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邵明(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副院長)
最令人類恐懼和困惑的,恐怕就屬死亡了,因為活著的人,沒辦法親歷死亡世界。但這並不意味著探討死亡毫無意義。死亡作為生命終點的這個事實,被人們嚴重忽視了。物質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人們不願意討論死亡,「人死一把灰」是大部分現代人對於死亡的態度。死亡意味著孤獨、冰冷、黑暗、悲傷、以及「永遠無法再來」,幾乎所有負面的內容,都可以集中在「死亡」這個觀念上。在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流行的時空裡,死亡更是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話題。然而,死亡並不會因為人們心理上的排斥而消失不見,它還是會時不時地提醒人們它的存在。當然,對死亡有感並不意味著一定要看到那些駭人的場面。重點在於讓死亡與自己的人生產生連結。對於死亡,筆者有三次印象深刻的經驗。因為工作關係,筆者需要處理大量的學員訊息,在聯繫其中一位學員時,卻得知這位學員已經得癌症去世。當筆者突聞這個消息時,有種反應不過來的感覺,一方面覺得跟這個人非親非故,甚至都不記得他的樣子,本不該有什麼心情,另一方面卻覺得不應該輕易跨過這件事。筆者於是停止當下正進行的事情,在心裡喃喃自語說:「是的,他真的死了,不是離開,而是死了。」這明明一件真實發生的事情,可是筆者還是不斷在心裡確認,似乎並不是在確認事件的真實,而是在確認「人會死」是真實的:我也許跟這個人見過面,也許說過話,也許他當時會給我的心裡留下哪怕一絲的痕跡,可是,這一切都不會再重複發生,因為他不是去了某個遙遠的地方再也不會回來,而是徹底的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人生即使不如意,還有不如意的心情可以玩味,但如果死了,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黑白枯樹丨百度圖庫
還有一次,筆者認識的一個人得肺癌去世,乍聽這個消息,感到震驚和難過,可當心情平復後,就覺得這件事已經過去,一切應恢復常態。可是隨後的幾天裡,筆者總覺胸部不舒服,好像裡面有個異物。筆者不斷安慰自己不要亂想,可是越壓抑自己的想法,胸部不舒服的感覺就越明顯,終於有一天自己實在繃不住,就到醫院去拍片檢查,結果沒有任何問題,這才松了口氣。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Irvin Yalom,1931-)在其著作《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第二章〈生命、死亡與焦慮〉中說:「如果一種害怕使人無既無法理解也無法定位,也因此無法去面對,那麼它就變得更為可怕,並引發無助的感覺,進一步加重焦慮。……如果我們能把對無物的害怕變成對某物的害怕,就能發動自我保護的戰役——也就是說,我們既避開所害怕的事物,也可以尋找盟友來對抗它,還可以發展出神奇的儀式來安撫它,或是計畫一場系統的戰役來擊潰它。」亞隆認為死亡焦慮是人最底層的焦慮,表層的心理症狀是當事人潛意識裡防禦死亡焦慮的表現。如果按照亞隆的說法,胸部的異物感就是筆者的恐懼所塑造出來的物件,經過到醫院診斷這「神奇的儀式」,於是消除了焦慮,使得死亡被重新封存在潛意識中。
還有一次陪護一位癌症患者去腫瘤醫院做手術,不知是自己的心理暗示,還是周圍的氣氛使然,一進醫院就感覺壓抑和沉重,一出醫院就覺得一切安好如常。醫院內外迥然是兩個世界。而且在裡面工作的醫務人員通常脾氣都不大好,當然,筆者也知道她們已經在盡最大的努力克制著情緒。畢竟那樣的環境,筆者連一分鐘都不想多待,而她們每天都在這裡工作。病人在這裡則如同待宰的牲畜,時間一到,就會被推車拖走,與親人分開,集中放置在一個大房間裡等候做手術。據說裡面出奇的安靜,大概每個人此刻都沉浸在極複雜的心境中。這整個過程就像超市工作人員搬運與處理生猛海鮮。可是你同樣很難去怪罪醫務工作者,她們每個人都是在高壓的狀態裡工作,根本無暇於其它。無論你是男是女,是強壯還是羸弱,是什麼身份和地位,來到這裡,只需幾個小時,就由一個朝氣蓬勃的大活人,變成掛著各種導管、尿袋、血袋,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狀態。排氣(放屁)成為住院部最值得慶倖的事情,因為這意味著被手術攪亂的內臟開始歸於正常的位置。這段經歷讓筆者頗有感觸,我們信以為真的日常生活,就像是一場華麗的慶典,人們都沉浸在瘋狂中,完全沒有留意到有人正在被踐踏,發出痛苦的呻吟和絕望的求救聲,直到自己也被踐踏才幡然悔悟。腫瘤醫院就如同陰陽交界的入口,讓我們有機會窺見生命脆弱與不堪的一面。
