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叢報

歷史研究與走向大眾 ☆作者:李學勤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新民學說。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2/8/26

我們常說要以史為鑑,怎麼以史為鑑呢?這其實是我們研究歷史的人應該告訴大家的。不光是我們講給大家聽,使大家受教育,我們更應該為這個社會的發展提供史學動力。一個學科、一項學術工作從確定一個課題開始,進行複雜的長時間的研究,最後總要把它寫成文章、寫成書。任何一項學術研究工作都不能說課題研究結束以後就算結束,應該把出版這個環節納入進來。如果我們的學術成果不能跟公眾見面,也就是學術工作沒有盡到義務和責任。

具體到歷史研究如何走向大眾,我想可以從兩個方面解答:一是歷史研究要“面向大眾”;二是歷史著作要力求“通俗化”。先說歷史研究要“面向大眾”。我在不同場合屢次說過,歷史雖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與國計民生渺不相關,實際卻是社會大眾的一種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我們每一個人,不管從事什麼職業,處於何種身份,都會自然而然地對歷史產生一定的興趣,這或許可以說是人的天性使然吧。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不但要認識現在,也必須回顧過去,這就涉及了歷史。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是每個人都會意識到的問題,這也離不開歷史。人們不能只想到自己,還應考慮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這就更應該了解歷史。社會大眾需要歷史,歷史學者自當“面向大眾”。

抗日戰爭時期,歷史學前輩錢穆在西南聯大講授《國史大綱》,所撰講義開宗明義:“當相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歷史學者的工作任務,不應只限於自身觀察歷史、探索歷史,更有責任把所認識、所了解的歷史,原原本本地告訴廣大的社會大眾,使大家對歷史有應有的認識和必要的了解。

再談歷史著作要力求“通俗化”。“面向大眾”與“通俗化”是結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眾”,歷史著作就必須在語言和結構上力求“通俗化”。說起“通俗化”,我聯想到我國“二十四史”之首《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司馬遷是學究天人的大學者,然而他撰著歷史還是在通俗化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他論述唐虞以來古史,自然離不開《尚書》,他本人也曾親得古文《尚書》之學的傳授,然而他在引用《尚書》時,對於古奧費解的字詞,都採用意義相同的字來代替。另外,司馬遷還盡力將史事的敘述情節化,使之活現於讀者眼前,無愧于歷史家的大手筆,這些都是後人需要學習的。

必須說明,“通俗化”並不意味著降低歷史學著作的學術水準。相反,編寫“通俗化”的歷史作品,實際是對作者設立更高的要求,絕不是輕易就能夠做到的。我們的前輩學者在通俗化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如顧頡剛,他在歷史學的通俗化方面所做的成績是眾所周知的。中國科學院有一個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他們從成立以來,最早的所長和最有學問的專家,沒有一個人沒寫過小冊子,他們寫過很通俗的東西,看起來就是給中學生這個程度的讀者來讀的。

在這裡,我還想附帶說一句,即使是專供學術界專業閱讀的論著,其實也應當(而且也能夠)寫得簡明流暢一些。不少著名的前輩學者,例如胡適、郭沫若、馮友蘭等先生,他們的著作不都是這樣的麼?

特別是在今天,當我們的國家、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之際,尤其有必要推動歷史學“面向大眾”。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我們的先人創造了輝煌而且源遠流長的文化,對人類的發展進步做出過豐富卓越的貢獻。我們有義務把這樣的史實告訴社會大眾,提升大家建設祖國、走向世界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從而為今後人類的發展進步做出更多更新的貢獻,這應當成為歷史學者的襟懷和抱負。

來源:《人民日報》2015年06月09日24版

 

閱讀原文

 

202236d01.pn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