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短波

財經短波

黃奇帆:2025年房地產止跌回穩,將不再對中國經濟形成負拉動 ☆來源:知乎

♦ 本篇文章轉載自 知乎。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5/2/6

1月12日,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在一場峰會上,以「以改革來化解難題,以開放促進發展」為題,對最新重要會議的精神進行了解讀,並暢談了對當有經濟的看法。

黃奇帆指出,中國經濟遇上的難題至少有四、五個,房地產嚴重的不景氣與結構性問題是其中之一。

儘管近四年房地產多有調整,但從根本上,中國房地產不具備美國次貸危機的基因,也沒有日本房地產20年拖累經濟的基因,

因此,不必誇大事實、自亂陣腳。

中長期來說,城鄉融合會為城市提供大量人口,會把房地產過剩的產能吸收掉一塊。

短期來講,當下,已經推出的5種措施也正在化解房地產難題。

包括國家明確宣布收購房地產庫存等,黃奇帆表示,這是一舉三得的舉措,

國家在去年初拿3000億,到了九月底,明確宣布拿3萬億,

我估計到明年,還會有個3萬億,甚至變成6萬億,總而言之,最終會有幾萬億甚至10萬億,來收購房地產的庫存。

既可以透過發行ABS增加老百姓理財的管道,也有更多人口能夠獲得保障性住房,同時三角債問題也獲得了有效解決;

其次,中國的金融體系跟房地產的關係,在這次的地產調整中,也會得到化解,

從過去房地產佔有中國金融資源40%、50%的狀態,調整到20%-25%,形成新格局、新常態。

歸結為一句話,2​​025年,中國房地產止跌回穩,形成未來發展新階段的起點。

在2025年,房地產將不再對中國經濟形成負拉動,

止跌回穩後,未來15年、20年,房地產將隨經濟同步成長,這是會出現的新格局。

房地產,

可以觀察這5個指標

首先,要講的是以改革化解難題。

當下中國經濟遇上的難題至少有四、五個,比如說城鄉差距,還比較嚴重。

第二個,是地方政府債務。

65兆這個沉重的債務,使得現在地方要出力使不上力,負擔太重。

第三個,中國資本市場二十多年一直徘徊在3000點左右,比較低迷,

沒有反映國民經濟晴雨表的功能,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或讓老百姓共同富裕的功能,所以資本市場也有問題。

第四,中國房地產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不景氣,或者說重大的結構性調整的問題。

這些問題,都應該用改革的想法重整重組,以獲得問題的化解。

跟「用改革來化解難題」有關的就是房地產。

中國的房地產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在最近四年——從2021年到2024年,出現了重大的調整。

這個調整,如果你是根據年度的指標環比、同比這麼算,每年幾個點看不出到底跌了多少。

你要把去年的指標跟2020年的指標比,這就知道四年跌幅有多大。

講房地產一般講五個指標。

第一個指標,房地產包括住房和非住房,整個房地產的建築量,2020年是22億平方米,2024年總的12個月數據還沒出來,根據前11個月的數據,然後再加一個月估算,是6億多平方公尺。

從22億變6億多,跌了60%多,差不多跌了65%。

大家想像一下,本來22億,現在6-7億,跌了65%,這是一個嚴重的下跌。

第二個,除了蓋房子以外,蓋好的房子,

一手房銷售2020年銷了18億平方米,去年銷售量是5億平方米,也差不多跌了60%幾。

這是兩個60%幾。

第三個,土地批租量。

2020年全國土地批租8.7兆人民幣, 2024年預計3兆,還是比較樂觀的。

1-10月份的土地批租量,其實就是2萬多億。

就算後邊兩個月又加了1萬,也就三萬多億。

總而言之,8.7兆減掉5萬多億,差不多也要打個七折。

所以,有三個重要指標跌了60%幾。

第四個指標,大家關心的就是房價。

房價,整體跌了40%-50%。

2024年底指標還沒出來,到11月份,全國的統計指標跟2020年的房價比,跌了40%。

有的地方多一點,有的地方少一點等等。

第五個,房地產一直佔中國全部金融系統貸款融資的45%。

去年老百姓買房子的願望大幅下降,所以,房貸的年度量比2020年減掉50%。

開發商,它倒是想要錢,但信譽不好,負債率極高,銀行不敢再大量借錢給開發商。

所以,開發商的融資能力也大幅減弱,這個減弱,也少了50%。

我講這段話意思,五個指標中,有三個指標跌了三分之二,兩個指標差不多跌了50%。

在這個意義上,你當然可以說,中國房地產出現了非常嚴重的調整,是20年來最嚴重的調整。

房地產事業是90年代起來,到了2000年、2010年,整個20年其實沒有一次像樣的調整,一直是一路歌舞昇平、一路發展。

20年突然來了一次大調整,也很正常。

中國房地產不存在

零首付、高槓桿的金融基因

大家現在對房地產有種擔心,認為中國調整的幅度,甚至比日本還嚴重。

第二個,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是否會引發美國2007、2008年的次貸危機?

