代化改造。相較而言,老大帝國的英國沒有這種心理糾結,它在香港只是在統治一群“落後”子民,一切以維持其統治與帝國全球策略為考慮。

比如1895年乙未之變後沒多久,日本人就廣設“公學校”(臺灣人就讀的現代小學),全面實行日語教育,1920年代開始設立臺灣人就讀的中學校,造就從小開始接受日本殖民式現代化的第一代臺灣知識精英。英國人就像在其他殖民地那樣,在香港除了培養上層管理精英外,並沒如此強勢地在中下階層施行殖民現代化教育。

漢語的傳承問題

臺灣與香港都是漢語的方言地區,在漢語的發展上卻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日英兩帝國不同的殖民教育政策。

1895年日本佔領臺灣時,臺灣的居民主要由閩南和客家這兩個漢語族群,加上少數但多樣的南島語族構成;當日本在1945年退出臺灣時,還是由這兩個語族構成主要部分。1842年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給英國時,香港島與新界人口稀少,而且還是以講客家話、圍頭話等為主的方言語族,後來因歷史與地理上的因緣聚會,香港吸收了中國大陸各地移民,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粵語族群,才構成今天的人口狀態。

甲午戰爭之前,臺灣的閩南和客家語族各以其方言作為日常生活、讀書識字、引經據典及高談闊論的語言,就是說閩南語和客家話不僅各自作為日常生活語言,還是各自的知識精英用來論述的語言,當然他們與其他漢人社會一樣,都使用共同的書寫語文──文言文。換言之,在日本佔領臺灣之前,閩南語和客家話是各自成套的完整漢語系統。然而日本佔領臺灣不久就開始以日語實施現代化教育,接受這套教育的新生代臺灣人也開始喪失閩南(或客家)母語的論述與書寫能力。這一代人不再接受傳統漢文學堂教育──這種學堂也因公學校的設立而消失殆盡,轉而在新式學校裡全面用日語來上課,因此不再像他們的長輩那樣能夠以母語來讀傳統經典,日語成了他們主要的現代化論述與書寫語言。

臺灣由於母語在日據時期的斷裂,其論述與書寫部分沒能跟上現代化的步調,以致在光復之後,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所形成的現代白話中文作為“國語”或“普通話”,就比較容易施行於臺灣。以戰後新生代為例,我們從小在學習母語的階段從長輩學到只有日常生活的閩南語,學不到論述書寫的文雅閩南語。這是因為接受日本現代化教育的長輩早已失去文雅閩南語的論述書寫能力,而只能用日語,李登輝閩南語能力的欠缺就是個鮮明的例證。於是戰後六十年下來,國語就成了臺灣年輕一代的一種“母語”了,而且其發音還帶著南京國民政府江浙口音的深刻影響。然而光復後強制實行的以現代白話中文取代日語的措施,卻讓當時臺灣的知識精英產生了強烈的失語感。當時日語作為敵國的語言,國府會迫不及待地在報刊上禁用,是可理解的。但是當時作為臺灣人主要母語的閩南語和客家話如果都保持完整而且與時俱進的話,光復後知識精英在論述語言上的剝奪感或許不至於那般強烈,而遺恨至今。

相對而言,母語的現代化斷裂並未發生在香港,英國並未在香港強制推行英語教育,因此各種漢語都有各自的發展空間。原屬客家話地區的香港,割讓之後成為各方移民的目的地,由於外來人口多方彙聚,原本沒有任何一種漢語佔據支配地位。根據近年來相關統計,香港居民的原籍母語分佈依次為潮州話(閩南語一支)、廣府話(粵語一支)、四邑話(粵語一支)、客家話、上海話等等,其中來自珠江三角洲的粵語加起來是最大的方言族群。在與中國內地政治發展脫鉤的歷史情境下,粵語的一支──廣府話,最後取得優勢成為香港人的普通話,並且與時俱進成為生活與論述兼備的完整語言,能在現代化的學校課堂上使用裕如。

