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轉載自《文化縱橫》微信:whzh_21bcr ♦
《文化縱橫》2021年10月新刊上市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在文化縱橫微店訂閱
文化縱橫微信: whzh_21bcr
投稿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
✪ 《文化縱橫》雜誌社
今年八月,由美國撤軍所引發的阿富汗變局成為全球焦點,阿富汗變局及其連鎖反應將推動國際格局深刻轉變,分析中國當前面臨的國際局勢及其未來走向,總結經驗、研判局勢、提出應對之策,成為當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為此,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聯合《文化縱橫》雜誌社於10月9日主辦“美國霸權的衰落與亞歐新未來”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等多所院校及研究機構的三十餘位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的學者共同討論當下變局。
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會長劉永勝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國的崛起打破了百年變局舊的力量平衡,而新力量平衡的構建必然是一個長期博弈的過程。儘管國家實力和民族意志給予我們充分應對的底氣,但是我們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尤其需要清醒認識到當前中美國家實力的客觀差距。美國霸權的衰落更多是軟實力的衰落,而非國家實力的衰落。
《文化縱橫》雜誌社社長楊平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以下歷史事件共同構成了世界格局的轉捩點:2008年金融危機對美國經濟造成結構性傷害,2020年新冠疫情彰顯美國治理的失敗,以及當前的阿富汗事變對美國全球霸權的損害。因此我們有必要充分研究阿富汗變局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其次,阿富汗變局暴露中國在區域事務中缺乏思想上的知識儲備和現實戰略支點,啟示中國必須開始第二次“開眼看世界”的進程:伴隨中國逐漸登上世界舞臺中央,中國有必要進一步走出去,不僅僅是走向西方和歐美,還應該走向第三世界國家,加大對於這些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的瞭解,以便使中國不僅具有西方的世界眼光,而且具有全球的世界眼光。
會議遵循由近及遠的邏輯,漸次推進。會議分為“阿富汗變局”、“中美競爭態勢的全球影響”、“多元現代化視野下的區域發展”三場主題研討。
“美國霸權的衰落與亞歐新未來”會議綜述
▍第一場:阿富汗變局
導言:2021年8月31日,美國結束了在阿富汗長達二十年的戰爭。在付出兩萬傷亡和兩萬億美元財政支出後,美國換來的是“塔利班取代塔利”。阿富汗問題的影響是區域性的,然而美國的介入和撤出,令阿富汗變局有了世界性的影響。對中國而言,阿富汗變局戰略層面的衝擊,來自於美國戰略轉變為中國帶來的新地緣政治壓力;思想層面的衝擊,則來自於我們面臨阿富汗變局時,缺乏知識儲備,缺乏一手資訊,極度依賴于英美世界提供的既有認知。本場探討是學者們研判國際局勢變化和思考中國戰略定位的結晶,擬為中國如何應對阿富汗變局提供有益參考意見。本場發言由《文化縱橫》雜誌社社長楊平主持。
王世達:警惕美國變成阿富汗地區的“攪局者”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世達就阿富汗問題彙報五點觀察:第一,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介入有得有失。美國成功擊斃本拉登並加入了亞歐大陸核心地帶的政治和安全事務,但是二十年巨大的投入最終換來“塔利班取代塔利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失大於得。第二,美國在阿富汗戰爭後期地緣考量逐漸壓過反恐考量,反恐的雙重標準導致美國在阿富汗“越反越恐”。第三,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符合美國整體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外交戰略調整方向,亦即止損和專心應對中國挑戰。第四,美國撤軍後仍然是阿富汗問題的關鍵一方,從直接的軍事干預變為間接干預,可能獲得更大主動權,其角色有可能從局內人轉化為局外人甚至是攪局者。第五,阿富汗境內的恐怖威脅並未就此消失。基地組織將繼續在阿富汗境內活動,伊斯蘭國的呼羅珊分支將借機做大做強,東伊運等疆獨分子加急轉型,浮現新的不確定性。
