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縱橫

上台前夜, 拜登的國安智囊暗示美國重大動向 ☆來源:文化縱橫

♦ 本文內容轉載自 《文化縱橫》微信:whzh_21bcr ♦

 

2021/1/20
以下文章來源於法意讀書 ,作者法意視界PKU 

202105a02.png

《文化縱橫》2021年新刊征訂進行中

長按上圖二維碼即可進入微店訂閱

文化縱橫微信: whzh_21bcr

投稿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傑克·沙利文 |拜登政府國家安全顧問
✪ 尚億慧 (譯) |中央財經大學
 
【導讀】美國東部時間1月2 0日11時15分(週四凌晨0點15分) ,拜登將迎來就職典禮。權力交接在即,拜登政府將如何告別特朗普時代,其對外政策會給世界局勢帶來哪些變化,是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

傑克·沙利文( Jake Sullivan)是拜登政府提名的國家安全顧問。他在這篇發表於《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中,已經暗示了美國未來對外政策的核心,即把“美國例外主義”視為美國重塑世界領導地位的指路明燈。然而,這一思想正在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是年輕一代質疑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獨特領導作用的好處,另一方面特朗普“美國優先論”有一定受眾基礎,也損害了美國國際形象與國際關係。作者認為,特朗普之後,美國除了彌補其損失,還要更新國家宗旨來適應變化的世界。在他看來,新“美國例外主義”將有以下特徵:(一)在領導世界時,美國將從承擔最大份額的成本轉向更公平地分配成本,給他方更大發言權和責任感;(二)包括資源配置在內的國家安全戰略,將更明確地致力於復興美國中產階級;(三)美國的持久力量將來自以武力威脅為後盾的創造性、可信的和頑強的外交,而不是以外交願望為後盾的武力;(四)重建美國價值觀在世界上的力量,以此為基礎,確保美國價值觀在外交政策的執行中佔據一席之地。

本文原載《大西洋月刊》,由“法意讀書”編譯中文版並首發,原題為《特朗普和切尼對美國的看法錯了》(What Donald Trump and Dick Cheney Got Wrong About America),僅代表作者觀點,特此編髮,供諸君思考。


▍危險的想法

美國依然在領導世界嗎?是嗎?如果是,怎麼做?這些基本問題多年來一直潛伏在背景中。唐納德·特朗普把他們帶到了我們面前。

國家安全專業人士對這些問題的下意識反應是提供關於1945年後美國建立的“自由國際秩序”的好處的歷史教訓。我曾在2016年俄亥俄州的一次競選活動中使用過這句話——我曾為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副總統喬·拜登提供過建議,然後在克林頓競選總統時為她工作——後來有人來找我說:“我不知道你到底指的是什麼,但我不喜歡這三個詞中的任何一個!”

現在,就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的而言,一切都值得爭論。對我來說,這令人不安。我是上世紀80年代在明尼蘇達州長大的,是冷戰後期的一個孩子——《落基四世》、《冰上奇蹟》和《推倒這堵牆》,90年代是我的高中和大學時光。蘇聯解體了,鐵幕消失了,德國統一了。一個由美國領導的聯盟結束了波斯尼亞的種族滅絕,阻止了科索沃的種族滅絕。我去了英國的研究生院,在牛津聯盟的地板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講述了美國是如何在世界上為善的力量。 

202105j03.png

(圖為網站文章截圖,原文鏈接: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9/01/yes-america-can-still-lead-the-world/576427/?utm_source=twb)

時代變了。這些天,我重返大學校園,現在成為了一名教師。我的學生們和我的成長經歷截然不同。他們在2000年代上小學和中學,是全球反恐戰爭的孩子——關塔那摩和阿布格萊布,無人機和愛德華·斯諾登,最重要的是伊拉克戰爭。他們中的許多人自然不願意從樂觀或渴望的角度看待美國的外交政策。我在課堂上聽到了這一點,也在調查中看到了這一點,這些調查揭示了在“美國例外主義”思想上存在著巨大的代際鴻溝。許多年輕人質疑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發揮獨特領導作用的好處。