如前所述,因為英國的殖民教育政策並沒有將漢語傳承斷絕,所以廣府話作為通用語言也就能自行轉化並跟上現代化的步調,保持著知識精英論述書寫語言的地位,雖說英語還是最上層的語言。由於有這個廣府話作為上下一體通用語言的條件,香港在九七回歸之後,就不會發生臺灣光復後整代知識精英的失語問題。由此可見,英日兩國不同的殖民政策對港臺在母語發展上的差異,對後來的政治發展應該有很大的影響。

(即刻起預訂2020年《文化縱橫》雜誌,可獲贈文化縱橫電子刊6個月VIP許可權,免費暢讀、暢聽所有已出版的雜誌,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從這個比較可以知道,臺灣母語傳承問題開始於日據時期,而且與日本殖民現代化教育密切相關。臺灣在方言母語上有著如此斷裂的遭遇,光復後幾代人下來現代白話中文的國語就成了新生代的新“母語”了,這是今天的現實狀況,因此,在臺北太陽花運動的現場,演講臺上與網路上的論述語言都是國語。反觀香港,以廣府話為基礎的香港通用語言一直與時俱進,是占中現場的唯一語言。

同化政策、人才培育、新精英階層與帝國遺產

日本帝國在臺灣的基礎教育改造是其對臺灣施行“去中國化的同化政策”的一環,但臺灣各族人口畢竟都還是日本的“次等國民”,各方面都受到不平等的對待。日本直到發起東亞侵略戰爭才開始在臺灣實施皇民化政策,企圖改造臺灣人能像日本人那樣效忠帝國為其死命。相較而言,英國基本上是讓香港的中國人基層社會自生自滅,不去強行改造,並無同化政策這樣的強勢政治作為,也應該沒發生要香港中國人效忠大英帝國為其死命之事。然而它卻也透過各種類似手段“皇民化”了不少香港高階精英。即使如此,兩地人民作為日本皇民還是大英皇民,世界觀是有些不同的。

日本人在臺灣雖然由上而下強勢地推行基礎教育改造,但對於最高層的精英教育卻有其特別考慮。日本雖然在臺灣設立了臺北帝國大學(1928年)──日據時期臺灣唯一的大學,但這大學並非為臺灣人設的,而是帝國大學系統的一環,面向全日本招生。帝國大學是為培養日本的統治精英而設立的,臺北帝大為了配合帝國的南進政策,更是被賦予南洋研究的重責大任,如今台大校園裡的椰林大道就是歷史的見證,為了將臺灣最高學府經營出南洋風味,他們移植了原產古巴的大王椰。

日據時期,除了醫科與少數文理科生外,很少臺灣人就讀臺北帝大。在日本殖民教育政策下,提供臺灣人中學畢業後繼續求學的,就主要是專業技術學校,用來培養殖民統治的技術輔助人員,何況這些專業技術學校還是以招收日本學生為主。在中學校與專業技術學校的銜接上幾經變動,最後形成四個專校:臺北醫學專門學校、臺北商業專門學校、台南工業專門學校與台中農業專門學校;後來臺北醫學專門學校併入臺北帝大成為其醫學部。此外臺北帝大沒有法律學部,臺灣也沒有其他法律專門學校,臺灣人想當律師就得去日本就讀。從這整個教育體制可以看出,日本帝國並不想培養臺灣人的政治管理人才,以及社會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全島整個行政體制裡,臺灣人只居於中下層單位裡的少數。

這個自我管理人才的缺漏在光復時日本行政人員幾乎全部撤離之後就引發問題了,“二二八事變”的發生而終至不可收拾,難說與此無關。而我們知道,大英帝國在香港是培養了一批管理精英,港英治理的中、下層公務員就是由這批人擔任,九七回歸後也是由這批人繼續維持香港自我治理的穩定。然而就如近年來香港問題所顯示的,這批英國所培養的在地管理精英似乎只能在政治安定的情況下維持治理的穩定,卻還是缺乏在亂局中所需的政治領導能力。

