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復興

讓心靈聚會成為智慧旅程——知行書院每週講會活動紀實 ☆作者:溫江娜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6/18

文 | 溫江娜

你的觀點啟發我的開悟,我的洞見打開你的心門,我們褪去世事浮華,只為以自我獨一靈魂與你相遇。遇見,於眾生中,我溫暖了你,你照亮了我。於漫漫人世之中,識見智慧、尋覓大道、光照了生命,閃耀了自我。這就是知行書院講會之旨。

古之儒者為學,小則為求修身,以立志知止、明性定心、正心正念,達生命安頓為念;大則以兼濟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旨。於知行書院而言,其為學之旨便是以中國傳統文化智慧之學為經義,大辟晉城乃至全國有誌之士,傳先賢之說,識得其圭旨,領悟其精義,通達智慧之門,實現本心光明自性狀態。

於知行合一中找到智慧的法門

知行書院,其名中「知行」二字取自明朝大儒王陽明「知行合一」之說。古人認為人生而有知。比如《大學》首章所提「明德」,《中庸》首章所謂「天命之謂性」,陽明先生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每個人都有良知、良知就是每一個人的生命之光、智慧源頭。每個人在生命中遇到的困難挫折的根本解決之道都在自己手中。向內尋求智慧法門,便洞然一切,順遂泰然。只有安頓好你生命中每一個當下,你的一生才能安頓。這也就是孟子所謂「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如果說,你懂得許多人生大道理,但就是過不好這一生,那就是「知而不行,謂之不知。」

202137b01.png

溫江娜老師在知行書院帶領《傳習錄》讀書會圖丨來源於知行書院提供

何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便如「惡惡臭,好好色」。用西方心理學來說,就是意識和潛意識相和諧。用日常體驗來說,就是你對一件事情的認知是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的,那麼你便能按你的真正想法去做事。知行合一就是誠意地對待自己。一位同修在講會中分享她與自己兩歲多孩子的衝突經歷:她帶著孩子戶外玩耍,她想回家而孩子不願回家,她因此採用嚇唬孩子的辦法,自己悄悄躲起來,想引發孩子的害怕。結果致使孩子找不到了,幾經周折後來找到了,丟失孩子的恐懼給自己留下心理陰影。她說,她知道孩子小不應該衝孩子發脾氣,可就是忍不住會跟孩子生氣發火。目前,很多的親子問題的根源也是出自這裡,明明知道不可為,但因為自己的私慾和社會環境的裹挾而偏為之。「知行合一」究竟是什麼?在講會裡,大家以古典經義為指導,以日常生活體驗和感悟作事例互相探討,得出「知行合一」就是誠意地對待自己。心中知道應該對小孩子有愛心、有耐心,那就切切實實遵從自己的良知,誠意地對待小孩子,尊重小孩子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獨立性。「知行合一」就是誠意地對待他人。張辰山長分享了一個事例:一位男士喜愛做好事,但他更喜愛做好事不留名。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做好事又不是為了留名」。他的很多類似言語舉動讓周圍的人有點不舒服。大家覺得他很作偽。張辰山長一語點破了他的實質,別人做好事為了留名,而他用做好事不留名的方式證明自己超越他人,但是仔細一想,他喜愛「做好事不留名」的名。他在做好事的時候,沒有將全然的心思放在如何把事情做實做好上,而是旁有一心思是為給自己樹立一個「此人是一個做了好事不留名的人」的名,想把自己的高尚形象樹得更高。這種沒有誠意地對待他人的做法,人人都有良知,他人也能感受到。

在允執厥中里求得生命的安頓

《尚書·大禹謨》中有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遇事便會起意,會有喜怒憂樂悲恐驚等情緒,會生貪嗔癡三毒。一不小心人心就不會持守中正平和的大道,言行動止便會有失偏頗。因此,我們要不斷做精一工夫,讓自己盡力時時刻刻往中正平和的大道上靠,不可須臾離也。《中庸》首章有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我們不僅要對自己喜怒哀樂發出來的狀態戒慎恐懼,也要時時刻刻覺察喜怒哀樂已發時自己的心思意念,做好觀念工夫。