但我懷疑,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已經暴露在一種特別傲慢的“例外論”之下。例如,迪克·切尼和他的女兒利茲幾年前出版了一本書,名叫《例外》(卓爾不群),他們在書中誇耀吹噓美國無與倫比的“善良”和“偉大”——不承認任何錯誤。

在他們看來,越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是明智的戰略決定。喬治·布什政府使用酷刑是正確的;批評它的人錯了等等。年輕人聽到這類爭論會說,把我們排除在外。

與此同時,老一輩人則傾向於一種不同的看法: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很多人認為,現在是停止承擔負擔、讓他人享受好處的時候了。這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願景。他敵視美國的盟友,蔑視合作。他喜歡煽動和欺負(甚至轟炸)其他國家,並對核戰爭發表令人擔憂和不負責任的言論。他退出了伊朗核協議、巴黎氣候協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等。他不是在宣揚孤立主義;他在宣揚掠奪性的單邊主義。

伊朗協議和美國例外主義的陰暗面

特朗普的做法是危險的,但他提出了一些需要明確答案的問題。我們這些相信美國能夠而且應該繼續扮演全球領導角色的人,即使扮演的角色與過去不同,也必須解釋特朗普為什麼是錯的,並為未來提供一個更好的戰略。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按他的規則行事。一個充滿活力的、鼓舞人心的、最終成功的外交政策必須打破特朗普在全球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虛假、口若懸河的選擇。它必須結合最好的愛國主義(一種共享的公民精神和對國家利益的清晰認識)和最好的國際主義(當你的鄰居的房子著火時,你需要拿一個水桶的共識)。它還應該抵制最糟糕的民族主義(後果不堪忍受的侵略和基於身份的仇恨煽動)和最糟糕的國際主義(達沃斯精英們沾沾自喜的孤立)。

他呼籲從美國例外論的支持者和憤世嫉俗的批評者中拯救美國例外論,並在當前重申這一觀點。這並不是說美國本質上比其他國家更好,而是說:儘管存在缺陷,但美國擁有獨特的特質,可以用來推進國家利益和更大範圍的共同利益。

在錯誤的人手中,美國例外論可能是一個危險的想法。它可能會證明太多。它可以接受的太少。它會冒犯和疏遠。但是對於一個積極有效的外交政策的支持者來說,不承認和定義這個想法——尤其是當邪惡勢力試圖承認和定義這麼多國家的想法時——是更加危險的。如果美國對其在世界上的工作沒有更大的使命感,美國將會失去方向和雄心,而這兩者都是美國迫切需要的。如果這種使命感不是建立在謙遜的基礎上,美國將成為傲慢和過度的受害者。

接下來的是一種新的美國例外論,作為對唐納德·特朗普“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回答——以及作為美國在21世紀領導地位的基礎。

▍左派和右派拋棄了美國的例外主義

美國例外論在不同時期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美洲大陸獨特的地理優勢、革命和撰寫憲法的故事、邊疆的遺產、將美國經驗普遍化的衝動。有些人把這句話講得極端了,聲稱美國受到了天神普羅維登克的保佑。

有一條共同的主線:美國的一系列特點賦予了它獨特的能力和責任,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

大多數人都熟悉這些特徵如何在現代指導美國外交政策的標準故事。美國阻止了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將西歐從經濟崩潰中拯救出來,堅定地對抗蘇聯,並支持民主在全世界的傳播。這個故事總是引人注目。它也是不完整的。美國人不再按面值購買。那些錯誤、複雜性、不完善——比如整個拉丁美洲的秘密政權更迭、對殘暴獨裁者的支持、對伊拉克的入侵,以及索馬里和利比亞的悲劇(儘管意圖是好的)——又如何呢?切尼的版本要么忽略了這個黑暗的弱點,要么堅持認為美國已經“得救了”,因此不能犯罪。這是一種自私的謊言,它讓人們對美國的實力和美德產生了懷疑。

