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筆記

天壇筆記

人類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 ☆來源:心理學家許金聲

♦ 本篇文章轉載自 心理學家許金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6/26

(第二版)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些理念和概念逐漸登場,迅速傳播,彰顯出革命性的巨大意義,對人類社會以及人類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例如,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博愛”、“平等”、“自由”以及當今的“公平”、“民主”、“法治”等。這種情況是否還可能出現?我認為,完全可能,“通心”就很可能也是這樣一個理念和概念。

  “通心”的意義巨大,它將對人類交往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為了反思、研究人類的交往的變化,我們可以這樣來看,人類交往已經經歷了二次革命。第一次是由活字印刷術的運用引起,第二次是由互聯網的出現引起。作者大膽地猜測:人類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也就是說,“通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普及過程,本身就是一場革命。而“通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普及後果,將帶來人類生存狀態的革命性的變化。這一革命的促進者很可能更多地應該是心理學工作者、心理學愛好者以及一切關心成長的人。“公平”、“民主”、“法治”等的極其重要無可非議,但它們偏重指涉社會結構以及制度層面。而“通心”涉及的是人本身以及人的素質。更重要的是,“通心”具有“元理論”和“元方法”的意義, 也就是說,無論是“博愛”、“平等”、“自由”以及當今的“公平”、“民主”、“法治”,乃至人類現在覺得的其他所有的積極行為和價值,都還不究竟,“通心”是這些積極行為的支撐,是這些價值的價值。沒有“通心”,這些積極行為和價值,都不能夠真正實現,或者是“假價值”。

當前世界疫情正在流行,只是在這種流行之中,人們對“世界村”“地球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正在逐漸深入。在當今世界,沒有一個人,一個組織,乃至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要發展必須合作,要合作必須“通心”。疫情的流行,也讓“新冠元年”這樣的具有歷史高度和眼光的概念浮出水面,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世界疫情的流行,也促進了我關於“人類交往的第三次革命”的思考,我越來越看到“人類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這一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          

一.關鍵字:人類交往、革命、通心 

1、“人類交往”的含義

指人與人之間為了滿足各種需要而進行的思想、情感、行為等方面的交流。這些交流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無效的;可能會達到目的,也可能不會達到目的;可能產生愉悅的情緒,有助於當事人的成長或者潛力的發揮,,也可能產生負面的情緒,阻礙當事人的成長或者壓抑當事人潛力的發揮。

2、“革命”的含義

“革命”一詞的漢語出處,是《易·革卦》的彖傳:“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是變,命是指天命。革命後來逐漸演變出兩種一些新的含義:一是正義,二是暴力。

本文在使用“革命”一詞時,擯棄了以往它被染上的激進主義的、情緒化的以及暴力的色彩,只取其“順天應人”的含義。具體說,本文的所謂“革命”是指由於社會中某些因素的出現,社會生活包括思想領域中產生深刻質變,社會成員大量地比以前更迅速健康成長,社會因此更加成熟與和諧。造成一次革命的當然並非只有一種因素,而是多種因素,當我說“人類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時,我著重的是“通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在促進人類交往變化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3、“通心”的含義

漢字“通心”的“通”由“甬”和“之”偏旁組成。所謂“甬”,是指兩邊是牆或者障礙物,中間是能夠來回走動的過道,例如甬道。加上“之”,“通”的含義就是在兩點之間有一個通道,人能夠在中間來回走動。而“通心”,就是在兩個心靈之間有一個通道,雙方能夠不斷地交換能量,而交換的結果,是雙方的潛能都得到開發。

關於“通心”,可以從多種角度來定義。從心理諮詢的角度,我們可以為心理諮詢師的通心下這樣一個定義:心理諮詢師在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儘量放空自己,進入到當事人的內心世界,感受到當事人的情緒與狀態,把握住當事人的成長方向或者成長點,通過當事人能夠接受甚至樂於接受的方式來影響他,從而幫助當事人,具有這樣的效果的心理諮詢行為,就叫“通心”。通心是一條紅線,應該貫穿在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始終。

 “通心”還可以推廣到一般的人際交往。從一般的人際交往的角度,可以下這樣一個定義:當至少有一方能夠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立場和狀態,至少暫時超越自我中心,進入到另外一方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他的情緒與狀態,從而把握住其需求點、成長點,通過他能夠接受甚至樂於接受的方式影響他,從而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效果。這樣的行為就稱為“通心”。

