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短波

財經短波

中國將大規模調整經濟佈局 (下) ☆來源:企業上市思維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企業上市思維。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雄安新區提出不簡單是一個個案,標誌著中國下一步經濟發展動向,就是要大幅度調整中國經濟發展空間佈局,先從北京開始,未來可能會討論到上海,廣州深圳。

10月9日,清華大學經濟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學者、經濟學家魏傑在第二期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經營管理培訓班上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解讀。

以下根據魏傑教授的講課整理:


(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中國過去主要依靠勞動力、土地、貨幣等要素投放推動經濟增長,這種要素投放的模式已經到頭,不可持續了。 

由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這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方向。創新驅動有三個層次:一是產品服務的創新。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三是技術創新。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技術創新,最難的也是技術創新。 

創新基礎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法律基礎,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二是財力基礎。需要強大財力支援;三是物質基礎。沒有現代化的實驗室,不可能有創新。美國之所以能吸納全世界人才,關鍵是有最好的實驗室。北京提出要建設三大科學城;四是人才基礎。核心是將人的聰明才智調動起來,人才制度起著決定性作用。中國無限度擴大教育功能的問題很嚴重,教育僅僅是開發,不能再搞應試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要讓孩子的天賦釋放出來。 

(三)調整開放戰略 

過去我們的開放戰略兩句話:一是擴大出口,二是吸引外資。實際上就是達全球化便車。全球化有兩次:一次是1750到1950年,主導方是歐洲列強,西班牙、葡萄牙,他們推動全球化方式就是殖民地,以殖民方式推動全球化。我最近查了一下只有一個國家沒有被殖民,就是日本。日本為什麼沒有被歐洲列強殖民呢?因為歐洲人到了日本發現,這個地方只有地震,什麼資源都沒有,嚇跑了,所以沒被殖民,其他國家都被殖民過。英國最近首次公佈了火燒前的圓明園,全世界驚歎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 

第一次全球化主要方式就是殖民,戰爭、暴力,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二戰結束標誌著第一次全球化過去,美國認為是二戰最主要的戰勝國,所以美國主導了第二次全球化,特點就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是第二次全球化特徵,殖民地是第一次全球化特徵。國際貿易成為推動全球化的主要方式。中國在1978年也加入到全球化的浪潮,最後的結果現在人們發現,中國是全球化最大受益方,我們後半場才進來的,有很大優勢,像打籃球一樣,人家筋疲力竭我們上場。1997年我們月收入幾百塊錢,現在幾千塊錢。1997年我們高速公路,你想想有多少高速公路,現在中國基礎設施引領全球。 

中國是全球化最大受益方,美國是主導國,發現自己是最大的受損方。美國現在連年國債,基礎設施越來越陳舊,北美藍領工人的工資20年沒有加一塊錢。大家看到全世界都開始反全球化,以美國為主。我前些年去美國碰到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謬爾,跟我聊這次全球化,這次全球化本來是國際貿易為核心,國際貿易理論基礎就是比較優勢,什麼叫比較優勢呢?每個國家搞自己搞的最好的,然後交易,大家獲得收益,但是中國加入進來之後你們破壞這種規則,你們中國什麼都要搞了現在。一開始你們搞鞋帽、襪子、服裝。緊接著搞家電,之後搞汽車,汽車之後搞高鐵,高鐵之後搞IT,IT之後搞飛機,我們搞什麼?我們生產什麼?發現中國這種全能的發展,實際上破壞了他們所謂的規則,對我們意見非常之大。 

中國之所以什麼都搞,因為中國有巨大市場,十三億人口市場能承載這個問題,所以批評中國你們破壞了規則。去年美國大選,我一直判斷一定是特朗普上臺,因為不是個人的問題,是一個思潮。特朗普上臺以後,中美關係一度非常緊張。 