儘管如此,事實證明,無論有多少專家宣稱它是無用或錯誤的,例外主義的觀點仍有很強的生命力。即使是對美國最嚴厲的批評人士,對美國能夠做得更好、能夠做得更好的期望也根深蒂固。其中一位批評人士、記者蘇西·漢森在她的著作《國外雜記》(Notes on a Foreign Country)中使用了“心碎”一詞,來描述許多人對美國實力現實的感受。這句話反映了一種或許是無意之中的期望,一種希望,即美國將以不同於其他強國的方式行事。美國例外論的理念不僅表明了我們曾經是誰,也表明了我們可以成為誰。

美國戰後歷史中一個獨特的部分是在失敗和愚蠢之後進行調整的能力,這是全球領導力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馬歇爾計劃和北約是在哈里·杜魯門政府減少美國在西歐的足跡,並在經濟援助上強加不利於自身的條件後才產生的。布什時代的艾滋病毒/艾滋病項目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這是在羅納德·裡根政府對該流行病做出悲慘反應多年之後才出現的。在拉丁美洲,從冷戰結束到巴拉克·奧巴馬執政期間,對獨裁者的強力干預和支持讓位給了相互尊重、平等接觸以及與古巴關係正常化。 

202040g05.png

 文化縱橫B站欄目全新上線

長按二維碼觀賞更多深度有趣視頻

這種自我評估、自我糾正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使美國有別於以往的超級大國。奧巴馬總統之所以當選,部分原因是民眾對伊拉克戰爭的反對。在前往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大遊行50週年之際,他說:“每一代人都可以看到我們的不完美之處,並認為我們有能力重塑這個國家,使之與我們的最高理想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特朗普之後,美國將面臨下一個大調整。部分的挑戰將是修復他所造成的損害——對盟友、條約、對美國動機的認知、對美國言詞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對美國理念本身的損害。但美國也必須更新其宗旨,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美國的外交政策就根植於一個簡單的想法:美國人再也不願意忍受全球戰爭和全球蕭條了。冷戰接踵而至,為國內外的努力提供了明確的目標。蘇聯解體後,美國外交政策的指導目標也隨之瓦解。用政治學家斯坦利霍夫曼的話來說,例外主義開始意味著“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繼續存在並發揮作用”。然後9/11事件發生了。美國陷入了反恐戰爭,開始於對阿富汗的正當入侵,但隨著對伊拉克的入侵而繼續,這是美國歷史上最災難性的決定之一。15年後的結果是,美國在多個國家建立了開放式的軍事承諾。

如今,在柏林牆倒塌30年後,美國仍然沒有找到一個持久的答案來回答最基本的問題:美國的外交政策是為了什麼? 

▍一個明顯挑戰:對美國生活方式的定義,正處於爭奪之中

外交政策界對這個問題的傳統回答是,美國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國家”。這已經不夠了。就其本身而言,“不可缺少”與其說是一種激勵,不如說是一種厭倦——它就像漢斯·布林克故事中的那個男孩,通過將手指伸進堤壩阻止了洪水。它指的是滿足別人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這是沒有限制的。

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目的必須是保護和捍衛美國的生活方式。這就提出了一個明顯的挑戰,即美國生活方式的定義目前正處於爭奪之中。沒有美國例外論的願景可以成功如果美國不擊敗新興願景,強調民族和文化身份和恢復更有希望的和包容的定義:一個健康的民主,共享經濟繁榮和安全與自由為所有公民,他們選擇的道路。這首先需要國內的複興,對部落主義的興起和中產階級的空心化做出積極的回應。外交政策可以支持這種複興,同時有效應對外部威脅。

這些可以分為兩類。第一個來自其他國家,特別是大國:有中國的長期戰略主導全世界增長最快的部分,使全球經濟調整其品牌的資本主義,和最重要的是自由和開放的經濟和政治模式的壓力。俄羅斯也在尋求相關的策略來傳播新法西斯主義意識形態,破壞西方民主的穩定。第二類威脅是超越國家邊界的威脅: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埃博拉等致命流行病;氣候變化對地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另一場全球經濟崩潰;和大規模的網絡攻擊。