 “通心”對應于英文“Empathy”在心理學中的含義。“Empathy”在大陸一般被翻譯為“共情”,在臺灣一般翻譯為“同理心”。之所以說“對應”,是指“通心”具有比“Empathy”更豐富的含義,不能夠等同於“Empathy”。在英語中,沒有與“通心”完全對應的詞。如果要把“通心”翻譯為英文,可以嘗試翻譯為“Transempathy”即在“empathy”的前面加一個首碼“trans”。關於“通心”與英文“Empathy”的相關和差異,博主另外有文章討論。

 “通心”的巨大意義,需要從人類交往的前兩次革命談起。 

二、人類交往的第一次革命:活字印刷術 

可以說,人類的交往迄今已經經歷兩次革命。人類的交往的第一次革命,是由活字印刷術引起的。

我國的印刷術具有世界性的影響。現在世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確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金剛經》。它印刷於西元868年。這部《金剛經》字跡清晰、圖案精美,表明我國在那個時候雕版印刷就已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它現在保存在倫敦大英博物館。我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西元8世紀傳到日本、朝鮮。

11世紀中期的宋代,我國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遺憾的是當時沒有活字印刷品保存下來。

14世紀,1450年前後,德國人穀登堡創制了歐洲拼音文字的活字,並且用來印刷書籍,穀登堡印刷的第一本書是《聖經》,稱為《穀登堡聖經》。它使用拉丁文,每頁42行,所以也被稱為《42行聖經》。《穀登堡聖經》第一次印了200套,在當時引起了哄動。這部《聖經》是西方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書籍,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參閱饒立華:《穀登堡的印刷術與大眾傳播》,《新文學論集》,第16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穀登堡是否受到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受了什麼影響,這是還有待研究的學術問題。但不管怎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歷史造成了迅速而深遠的影響。

在英國哲學家培根的時代,對於中國發明了印刷、火藥和指南針的事實,還沒有確認,但他已經敏感地認識到了它們的偉大意義。培根說:“……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發現的力量、效能和後果。這幾點是再明顯不過地表現在古人所不知、較近才發現、而起源卻還曖昧不彰的三種發明上,那就是印刷、火藥和磁石。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海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計數的變化來。”(培根:《新工具》,許寶騤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03頁。)

馬克思則把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稱為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馬克思說:“火藥把騎士階級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為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的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條件的最強大的杠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手稿》)

“新教的工具”、“科學的復興的手段”、“精神發展創造必要條件的最強大的杠杆”,馬克思對印刷術的評價之高,令人深思。

從“新教的工具”來看,饒立華認為:“從最直接的意義上說,穀登堡的印刷術首先推動了德國的宗教改革。《聖經》的印刷,使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親自研究《聖經》,這就打破了天主教士對《聖經》解釋權的壟斷。在此之前,官方天主教認為,信徒無權閱讀和解釋《聖經》,也無權決定自己的信仰,只有教皇可以解釋《聖經》,教皇和宗教大會決定人們的信仰。信徒可以讀《聖經》,教士就不再是人與上帝之間的仲介了,德國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公開宣佈,信徒可以而且必須根據理性理解《聖經》,並用《聖經》上的話來反駁羅馬教廷的教義。” (饒立華:《穀登堡的印刷術與大眾傳播》,《新文學論集》,第16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在宗教改革中,路德非常重視傳播的作用,為了使更多的人能研讀《聖經》,他把《聖經》從希伯來文譯成德文,使用閱讀能力的人都能親自閱讀和理解《聖經》。路德的德譯本《聖經》語言規範優美,使當時還有四分五裂的德國有了一種語言上的統一。他還宣導把《聖經》譯成各種方言,如高地德語和低地德語,使更多的人能夠閱讀。從1522年到1546年,《聖經》和《聖經摘錄》被印刷和翻印了400多次。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獨立宣言的路德的宗教論著《致德意志基督公開信》發表於1520年8月10日,到8月18日,4000本印刷的小冊子就傳遍全德各地。可以想見,活字印刷術在這一社會變革中成為最現實的推動力,如果沒有《聖經》的普及,沒有新教思想的傳播,就沒有宗教改革。”(饒立華:《穀登堡的印刷術與大眾傳播》,《新文學論集》,第16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由於活字印刷術的出現,人類社會資訊、思想、文化的傳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書籍、報紙等印刷品成了迄今仍然是最重要的大眾傳播媒介。人類複製和分享資訊的能力極大地擴大了,傳播的範圍極大地擴展了。