因為,所謂次貸危機就是房地產危機帶來的危機。

我們可以明確地說,中國的房地產沒有美國次貸危機的基因,也沒有日本房地產20年拖累經濟的基因。

什麼意思呢?

我們要說一個具體道理。

第一,美國的次貸危機,是美國政府在2000年遇上了網路泡沫危機和「911」以後,美國經濟低迷,為了啟動經濟,搞的破天荒的、違反經濟規律的決策的結果。

它當時定下,所有美國人,買房通通可以零首付,一點本金都不要,你可以去買一間套房,

買了以後,房價如果漲了,漲20%,貸款佔整個價值的80%,等於有20%的本金了。

美國政府也允許老百姓套現,再藉一次錢,把裡邊增值了的、變成本金的20%套現。

套現可以養家活口,可以吃飯旅遊,可以消費。

這麼一來,有個七、八年時間,把美國經濟搞亂了。

因為有次貸,房地產銷售非常敞亮痛快,銀行發放次貸,也不怕銀行倒閉,

銀行把次貸打個包,當作CDS債券,在美國的資本市場發債,而且還可以放大40倍,也就是你有一億買債券可以買成40億,可以透支。

最後,次貸危機來了,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引發整個海嘯,形成全世界10兆美元的資產壞帳。

中國房地產,中國政府從來清醒,沒有允許任何地方、任何企業搞零首付。

如果有零首付違規,只要發現,一定把它斃了。

第二,中國房地產的各種不良債務,從來沒有當作一個包去發債券,讓你高槓桿地發。

所以,總而言之,房地產如果有破產是一家公司的破產,如果有壞賬,是局部的壞賬,

它沒有幾十倍槓桿變成金融市場的壞賬,也沒有發瘋一樣的高槓桿、零首付讓老百姓買房,變成許多泡沫。

所以,中國不存在這樣的金融基因。

中國房地產,即使現在有問題,那是一個庫存太大的問題,

是去庫存、去產能的問題,是房產公司負債比率比較高的問題;

總之,不要把中國房地產糊里糊塗地去跟美國連結在一起,跟次貸連結在一起,

然後想像一下,有多可怕。這麼想,是自己自亂陣腳,把事情誇大了。

城鄉融合提供今後20年

房屋類地產的需求成長點

第二個概念,我們也不要把這次房地產的調整,跟日本90年的房地產調整放在一個檯面上去討論,這是風馬牛不相干的兩件事。

日本的房地產為什麼拖累日本經濟25、30年?

是因為日本的房地產泡沫調整,和日本的金融體系泡沫崩盤是結合在一起的。

這個金融系統泡沫崩盤,不是房地產泡沫帶動金融系統崩盤,而是日圓本身。

在80年代,日圓升值了2倍,到了90年後,日圓又貶值了兩倍。

一進一出,差不多有三倍、四倍的震盪。

這個日圓升值和貶值是美國人對付日本人;