正如我們所知,所有這些都有可能削弱美國。問題是:美國單獨無法有效地對抗它們,如果美國袖手旁觀,也無法有效地對抗它們。

自1945年以來,大國之間沒有再發生戰爭,這是美國治國方才的一項顯著成就

美國必須動員對這些威脅作出共同反應。在某些情況下,應對措施需要是全球性的,讓美國與其包括中國在內的對手一起面對核擴散和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在其他方面,美國應該與朋友和盟友通力合作,抵制侵略、威權主義和惡性腐敗的蔓延。

這種合作不是自發的;這需要一些演員站出來領導。美國歷史上一直在履行這一職能,這是我在政府任職期間親身經歷的事實。如果不是美國帶頭,由195個國家聯合起來承諾減少碳排放的《巴黎協定》就不會產生。如果美國在經歷了緩慢的開始之後,沒有在2014年領導應對埃博拉疫情,疫情可能會席捲整個非洲,而且難以控制。即使美國在國內犯了錯誤,它在國外的領導地位也能起到拯救作用:如果美國沒有協調全球應對措施,2008年的金融危機很可能會演變成第二次大蕭條。

想想如果美國放棄領導角色會發生什麼。中國會填補這個空白嗎?我還沒有見過任何人提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說中國會或者能夠,而且在任何情況下,中國有時是威脅。歐洲人也無法取代美國,因為他們是如此專注於維繫自己的聯盟。

例外論與這種分析有什麼關係呢?如果美國開始被其他國家視為一個“正常的”大國,只關心狹隘的自身利益,它就不能繼續保持領導地位。在態度、習慣、方法和思想方面,美國必須不斷證明自己是一個不尋常的大國。做一個特殊的人意味著要把這些核心屬性用於美國自身的利益,當然,也要用於公共利益。同樣,在國內,公眾只有相信美國不僅僅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承擔著正常的責任,才會接受對外交政策的重大投資。例外主義是你如何調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

▍態度:開明的利己主義

然而,像美國例外論這樣的國家觀念,如果既不可信,也不明確,就會失敗。因此,我們應該找出美國的獨特屬性,解釋如何恢復和加強它們,並規定如何在外交政策中發揮它們的作用。

第一個特徵是,人們認識到,最好、最持久的解決方案,就是美國的利益也有助於其他國家的利益。從共和黨創始人的想法中——特別是從他們相互依賴的概念中——產生了一種態度。托克維爾稱之為“正確理解的自利”。今天,我們可以稱之為正和思維。

這種態度指導了二戰後美國的大戰略,當時美國重建了被征服的敵人,保護了海上航道,並對世界另一邊的自然災害做出了反應。幾個世紀以來,歐洲國家經常殘酷地發動戰爭。自1945年以來,大國之間沒有再發生戰爭,這是美國治國方才的一項顯著成就。與此同時,中國的非凡發展不是美國外交政策失敗的結果,而是其成功的結果。美國維護的安全幫助推動了整個亞太地區的顯著經濟增長。

 202105a02.png

 歡迎長按上圖二維碼

預訂《文化縱橫》2021年新刊 

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有那麼多的觀察家擔心美國的撤退,而不是擔心美國的統治。在奧巴馬政府任職期間,當我與中東或東亞國家的領導人交談時,我經常聽到人們對美國所做的事情提出一連串的抱怨,其中不時夾雜著要求美國採取更多行動的呼聲。這讓我想起了餐廳裡的一個經典笑話:“這裡的食物糟透了……而且分量這麼小!”

