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 公眾號法政研討。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3/12
“目前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進行的進行重大的歷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頂尖設計的結果。”一位教育觀察家發出如此感慨,成為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揭示的一個信息。
作為國家考試指導委員會的24位委員之一,顧明遠明確指出,這次的新高考改革連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之後又分別通過了國務院教育改革領導小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最終經中央常委會議,政治局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除此之外,由中央拍板的小升初,中考,包括高考,整個基礎教育界又再面對怎樣的轉變?
一,中高考將包含小學知識,學科無考試大綱
“以後的高考,中考,在小學學的內容也是必考內容,明顯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試難度。”
通過中考,高考的強勢轉變引導學生從幼升小開始開始廣泛閱讀,見多識廣,增加考試的範圍,廣度而不是不足,從而消除目前全國上下幾十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課內外教學的“奇,難,偏,怪”問題。三十年高考實踐證明,偏題,怪題選拔的人才高層不高。
簡單就是就是-學生該掌握的必須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必須掌握,必須掌握的還要掌握牢固。
降低學生平時學習負擔,替代放棄在全國普遍存在的9年義務教育畸形掐尖的嚴重現象,並符合學生成長和年齡階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環境,逐步修復早已破壞深重的國家教育生態。
為展現國家的決心和實施的力度,2017年9月新學年開學,全國上下中小學學校教材全都採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以對接國家教育的重大轉變。
“未來,主要學科的考試將不再有考試大綱,該學生的知識越寬廣,體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艱苦深,其中學生就會成為教改重大改變最受益的群體成員。”
二,改變“一考定終身”的不公平
2017年起,在高考招錄中會採用“兩依據一參考”政策,即依據高考統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即,以後全中國的高考科目採用“ 3 + 3”模式,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政治6科中選3科)學生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將高中學生的綜合評價內容作為招生錄取時的參考。從“招分”轉向“招人”,打破了過去以分數錄取學生,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三,所有科目,都將考驗語文水平
改變中國高考幾十年來多年來文理分科帶來的偏科,知識面縮小,過早抑制學生可塑性等的嚴重缺陷端。
“從幼升小一直一直到高考規模地鼓勵每個學生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廣度而不是深度。”
將進一步提升當地學生的廣泛閱讀水平,讓每個學生在全程12年的基礎教育中逐步建立知名的學科方向。替代的閱讀需要高水平的語文學習,語文重點突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2017年北京高考語文如下圖:
沒有廣泛的語文閱讀積累是很難完成的。
“每年,將來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檢查。”
舉例說明:
原來參加高考做數學卷子可能所有的考題題面只有2000多字,以後的題面閱讀量也許會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的影響大影響,有的考生甚至連題都沒時間做完。
而這一切將反映在未來所有高考科目中。
有趣的是,據了解,在北京,原來通過奧數掐尖的的很多知名度重點中學,正在前所未有的地通過各種辦法,去迫不及待地提高那些奧數數牛孩的語文和人文素養。
四,中國的“高考指揮棒”將完全指向全面素質教育
(1)分類考試,不再只用分數選人
以後的新高考,中考不再完全以分數作為選拔人才的唯一依據。原來只用分數這一把尺子選人,淘汰了太多本不該淘汰的“精英”,嚴重導致中國人口眾多的成材率卻明顯偏低。