生閉環丨百度圖庫
對於人類來說,肉體的死亡與精神的死亡是彼此緊密纏繞在一起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一生中都要經歷多次「死亡」。筆者在年少時的一次轉學過程中,心理上遭受過劇烈的衝擊,表面上只是一次轉學,實際上是「轉命」。這是筆者首次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去外地上學,生活習慣、文化氛圍的不同,使得筆者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內心形成劇烈的衝突,長時間沒有管道獲得化解,繼而開始憂鬱自閉起來。雖然那段經歷是筆者人生的低谷,但實際上也讓筆者對於文化差異、社會的黑暗面,以及自己性格上的一些問題有更深的體會。筆者在那段時間裡,常在新聞上看到與自己症狀相似的青少年暴斃而亡,或做出完全不顧生命安危的極端事情。後來筆者遇到現代心學家陳複教授,跟隨他學習心學,從而「死而復生」,結束長年折磨自己的心理問題,重新找到生命的方向。心學這種可在身心體驗上獲得驗證的智慧(而不僅是外在知識的瞭解),給了筆者巨大的生活勇氣。此後筆者的狀態開始朝正向的方向穩定發展,不再有顛倒夢想對筆者身心帶來的劇烈顛簸。後來筆者來到山西晉城,協助張辰山長開辦知行書院,可謂是筆者的第二次重生,這意味著自己一定程度上走出封閉的心理狀態,開始嘗試性的接觸社會。學習心學的整個歷程中,筆者都能體驗到有一股超個人的力量,不斷在「督促」自己開展各個層面的整合,譬如知識與德性、社會實踐的整合,理智與情感的整合、不同人格間的整合等。
現代生死學的開創者,哲學家傅偉勳(1933-1996)教授在他的著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以下簡稱《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中引用托爾斯泰(1828-1910)所著《伊凡伊裡奇之死》中的情節來說明,他說:「故事的開頭描敘,伊凡的幾位同事接到伊凡死訊之時的心理反應。他們每一位立即想到的是,伊凡死後的人事調動問題:誰能接伊凡的職位?自己是否有調升的希望?另一心理反應是:『還好是他死了,而不是我。』」托爾斯泰的筆觸極為真實,當我們遇到猶關生死的災難性事件時,也難免不會沒有這些想法。對此,傅教授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最恐怖可怕』的,難道不是『向死存在』的實存本然性(或即生死真實性),在所謂『最單純平凡』的世俗間的日常性裡隱沒不顯的嗎?」「向死存在」(being-towards-death)是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提出的觀念,意即人只有切實承認活著本身就是在朝向死亡,生存與死亡本就是一體兩面,才能開展出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伊凡同事的反應,就是我們常人在常態的生活中所具有的反應,我們通過這樣的反應,漠視死亡的存在,以便於能持續活在「自我感覺良好」中,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醉生夢死的生活。而這種「歲月靜好」的生活,恰恰才是最恐怖可怕的。
筆者這三年來學習智慧諮詢師培訓課程,受益于陳複教授的科際整合視野,形成意識的兩個層面的擴張:一個是知識視野的擴張,讓筆者能看到時代的發展趨勢,因此可以思考自己在這個時代的定位,究竟做什麼可以成為這個趨勢中的一環,為這個趨勢「助一把力」,發揮自己生命最大的潛能,讓渺小的個體融入最大的意義中。另一個是時間視域的拉長,對「生命有限」這件事有著更真切的體會。其實人會覺得生命很漫長,往往是因為看不到時代的趨勢所形成的錯覺,覺得人生吃喝玩樂不過如此,有足夠的時間慢慢去「熬」。反過來,對生命的方向愈發清晰,就愈有種使命感,總想盡可能多的做一些符合時代趨勢的事情,因此開始有規劃人生的意識。所思所想就不只是「明天去哪裡吃個好吃的」、「後天去哪裡遊玩」等,而是會思考「五年內我大概能完成什麼」、「四十歲前我大概可以完成什麼」等。這樣的視域令筆者的生活緊張而又充實。當然,這裡所講的「時代趨勢」並非「流行趨勢」。如果從分析心理學開創者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所講的「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的角度出發,實際是指華人結束百年動亂,漸次解決政治、經濟上被殖民的狀態後,所形成的對於文化復興的集體訴求。筆者堅信陳複教授所開創的心學及智慧諮詢課程,可最精確的對應這個訴求。