我們生活在一個到處都是問題解決者的國家,一個到處都是問題的世界。

在某種程度上,世界上大多數人都知道美國的正和策略是有價值的,而且不同尋常。在2011年的一次亞洲國家會議上,我聽到中國外交部長這樣談到中國在南海的野心:“中國是一個大國,這裡的其他國家是小國。好好想想吧。“這是中國的道路,也是俄羅斯的道路。這通常不是美國的方式。

美國例外論的惡化

也就是說,直到特朗普出現了。他對待外交政策的態度很簡單:我們反對他們。他估量了歐盟和北約的規模,看到一群小國聯合在一起,在貿易、安全、移民等方面利用美國。特朗普的世界觀是一種委屈和受害:“他們在嘲笑我們。美國必須拒絕接受特朗普對美國盟友的“黑手黨邏輯”——“要么付錢,要么不付錢”。這個國家的盟友是一種特殊的國家資產。美國可以依靠幾十個強大、獨立的國家來幫助挫敗恐怖襲擊,抵抗敵人的侵略,在某種程度上沒有任何對手可以做到。中國在世界各地大肆花錢,卻沒能買到一個可靠的盟友。

是的,分擔責任很重要。但我們需要一個更豐富的分擔負擔的概念,而不是武斷的融資目標或削減貿易夥伴的利潤。一種新的美國例外論將從承擔最大份額的成本轉向更公平地分配成本。這並不意味著更少的領導力,而是一種不同的領導力,給予他人更大的發言權和更大的責任感。美國知道該怎麼做。建立機構,為共同的問題分擔責任,是美國基因的一部分。在全球舞台上,制度建設提高了美國的實力和效率。

▍習慣:解決問題

美國例外主義的第二個關鍵特徵是“敢做”的精神。我們生活在一個到處都是問題解決者的國家,一個到處都是問題的世界。歷史學家弗雷德里克·傑克遜·特納在其著名的“邊疆理論”(frontier thesis)中,將美國人描述為“務實、有創造力、能迅速找到權策的人”。在過去的70年裡,解決問題的習慣決定了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

我看到各級政府都在解決問題,包括最高層。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化談判期間,各國首腦在一個小房間裡會面,直到凌晨2點。會議終於結束時,外面刮起了暴風雪。一次只能有一個車隊停下來。結果是出現了奇怪的出租車隊伍:世界各國領導人半夜在丹麥的一個會議中心排隊,等待他們的汽車到來。最終,時任法國總統的尼古拉·薩科齊走上前來,大聲喊道:“我想死!”但是奧巴馬總統和克林頓國務卿都很興奮。第二天,他們在會議中心四處奔走,施加壓力,最終挽救了哥本哈根協議。儘管該協議存在缺陷和不完整,但為2015年的巴黎協議鋪平了道路。到奧巴馬離任時,他已經得出了一個明確的結論:“如果我們不設定議程,就不會發生。”

美國積極進取的態度有時是幼稚的。它往往無法解決結構原因或基礎缺陷。美國更擅長解決喀布爾周圍糟糕的道路質量(官員們知道如何修復),而不是解決政權腐敗(他們不知道如何修復)。即便如此,在解決全球問題需要政府和私人部門(包括宗教團體和慈善團體、市長和活動家)之間的合作的時候,美國仍擁有召集不太可能的聯盟所需要的創造力和膽識。

有些人會不無道理地問,如果美國善於解決問題,為什麼世界會如此混亂。美國的外交政策顯然沒有解決很多問題,而且還造成了不少問題。不過,這些懷疑論者的出發點是錯誤的。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是由不完美的人在不完美的信息下面對不完美的選擇所做出的不完美的決定的總和。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成功也會帶來新的問題。

這並不是說沒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特別是在設定優先級的時候。美國人可能喜歡解決問題,但他們應該嘗試解決哪些問題呢?答案不可能是所有地方的所有人。正如哈佛大學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所指出的,“戰略的本質是選擇不做什麼。”美國的首要任務應該包括我早些時候列出的那些威脅美國生活方式的挑戰。美國人應該竭盡全力解決這些威脅。

即使有了明確的優先事項,美國也需要在外交政策上採取平靜祈禱的做法:賜予我們智慧,讓我們知道哪些事情我們可以改變,哪些事情我們不能。在很多情況下,美國屈服於誘惑,在自己擁有優勢的情況下與對手面對面。美國最終看起來很虛弱。更糟糕的是,它讓衡量成功的標準變成了與其切身利益無關的東西,而切身利益不是那些礁石和暗礁。有時候,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試圖解決別人造成的問題,而是讓別人去與自己創造的現實進行鬥爭。當時的國務卿迪安·艾奇遜後來寫道,“這給了俄羅斯人一個選擇,要么不干預,要么發動空襲,這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毀滅性的反應。”