在歐洲,活字印刷術一經發明,立即以驚人的速度普及開來,20年間就傳遍了歐洲。15世紀末,歐洲大約有3萬種,2000多萬冊書籍被印刷發行,印刷種類也從宗教檔擴大到自然科學、哲學、文學和教科書,迅速、廣泛地傳播了新的資訊和長期被壟斷的知識。(參閱饒立華:《穀登堡的印刷術與大眾傳播》,《新文學論集》,第16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活字印刷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巨大和多方面的。從促進人類交往和人類關係變化方面來看,也可以說是一次革命。

活字印刷術對人類交往和人類關係的革命性影響,是通過書籍、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來實現的。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對於資訊的需要和滿足是人格獨立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前提。有了人格的獨立,才談得上人與人之間平等的交往和交流。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大大地推進了這一過程。如果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為參考構架來看這一過程,可以說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對於人類自身的影響在於促進了人類的普遍人格從歸屬型向自尊型的轉化,促進了人類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人類的交往的第二次革命:互聯網

互聯網人類交往的影響是無可非議的。互聯網對人類交往有什麼影響呢?

互聯網對人類交往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便捷的交往和交流方式,把人類、交往交流的機會逐漸擴展到極端,逐漸把獲得交往、交流機會的成本不斷地降低。例如,QQ、微信、微博、YY等,乃至在疫情的流行下,視訊會議、線上課程的運用,大家多少都有體驗。正是由於如此,也就使人類在交往、交流上自身的問題更加突顯出來。以前人類交往、交流的發展,主要是靠外在物質的工具的改進,例如,各種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傳播工具等的改進。當互聯網出現後,外在物質工具的改進已經達到一個頂峰,人類交往、交流的繼續發展目前面臨一個瓶頸,這個瓶頸就是人類自身交往、交流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說,人類自身素質的提升。      

從著名的木桶理論來看,如果把人類交往品質看成是一個由多塊木板構成的一個木桶,這些木板是決定人類交往品質的各種因素組成,包括物質條件、技術、人類的需要滿足水準、人類自身的交往能力等等。不同的木板長短高低各不同,而人類自身的交往能力是其中的最低一塊板。      

我們可以把“通心力”看成是人類進行有效交往,達成需求滿足的一種核心能力。      

當網路無能為力之處,正是心理學家應該大展身手之時。      

人類交往的目的,體現在對各種需要滿足的追求,從而獲得幸福感、意義感、豐富感。

如果沒有“通心的理念”,缺乏通心的能力,再好的機會,你也抓不住,也會錯過。

當外在的互聯網在不斷地發展,網路四通八達,電腦的軟體在不斷改進、升級之時,我們人類的內在軟體也需要不斷升級。

人類內在軟體的升級,必須抓住“通心力”這個要害。

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曾經說,高技術應該有高感情(High Touch)來補充,其深層次的含義也在這裡。

例如,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就婚戀、擇偶這一行為來說,互聯網最多能夠給大家提供更多的方便的機會,是否能夠抓住機會,是否能夠達成親密關係,進一步享受親密關係,都不是互聯網能夠解決的問題。

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擇偶,來看這個問題。互聯網在擇偶的機會上已經顯示了很大的威力。在理論上,通過互聯網,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選擇,在短時間內完成必要的篩選過程。但如果不具備通心力,我們卻會出現這樣一些問題:

     1、我們無法準確地判斷對方的情況。

     2、我們已經瞄準了物件,但很難順利溝通。

     3、即使我們結婚,我們也無法真正享受親密關係,享受幸福的婚姻生活。

實際上,目前利用互聯網進行擇偶的各種公司、服務有很多,但成功地使當事人找到合適的另外一半的比例未必理想。有好些想通過互聯網在解決擇偶的人,經過不少周折,仍然是單身。

當然,通過互聯網擇偶,也不乏成功的例子。這些例子恰巧說明,在已經有了互聯網的情況下,成功的關鍵是當事人的通心力。

例如,中央十頻道曾經播放了一個節目,一位83歲的男退休教授利用網路找到了一個58歲的女退休醫生。整個過程時間很短,結果雙方都非常滿意。已經83歲了,擇偶應該說比較困難,為什麼他能夠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此事呢?

