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文 | 張辰(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山長)
本文為聆聽陳復教授心學教授師培訓《孟子》演講課的個人心得報告。
毫無疑問,孟子(389B.C.-305B.C.)是戰國時期對當時主流價值觀的挑戰者。當時戰國七雄紛爭的時代,國與國相互征伐,人人自危。如何讓自己的國力充裕,軍隊強大,讓君王獲得最大的利益,這就是主流的聲音。圍繞這種主流的聲音,各種學說與人才應運而生。有善於兵法的謀士;有善於戰略遊說的縱橫家;有善於增收賦稅的改革家;甚至有主張自給自足的農家。在《孟子》這本書中,孟子對於各種學說與代表人物,都有切中要害、鞭辟入裡的擊破,讓人性的光芒重回人間。
孟子名珂,字子輿,出生於戰國時期魯國附近的鄒國(現山東鄒城)。孟子的具體出生時間沒有定論,一般認為是在公元前372-289之間,享年八十多歲。據東漢研究孟子的學者趙歧《孟子注疏》而言,孟子是魯公族孟孫的後人。《史記》記載,孟子授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子的門人,孟子自稱私淑孔子(551B.C. -479B.C.)。孟子幼年失父,孟子的母親對於孟子懷抱著很大的期望,曾經因教育孟子三次搬家,史稱「孟母三遷」。孟子生活的戰國時代,正是戰國七雄互相征伐的時代,戰爭迭起、民不聊生。看到君王權貴「庖有肥肉,厩有肥馬。」(《孟子·滕文公下》)而平民百姓「民有飢色,野有餓莩。」(《孟子·滕文公下》)、「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孟子·梁惠王上》)因此,孟子希望能通過自己傳播仁政、止伐保民,喚醒統治者的自覺,這就需要擊破主流的利己稱霸的觀念,重樹天下大同的中國人文理想。因此,《孟子》開篇就是孟子麵對梁惠王(400B.C.-319B.C.)的「義利之辨」,激昂陳述仁義為執政之根本;面對齊宣王對音樂的嗜好,闡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孟子·滕文公下》)與民由之的主張;面對滕文公的憂慮,語重心長的叮嚀其「強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這些對話,把孟子的「民貴君輕」的主張,生動的刻畫出來。
孟母三遷圖
仁政可以使民「養生喪死無憾」(《孟子·梁惠王上》),可以使「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孟子·梁惠王上》),可以使「乃積乃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孟子·梁惠王下》)那麼,仁政的理論依據、思想源頭是什麼呢?孟子又接著提出「性善」的觀念,並用性善的觀念擊破當時廣為流傳的、告子(生卒不詳)的性惡論。在《孟子·告子篇》與告子展開精彩的辯論。孟子認為性善是人的天賦秉性,是人與生俱來就有的,只是被自己的慾望遮蔽而不能彰顯出來。所以,順應人性的做法,就是帶領人們行仁義,好比順應杞柳的物性編織成杯盤。孟子又把人性比喻成水向下流的屬性,認為人性就存在於每個人心裡,是亙古不變且不可動搖的,孟子因此提及四端的觀念來說明。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同時,孟子認為人生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在生活中保存仁義禮智,這是學問之道。但是,孟子也觀察到,人們對於現實利益太過重視,使得自己不知不覺的迷失了人性。因此舉例說,人丟失了雞和狗都知道找回來,人性迷失了卻不知道尋找;家裡的桐樹與梓樹都知道如何去灌溉養護,自己的人性卻不知道好好栽培。所以,這都是眼睛耳朵被外物蒙蔽,心卻沒有反思的原因啊!孟子引用了孔子的話:「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孟子·離婁上》),仁與不仁之間沒有模糊地帶,孟子將仁與不仁比作水火,水火不能相容。
孟子講學
在當時,世人對於儒家的「禮」有誤解的看法,認為儒家事事堅持克己復禮是不是過於刻板教條而不知變通?例如:任國人問生存與禮哪個重要?又問娶妻與禮哪個重要?孟子對於這種誤解,進行了生動的回應。首先孟子認為不論是社會還是家庭,要有一種和諧共生的人際互動規矩,這種規矩就是禮。在《孟子·離婁篇》中,孟子多次提及規矩的重要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離婁上》)。但是,孟子覺得人際之間的禮是相互的,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離婁下》)孟子還認為禮是可以權變的,因此,當淳于髡(386B.C-310B.C)問:「嫂溺,則援之以手乎?」(《孟子·離婁上》)孟子回應說;「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孟子·離婁上》),在孟子看來,人只要保有惻隱之心,不落入禽獸的境地,面對各種事情的變化就可以產生變通的智慧。所以孟子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這句話同時也是對《論語》中「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篇》)的回應。人不能只講求做事的規矩,卻不講求事情的是非,行事的準繩從外在的原則轉向了內在的覺知。這不禁讓人想到了孔子周遊列國時蒲地被困的故事,孔子在蒲地被蒲人圍困,被迫發誓不去衛國,蒲人因此相信孔子而放行,但是孔子卻違背誓言轉而前往衛國,說:「要盟也,神不聽。」(《春秋穀梁傳》莊公(元年~三十二年))這也是因為在孔子心裡「惟義所在」。