最後,必須始終牢記美國國內利益與國外利益之間的關係。當奧巴馬聽到他的國家安全團隊要求為阿富汗提供更多資金時,他會搖頭並指出他是這個房間裡唯一一個必須考慮我們在國內沒有把錢花在那些事情上的人。這不應該是槍砲對黃油的問題,而應該是美國在有效競爭中處於何種地位的問題——尤其是與中國的競爭,中國在技術創新和研發方面的投資將超過美國。

它還應該關注中產階級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美國中產階級的侵蝕正在削弱這個國家的實力。主要原因在於國內政策,但外交政策也有責任。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當國家安全團隊圍坐在戰況室的桌子旁時,我們很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對中產階級意味著什麼?許多其他國家將擴大中產階級的經濟增長作為其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組織原則。美國人民希望他們的領導人也這樣做:關注國外的力量如何有助於國內強大的經濟基礎,而不僅僅是反過來。

他們是對的。國家的整個國家安全戰略——資源配置,威脅和機會優先,事件和環境塑造,關係培育——應該更明確地面向復興美國中產階級。作為起點,美國必須界定什麼是它的“經濟利益”,超越一般性的GDP增長,以理解具體政策對企業和社區的影響。誰是真正的贏家和輸家?我記得曾為一家美國公司做過外交工作,該公司希望在歐洲達成一項能源協議,美國國務院認為這是一項潛在的“勝利”。“我們後來得知,該公司計劃從其他國家進口材料,而不是美國。我們到底是在為誰的利益服務呢?我們用外交力量幫助像沃爾瑪這樣的公司在印度開設商店,是為了誰的利益?

美國的貿易和投資戰略應該少強調為企業投資創造一個安全的世界,而更多地強調針對不平等驅動因素的國際稅收和反腐敗政策。詹妮弗·哈里斯,前美國國務院的同事,最近我跟她說話的時候,一個引人注目的問題:為什麼國內經濟議程的奧巴馬政府會如此不同的價值觀和優先級從總統喬治·布什的更側重於勞動人民的需要,而其國際經濟議程是幾乎相同的嗎?答案是,兩黨都開始把國際經濟問題與其他問題區別對待。美國的國際主義變得對美國中產階級的需求和願望不夠關注。改變這種狀況是提高美國生活方式的有效和可持續的外交政策的先決條件。

▍方法:舒適與動力

美國特殊角色的第三個特徵是,美國比其他發達民主國家更願意以任何形式行使權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人認為自己(無論對錯)不是主動選擇,而是受到環境或其他國家的召喚而採取行動。

迪克·切尼的策略幾乎完全圍繞著硬實力:f-35戰鬥機、戰艦、坦克。唐納德·特朗普加劇了這個問題,他增加了軍隊預算,同時消耗了外交使團。一種新的美國例外論將認識到,美國的持久力量來自以武力威脅為後盾的創造性、可信和頑強的外交,而不是以外交的最終希望為後盾的武力。

首先,美國必須逐步減少參與中東的永久戰爭。這並不意味著放棄該地區或停止反恐行動。但這確實意味著,阿富汗戰爭最終將以負責任的方式結束。目前,阿富汗戰爭的持續時間比美國歷史上任何一場戰爭都要長。在該地區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需要更嚴格的限制。國會在2001年給總統的軍事行動的空白支票應該被轉變成一個更小範圍的授權,其中不包括參與適得其反的任務,比如正在進行的也門行動,其唯一明確的結果是一場人道主義危機。

此外,美國應該在國防、外交、發展、貿易、投資和技術等各種形式的美國權力中重新調整其優先事項。一種想法是將它們全部納入一個統一的國家安全預算中,這樣就可以將資金從過時的軍事系統和膨脹的項目中轉移到投資人工智能和彈性基礎設施上。制定預算需要問一些棘手的問題。例如,由於有大西洋和太平洋,美國歷來是世界上最不脆弱的國家;是否有足夠的資源投入到一項戰略中,以應對它現在在網絡空間中最脆弱的這一事實?而在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中,美國是在軍事方面還是在技術和經濟方面低估了?