成功的原因,當然首先是由於有互聯網這一先進的工具。但同樣有這樣先進的工具,許多人沒有成功,為什麼他卻成功了呢?從電視節目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他具有良好的通心力。例如,我們看到,在這一過程中,退休教授非常善於溝通,他善於在對方需要的基礎上展示和表達自己,在關鍵時刻打消對方的顧慮,使雙方感情不斷深化。

互聯網本身只能夠增加交往的機會、減低交往的成本,並不能夠直接提高交往的品質。交往的品質、有效性等取決於人們的通心力。如果通心力沒有跟上,互聯網也起不了作用。通過互聯網的擇偶成功率不理想的原因,在於人們並不能夠很好利用這一形式。機會多了,利用機會的能力卻沒有同步增加。用約翰·奈斯比特曾經的話來說:“高技術”沒有得到“高感情”的補充。另外,高技術產生的機會,不僅不能夠使人的狀態向“高感情”的方向發展,反而可能變得更糟糕。例如,面對互聯網,有的人的心容易變花了。有的人擇偶就像猴子扳包穀,扳一個,丟一個。

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際交往除了親密關係外,還有其他很多很多關係。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這些交往的品質。在缺乏通心的情況下,人類的交流和交往機會再容易、再多,也不能夠使人們有幸福感。在交流、交往機會無限多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夠通心,其交流、交往的效果卻會等於零,甚至有負作用。

人類交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從人類自身來看,就是缺乏通心的意識和能力。或者說,是人類關於通心力的潛能還沒有被普遍開發出來。

人類自身的問題有待解決,人類自身的素質有待提高。其中,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就是人類的交往能力以及通心力。

全人心理學宣導的兩大意識:1、通心意識,口號:“心靈相通,一通百通!”。2、成長意識:“心靈成長,活得更爽!”。通心意識與成長意識有什麼關係?能夠與他人通心,意味著狀態良好。能夠與更多的人通心,意味著心靈成長。更大的成長,意味著能夠與更多的人通心,意味著心理健康。

具體到每個人,通心的重要性在於: “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在生活中,凡是您感覺有煩惱,有不自在,一般來說,都說明您的人際關係有問題,而人際關係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您與某人或者某一些人不通心。只有通心才是解決您的煩惱,讓您自己活得更加自在的根本的途徑。增加通心力,可以增加您的能量,改善您的家庭生活,改善您的人際關係。

對於心理服務工作者呢?

心理服務工作者是指一切從事與心理學密切相關工作的人。從“通心”的角度,可以為心理服務工作者下一個簡單的定義:心理服務工作者就是學會了通心,並且能幫助他人在現實生活中通心的人。

 “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心理服務工作者應該首先把自己搞通。心理服務興旺的關鍵,是心理服務工作者自身的心靈成長。心靈成長,活得更爽!心理服務工作者應該是比一般人活得更加自在的人。首先要自己更自在,才能幫助別人活得更自在。“死要面子活受罪”,別讓別人說您自己:您是有問題才搞心理學的!別讓別人說:心理服務工作者都是有心理問題的人!

 “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通心”是心理服務工作者應該掌握的核心理論、方法和技術。抓住了它,心理服務工作就可以順利進行。         

四、人類的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

  • (一)“通心”具有驚人的普適價值

我在最近的文章中提出:“通心”很可能成為普適價值。學界有人質疑說:“通心不適合單列為其中之一普世價值,因為它本身包含了許多普世價值,如自由、平等、博愛……”

韓岩先生在這裡用的是“普世價值”,我說的是“普適價值”,二者有一定區別。不過,這不是很重要。我們正好來討論一下通心與其它普適價值的關係。我的基本看法是,不是“通心”包含了許多普適價值,更確切地應該這樣說(前面已經提到):“通心”是其它普適(普世)價值的價值。或者說,它是更基礎的普適價值。沒有通心,所有這些價值都不可能真正實現。

