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4/4
當今的台灣,從文化、歷史與國族的角度思考,必須在中學重收拾舊山河,立刻恢復中國歷史教育,已是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先說一個故事,我的摯友有一女,今年高三就讀嘉義新港某高中。某日,他騎機車欲載其女返家,途中遇一尊騎馬帶槍,英姿雄發的銅像,銅像下寫著:「精忠報國」。吾友問其女,此為何人?其女答回:「可能是張飛!」吾友聞後,立馬調頭再回原處,攜其女下車,察看該銅像,再問何人?其女此時望見碑文開頭寫著:「岳武穆王記」,方若有所悟答:「應該是岳飛」。
去中國化的故事,在眼下的台灣不斷不會結束,相反地,它正在如火如荼地漫延開來。上述把張飛當作岳飛的故事,尚且處於國高中仍有中國史的教育,倘若未來「去中國化」後的107年東亞史課綱,果真遂行,其結局更是不堪聞問。我們想像一個情境,現在16歲以上的台灣民眾,當被問及「中國史」三個字時,無論任何年紀者,腦中不約而同的必然浮現:黃帝唐堯虞舜夏商周.....隋唐宋元明清。這可謂是幾個世代的台灣人,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共同記憶,也是彼此對中國的共同交集。換言之,也就是這些人的歷史頻率產生了共振與共鳴的效果。
可是假如按照國教院新制定的東亞史課綱,對未來台灣學生進行歷史教育,30年之後,當我們再詢問後代子孫,何謂「中國史」?他們的眼神肯定將是充滿著疑問,接著答道:「我不知什麼是中國史,我只知東亞史而已」。這種情況較之於現在的許多學子,已經無法分辨蔣中正與蔣介石的差異,又或者,他們不認為蘇東坡是我國詩人,卻在每個中秋佳節的日子裡,吟唱著《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更為不堪。對中國文化的認同與否,雖是一種危機,但如果連中國史究竟為何物?皆茫然不知,恐怕才會導致台灣的未來萬劫不復。
台灣從1990年代中期,把原本在大專院校中,必修的中國通史、中國現代史和國父思想等課程,正式廢除。1995年大學聯考廢考三民主義,2006年三民主義課更名為「公民與社會」,屬於中華民國憲法根本思想淵源,從此斷絕在學子們的記憶裡。每況愈下,時至今日,當綠營掌握中央政權,更無視於眾人皆曰不可,一意孤行,在眾目睽睽之下,廢除超過60年,在中學裡的中國史教育,甚至想連根拔除「中國史」三個字。而如果善良的台灣人,認為綠營去中國化的步驟僅止於教育上去中國化,那就太小看他們了。為了趁勝追擊,正準備進一步翦除國史館和故宮。
當去中國化在台灣步步進逼,讓所有認同中國史、文化的人民已到忍無可忍的地步,退一步即無死所時,則也是善良的我們必須奮起,共同捍衛自己歷史的時刻了!我們絕不再袖手旁觀坐視,能夠讓台灣人民永續發展的命脈,令人任意踐踏。歷史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選擇何種歷史教育,就是選擇何種文化;選擇何種文化的論述,就是選擇未來生活。我們絕不能選擇生活在一個沒有中華文化與歷史的國度裡,隨處飄零在東亞圈!
在此,我們要大聲呼籲,當興亡繼絕之際,且讓咱們這一代人努力奮鬥,共同譜寫一段捍衛中國史教育的歷史,因為這絕不是那個人的事,而是屬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共同責任。數十年之後,咱們的後代子孫再回顧時,也必然把咱們載入歷史裡。為了讓台灣的未來永續發展,敬請大家恢復中國史教育吧!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