最後,美國必須更好地認識到美國實力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並使其手段與其宣稱的目標相匹配。正如沃爾特·李普曼所觀察到的,“在外交關係中,就像在所有其他關係中一樣,只有當承諾和權力得到平衡時,一項政策才能形成。”

敘利亞是貧富差距的一個悲劇性例子。美國總統宣布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阿薩德必須下台,但美國並沒有這樣做。成千上萬的人被屠殺,數百萬人逃離這個國家,內戰繼續肆虐。作為是否要干預的辯論的參與者,我一直在努力確定我們哪裡做錯了。我初步的結論是,我們本應該做得更多,努力做到更少。我們當中那些主張在敘利亞使用實質性美國手段的人,也主張終極目標(迅速向大馬士革的新政府過渡),但事實證明這是無法實現的。與此同時,那些主張更有限的目標的人也認為,我們應該使用非常溫和的手段,或根本不參與。沒有人主張既要增加手段(更多更早地向阿薩德施壓),又要緩和結果(放棄讓阿薩德下台的要求,轉而專注於遏制他最壞的行為)。這不會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但可能會降低暴力、死亡和流離失所的總體水平,並為更好的長期結果奠定基礎。

▍理念:共同利益

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特徵來自於一個歷史事實:美國不是由一塊領土或一個部落形成的,而是由一套理念形成的。國父們宣布了自由和平等的價值。他們確立了“我們人民”的至高無上地位。儘管他們的世界觀中包含了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因素(這些因素的影響至今仍在擾亂美國社會),但他們也期待著朝著“更完美的聯邦”前進。“建立一個基於思想的國家本身就是例外。歐洲人追求基於國籍的獨立:如捷克人、波蘭人、匈牙利人、烏克蘭人、立陶宛人。美國的情況則有所不同。

至關重要的是,開國元勳們不僅相信個人權利,而且相信公共利益。他們不是小民主黨人,而是小共和黨人。他們信奉相互依存的觀念——人類擁有共同的利益,需要製度來追求這些利益,自由只有通過這樣的製度才能得到維護。他們認為,一個好的社會是積極的公民行為與負責任的、高尚的領導能力相結合的產物。他們認為這些真理是普遍存在的——美國的誕生並不是為了像其他大國一樣興衰,而是為了改變世界。

202105j01.png

如果美國祇提供實用主義,而不是抱負,那麼它就不能指望自己能領導世界。

這些建國原則融合成一種美國信條,最終成為美國戰後在海外產生影響的基礎。但近幾十年來,這個基礎已經破裂。許多美國人(主要是白人)並不指望這個國家的立國理念,而是把唐納德·特朗普非常普通的民族主義作為他們表達失望和希望的渠道。美國的朋友們注意到了這種分歧,而美國的競爭對手卻在利用這種分歧。富蘭克林·羅斯福曾說美國是一個“民主兵工廠”;今天,隨著專制國家尋求對美國的政治和經濟模式施加壓力,一個專制的軍火庫正在形成。

當前的時代需要一種新的愛國主義形式——所有政治派別的公民都應該擁有一種基於美國建國理念的國家自豪感。在目前的氣候下,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渴望一種包容和歡迎的愛國精神——正如歷史學家杰弗遜·考伊所言,這種精神拒絕讓美國歷史“屈服於排外和貪婪的聲音”。他說:“要贏得這場戰鬥,需要在國內做大量工作,而重點必須放在國內。

它還需要重新相信美國價值觀在世界上的力量。我可以想像有兩種讀者會翻白眼。一些人會問,為什麼我們應該把價值觀放在首位,而不是簡單地確保我們的利益。但正如已故的約翰·麥凱恩曾經指出的那樣,“認為理性與理想主義不相容,或認為我們的權力和財富受制於對正義、道德和良知的要求,都是愚蠢的。”“在執行外交政策中樹立價值觀是建立在思想基礎上的國家的特點。這對我們的利益也至關重要,因為更自由、更少腐敗、更開放的社會不太可能威脅美國的生活方式。此外,如果美國祇是提供實用主義而不是雄心壯志,就不能指望它能領導世界。中國有更多的錢可以花在海外,它在出價上不一定能超過中國,但它可以說服和激勵別人。