 關於普世價值,這位人士只列舉了自由、平等、博愛,其實,不光是自由、平等、博愛,推廣到迄今人類形成的一切積極的價值,都不可能脫離通心來實現。

這裡涉及到全人心理學的通心理論的理論八個理論要點之一,即“通心意識和通心公式”。

我提出關於“通心公式”的理論,是為了進一步深化和普及關於“通心”理解。

所謂公式,是來自自然科學的概念,我們從小學習過數學公式、物理公式等。它是指普遍適用的、反復可以得到驗證的一般模式。

我們把公式的概念移用到通心理論,提出“通心公式”的概念。

所謂通心公式,是指普遍適用的、反復可以得到驗證的關於通心行為的一般模式。

通心(狹義)公式可以也看成是通心意識的一種精練、概括的表述,它可以幫助我們樹立通心意識。通心公式有兩種表述方式。

表述方式之一:

通心==清晰自己+換位體驗+有效影響

或者:

清晰自己+換位體驗+有效影響==通心

(注:清晰自己、換位體驗、有效影響也就是通心的“黃金三要件”(關於這三要件有明確的定義),它們是相互獨立,又互相滲透的。例如,在交往中,任何有效的“清晰自己”,都是融合了自己在“換位體驗”、“有效影響”的經驗積累。)

表述方式之二:

通心公式還有另外一種表述。這種表達也可以看成是“積極行為公式”:

真正的X是通心;不通心的XY

(其中,“X”等於你自認為的“積極的行為”;“Y”等於所謂的“積極的行為”所引起的負面的情緒、狀態和後果。)

“積極的行為”(主體間性的)有:

1、個體行為:

愛、關心、關注、關懷、幫助、救助、援助、溝通、尊重、教育、傳教、傳授、教授、支持、理解、包容、寬容、安慰、諒解、讚揚、啟發、批評、幫助、協助、改造、轉化、感謝、鼓勵、信任、建議、引導、給予、激發、學習、諮詢、激勵、獎勵、慈悲、佈施、勸說、感化、治療、渡人、接納、認可、表揚、誇獎、救濟、救助、肯定、勸告、分享、解說、提醒、監管、監督、督導、請求……(其中有一部分同時也可以理解為社會行為)

2、社會行為、政府行為:

除了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博愛(剛才韓岩先生已經提到。其實,還可以有很多。例如,我們現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外,還有和諧、民主、管理、公平、宣傳、動員、娛樂……(其中有一部分同時也可以理解為個體行為)

這個通心公式的意思是說,所有這些行為,都必須做到通心,也就是遵守通心的黃金三要件,否則就不是所聲稱的真正的積極行為,而是其它行為。

例如:從個人行為看,一位母親聲稱自己愛子女,就要與子女通心,做到清晰自己、換位體驗以及有效影響,而不是想當然地做一些事情,反而導致自己與子女的糾纏和關係的惡化。從政府行為看,政府要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也必須遵守通心的黃金三要件,首先清晰自己,達到什麼可行的目標,充分瞭解環境,瞭解各方面情況,充分協調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制定適當的法律和切實可行的政策,並且有相應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來有效地實行。有關部門應該一抓到底,真正做到有效影響,而不是簡單喊口號或者應付。

  • (二)“人類交往的第三次革命”的思想產生於心理學實踐

我關於“人類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的思想產生于自己關於心理諮詢、心理服務的實踐,特別是舉辦“全人心理學·通心工作坊”(即“全人心理學·心靈成長工作坊”)的實踐。

我把自己研究的心理學稱為“全人心理學”,或者說,我用“全人心理學”這一術語來表達自己研究心理學的價值取向。(關於什麼是“全人心理學”,請參閱“全人心理學叢書序言”)

我關於“通心”的思想,產生於2000年前後。從2003年底,我開始面對全社會舉辦全人心理學·通心工作坊後,我關於“通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思想迅速得到發展,並且逐漸成熟。“通心”的重要性應該這樣來理解:人是社會的動物,人活在人際關係中,每個人在一生中都要進行大量的交往。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通者不痛,通者不痛”,在生活中,我們凡是有反復出現的煩惱,一般都直接或者間接地說明人際關係有問題。而人際關係的問題,都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追溯到當事人與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些人不通心。只有“通心”才是解決個人煩惱的根本途徑。如果煩惱不是與人際關係直接有關,至少也是間接有關,一般來說,人的煩惱都可以通過人際關係的改善來改善。也就是說,抓住了“通心”這個主題,就可以迅速解決問題。