傅教授同樣是具有科際整合視野與文化前瞻性的學者,癌症使得他加速去思考現代生死學的建構,因此我們才會讀到他的這本《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傅教授認為哲思令他在知識的層面對於生死議題有所啟發,而癌症讓他有機會在體證層面認識生死。所以這本著作可謂是理性與感性碰撞出的結晶,對於生命的真相更具說服力。傅教授的觀點在本書中主要體現為四個部分,其中「引論」的部分說明了現代人亟需生死學的緣由,以及與生死學相關的學科領域。傅教授將人的生命劃分為十個層面:身體、心理、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知性探索、審美經驗、人倫道德、實存主體、終極關懷、終極真實。筆者覺得這十個層面對于如何成為一個圓滿的人極具參考價值。其中實存主體、終極關懷、終極真實是本書涉及的主要部分。對於這三者的關係,傅教授說:「每一個人的實存主體面對死亡的態度,有其儼然不可(由他人態度)替代的獨特性、尊嚴性。實存主體對於死亡問題的探索超克,乃是有關宗教性或高度精神性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而此課題的解決,有待終極真實(ultimate truth or reality)的發現。」傅教授這裡所談的「宗教性」並非指組織化的宗教,而且傅教授在本書中對組織化的宗教多持批判態度,認為其違背宗教本身作為個體探索精神領域與終極議題的途徑,墮落為與世俗權利勾結的腐敗樂土及束縛人精神的教條。在第二部分「死亡的尊嚴」中,作者有探討到自殺與安樂死的議題,其中涉及到法律、倫理、文化等面向,以及個體對於生命的態度。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丨百度圖庫
譬如對於以創造當作自己生命的人來說,如果病患令他無法再進行創造,活著對這個人就相當於死亡,甚至是比死亡還恐怖的煎熬。這時候我們是否該同意他以自殺或安樂死的方式結束生命呢?不忍病患受病痛折磨,幫助其死亡以結束痛苦,是否算作殺人呢?西洋基督教文化認為人為上帝所創,只有上帝才有權利剝奪他人生命,因此不支持自殺。而諸如中國、日本等東亞文化中有著「殺身成仁」的傳統,通過犧牲個體生命來成全超越個體生命的意義。佛教更視肉身為「臭皮囊」。所以在對待自殺問題上又無法忽視文化這一層面。作者還引用海倫•聶耳寧(Helen Nearing,1904-1995)所作《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來說明個人對於死亡態度的差異。聶耳甯及其丈夫斯科特(Scott Nearing,1886-1985,曾任美國賓州大學經濟學教授,俄亥俄州托裡多大學文理學院院長兼政治科學教授),相信死亡並非生命的徹底消散,而只是生命形式的轉化,如同水會變成冰和水蒸氣。他們甚至對於死後的世界有著期待,尤其已經活過九十歲的斯科特不願再壓抑這種期待,希望自己能有意識的推動死亡的進程,於是採取逐漸減少進食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斯科特夫婦相親相愛一生並保持著身體健康,絕非瘋狂無理智之人。當然,我們也不見得就認同斯科特夫婦對死亡的看法,可是重點在於,斯科特的死讓我們知道,人可以選擇自己的死亡時間、死亡方式,以有尊嚴的方式死去。而不是迫於社會壓力痛苦、屈辱的活著。
在第三部分「世界宗教與死亡超克」中,傅教授介紹了各大宗教中對於死亡的觀點以及各自的局限性,並注重宗教間的對話。在第四部分「現代生死學建立課題」中,基於科際整合的考量,傅教授提出一方面要憑藉科學知識的求實態度和哲學理性的批判工夫,指摘出任何教條主義的宗教觀念,另一方面則要指出科學與哲學的局限性,藉此打開宗教真理的探索之門。對此,傅教授認為大乘佛教的「二諦中道」理論,可用來分辨其它各種宗教觀念的優劣。作者更進一步說明「二諦」中的「勝義諦」,不外乎是「心性體認本位」,例如傳統基督教所講的外在性的天國與地獄,可深化解釋為「心淨造天國,心染造地獄。」一切從內在體證出發來重新詮釋宗教觀念。對於「世俗諦」的層面,例如六道輪回、佛國淨土、天堂地獄等外在化、客觀化的宗教觀念,傅教授認為如果信者本身可藉此獲得超越,安頓身心,就不應一味斥責為迷信,但同時提醒,如果信者用過度功利化、世俗化的心態來理解這些觀念,則在生死關頭無法獲致超越性的智慧。