另一個團體會多次指出,美國沒有按照其宣稱的理想行事。神學家萊因霍爾德尼布爾提醒我們,為什麼總是這樣:“偽善和自負是道德與政治接觸時不可避免的相伴,”他寫道,並補充道,“如果不努力將政治的權力衝動置於良心的控制之下,它們就不會出現。”“特朗普之後的美國領導人不需要把價值觀置於所有其他考慮之上。他們應該更誠實,更精確,但同樣自豪。在權衡利益時,價值觀一直是一個真正的考慮因素,美國比其他大國更努力地考慮價值觀。這是罕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從這個基礎出發,一種新的美國例外論可以更一貫地(如果更溫和地)確保價值觀在外交政策的執行中佔據一席之地。

▍黑匣子

一些人認為,美國已經四分五裂,無法修補了——唐納德·特朗普正在摧毀美國的信譽,並因此摧毀了重塑美國領導地位的一切可能性。一些人還認為,你不能再基於更高的目標向美國人民提出理由——他們太憤怒或太憤世嫉俗了。

我有另一種看法。讓我們不要忘記,縱觀美國歷史,前進的道路不是在分裂時期決定的,而是在分裂之後決定的。羅斯福新政緊隨大蕭條之後,就像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一樣。當唐納德·特朗普離開白宮時,美國將再次有機會開闢新的道路。在此期間,它的盟友不會放棄這個國家,至少在下次選舉澄清華盛頓的退位是一個流氓總統的行為,還是這個國家的意願之前不會。他們想成為美國的伙伴。至於美國人民,我相信他們會歡迎一種新的例外論,這種論能解決他們的關切,表達他們的願望,恢復他們的信心,讓他們相信他們的國家可以成為世界上一支向善的力量。

美國是世界上一支向善的力量——誰還會這樣說話?難道這一切只是羅伯特·海登在他的詩《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中所說的“政客們浮誇的胡言亂語”嗎?我覺得我們應該這樣談談。我們歷史上最偉大的領導人就是這樣說的。而美國最有原則的批評者,如道格拉斯本人,則是最偉大的愛國者之一。他們明白(我們也必須明白),美國例外論不是對現實的描述,而是一種野心的表達。它是關於奮鬥、失敗和改進的。這是每個美國人都能擁抱的愛國主義的精髓。

奪回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將是一項非凡的挑戰。幾十年來,該國忽視了對國際體系進行必要的更新。現在唐納德·特朗普正在摧毀這個體系。俗話說,當自然災害來襲時,“重建得更好”。外交政策也是如此。自1945年以來,美國沒有機會回到基本問題,決定哪些部件應該保留,哪些應該廢棄,最重要的是,哪些應該重新發明。在特朗普之後,它可以做到這一點。

當我擔任喬·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時,我們拜訪了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他對美國著名的“黑匣子”表示欽佩。

“黑匣子嗎?”拜登問道。

“你知道,美國人埋葬的黑匣子裡藏著他們如何不斷重塑自我的秘密。”

我們得找到並打開那個黑匣子。

202105j02.png 


本文原載《大西洋月刊》,由“法意讀書”編譯中文版並首發,原標題為“唐納德·特朗普和迪克·切尼對美國的看法錯了(What Donald Trump and Dick Cheney Got Wrong About America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歡迎個人分享,媒體轉載請聯繫版權方。

 whzh08.png

 

歡迎長按下圖二維碼

預訂《文化縱橫》2021年新刊

202105a02.png

也可淘寶搜索“文化縱橫雜誌社”訂閱
電話訂閱請撥打010-85597107
郵局訂閱請填郵發代號80-942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訂閱全年雜誌 

閱讀原文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