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在“全人心理學·通心工作坊”上對學員進行調整和治療,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全人心理學·通心工作坊”原稱“全人心理學·心靈成長工作坊”,由於我在工作坊上貫穿了“通心”這一紅線,給學員的印象極深,逐漸有越來越多的學員自發地稱該為工作坊為“全人心理學-通心工作坊”。在該工作坊上,只要學員有明確的求助動機,儘管還有這樣那樣的阻抗,一般都能夠得到突破,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幾乎所有的學員,在個案結束後,當場就能夠發生一定變化,有不少的學員甚至有極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原來的負面情緒大幅度減輕甚至消失,對原來不能夠接納的人能夠接納,與人溝通或者通心的能力增加。許多學員對身體的自我感覺也有明顯的好轉。我們對大多數的做過個案的學員都做了回訪,其結果表明,他們的基本生存狀態,包括獨處、交往的情況都得到了改善。

我把“通心”作為貫穿心理諮詢、溝通輔導以及工作坊做個案的一條紅線,並且發展出提高通心力的一些訓練方法。全人心理學把“通心”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在心理諮詢、心理治療中,其具體含義主要有四點:

1、在心理諮詢、溝通輔導以及舉辦工作坊的過程中,諮詢師(導師)作為“通心者”和當事人通心,這種通心貫穿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的全部過程。

2、在與當事人通心的過程中發現他的問題以及成長點,以當事人能夠接受的方式説明當事人成長。當事人的問題也就是當事人與某人或者某一些人的不通心。這種不通心意味著當事人具有某種心理情結和障礙。他的成長點就是他的心理情結和障礙。處理了這些心理情結和障礙,他就能夠得到成長。

3、“通心”的理念可以整合其它心理諮詢、治療方法。不管什麼方法,能夠解決當事人的心理情結和心理障礙,有助於當事人與他人通心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治療就是採用各種適當的方法處理當事人的心理情結和心理障礙,在處理過程中保持與當事人通心。

4、處理當事人的心理情結和心理障礙就是掃除他與他人通心的障礙。在處理完當事人的心理情結和心理障礙後,回到當事人與某人或者某一些人的通心問題。訓練當事人與某人或者某一些人通心。

自從我提出“通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後,迄今,我做過這樣一些相關工作: 

1、我所主講的“全人心理學·通心工作坊”(又叫“全人心理學·心靈成長工作坊”),從2003年底開始,到2019年年底,已經在全國開辦了600餘場。這些工作坊使大約10000多人或多或少地直接嘗到了“通心”的甜頭。“全人心理學·通心工作坊”是宣傳“通心”最強有力的方式。 

2、從2006年4月起,我在全國開始進行“心理健康萬里行”的活動,該活動舉辦大量公益活動,包括為廣大的心理學愛好者做有關心靈成長、“通心”的講座。讓一些人開始接觸到了“通心”的概念。我在河北石家莊市的市民大講堂、廊坊市主辦的市民大講堂、海南省特區大講壇上做過有關“通心”的講座。我在濟南電臺、烏魯木齊電臺做過關於“通心”的節目。廊坊市電視臺、海南電視臺播出過我講“通心”的節目。 

3、在學術刊物以及其它刊物上發表關於“通心”的論文和文章。例如,論文《人類交往的第三次革命:通心》,最早發表在《陰山學刊》上。已經寫作了關於“通心”的書籍共四本。其中三本已經公開由出版社出版,包括目前有關《通心》(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第三次革命:通心》(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出版社,20101月出版);《通心的理論與方法》(長春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與先知通心》(待出版)。 

4、發起舉辦“中國心理健康創新論壇”。該論壇從2010年開始,迄今已經分別在北京市、桂林市、浙江天臺山桐柏宮、成都市、鄭州市、吉林市、張家港市、常州市、惠州市等舉辦了共十一屆。我是論壇常設主席。在該論壇上,除了帶動大家討論、研究應用心理學的自主創新外,還大力宣傳了“通心意識”“成長意識”。

應該說,我關於“通心”所做的工作還不是很多。但通過上述活動,應該說已經使“通心”的理念和方法開始已經有了順利的傳播。 

  • (三)心理學的經驗可以推廣到全社會乃至世界

幾乎每次全人心理學·心靈成長工作坊結束,有關“通心”的內容都給學員們留下深刻印象。有不少學員,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通心”的理念和技術的傳播,產生了極大的能夠看得見的效果,這使我感到鼓舞,促使我更多地研究“通心”,並且產生普及“通心”的願望。通過我在工作坊上的講授,引導大家做練習,尤其是通過做個案,幫助學員疏通“通心”的障礙後,經常會有震撼的效果,學員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激發我進一步地思考“通心”的地位和作用。