 202137b02.png

溫江娜老師在書法療愈課上的分享圖丨 來源於知行書院提供

許多共學的朋友大都是生命中出現了困頓,無法打破困局,生命天平偏執一邊,內心焦灼撕扯眉頭緊蹙走進了知行書院講會。來到講會共學幾次後,他的生命天平恢復了「中」的狀態,其生命之鎖被打開,自身本有的能量運轉起來解開了心結、療癒了自己,破解了困局,安頓了自己的生命。知行書院目前已成功幫助許多共學者打破人生困局,開啟了他們人生新的天地。其中較突出的幾位有:受困於抑鬱症多年厭學厭世頗深的山東小伙子邵明,在知行書院這裡走出了生命中的困局,由一個鬍子拉碴精神頹廢的「宅男」轉變成為一個容貌乾淨精氣神十足的「暖男」,並在晉城落地生根,立志於研究用中國古代典籍療愈他人的智慧心理學學問。王學安,一個玲瓏嬌小的國企後勤崗位職員,受困於職場人際障礙八年,在知行書院數年的學習後,與家人與職場同事可以和諧相處,也能夠安頓好自己的內心,並成功考取信陽師範學院中國史碩士研究生,在學校心語工坊舉辦心理沙龍活動陪伴許多大學生共同成長。

那麼,何為「中」?在一次共學裡,張辰山長所舉的一個例子就很貼切:一個人在吃飯。如果此人吃兩碗飯才能維持他一天的勞作所需維持他的生命,但他因為出於保持體型的想法,而日日頓頓吃一碗飯,長久下去無法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健康平穩地保持;如果他貪圖飯菜豐盛美味,日日頓頓吃三碗飯甚至是四碗飯,吃到暴撐才停下,這樣的狀態也不能持久,必定損傷他的身體。這就是不「中」的狀態。同樣,一個人的情緒也如此,不能過喜,喜傷心;不能過憂,憂傷脾;不能過悲,悲傷肺……

同樣,對自己的生命狀態也要時時覺察是否處於「中」的狀態。如果你現下的處境已經讓你很不舒服了,那就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先擺脫這個處境。先讓自己處於「中」的狀態,你才能冷靜理性平和地去分析問題所在,才可能有打破僵局的思路和辦法,才能切實安頓你的生命。

在明德親民間實現世間大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書院講會就是要「明」眾人本自具足的「明德」,就是要親善教導萬民,就是要讓世間實現大同。這個講會由知行書院山長張辰作為總領,九位修習智慧諮詢心理學的老師主持帶領,以儒家經典《傳習錄》經義為據,使大家在共學探討中領悟先賢的智慧,反觀自己的人生,覺察自己的當下,思辨問題所在,共孕解決之策。這個講會是公益的,無一絲一毫資財花費。(對參與者而言免費,但書院是有承擔開銷的)這個講會是開放的,無一台一階門檻阻擋。這個講會是文雅的,無一言一語穢言污耳。這個講會是舒心的,無一板一眼學究束縛。

張辰山長將自己的私家宅院奉獻出來,斥資數十萬元進行整修,使得書院靜雅幽靜、古風盎然、格局精巧、功能完備。數年來,從這個書院走出去幾十位有志於助人擺脫生命困境恢復正常生活的心理諮詢師和智慧諮詢師。他們在各個角落裡又再次生根發芽,傳播正能量,療愈眾人,帶領眾人向上向好向善。有崔燕老師在巴公(巴公鎮隸屬山西晉城澤州縣)帶領的櫻花飛燕讀書會、王學安老師在信陽師範學院心語工坊舉辦的智慧成長沙龍、劉倩老師在線上帶領的藍精靈研修團等,他們各自在一域,帶領民眾找尋光明,明德向善。

這個講會不單是經典智慧的學習,也有外出參觀體悟研學,也有書法心性修養實操,也有觀影啟發互學。我們一起觀看電影《心靈之旅》,感受到了一個生命的存在就是價值、就是意義;我們一起習練了心性書法,用書法聯結生命,感受自己生命狀態在書法上的呈現,並通過書法心法觀照自己的生命,啟發智慧之路;我們一起外出洞頭踏青,在天地間感受世間萬物的美好,打開自己生命的格局,以更宏大的視角觀看天地萬物、黎民蒼生,以更加和諧的姿態投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書院雖小,卻包納四海賓朋;講會雖微,卻承載全宇精魂;心學雖幽,卻光耀萬世千秋;吾輩雖渺,卻璀璨浩瀚天空。知行書院,就是你在這繁華世間中的靈魂休憩地,是你的能量補給站,是你的生命啟明星。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到知行書院,在講會中打開我們的智慧之門,找到中正之道,安頓好我們的生命吧!

編輯:朱浩 | 審核:邵明


202119m01.png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