另外,在具體的治療理論上,作者介紹了傅朗克(Viktor Emil Frankl,1905-1997)開創的「意義治療學」與森田正馬(Morita Shoma,1874-1938)開創的「森田療法」,來作為能與生死學銜接起來的兩大精神醫學及治療進路。意義治療學認為每個個體都有探索生命意義的自由意志,而快樂是這個探索過程中的「副產品」,而不是反過來為追求快樂才覺生命有意義。再者,意義可以有三個層面的價值:創造意義的價值、體驗意義的價值、態度意義的價值。創造意義是說,人可以主動的為這個世界創造真、善、美,但如果沒有創造的條件,也不需因此就灰心喪志,人還可以通過體驗來感受意義,例如傅朗克被囚禁在納粹集中營中時,身無分文不說,連生命都可能隨時被剝奪,反而因為無法再向外希求,而更能細膩的去體驗,以至於被大自然的美所震撼。但意義感最根本的來源,在於生命的態度,意即人如果有宗教性的使命感,就不需要依賴一切外物,而有著克服任何苦難活下去的動能。
森田療法的靈感源頭來自大乘佛學與禪。該療法認為,神經症患者看待事情常過於完美主義和理想主義,因此容易心生不滿,繼而因為負面的身心狀態再生不滿,以致情緒不斷累積形成心結。森田療法採取「事實為真」、「服從自然」的理念來治療神經症患者。意即不需要刻意排斥症狀,症狀本身也是生命流動過程中自然呈現的現象之一,當然,死亡也同樣是如此。具體做法通常有「褥臥」與「作業」兩個階段。褥臥是讓當事人除大小便、飲食外,終日橫臥在床,與外界隔離,終止一切擾亂心靈的活動。大概進行四天到一周不等。褥臥的重點是讓當事人保持身心的放鬆,細緻體驗自己的症狀。許多當事人只是在這個階段就獲得療愈。接下來在作業階段,會安排當事人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慢慢增加事情的複雜度,大概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在隔離的狀態裡做一些簡單的事情,例如打掃衛生等家務。在比較自然的狀態下驅動當事人的活動欲。第二期是培養當事人做事情的持久力和喜悅感,建立自信。第三期培養當事人自然順應外界變化的能力,為回歸正常生活做準備。森田療法的治療師與當事人的關係,類似于東洋文化傳統中的師生關係,彼此坦誠無隱的交流,治療師不會把當事人當作病人,甚至可以如同家人般共同居住、生活。
通過閱讀傅教授的這本《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筆者認識到「人死一把灰」的心態,只是諸多死亡觀的一種,而且可能是最消極的觀點。各大文化裡有著如此豐富的關於死亡的觀念與智慧,並且真的有人可以做到「視死如歸」。這些觀念與智慧實在有必要大量的吸納,琢磨各種觀點的殊勝處,並內化成為自己人生態度的一部分,為自己必然要到達的人生終點早做準備。
作者邵明丨本人提供
參考文獻:
- [1].傅偉勳(2017)。《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新北:正中書局。
- [2].歐文‧亞隆(Irvin Yalom)(2015)。《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北京:商務印書館。
相關文章導讀:
- 想瞭解《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嗎?請關注演講:【網路演講】人該如何向死而生?4月18日,陳復教授將帶您認識哲學家傅偉勳先生與癌魔鬥爭所迸發的思考,由死亡的終點回看生命意義!
- 想擺脫(突破)生命困惑,讓精神充實而富足,歡迎報名課程:【演講視頻】第三期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培訓工作坊系列演講第二階段啟動說明會。
編輯 | 孔戴戴
作者 | 邵明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執行秘書,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副院長兼執行秘書。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培訓課學員。 |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