在這個過程中,日本自己又沒有有效的抵禦方式,最後被美國打了一棍子,是一個世界級的金融的「割韭菜」。

金融摧毀,再加上房地產泡沫——等到日圓一貶值,整個雞飛蛋打,火上加油。

第二個,日本人有一個狀況,在90年日本房地產泡沫崩盤的時候,日本的都市化率已經達到了77%。

這是戶籍人口的都市化率,從90年到現在,20年過去,它現在的都市化率也就是78%、79%。

意思就是,90年代,日本城市化率到了頂峰。

到了頂峰以後,房地產泡沫後,大量房子甩出來,沒有農村人口進城可以接盤,

最後就憋在那裡,大家憋著。

中國這次房地產調整,實際上,我們的戶籍人口城市化率才到了一半,48%。

過去幾十年增加了30個點,今後幾十年還可以加30個點。

所以,我們有足夠的循環空間,以後可以化解。

總之,房地產也是龍頭產業,

房地產一蕭條,跟房地產有關的製造業有四十多個行業,機械、家電、建築業,各種各樣的產業都會衰退。

房地產也是個很大的就業面,它這一困難,至少減少幾千萬建築工人的就業。

總之,這方面是必須解決的。

中國的城鄉融合,從宏觀上會為今後20年住宅類的房地產發展提供一種基礎性的需求。

剛需還是在的,慢慢會釋放。

政府收儲

去庫存一舉三得

當下直截了當的對房地產的拯救,

至少國家在三中全會以後,在9.24會議後,各部門佈局的措施裡,在經濟工作會議的文件裡,體現了至少有5種措施。

第一個措施,就是國家在去年初拿3000億,到了九月底,明確宣布拿3萬億,

我估計到明年,還會有個3萬億,甚至變成6萬億,總而言之,最終會有幾萬億甚至10萬億,來收購房地產的庫存。

這場房地產的危機,關鍵是產能過剩,差不多有20億平方公尺的一手房庫存。

這個庫存,至少會帶出10兆的現金流回不來,

回不來房地產商就資金鏈斷,斷了以後就出現各種各樣的三角債問題。

如果我們國家拿幾萬億,現在房價是比正常價格打了6折、7折,打6折的情況下,本來1萬億買1億平方米,現在可能買1億6千萬平方米,可以多買很多的房子。

政府可以用這個概念,買10億、15億甚至20億平方公尺的庫存,

把房產商的庫存,變成國家儲備的國有產權的房屋,租給老百姓當公租屋。

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有這樣的公房。

公房是為老百姓、城市居民居住的,

香港有50%,新加坡有70%,一般的國家會有20%-25%。

我們國家也明確,要建立20%-25%左右的國家產權、但給老百姓居住的保障房。

因為過去這些年房地產過度發熱,我們政府手中的保障房只佔居民需要總量的5%。

我們10億人口,假如說有2億人是需要政府保障房的,一個人10來平方米要20多億平米,

現在有5%在手中,還要增加15、16點,那麼就需要買10億、20億平方。

如果買了以後,政府手中有了這20多億平方米,就能夠給2億城市居民——

不管移工進城要租賃房,還是大學畢業生當時買不起房,要租賃,總之就可以起到保障作用。

同時,開發商拿到了這筆錢,它拿到了5兆,這不是利潤,它要去還債。

5兆到了債權人手中,債權人又會還它的債務,兩次、三次一循環,就可以使十幾萬億、二十萬億的三角債出清。

所以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國家現在正在推進。

最後要說,是不是政府就套牢了?

要拿5兆、10兆套在裡邊幾十年背債呢?

用不著的。

因為你打了六折買房,然後你租給老百姓做公租房,商品房每個月的租金也差不多六折。

就等於商品房買的,商品房出租,一樣,投入產出是平衡的。

你把這筆租金當作REITs,在資本市場上發ABS債券(Asset Backed Securities),發了以後,這個債券是可以有4%左右的利息收入的。

老百姓現在100多兆存款,利息是1.8%,

老百姓完全會高興地拿出10兆買政府這筆債券,他可以得到4%的回報。

所以,這件事一舉三得──

市場增加了老百姓理財的資金資本;

政府多了20%人口獲得保障房居住的能力;

房商把自己十年、二十年累積的賣不掉的庫存打了六折賣給了政府。

一舉三得,化債就把它化掉了,這件事現在正在做。

第二個措施,政府已經拿出幾萬億,支持地方政府對城中村危舊屋進一步的加深改造。

進一步提出來,2萬個鎮上亂糟糟的比較老破舊的房子,也應該放到這種改造裡,因為它就是城市的一部分。

這些事情說明,中國今後三年、五年,基礎建設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這是第二個,啟動市場的訊號。

金融體系與房地產的關係

這次調整中會得到化解

第三個,中國企業房產系統的融資,這次改造以後,進行調控,會把現在房產商80%、90%的負債率,著力降到50%左右。

房地產是重資產,全世界房商負債率都不超過50%。

包括香港,香港是炒房地產的祖宗,香港所有房商平均負債比率30%-40%。

中國出現了80%、90%,是因為我們買地的錢是藉來的,造房子開發貸又是藉來的,房子還沒造好賣出去房貸又是藉來的,三個負債率疊在一起,這樣就80%、90%的負債。

這裡邊是我們在源頭沒管好,

這地方不要發明創造,就依照全世界通用的規則。

買地的錢,不能80%、90%由銀行背著,而是要用自有資本,這是個鐵的原則。

我在重慶就這麼幹的,重慶房產商的負債比率相對低一點,就這個原因。

你不能讓它負債,然後地價翻一翻,300萬/畝變1000萬/畝,增加的錢全是銀行後邊堆,

這樣的話,房地產商出格的「地王」都會出現,所以這件事必須在源頭管住。

第二個,老百姓房貸貸款,絕不能把首付給丟了,丟了就要鬧金融泡沫、金融災難。

所以,第一套20%、30%的首付,第二套房50%的首付等等。

這樣的話,把這件事就平衡了。

總而言之,中國的金融體系跟房地產的關係,在這次調整中,也會得到化解。

房地產企業數量

今後會逐漸減少

再有一個,就是整個中國房地產的企業數量。

現在全國有九萬多家,我們14億人,城市居民9億多人,每1萬人攤上一家房產公司——全世界之最。

所以中國全民炒房──哪個產業在過去十年不開房產公司,好像吃了八輩子的虧,都搞房產。

整個美國,你知道有多少開發公司嗎?