楊成:中國應謹慎推動阿富汗議程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家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楊成教授結合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現狀,討論了上合組織在阿富汗問題上的有為空間。上合組織擴員後內部權力結構的變化、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其他地區整合議程對上合組織的衝擊,使上合組織出現組織效率下降、議程“空轉”等現象。但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大多與阿富汗相鄰,許多上合組織成員國出於自身關切,在上合框架外發起了許多針對阿富汗問題的新型的三方或多方磋商機制。此外,上合組織在阿富汗問題上有良好的前期參與基礎,阿富汗問題能夠作為上合組織的一個重要議題加以提出。
▲ 楊成教授
楊成指出,在阿富汗問題上,中國已經走得很遠了,接下來需要非常的謹慎來推動整個議程。謹慎不僅是出於“帝國墳場”的歷史教訓,以及對塔利班和恐怖主義到底能切割到何種程度的疑問,更是出於中國對核心利益與現實手段的清醒認知。中國在中亞的首要利益是安全利益,尤其是防止西部地區安全受到衝擊,經濟利益是非常次要的。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介入的手段十分有限。手段和目標相匹配,中國的最佳應對策略是在上合框架內,借助阿富汗議題加強跟中亞國家的實質性的安全合作。
黃靖:AUKUS是美國全球新戰略的“奠基禮”
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的黃靖教授分析了美國阿富汗撤軍背後的戰略大調整。首先,美國不惜破壞地區穩定、承受盟友聲譽損失,是為了完成自奧巴馬時期開始的戰略收縮。從阿富汗撤軍後,美國在陸地上的戰略包袱就基本被拋掉了。其次,美國不惜破壞聯盟體制、得罪法國,建立美英澳(AUKUS)這一個“盟中之盟”,根本目的是為了控制海洋,進而控制整個世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AUKUS是美國美國全球新戰略的奠基禮。
▲ 黃靖教授
黃靖教授指出,美國這一次戰略轉變,是對馬漢海權論的新一輪實施。從歷史上看,兩次世界大戰英國之所以能戰勝法國、冷戰美國之所以能拖垮蘇聯,關鍵在於制海權。美國收縮回海洋,凸顯英國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在制海權上的重要戰略意義。然而,“控制海洋進而控制陸地”的傳統海權論這次是否會落空,則取決於是否能通過“互通互聯”打破陸地的閉塞和相互敵對。最後,現在要拿出一個針對美國新戰略的戰略還為時過早。從本質看,中美競爭是兩個大國利用對方的壓力整合自己內部的競賽,誰能把自己的內部事務搞好,誰就會贏得主動權和主導權。
林民旺:中國應考慮承認塔利班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林民旺教授論證了中國應考慮承認塔利班新政權的若干原因。首先,從局勢來看,塔利班已經成為阿富汗主導的政治力量,未來很難出現其他變數。其次,林民旺教授分享他對塔利班政權性質的理解:塔利班是阿富汗的民族主義力量,九十年代塔利班打的旗號是反蘇,如今則是反美。簡單說塔利班是封建的、宗教的力量,可能會掩蓋它實質的政權性質。最後,從現實政治的角度,承認塔利班有利有弊。好處是能夠牽制美國和印度,代價是可能得罪塔吉克斯坦。承認塔利班也可以促進中國和伊斯蘭世界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只有和塔利班建立良好關係,在東突等一系列影響中國內部安全的恐怖主義議題上,中國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發言權。因此,在承認塔利班問題上,中國應加以考慮。
高劍波研究團隊:八月並非拜登撤軍的最佳時機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資料與應用分析中心高劍波教授研究團隊的何兆陽同學展示了新聞媒體資料中阿富汗政治不穩定性的演進,原理是通過新聞事件結構差異來反應一個國家的政治風險和不穩定。實證直觀辨識出影響阿富汗政治局勢的若干大事件,驗證了資料的可靠性。根據新聞媒體資料生成阿富汗政治不穩定的時間序列圖,可以觀察到阿富汗局勢的動盪期與穩定期,其中,2017年的9月到2018年的8月,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以及前所未有的政治穩定的視窗期。而今年8月美國副總統彭斯稱去年特朗普與塔利班簽訂杜哈協定,給阿富汗帶來了一個穩定時期,這個穩定時期卻並不長久。由此或可得出一個推論,美國錯過了合適的撤軍時機,其霸權衰落始於特朗普,由拜登繼承這份政治遺產而加速。
▍中美競爭態勢的全球影響