中國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我們判斷第三次全球化,第三次全球化就是全球配製資源,不是國際貿易了。技術、資本在全球配製。因為一旦轉向全球配製資源的話,大家將會利益共用,中國現在到美國建玻璃廠,給美國出口玻璃的話,一定是美國受損。但是我們建玻璃廠怎麼辦呢,美國有稅收了,就有就業了,我們有資本回報。我們應對這一條,提到巨大決策是“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等於在全球範圍內重新配製經濟發展空間,不是簡單的、一般的問題。 

我們在全球要配製自己經濟發展空間,所以提出來“一帶一路”,“一帶一路”論壇剛剛開始歐美日抵觸,但後來都來了。你來或不來,我們都要幹!大家看成果非常豐厚。實際上未來中國發展將產生一個新的機遇和空間,等於在國際範圍內,給中國重新找所謂生長的空間配製。 

“一帶一路”狀態你們會感覺到,標誌著中國開始配製自己國際發展空間,因為我們現在是第二大經濟主體,估計2030年成為實際第一大經濟主體,你是世界第一大第二大,一定是全球資源,而不是中國簡單的問題,所以“一帶一路”率先啟動,中國2018年辦第二次“一帶一路”論壇,也就是我們整個國際增長空間的重要舉措。你們中央企業的要研究這個問題,去一帶一路沿線去看看。但是走出去,一定改變原來思維模式,要積極應對風險。 

(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明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周年。我們今天的改革,必須面對現實,堅持問題導向,哪些問題最為尖銳就改革哪裡。 

一是產權保護問題有待進一步落實。歷經改革發展,人們都從無產者為有產者,這就是現實。大家都會擔心財富安全問題,怎麼讓大家放心,保護產權的改革就非常必要。去年出臺了保護產權的決定,恰好碰到溫州房產20年到期,大家都很著急。溫州有批房子20年期限到了,國土資源部回復“兩不兩正常”。“兩不”是不用再申請延長期,不用再交所謂的土地出讓金。 

“兩正常”是正常登記,正常交易。所以房產在70年到期以後還是你的,連土地出讓金都不用交。因為溫州事件代表了全國未來的方向,要保護產權,所以在保護產權方面可能會陸續出臺一些辦法。雖然檔沒有講取消原罪的問題,但實際上就是既往不咎。所以,中共中央去年12月份推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保護產權的若干決定》。今年的兩會推出民法總則,都是圍繞保護個人財產做法律上的準備。過去沒法可依,現在有法可依了。 

二是提高信任度,加強簡政放權的改革。第一個向社會放權。把更多權利開放給民間組織,實現自我治理。第二個向市場放權。凡是市場能解決的問題,政府一律不管,交給市場去解決。 

第三個向企業放權。凡是企業自己能完成的事,交給企業自己去完成。40年主要是推動市場化方向,市場化核心階層是企業家。怎麼保護和發揚企業家精神。民營企業則面臨提升的問題,要引導民營企業家正確對待財富,成為財富的主人。企業家都有兩個責任:一個是社會責任,包括為公眾提供產品服務、為政府提供稅收、為社會提供公益、為環境提供保護等四個方面;另一個是道義責任。 

三是生態文明改革勢在必行。改革開放近40年,中國經濟發展確實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整個環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生態文明改革刻不容緩。企業要不斷提升自身在環境和生態方面的標準,建立新競爭環境下的生態優勢。在城市建設上,也將以智慧生態作為標準。比如雄安新區的建設就是自下而上,先規劃地下所有資源,再做地上的城市建設。 

四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能一直在改革之中,走到今天應該有一個定論。其實已經知道核心問題在哪裡。國有經濟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利益群體。改革不是個技術問題,而是有沒有決心。最近從國務院國資委肖亞慶主任的多次表態來看,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和措施,國有企業改革應該會有所推動。 

今天一整天,著重圍繞防範金融風險和推動供給側結構型改革進行了一些分析,主要是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給大家一些參考。

(本篇完結)

 

相關閱讀: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