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多地用一種新的眼光觀察周圍的社會與生活,這種眼光能夠使我對社會結構、社會關係以及社會心理的發展有更清晰的感覺。我看到,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大量的人際關係、大量的家庭處於不通心的糾纏狀態,人們每天都在消耗、浪費大量的能量,但卻生活得並不愉快。我自然地想到,如果“通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能夠得到普及,人們就普遍有機會發生極大的變化,那麼人們的生存品質也就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類社會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和睦,使大家更加樂意在其中生存。我越來越相信:“通心”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的普及,將促進人類生活的根本改變。這並不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幻想,它立足於人類基本的需要,它有實實在在的理論和技術支援。

心理學從來就與社會生活保持著密切聯繫,同時影響著社會生活。由於這個影響,心理學的一些思想已經成了公眾意識的一部分。回顧簡短的心理學的歷史,心理學的一些概念,已經成為了社會流行語言的一部分。例如,佛洛德心理學的“潛意識”、“壓抑”、“性本能”、“投射”等概念,就已經被社會普遍接受,並且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又如,在美國,從六十年代開始,由於人本心理學的興起,大大地推進了心理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心理學對美國社會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且波及到世界。例如,馬斯洛心理學就不僅影響了學術界,而且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多領域,“自我實現”、“需要層次”、“高峰體驗”等專業術語進入了大眾語言。在中國,在1985——1988年前後,曾經有過學習心理學的第一次熱潮。當時曾經有“佛洛德熱”、“馬斯洛熱”。它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所不可缺少的思想解放活動的組成部分,已經因此而載入了歷史。

隨著心理學方法在調整、優化人際關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及相當理想的結果,馬斯洛、羅傑斯等著名的心理學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類似的見解:在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培訓中產生的有關人際關係的有效的經驗,可以逐漸地向社會推廣。例如,馬斯洛在去世前的一篇未發表的文章裡說:    

“我希望提出一個具體的建議,也就是把‘會心小組’(Encounter groups)、敏感性訓練以及人類成長中心和‘艾薩倫型教育’所使用的各種方法都用來促進我們社會的整體化,最終推廣到世界。當然,國家培訓實驗中心組(NTL)已經開始在最大混合小組中使用這一程式,這種小組就是由盡可能不同的人組訓練小組。但我認為,沿著這一方向發展,還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建立黑人和白人的會心小組更能夠體現我的意思。”(馬斯洛著《洞察未來》,許金聲譯,第148頁,華夏出版社,2004年)

對於馬斯洛的這一思想,我自己有切身的體驗。我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培訓的工作,強烈感到在這些工作中所使用的一些理論和方法,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在這些工作中所建立的一些關係,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複製、重現。這些理論和方法的學習,並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成本。也就是說,在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培訓中,當解決了當事人的問題後發生的精彩、奇妙的情況,可以更多地、大量地發生。例如,在心理學場所中所使用的“通心”的方法,就可以通過學員,擴散到社會中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以及其他關係中。在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培訓中,“通心”至少是一個建立理想的幫助性關係,並且使心理調整能夠成功的最重要的條件。把“通心”的方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更加滿意的關係,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和諧。心理學對人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夠幫助人成長。而人的成長,是人的根本利益之一。

自勞動部實行關於心理諮詢師的制度後,持有證書的我國的心理諮詢師目前據說已經二十多萬。其中,也不乏具有真才實學的,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心理諮詢師,但是遠遠不夠。如何適應社會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如何提升心理服務的品質,做到高效、治本、精准?這需要心理服務業創新。我們已經推出的“通心輔導師”的培訓,是這方面的探索……

 關於“通心輔導”的的意義,我已經在《“通心輔導”——一種心理服務的新範式》中有詳細論述。

  • (四)人類的六種關係,六層次通心交往 

 “人類交往的第三次革命:通心”這一思想意味著什麼?它對我們有什麼指導意義?它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它是否真的有助於改善人類的關係?