導言:阿富汗變局的重要推動力是中美競爭態勢逐漸壓倒個別區域矛盾、成為具有全球影響性的重要事件。拜登在8月31日撤軍演說鮮明指出,世界正在發生變化,美國正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美國的戰略佈局正加速轉移,其同盟體系也正發生深刻調整。美國霸權的衰落、全球化和多極化的趨勢,使這個世界不太可能重新回到類似于美蘇對峙的“冷戰”格局。“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在今天,這個問題顯得不再那麼涇渭分明,而是需要辯證分析。本場發言和討論通過分析英國、歐洲、亞太和亞歐等區域大國與在中美競爭態勢中的核心訴求與戰略選擇,以及這些變化對中國的潛在影響,為中國如何爭取有利於自身的國際環境提供方向指引。本場發言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李巍教授主持。
鐘飛騰:中美不會重複冷戰模式的經濟“脫鉤”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鐘飛騰對中美經濟脫鉤前景作了預判。經濟脫鉤現象有三種可供參照歷史經驗:冷戰時期中美脫鉤到零的模式、當前美俄貿易脫鉤到1-5%的模式、80年代美日貿易摩擦脫鉤到10%的模式。當今世界的貿易表現為價值鏈,中美兩國作為貿易大國,脫鉤成本和難度都很大,所以中美經濟關係不會演化為冷戰的脫鉤模式,而是一種局部性的相互依賴。
▲ 鐘飛騰研究員
從這一事實判斷出發,鐘飛騰分析了中國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關係的可能變化:亞洲國家將分別與中美掛鉤。日本有可能跟隨美國,加入對華技術封鎖,而中國可拉攏的潛在盟友則是工業實力不輸日本的韓國。美國往高技術領域升級、進一步金融化,一方面將加劇美國國內形勢的動盪,另一方面加劇國際貨幣危機。中國的工業化道路是比較適合發展中國家的道路,發展製造業、加強和人民幣掛鉤以規避美國發展模式帶來的國際風險,可能是這些國家未來的行為趨勢。
肖河:拜登政府開始轉向對華長期經濟遏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肖河從“行為導向”到“資源導向”的二維理論框架出發,分析美國對華經濟政策的變化。行為導向型的經濟戰略強調改變對手行為,又稱“經濟強制”;資源導向型的經濟戰略強調削弱對手的經濟力量,又稱“經濟遏制”。這兩種策略都存在正收益成本或者負收益成本的現象。特朗普之前的美國對華經濟政策以經濟接觸戰略為主,通過讓中國加入美國主導的經濟體系,促使中國在經濟和政治體制上越來越接近美國。特朗普政府開始由從經濟接觸轉為經濟強制,試圖利用負面措施來改變中國的行為。而拜登開始從偏向於短期改變中國行為的經濟強制轉向長期積極遏制。與冷戰時期的經濟遏制策略相比,今天美國推行的對華經濟遏制策略依賴於多邊經濟遏制聯盟的構建,以挑動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的對立為主。
章永樂:“歐洲主權”概念的闡釋走向和政策空間
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章永樂教授發言主題是“歐洲主權”概念走向和政策空間。歐盟何以能有“主權”?傳統主權理論將歐盟視為要麼是不適用於主權概念的國際組織、要麼是適用於主權概念的國家。為了解釋歐盟一體化進程,以哈貝馬斯為代表的理論家提出改造主權概念,將主權視為是可分、可共用的,歐盟的主權由成員國和歐盟共同行使。“歐洲主權”意在加強歐盟對外的獨立自主和歐洲一體化在各個領域中的深化,其走向則要看法德軸心是否能協調一致、明確立場。
▲ 章永樂教授
“歐洲主權”涉及歐盟防務建設、共同移民挑戰、聚焦重點的對外政策、可持續發展的榜樣、數位化歐洲建設以及經濟和貨幣力量的歐洲這六大關鍵任務。在未來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下,歐洲主權的表述未來可能還會持續加強,但在具體政策方面,真正建構起一個比較強的自主性主權,面臨較大困難。對中國而言,歐盟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並盡可能保持更多對美國的獨立性,可以為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康傑:歐亞大陸歷史性大國將迎來復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副研究員康傑判斷,霸權力量退出歐亞大陸後,歐亞大陸內若干歷史性大國將迎來復興。康傑老師提出,如果將歐亞大陸視為一個統一的地緣板塊,它的中間地帶就是中、俄、歐這三個歐亞大陸力量中心之間的廣大地區,其核心行為體是歷史上擁有自身的勢力範圍並且現在試圖重新恢復其歷史性勢力範圍的大國。這些大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獨立於中、美、俄、歐的政策自主性,可以後者中維持一種左右逢源的特性,表現出比較強的機會主義和自主性。