川普家裡也是開發公司,開發公司在美國不超過500家,

這是美國房地產協會會長跟我聊天的時候,我特別問了他,他講了這些概念。

我總的意思是什麼呢?太多,太多。

我自己認為,兩三年以後,大家再來一次統計的話,中國房產商企業註冊為開發房子、造房子的企業,會降到2萬家以內。

2025,中國房地產止跌回穩

形成未來發展新階段的起點

最後一點,經過這場暴風雨的洗禮,中國房地產進入到一個新格局、新常態。

不管是金融,還是建設規劃,各方面都會更好、更有秩序地發展。

最後,大家關注的就是房價。

中國的房價,在2020年,家庭收入的23年-30年買一間套房,這個國家有統計;

全世界,一般家庭收入的7-10年買套房。

這次一跌,2024年房價已經跌到2014年、2015年房價的均價了。

這麼一來,現在的房價跟老百姓收入比,已經不是二三十年買套房,是10年-20年買套房。

收入比縮小了一半,好事。

如果今後10年房價不會馬上又往上漲,但每隔十年GDP翻番,人均收入翻番,這個時候,收入跟房價比,就會從現在的10-20年縮小到8到10年,跟世界合理的性價比相當。

人的一生,工作四十多年的收入,六分之一的錢買套房-世界上房地產有個概念,一生的六分之一的收入買套房是合理的;

如果你不買房子,租房,一年收入的六分之一租套房也是合理的。

如果一年收入的50%租房,你房子的成本太高,你不該租那麼大、那麼高的房子。

中長期來說,城鄉融合會為城市提供大量人口,會把房地產過剩的產能吸收掉一塊。

當下短期來說,已經推出的5種措施也在化解房地產難題。

最後歸結為一句話,2​​025,中國房地產止跌回穩,形成未來發展新階段的起點。

這一點,大家要有個樂觀向上的判斷。

房地產在2025年以後,不會再像過去四年,對中國經濟是負拉動。

本來成長7個點,房地產負拉動2個點,最後變5個點。

至少今年房地產不再負拉動,它也不一定正向推動,這樣其他產業該有多少點就多少點。

這樣的話,止跌回穩以後,我們不希望房地產價格又來五年翻倍。

但至少,15年、20年,隨著GDP翻番,房地產業同步成長,這是會出現的新格局。

這是我今天講的第一部分,用改革的方法來化解房地產的困難。

有序推進

人民幣國際化

最後一段,中國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要有秩序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幾十年來,人民幣國際化一直被提叫「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現在二十大報告改成「有序」。

字面意思,大家都知道,「有序」肯定比「審慎」推進力道大。

這裡邊有個概念,40年改革開放,中國各種經濟指標在世界上的地位大幅提升。

但人民幣國際化指標,40年前佔全球比重2%-3%,現在也是2%-3%,沒改變。

這個世界的貨幣有三類。

一類是美國,

美國是世界經濟強國,它的GDP佔全球25%,它的貨幣的貿易清算佔50%,國家的外匯存底的美元比重佔60%。

所以美國是強勢貨幣。

第二個等級,就是一般的已開發國家,例如歐共體27個國家,日本、韓國、英國、加拿大等等。

他們是GDP佔世界多大比重,貨幣也佔多大比重。

例如日本,在1995年GDP佔全球14%,日圓貨幣佔全球的比重13%左右。

現在日本GDP只佔全球4%,它的日圓佔全球比重也就4%,但是它至少是相當的。

第三個等級,叫一般的開發中國家。

這些國家GDP總量佔全球50%多一點,他們所有的貨幣的比重佔全球貨幣5%。

我們的GDP佔全球現在20%,但我們中國貨幣佔2%-3%,跟一般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檔次。

如果今後20年,中國成了世界經濟強國,我們GDP到了全世界25%甚至30%,我們的貨幣比重還是2%-3%嗎?

當然不對。

我們不會提出來說,我們要取代美元,要成為世界第一強勢貨幣等等,這個都是空中樓閣,現在不用去談它。

至少眼下,2050年前的目標,應該是如上所說的,這個目標代表了一種新的要求,所以有序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以上幾個方面,就是我對中央關於開放的新任務的解讀。

如果解讀一下,大家會覺得,中央對於下一階段中國的開放體現了一個精神,就是中國開放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絕不會關閉。

中國正進入更高層次開放、更深層開放、更寬領域開放的境界。

 

原文連結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