這需要先瞭解什麼是《六種關係,六層次通心》?(詳見拙著《通心的理論與方法》)其大意是:人類之間有五種關係,五層次通心。這是屬於狹義的通心。但在這個之上,還有人與“道”的關係以及通心。

人與“道”的關係,還可以說與“天”“空”“上帝”等的關係(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表述),或者說與肯·威爾伯用以概括人類終極關懷活動的物件的“大精神”通心。這個通心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它深刻地影響了我們人類之間的以上五個層次的通心。它對我們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有深刻影響。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在五種關係之上,再加一種人與“道”的關係,以及人與“道”的通心。這樣,實際上就是“六種關係,六層次通心。”第一個層次的關係,是人與道、上帝的關係。關於這一關係,應該是具有一定爭議性的。如果為了避免爭論,讓更多人理解,最好先略去。但我暫且如此,主要是為了方便自己進一步深入研究。除了第一個層次外,其餘五個層次,都是人際關係。現實的人際關係豐富多彩,遠不止於以下五種。我也暫且如此。以後有需要再做調整。

這六種關係以及通心就是:

1、人與“道”的關係以及通心;

2、人與人和諧關係以及通心;

3、人與人弱互利關係以及通心;

3、人與人的一般關係以及通心;

4、人與人的利益相爭關係以及通心;

5、人與人的敵對關係以及通心。

在劃分出來的六個層次的關係中,通心的黃金三要件都適用,但在不同層次,通心者要根據通心物件做出一定的調整。

首先,在不同層次的通心中,“清晰自己,即清晰自己的立場、情緒和狀態。”這個要件的“立場”是各有不同的。

其它兩個要件,根據具體情況,也有一定程度的變化。

通心的層次由什麼決定呢?是由人際關係的性質決定的。

以六個層次,甚至可以看成是一個連續統一體。

《新約》中所說的“最大誡命”的表達非常好,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連續統一體:

1、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上帝。

2、其次也相仿,要愛近人如己。

注意:在這裡,“上帝”的概念可以用“道”以及其他概念來代替。另外,中國基督教會印製的《聖經》的譯法是“愛人如己”,但按照希伯來文、希臘文的原文,都應該譯為“愛近人如己”或者“愛鄰如己”。除中國基督教會印製的《聖經》的譯法外,《聖經》的其它版本,包括中國天主教會的版本都是“愛近人如己”。我認為,“愛近人如己”體現了當時耶穌對人際關係更深的洞察,也更加支持了本文的一些論點。在其他文化中,有沒有類似“最大誡命”的思想?我認為是有的。包括佛教、道教和儒學。關於這個問題,在拙著《與先知通心》中有涉獵。這裡不論述。詳細請參考該書。

簡單說,人與人的關係處理得好,意味著你能夠儘量把下層次的關係往上層次的關係轉化,例如,把敵我關係轉化為利益相爭關係、一般關係,甚至弱互利關係……

能夠發生這種轉化,常常意味著與“道”的關係處理得好。反之亦然。我還認為,人與“道”“上帝”的關係,是第一關係,它對人類的其他層次的關係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它使我們能夠超越“我-它”達到“我-你”。——當然這是有困難的,因為從需要層次理論來看,這意味著需要的滿足開始進入“自我超越”乃至“大我實現”的層次。

“人類交往的第三次革命:通心”這一思想的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它清晰地指出了人類改善關係的路徑,也就是,在人類的每一層次關係中,我們都要善於運用“通心的黃金三要件”。

可能有人馬上回提出疑問,通心對於改善和加強人類的和諧關係的意義是沒有問題的,那麼人類的敵對關係呢?所謂敵對關係意味著你死我活,如果敵對雙方,都學會“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意味著什麼呢?從國際關係看,敵對關係的最高處理形式是戰爭。所謂“殺人三千,自損八百。”如果雙方都清楚自己的實力和決心,也清楚對方的實力和決心,戰爭就至少減少了發生的概率。因為,雙方都會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的成本和代價。從而轉化為“利益相爭關係”,這就可以通過談判來接就了。

202028g01.png

《人類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出版社,2010年)

202028g02.png

2019年10月,許金聲在中國心理學會等四家心理學頂級機構舉辦的《首屆中國心理學諮詢師職業發展大會》上舉辦唯一的會中實戰工作坊《心理諮詢的核心方法與技術》推廣通心的理論與方法。 

202028g03.png

2006年起,舉辦“心理健康萬里行”。後又舉辦“通心全國行”。 

202028g04.png

舉辦論壇合影。 

202028g05.png

2010年在海南電視臺、海南圖書館舉辦《人類交往將經歷第三次革命:通心》講座。後在電視節目中播出。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