乙未之變後,臺灣人經由讀書科考爭取功名之路斷絕,然而卻出現一條新的現代功名之路。前面提到日本殖民政府由上而下強勢進行現代化改造,很多傳統的事物一一遭到摧殘,其中除了漢文學堂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是中醫傳統。傳統中醫的沒落與現代醫學校的設立是一體兩面的事,日本殖民政府亟需培養一批臺灣醫療人員來維持社會的健康狀態,以遂行其殖民地發展計畫。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在1899年即已成立,起先招收臺灣人與日本人各半,由於學制銜接問題,開始的幾年只能招收公學校畢業生,而且願意就讀的臺灣子弟不多,因為當時會接受西醫治療的還是以日本移民為多,並且日本人還不信任臺灣人醫生。很多新一代抗日志士出自這個時期,像蔣渭水、翁俊明、杜聰明等人。

但隨著中醫的沒落以及臺灣人開始接受西醫的治療,這個醫學校遂變得熱門起來,經過幾次重整、擴大與改名之後,在1936年併入臺北帝大成為其醫學部。在沒有其他出路的情況下,從總督府醫學校到臺北帝大醫學部這一延續的臺灣西醫培養學校,遂成了臺灣人子弟的新功名標竿,直到今天未能稍歇。日據時期很多政治與社會活躍分子都是醫生,光復之後當醫生繼續是臺灣子弟的奮鬥目標,各個醫學院網羅了大半的臺灣優秀人才,他們後來也都成為社會賢達,擁有較大的發言權,進而從政。這種畸形的人才分佈難免影響到光復後臺灣的社會發展,也造成中國傳統醫藥在臺灣社會的衰退,這是日本殖民臺灣的深遠影響。香港在英國的統治下則有另一番景象,醫生沒那麼風光,而律師的光圈比臺灣亮很多,法治這東西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留下來的好的殖民遺產。傳統中國醫藥在一般香港人的心目中也比臺灣高出許多,四季如何進補都可說得頭頭是道。

相較於臺灣人大半還以傳統的“情、理、法”次序為行為準則,香港人因為受到英國法治觀念的訓練而極為遵守規則,有時甚至會到不知變通的地步。相對而言,日本殖民臺灣留下來最沉重的卻是那個“帝國榮耀”及其核心武士道精神的允諾與召喚。然而作為次等國民的殖民地人民,尤其是男性,那又是一場虛幻的、自我膨脹的夢幻。當帝國毀滅時,日本男人可以自安於其日本身份,重新來過;可是受到這場夢幻所召喚過的臺灣男人卻在內心留下了巨大的創傷,這個創傷所衍生的各種心理與精神症候還代代相傳,直到今天仍舊陰魂不散。相較於臺灣戰後的這種扭曲的心理情境,英國人在香港所栽種遺留下來的應該是另一種精神狀態吧?

反抗運動的不同歷史與性質

在日本佔領臺灣之前,臺灣就已經有將近三百年漢人社會的堅實歷史,因此從乙未之變的第一天起,臺灣就開始了激烈的抗日活動。漢人的武裝抗日一直延續到1915年的台南噍吧哖事件(或說西來庵事件),足足有二十年;原住民的武裝抗日事件甚至延續到1930年賽德克族的霧社事件。臺灣人在武裝抗日失敗後,新一代知識份子改采現代政治社會運動,例如文化協會、民眾党以及各種工人與農民組合,最後是共產黨組織的出現。然而這一波現代政治與社會運動也一直遭到日本殖民政府的嚴厲鎮壓,尤其在1930年代開始的皇民化時期,所有反抗運動都被壓制,最激進的共產黨人不是逃到大陸就是悉數入獄。直到日本戰敗臺灣光復,這些人才複出活動,而在“二二八事變”中起了重要作用。換言之,臺灣從割讓的第一天起就開啟了這個抗日的傳承,同時也在這抗日運動中塑造了臺灣人的身份,在這之前的清代,臺灣居民是以各自的族裔來認同的,像泉州人、漳州人、福佬人、客家人、泰雅族、排灣族等等身份。