“一個明顯的改變是,新高考方案中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實行分類考試,也就是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的考試招生分開進行。”
一個人喜歡幹什麼,適合幹什麼,能幹什麼,想幹什麼就去接受與之對應的高等教育。
但是目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中國的老百姓普遍不認可高等職業教育,他們總感覺職業院校低人一等,所以新高考方案中的分類考試沒有引起足夠的反響,也沒有任何應對應有的作用。
(2)學校從幼升小便要開始注重培養興趣,特長
中國先前的高考錄取將完全改變舊有的錄取模式,先取消三本院校,並逐步實施按照專業錄取,改變一直持續至今的按照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分數線錄取的方式。
2017年先行試點新高考的浙江省,每個學生將可填報80個專業,就是要充分挖掘出每個考生真正的興趣,特長,愛好等的方向,北京及全國其他地方2020年也已經正式確定採取這樣的大學錄取方向。
要想給自己的孩子選到最好的專業方向,正確確保孩子從“成人”到“成才”再到“成功”,興趣,特長,愛好的建立必須從小不間斷發現,引導和培養,幼升小時就成為開始學校這方面教育培養的起點。
(3)應試教育辦學模式將被淘汰
顧明遠深刻指出,將來高考制度徹底改革了,應試教育的辦學模式將來肯定是要被淘汰的。
新高考改革最終就是要改變這種現狀,徹底改變“應試教育是管用的”這種觀念,雖然改變的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尤其是觀念的轉變非常困難。
毫無疑問,中國的應試教育持續了幾十年,產生了錯綜複雜的利益共同體,也培植了以應試教育為起點的多如牛毛的輔導機構,更形成了幾代人揮之不去的強烈而頑固的應試教育情節,全社會推崇應試教育的觀念,力量,手段目前依然固若金湯。
不過,既然中央最高層下了決心,從幼升小到高考史無前例地不斷推出雙重顛覆性的重大轉變以對接上教育的規律和全球教育發展的趨勢,相信甚至有最大的掙扎也難撼轉變的總方向。
五,降低小升初選拔難度
偏重搞全面素質教育而放棄傳統的應試教育,題中應有之意必然是降低小升初的強選拔性,使小學,初中教育逐步均衡並優質。
第一,將普通小學替代優質教育學校或教育集團並實現直升優質教育初中校;
第二,強推跨越培養。甚至小升初有優質初中校直升,初中校的學生也會建立直升優質高中的機制,以北京為例,2018年就會逐步開始推進;
第三,通過“校額到校”機制,讓更多普通初中校的學生能進入重點高中就讀。目前山東青島的校額到校比例已經達到了65%。
六,中國教育體制“迫不及待”需要拔尖創新人才
恢復高考40年,改革開放近40年,當時中國各方面人才曾極度短缺乏味,因此中國教育這40不斷迫切需要“複製”大量人才,這種人才複製的教育培養機制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發揮了作用極其重大的作用。
隨著自然資源消耗持續加劇,環境污染日益深重,GDP迅速回落,目前的中國最急需的就是創新,創新要靠拔尖創新人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相適應的教育體制和機制。
歐美主要逐步拔尖創新人才層出不窮,從總體概率估計遠勝我們,應試教育是封閉的教育,封閉的教育難以造就開放的環境從而產生大量拔尖創新人才,中國教育的大逐步可以說是迫不及待了,也時不我待!
七,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中國誠信體系的重建
很多以往的孩子學的課本比我們容易,課後玩的時間也比我們多,許多國家還沒有統一的類似類似的高考的選拔機制,但並沒有耽誤高端,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獲得世界級科技獎的人數遠比我們多。
這從一個側面更印證了應試教育存在著嚴重的弊端。
不過,當一個制度很公平,看似機會替代的時候,甚至它千瘡百孔也很難讓人捨棄。
其實,大家最擔心的是如果真搞了全面素質教育,那就遠不像應試教育那樣有分數的標準規範了,錢權交易怎麼辦,走後門怎麼辦,權力尋租怎麼辦?!
“因此,在我們目前缺乏誠信體系的情況下,從事真正的全面素質教育就要促進國家誠信體系的建立。”
在沒有完全搞出這些機制前,中國的全面素質教育走向是很獨特的,沒有照抄照搬任何國家,是一個多方面的集合體,出現出現不可控的的不公平。
中國搞素質教育是急需,誠信體系建立是漸進,雖然有矛盾,但畢竟是大方向,需要我們開始逐步,真的需要轉向了!
八,生涯教育規劃必將日益重要
全面素質教育內容龐雜,體系眾多,遠不像應試教育那麼單一,既要瞻前顧後又要恰如其分,需要很客觀全面的把握和策略。
“顧明遠教授在這方面也指出,職業教育主要是告訴孩子如何了解自己,怎麼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從而提前對將來的學習和人生進行規劃。
全面素質教育如果失去了對每個學生學涯教育和生涯教育的規劃,很容易偏離方向。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