以俄羅斯、土耳其、波蘭三個典型的新中間地帶國家為例。今年5、6月以來,美俄之間出現了靜悄悄的、戲劇性的緩和進程。拜登政府實顯著降低了對烏克蘭的支持,避免雙向戰略投入,這客觀上增強了俄羅斯重新紮緊新中間地帶作為它的後院籬笆的戰略勢能。土耳其則通過引領泛突厥化潮流、參與2020年以來的南高加索變局和當前的阿富汗變局,增強了自己在新中間地帶的影響力。波蘭通過“盧布林三角”、“三海倡議”等重要抓手,未來將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加速整合包括烏克蘭、白俄羅斯在內的中東歐地區。弄清楚這些新興新興歷史性大國的訴求和對我們的影響,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
孔元:英國外交戰略的核心是搭美國便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孔元分析了英國脫歐後形成的“全球英國”戰略,以及中美競爭背景下英國外交政策的調整。2016年的“全球英國”戰略是英國搭乘美國自由霸權秩序便車、深化同中國在內的非西方國家經貿關係的一種機會主義算計。中英關係是“全球英國”外交政策的試金石,在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英國實施和美國類似的接觸戰略,擱置了中英之間在價值觀上的分歧,大力發展中英貿易。特朗普上臺後推翻了美國構造的自由秩序,“全球英國”不再具有實行空間。隨著中美關係惡化,中英關係也急劇惡化。
在大國競爭的背景下,英國對外交政策進行了大幅調整,明確宣佈後冷戰以來的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已經無法推行,英國必須更積極地回應美國提出的大國競爭口號,參與塑造未來國際秩序。具體的應對路徑有:加強集權;內外互聯;加強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和軍隊建設;向印太傾斜等;對華政策則採取和美國類似的三軌外交。孔元老師提請我們注意英國政策檔和美國的同步性,AUKUS協議也反映了英國希望借英美特殊關係在經濟和技術升級等方面謀取更多好處的心態。
▍多元現代化視野下的區域發展
導言:如果說阿富汗變局是美國霸權衰落的症候,那麼美國霸權的衰落則為亞歐大陸探尋自身發展道路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機。塔利班重新奪權並成為目前有能力主導阿富汗重建的唯一政治力量這一事實,之所以帶給我們如此之大的震動,正是由於長期對伊斯蘭主義以及政治發展缺乏深入理解。“王者無外”的天下傳統,使我們視野裡缺乏對等的他者,而近代以來中國屈辱的被侵略史和艱難的民族復興史,又使西方成為我們眼中最大的他者。本場發言和討論以阿富汗為起點、從認識伊斯蘭出發,將多元現代化真正帶回區域研究,提出適應、理解、尊重亞歐大陸多樣的政治發展路徑並與之對話的主張,促進中國以積極平等的方式參與亞歐新秩序的構建。本場發言由《文化縱橫》雜誌社主編陶慶梅主持
吳冰冰:中國要做好伊朗及伊斯蘭主義影響力上升的準備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吳冰冰教授在中東戰略格局背景下介紹了伊朗國家建構的若干經驗。中東地緣格局朝著三個大趨勢變化: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下降,可能不得不接受地區國家發揮更大的作用;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的影響力上升,尤其是伊朗和土耳其;伊斯蘭主義將保持上升勢頭。外部大國影響力下降增加了地區國家博弈格局的複雜性,僅從中美競爭的角度去分析中東地區格局,可能會導致對地區發展趨勢的誤讀。
▲ 吳冰冰教授
在此背景下,吳冰冰教授分析了伊朗國家建構的經驗,指出伊斯蘭主義與伊朗民族主義的整合、伊斯蘭主義政治力量制度化、伊斯蘭主義和軍方的整合,使得在現在的伊朗,宗教不是一個消耗性的、破壞性的因素,而是一個支撐性的、建設性的因素。在外交政策上,伊朗搭建了一套維護周邊安全的有效的地區盟友體系,並尋求美國承認伊朗的地區大國地位。在伊美關係無法推進的前提下,伊朗的一個重要選擇是“向東看”,尤其重視中伊關係。與美國相比,中國外交政策重心不在中東,對中東國家的認知過於簡單。對於伊朗建構的中東地區架構,中國還未做好充分準備。
毛克疾:南亞未來或將形成美印、中巴戰略對峙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員毛克疾分析了美國撤軍後南亞地緣政治格局的走向。首先,南亞的力量會有深度重構,可能會出現美印、中巴各為一邊,涇渭分明的戰略對峙。阿富汗撤軍後,美國對巴基斯坦戰略需求的斷崖式下降為美印關係升溫鋪平道路,美國在全球層面比中國強大,印度在南亞層面比巴基斯坦強大,美印的組合是強加強,中巴的組合某種程度是弱加弱。其次,印度對阿富汗和中印戰略對峙的投入消耗極大,難以為繼,將由對陸進攻專為對陸防守,同時出現對海轉向的轉變。這正好與美國的海洋戰略遙相呼應。印度轉向海洋戰略,除安全和戰略意義外,還附加有經濟意義。在美國的盟友體系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提供需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提供初級資源,日本有比較完備的技術和基礎設施解決方案,而印度則有超大規模的體量和市場,很有可能再造一個10億級別規模的工業化經濟體。