香港在割讓的時候並沒有太多人居住,也沒聽說有任何反抗。現在的香港人是在歷史變動中分批移入的,從某方面來說是自願加入作為英國殖民地居民的,原因有多重,最主要的是為了求得美好生活的單純經濟因素,以及為了躲避大陸上的各種動亂,如太平天國、軍閥混戰、日本侵略、國共內戰、三年饑荒以及文革等。在這歷史過程中,相較于臺灣居民從抗日運動中產生臺灣人的身份認同,香港居民並沒有從抗英運動中產生香港人的身份意識。然而香港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大陸移民,它也成為大陸各種政治運動的中繼站與庇護所。它首先是興中會的重要據點與辛亥革命的重要發動地;抗戰時期香港尚未淪陷時,它是許多抗日志士的庇護所與轉進地;中共建政後,它又成為冷戰時期各方勢力競逐與勾心鬥角之國際港埠。也就是說,香港社會在一百五十多年來的英國殖民地歷史中,與中國大陸的變化息息相關,它的人口組成也一直在變化,直到1970年代以後才在以廣府話作為香港普通話的背景下,形成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臺灣被日本統治五十年,抗日的最大力量最後集結在左翼的旗下,然而這股力量卻在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被撲滅殆盡,最有能力承擔反思後殖民問題任務的一批人就此消失,直到保釣運動前後才又復蘇。而香港曾經作為中國大陸現代化變革的中繼站與庇護所,雖然一直有左翼人士存在,但左翼運動主要是在配合或呼應大陸的運動,例如1925年五卅慘案時的省港大罷工,以及呼應文革的1967年香港左派工會鬥爭。以此觀之,香港類似以前上海的租界區,直到1970年代初,才有戰後新生代自發的中文法定語文運動與保釣運動。可以說,“臺灣人”這個身份在日本殖民初期漸次形成,而“香港人”的身份則主要在1970年代當移民潮漸次穩定之後才最後成形。

1949年後國民黨退守臺灣,雖然施行特務統治,以白色恐怖手段殘害了大半的進步分子,但也帶來了不少各方人才,促進了臺灣的經濟與文化建設,如資委會人員啟動的經濟發展,中國自由主義者帶來的政治啟蒙,還有其他文化界人士帶來的現代白話中文的文藝成果。他們是臺灣戰後新生代能夠順利接上現代中國的重要媒介,然而他們在文化上的優越性,在臺灣未能解決後殖民問題的情境下,也在戰後新生代心中埋下了外省人與本省人之間的文化優越感與自卑感的心理裂痕,加強了日據時期以來本省人的悲情感覺結構;加上在親美的國民政府的教育體制下,英文取代了日文成為新的上國語言,國語取代日語成為新的論述語言,這種幾代相承的文化失語感使這種悲情感覺結構更加堅不可摧,影響到後來臺灣人的公眾與政治行為。

(即刻起預訂2020年《文化縱橫》雜誌,可獲贈文化縱橫電子刊6個月VIP許可權,免費暢讀、暢聽所有已出版的雜誌,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香港在其發展過程中則不斷有大陸人才來來去去,1949年時也如臺灣一樣收容了不少大陸精英,這批人對戰後香港在各方面的繁榮與文化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或許在港英統治下,由於他們不涉及政治力量的分配,並沒有像在臺灣那樣造成裂痕,因而在九七回歸前似乎就已相互交融成為香港人了。

不同“現代身份”的難題

總的說,傳統中國在受到西方現代帝國侵略,被迫進行西方式現代化改造,以其規模之龐大、際遇之多樣,就有了多重不同的現代化路徑。臺灣被日本帝國從上而下強勢施以日本殖民式現代化改造,香港被大英帝國有選擇地、較不強勢地施以英國殖民式現代化改造,兩地在回歸之後確實有著不一樣的後殖民情境與任務。而中國大陸若是先不管其局部分殊,整體而言則是自我摸索著一條較為自主的道路,最後由中共的路線取得主導。

