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

外省人有獲得族群平等的權利 ☆來源:中時新聞網

♦ 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4/3/18

文 | 陳復(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 

202414f01.jpg

台灣是個族群融合的社會,本文作者認為,族群意識不能建立在任一族群對其他族群的壓制上,都有平等生活的權利,這纔是具有包容胸懷的族群融合,纔能真正體現孫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精神。(照片來源:Microsoft Copilot AI生成) 

台灣社會有五大族群,常見有人說台灣是個族群融合的社會,經過政治解嚴後的長期發展,早已構築出「新台灣人」的族群認同,不需要再提倡任何單一族群有意識的自覺整合或文化復振,這個想法乍聽很正確,但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其二,如果「新台灣人」只是指某種按照人居住環境自然而然產生的地理認同,則生活在台灣社會的人的確都會自稱是台灣人,但如果該「新台灣人」的稱謂有隱含著構築出「台灣民族」的政治意識形態,則姑且不論台灣社會的其他族群同胞是否會認同,絕大多數外省族群並不容易出現這種認同,因此,此一用語在使用時需要再經仔細檢視。

族群(ethnic group)是指共向置身在某個社會中,某些人主張或相信有某群人在血統、歷史、風俗、語言、地域、信仰或甚至對國家具有共同的體驗,因而在意識層面有自覺凝聚成的群體。

外省族群對於中華民國向來有著比較濃郁的情感認同,因為這一政治體制對於外省族群有著巨大的歷史情感因緣,相較於閩南族群更重視神靈信仰(這跟其來台先民多半源自於閩南社會基層有關),客家族群更重視祖先信仰(這跟客家聚落常係家族集體遷徙歷史經驗有關),原住民族群更重視祖靈信仰(這跟部落的創世神話有關),新住民族群更有著母國信仰(這跟本身的原鄉情感有關),外省族群則更有著民國信仰(這跟族群來台背景的情感認同有關),對外省人而言,民國的歷史充滿著我們辛酸的家族故事。

儘管這些不同類型的信仰並不能絕對區隔族群差異,甚至內容會有著混成,卻能相對產生族群識別,從「信仰傾向」這一角度來觀察,外省族群比較不會有祖靈信仰(即使母親是原住民),有著較簡化的祖先信仰(因先人離鄉背井流失家鄉風俗所致),對於神靈信仰則比較淡漠(多數比較傾向客體化來研究或探索)。

何謂外省族群呢?過去因尚有「台灣省」這一概念,多數人會從「本省人」與「外省人」的二元對立來區隔出「我者」與「他者」的差異,但時至今日,這種說法已經不太精確了。

外省族群主要是指民國38年(1949)前後,從大陸各省跟著中華民國政府來台的人民與其後裔子孫(包括福建省金馬地區的人民),並包括其他來自世界各國或港澳地區,因來台就學與就業最終居住於台灣的華僑與其後裔子孫。這些人民如果沒有中華民國政府的播遷台灣,其先人或自己都不會來到這裡生活,因此對中華民國政府體制有著特別的患難經驗與共生情感。

在長期族群融合過程中,有相當多的人其父母雙親各屬不同族群,因此血緣並不侷限於單一族群,但根據前面的說法,族群認同本來就不僅是種血緣認同,而是個人基於生命經驗產生的主觀認同,外省族群本來就有著「雙鄉認同」,現在我們更應該鼓勵其發展「雙族認同」,而不見得只有根據父系角度產生單一認同(譬如父親是外省人),更不需要跟著母系角度(譬如母親是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或新住民)來繼續隱藏自己的族群認同,我們應該懷著開放的態度,讓不同族群文化在一人身上都獲得尊重與傳承,共同交流來復振文化。

為什麼需要這麼做呢?外省族群從來就不被鼓勵說自己的母語,常被排擠成「非台灣人」,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二元對立思維裡,往往只有加入到更大的族群中纔能被認同,但這就導致其族群文化正在大幅流失,這種現象只有「雙族認同」纔能解決其內在心理矛盾,並且,還需要從政策層面來改變,譬如制訂族群平等法,否則族群和解不可能真正完成。

舉個例子來說,往日在清朝時期有大量的福州人來台北經商,卻因落腳生根,都改說閩南語不再說福州話,其後裔現在都不知道自己是福州人,甚至會對外說自己是閩南人,只有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上面還保留著福州山公園(過去有墳墓,於今都已遷離),紀錄著福州人曾經待過台北的一段流金歲月,這難道不是值得反思的現象?

再者,今天的屏東縣潮州鎮有5萬居民,其祖先本來主要在清雍正四年(1726)由潮州府(今天的廣東省潮州市與汕頭市)來此拓墾,將這裡直接稱作潮州,但請問現在有幾人在說潮汕話?沒有,大家都說閩南語,現在唯一遺留跟潮州府有關的信仰只有三山國王廟(又稱忠主宮),這種現象已經超過百年了。這是大陸某位來自潮汕的青年來屏東縣潮州鎮旅行,在自拍的視頻中發出的疑惑。

根據教育部實施的政策來檢視,當前台灣國民中小學的本土語言課程,常只把閩南語教學說成「台語教學」,外省族群的母語卻始終不被列入母語教學的一環,該政策應該可謂昭然若揭:只有外省族群的孩子都會講這種「台語」,變成「新台灣人」,徹底落實「本土化」,台灣的族群融合纔算告一段落。

但舉例來說,當位於桃園市中壢區與平鎮區交會的龍岡社區,裡面包括忠貞新村在內,住著來自雲南的孤軍後裔子孫超過12萬人,這些居民的孩子卻不能在校內學習自己祖先的母語,這能說是在尊重族群文化嗎?

台灣的族群意識不能建立在任一族群對其他族群的壓制上,而是每個族群都有平等生活於台灣社會的權利,接納彼此的母語都能被傳承與傳播,這纔是具有包容胸懷的族群融合,如此纔能真正體現孫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精神,其主張「聯合平等待我的民族共同奮鬥」,台灣社會內部的各族群何嘗不應該如此呢?

因此,當前族群議題的認知會變得如此狹隘,首先來自外省人的族群意識淡漠,這點我們難辭其咎,只有深刻反思,開始敦促政府制訂包括外省族群在內的族群平等法,纔能面對並最終解決問題。

閱讀原文

 

 | 陳復 |

202102b01.png
現任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兼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主任,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大一不分系學士班主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