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

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宣言始末 ☆來源:新民叢報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新民叢報。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5/3 

五四運動是中華文化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海峽兩岸無不在潛移默化間深受五四的影響。早在去年(2018)年4月1日,筆者就曾號召六位學者在國立臺灣大學聚會,討論我們應該在紀念五四100周年當天,宣佈離開五四長期帶來系統性的窠臼與困境,不再只知繼承五四反傳統的路線,反而應該從「中西會通」的對話脈絡中,繼承傳統來創新,重新恢復儒釋道的自性共法,將其賦予嶄新的學術語言,發展與架構出適合於華人生命世界的學術典範。吾師韋政通教授去年過世前,筆者就曾經跟他表示準備草擬宣言,希望他能連署,他當時表示期待共同見證此事。沒想到韋教授不幸于當年8月5日意外過世,見證的事情竟成為絕響,更令筆者覺得撰寫宣言,實屬告慰韋政通教授在天之靈最恰當的辦法。 

201919n01.png

 2019年4月20日思源學派與鵝湖學派的學人共聚於台大新舞臺,學會者(不列職銜):(右)黃光國、李瑞全與王智弘,(左)陳復、黃漢忠與朱建民  圖|來源於陳復教授臉書 

去年11月3日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在臺灣登記成立後,筆者就開始積極籌畫宣言撰寫事宜,今年(2019)1月30日,經由黃光國教授的號召,思源學派(本土社會科學)與鵝湖學派(當代新儒家)的學人來台大心理系開會,共同探討紀念五四新文化浪潮100周年,我們應該如何踵繼前賢,凝聚共識,對外發表新的宣言,來總結五四並開創未來。當天聚會鵝湖學者有朱建民校長、楊祖漢院長與李瑞全所長;思源學者除黃光國教授外,還有王智弘教授、張蘭石教授與筆者。大家無不深感我們正面臨思想與文化的空前危機,人文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應該團結合作,共同思考如何藉由藉由五四這個重大日子,攜手表示合作的意願,藉由認真對話來開創學術新典範。

201919n02.png

2019年1月30日鵝湖學派與思源學派共聚探討紀念五四新文化浪潮100周年  圖|來源於陳復教授臉書 

後來,筆者率先提出〈總結五四,再創未來:中華本土社會科學宣言〉的精簡版本與完整版本兩種文字,寄給思源學派與鵝湖學派的數位學者,大家相約4月17日共聚於台大新舞臺餐廳,商議在5月4日合作提出一個共同的宣言版本,並各自提出所屬學派本來的宣言版本,來紀念五四100周年並展望未來。隔天,由黃光國教授針對筆者的精簡版,保留前四段文字,並從完整版中擷取若干文字,修改成為後兩段文字,新宣言取名〈反思五四百年,重構文化中國〉,經由李瑞全教授提議修改若干文字,遂成為兩派學者獲得共識版本,交由《中國時報》於5月4日對外發佈,共識版本跟精簡版本最關鍵的差異,主要在於「自性」相關文字並沒有放進去,顯見兩個學派對這個核心議題尚需要持續對話。

201919n03.png

鵝湖學派與思源學派共聚,學會者(不列職銜):(由左至右)張蘭石教授、王智弘教授、陳復教授、黃光國教授、朱建民校長、李瑞全所長、楊祖漢院長 圖|來源於陳復教授臉書 

並且,筆者將〈總結五四,再創未來:中華本土社會科學宣言〉該完整版本交給思源學派的黃光國教授、王智弘教授、夏允中教授與張蘭石教授四人審閱,張蘭石教授提出有關「唯心論」與「唯物論」的文字該如何表達得更平和些,未來或可讓大陸學者更能體會我們的深意;王智弘教授則希望將「中華本土社會科學宣言」改成「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宣言」,避免跟學會的名稱完全一樣。筆者完全同意前者的意見;針對後者,筆者覺得「中華」兩字其實更符合自己平日主張「內聖外王」的理想,但同意重點應該放在如何繼往開來成就大局,五人最終獲得共識,共同連署並將新修訂的版本交給《中國時報》發佈,我們希望藉由這篇重要宣言來紀念五四百年,讓「道統—學統—政統」獲得整合與發展。

(本文於西元2019年5月3日刊登於《人間福報》論壇版)

 

陳復|臺灣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