李成日:中日韓區域一體化進展、障礙及前景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成日彙報了中日韓區域一體化進展、障礙及前景。東北亞是中國外交比較大的作用區域,應該主動積極地予以謀劃:第一,應該主導東亞地區或者亞太地區的合作進程;第二,中日韓合作要擴展到東北亞,包括朝鮮和蒙古,甚至俄羅斯;第三,海陸絲綢之路要聯動起來,一帶一路要與東北全面振興結合起來。中日韓三國的合作呈現進程緩慢但綿延不絕的特點。目前,區域經濟合作發展較快,但是由於美國因素、歷史遺留問題和領土糾紛,自貿區談判面臨較大困難。今後區域發展的若干前景有:東北亞合作和中國國內發展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和中日韓合作對接、促進中朝韓合作,以及借冬奧會進一步推動中日韓的合作等。
段九州:中東有可能出現一種普世化的民族主義
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段九州介紹了中東國家建構的類型及當前中東本土政治潮流的特徵。概括來說,中東國家建構主要有三種類型:獨立戰爭和軍人主導,如埃及、阿爾及利亞和土耳其;統一戰爭和宗教主導,如沙特、伊朗。殖民遺產和執政聯盟,如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科威特、阿聯酋。中東主流的國家建構思潮是軍人主導的世俗民族主義與宗教主導的政治伊斯蘭,它們分別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扮演了主導作用。前者在奧斯曼帝國之後流行,伊斯蘭主義的回潮則是因為20世紀後期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的失利促使其對世俗化統治方式進行反思,以及批評政府和軍隊的民主潮流。
段九州老師指出,當前中東國家建構危機與20世紀50年代地區安全真空和治理失效的情況很相似。在中東地區系統性危機背景下,軍隊出現崛起的跡象,如“阿拉伯之春”國家政權的崩解與軍隊崛起,海灣國家通過國民兵役制加強國族認同,以及在西方制裁和安全衝擊下伊朗和土耳其的國家政治安全化。一種普世化的民族主義有可能出現在中東的未來。
曾向紅:西方始終存在構建“同一性帝國”的衝動
蘭州大學中亞研究所曾向紅教授在西方同一性帝國的野心與失落中觀察美國的阿富汗撤軍。同一性帝國嚴格地區分自我與他者,將自我視為優越的一方,將他者視為對自我的威脅,而且是劣等的、有待被拯救或者教化的差異,差異本身構成一種威脅。這種對差異的恐懼可以追溯到歐洲三十年戰爭。借用人類學家托多洛夫關於“雙重運動”的論述,曾向紅指出西方構建同一性帝國的方式是文化同化或者是奴役征服。構建同一性帝國的衝動在西方始終存在,在冷戰結束以後也有鮮明體現。在話語中,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和福山的歷史終結論;在行動中,在發展中國家推進華盛頓共識,實行“大中東計畫”改造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都體現了雙重運動的傳統思路。
阿富汗的例子證明美國構建同一性帝國的企圖遭遇嚴峻的挑戰,阿拉伯之春的發展也證明美國高估了自己消滅或者同化差異的能力。消除差異、同化差異,還是尊重差異、維護差異,目前已經成為影響歐亞秩序發展前景的兩條不同路徑。所以如何在尊重和維護差異的基礎上,保障多元秩序的效率,是歐亞秩序構建中的關鍵問題。
《文化縱橫》雜誌社社長楊平在閉幕式進行總結發言。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出現打開國門看世界的歷史性潮流,但是我們看待外部世界的眼光卻被西方視角所遮蔽。在阿富汗問題上,知識界莫衷一是,缺乏相對統一的看法,這其實反映我們對阿富汗缺乏瞭解,過度依賴英美提供的知識範式。由於未能形成獨立視角,我們甚至也不能真正認識美國。今天再度“看世界”,有兩個需要調整的方向:其一是在中國崛起的時代重新看世界,其二是要從原有的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體系,調整到以正在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體系來看世界。本次會議正是在這種對學界和研究界的強烈期待中召集和舉辦起來的。
本文轉自“新經濟智庫”,是作者于2021年9月17日所作內部講座的文字稿。篇幅所限,有所編刪,歡迎個人分享,媒體轉載請聯繫版權方。
2022年《文化縱橫》雜誌 228元
2022年全年雜誌+電子刊 297元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訂閱新刊)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