杞柳編織的器具
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戰國七雄爭奪天下的時代,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孟子正是因為看到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因此畢生踐行與推廣仁政主張,提出「民貴,社稷次之,君輕」(《孟子·盡心下》)的政治理念。孟子懷抱著賑濟蒼生的仁政理想,效法孔子周遊列國,展開跌宕起伏的人生。圍繞仁政的政治主張,孟子一方面對於君王積極鼓勵、引導與教育,通過對話來啟迪其覺悟從而推己國人,例如與梁惠王的「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孟子·梁惠王下》)、與滕文公言「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與齊宣王言「好貨」與「好色」等。另一方面,對於仁政的落實,也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法,例如:「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長上,可使製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但是,當時是百家爭鳴的時期,七雄君主都想讓自己的國力在短期內有快速的提升,達到軍事防禦或者進攻的目的,這使得君主大都盯著眼前的利益與效益,對於仁政的不可立即兌現性質抱持著疑慮,再加上說客如雲,各種學說紛雜爭鳴,君主受著各種因素的影響與製約,使得孟子的主張很容易被淹沒在君主們飄忽不定的視線裡。
戰國七雄版圖
從《孟子·梁惠王下》記載孟子與鄒穆公(382B.C-330B.C)對話來看,孟子在鄒國已經出仕,且已經主張惠民仁政。後離開鄒國到齊國(離開原因與時間都沒有詳細記載),這是孟子第一次到達齊國,正值齊威王在位,齊威王(378B.C-320B.C)重用鄒忌(385B.C-319B.C)、田忌(生卒年不詳)與孫臏(生卒年不詳),以「一鳴驚人」之勢使齊國的國力進入快速上升期,因此對於孟子並沒有重用,孟子的主張也沒有展開的機會,孟子只好黯然離開。孟子聽到宋國的國君宋康王(?-286B.C)有想要實行仁政的想法(《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就趕赴宋國,後覺得宋國對於實行仁政有著言不由衷的態度(在《戰國策· 宋衛策》裡,宋康王「剖傴之背,鍥朝涉之脛」, 意即:劈開駝子的背,斬斷早晨過河人的小腿。)如此諸侯,實不足以行王政,孟子遂而離開宋國。而後孟子輾轉於薛地、鄒與魯一帶期間,因孟子的學生在魯國為官舉薦孟子,魯平公(?-303B.C)想會見孟子,卻被其寵臣臧倉阻撓而沒有會面。孟子約於前322年左右受滕文公的邀請成為滕國的上賓,滕文公(生卒年不詳)言聽計從,但滕國國力弱小,屬於勉強自保之國。此後,魏國有招納賢士之舉,孟子遂離滕赴魏。在前321年至前320年前後,梁惠王(400B.C-319B.C)「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孟子·梁惠王上》),為振興魏國聚集人才。此時,六十歲左右的孟子,率領門生「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孟子·滕文公上》),浩浩蕩盪地到達魏國。前319年,梁惠王去世,襄王繼位,孟子「望之不似人君」(《孟子·梁惠王上》),加之以國力大不如前,已無行王道仁政之希望,孟子遂而離魏赴齊。齊宣王在位,孟子在齊國擔任客卿。齊人伐燕失敗之後,孟子與齊宣王的政見愈益不合,約於前312年(週赧王三年)離齊回鄉。離齊時,孟子已七十餘歲,無力周遊列國。回鄉以後,孟子及其弟子一起整理《詩》《書》等文獻,並總結一生遊歷、思想,成《孟子》一書。約於前300年左右,孟子去世,終年八十餘歲。
孟子周遊列國圖
世人只言孟子好辯,卻不知世人從不正視自己的貪嗔與機詐。孟子在遊說列國的故事中,有很多事情的處理都折射出與當時世人的價值觀的衝突,這些衝突同樣也能帶給現代人深刻的反思。在《孟子》中,對於人與天、人與政治、人與環境、人與財富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有精確的闡述,孟子以言簡意賅的語言、生動的舉例擊破世人僵化的思維與傲慢,還一個公道給世間,孟子對觀念的擊破與重建,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資產。
編輯:鄒祥 | 圖片:百度
參考文獻:
- [1]孟子(2011)。《孟子》。昆明: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相關閱讀:
- 神龍見首不見尾,這個老頭如此神秘為哪般?
- 【心學專欄】仁者,當然無敵⊙邵明
- 【心學專欄】彭更的不安(《孟子》學習報告)⊙王岳
- 【心學專欄】守經達權論(《孟子》學習報告)⊙範晨東
- 【心學專欄】孔子意料之外的接班人⊙劉莞
作者 | 張辰 晉城知行書院院長,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兼執行長,晉城心理學會理事,晉城心理諮詢專業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心學特約專欄作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常年致力於心學的修習與心學教育,舉辦傳統文化與心理學講座數百場。 |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