不管是哪條路徑,這個現代化的過程都造就出一批新的知識與政治精英,接受不同的西方(或西化的日本)理念的灌輸與栽培,各自在其社會取得論述主導者的地位。例如接受日本皇民化教育的臺灣的李登輝及其同輩,又如接受港英教育栽培的香港知識與管理精英。這批新型知識與政治精英構成現代化後的新得利者,然而也構成回歸後解決後殖民問題的巨大障礙。由於有著不同的現代化路徑而產生不同的“現代身份”,當這幾個不同身份互相碰撞時就產生了一時難以消解的現代問題。以臺灣為例,這些人一方面構成反國民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構成臺灣分離運動的基礎。“二二八事變”除了有國共內戰及光復後複出的左翼分子的因素外,也有大陸與臺灣不同現代化過程所產生的不同現代身份衝突的因素。這個面向在九七回歸後的香港應該也構成了重要的背景。

不同的現代化造就了不同的現代身份,不同的現代“中國身份”“臺灣身份”與“香港身份”。光復後來台接收的國府官員與軍隊是歷經辛亥、北伐、抗戰的國民黨這一系人員,他們的“中國”觀念是帶著這段歷史的現代觀,與當時沒歷經這段過程的臺灣知識精英的現代觀是有差異的。我們試著想像,如果沒有西方與現代化的因素,臺灣在1945年的光復或許就像北宋假設真的收復了燕雲十六州,或如隋朝統一了長江以南諸國,只是傳統中國社會的分合,應該不至於會有“二二八事變”那樣的慘烈衝突──當然小衝突難免。可以說不同的現代化路徑所產生的歧異是“二二八事變”的底層因素,當時雙方都沒有機會與條件進行心靈與意識的祛殖民工作。九七之後的香港所面臨的也有同樣的情境,構成今日占中衝突的底層因素。

所以說,作為現代化得利者的知識精英這一階層是特別麻煩的,他們在被各種現代化方案養成之後,往往以各自的“帝國之眼”──西方帝國的文明世界觀,來看待自己社會的傳承、下層勞動者、各種“落後”的現象,以及母國整體。例如在臺灣“水龍頭的故事”自光復之後就一直被分離運動者用來貶抑大陸來台人士;或者以西方社會個人主義為基礎的“自由民主”來看待自身社會的政治安排;或者對自身社會或第三世界國家都抱著深怕被西方“恥笑”的焦慮不安。這些帝國之眼引起的焦慮不安,在臺灣甚為尋常,在香港今天的衝突中也一一具現。

小結:終歸是中國問題

本文指出臺灣作為母國中國的一個邊緣地區,被現代帝國殖民之後產生了較為特殊的複雜性,看似臺灣的特殊問題。然而在比較香港與臺灣被殖民經驗的異同,以及臺灣光復與香港回歸後的種種問題後,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特殊性也不能過度強調,不能視之為只是臺灣的個別問題,或是香港的個別問題,而是中國被割讓的邊緣地區的共同問題。當然“臺灣問題”或“香港問題”基於其不同殖民宗主國與歷史過程等因素,有其相對特殊性,但畢竟都是由傳統中國社會被殖民與現代化之後產生的問題,所以還是傳統中國社會現代化問題的一環,就是說最終還是屬於中國的問題,一個在臺灣或香港的具體歷史情境下呈現出來的中國現代化過程的問題。

中國的主體大陸地區雖然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其相對自主性,而且為了取得這個自主性曾經歷經血跡斑斑的奮鬥,犧牲遠遠超乎臺灣,但是就如日本在其現代化中所顯現的“自主”與“自我殖民”的雙重性格,中國的現代化也不免帶著“自我殖民”創傷。這種創傷的一個具體例證就表現在它曾經比日本更強烈地厭惡自己的過去,露出更昭彰的羞恥感與自卑感。

因此臺灣、香港與大陸這三地如今所顯現的各種問題,就不應只被看作不同歷史經驗的個別問題,而應是傳統中國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共同問題,如此就還是要回到中國現代化的整體問題上,更具體的說就是一個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如何真正尋回自我的後殖民問題。  

 

閱讀原文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