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凝聽。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10/24
一個人身體的缺陷,到底會使人成功?還是會使人失敗?
凝聽的聽眾大家好!我是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從今天開始我開展一系列的演講。探討一本書,叫《自卑與超越》,原名《生活對你的意義》。現在我再回頭看這本我半個世紀前翻譯的書,仍然覺得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契合中國人的需要。我在過去的這半個世紀裡,都致力於研究華人的本土心理學,建構了很多關於儒家的理論。從儒家的理論來看這本書的內容,其實很適合儒家思想的價值觀。所以今天我先介紹這本書的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 )。
阿德勒1870年出生在維也納郊外。他的父親是個米谷商人,阿德勒排行第二,家裡很富有,全家都很喜歡音樂,可是阿德勒認為自己的童年生活並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來自于他的哥哥。阿德勒覺得自己不管怎麼努力都沒辦法趕上他的哥哥。他哥哥非常優秀並且是母親的寵兒。父親比較喜歡阿德勒,可是他從小就駝背,行動不方便,而他的哥哥活潑好動,非常外向,他覺得自己怎麼樣都比不上哥哥,但他的個性很友善、隨和。
阿德勒五歲那一年得了一場致命的疾病,差點因此死去,痊癒之後就想要當醫生。後來阿德勒成為了精神科醫師,他的整個生活目標,都在説明那些在兒時面對死亡恐懼的孩子們。他後來提出的那些心理學觀點,都可以從他童年時代的記憶裡找到蛛絲馬跡。後來他進入了維也納大學,得到醫學博士的學位,並跟一位來自俄國的留學生結了婚。他的太太能力很強,能言善道,非常關心當時俄國的社會改革。她的作風跟阿德勒的保守風氣很不調和,可是阿德勒努力跟他的太太協調,所以儘管婚姻剛開始的時候有一些摩擦,後來兩個人卻相敬如賓,白頭偕老。阿德勒住在維也納的時候,跟大多數的維也納人一樣,經常到餐館跟朋友、學生聊天,喝酒作樂,而他個性謙和、不拘小節,與三教九流的朋友都相處的很好。
在維也納期間,阿德勒讀到佛洛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著作《夢的解析》,他認為這本書對人性的瞭解有很大貢獻。有一次他在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寫文章辯護佛洛德的觀點,佛洛德看到後很高興,邀他參加佛洛德本來所主持的研討會。有很多人因此認為阿德勒是佛洛德的學生,其實不是的,他們兩個人是等量齊觀。當時,雖然阿德勒的觀點跟佛洛德不一樣,但在1902年,他還是加入了佛洛德主導的團體「星期三心理學會」,成為這個團體的一位領導人,他也受到佛洛德的稱讚,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協會的主席,以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
1907年,阿德勒發表了幾篇論文,探討因為身體缺陷引起的自卑感與造成的補償作用,使他的名氣大增。他認為,一個人如果因為身體的缺陷,或其它原因造成了自卑,不僅能夠摧毀一個人,使得他自甘墮落,甚至可能患上精神病;可是另一方面,自卑也可以讓一個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起來補償自己的缺點。他舉了很多例子,古希臘的有一位戴蒙斯賽因斯。原來患有口吃,經過苦練,最後變成一個著名的演說家。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Delano Roosevelt,1882—1945),患有小兒麻痹症,卻經由奮鬥使得他成為總統,家喻戶曉。所以,一個人身體的缺陷,到底會使人成功?還是會使人失敗?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這種例子在歷史、文學上不勝枚舉。
當時,佛洛德主張心理補償作用是因為要彌補性的發展失調引起的缺憾。阿德勒受到佛洛德的影響,提出女性會羡慕男性的這種觀點。他認為,不管是男性或女性,都希望自己能強壯有力,來補償自己不夠男性化的感覺。所以,阿德勒注意到不管一個人有沒有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事實。因為兒童身體弱小,必須仰賴成人生活,一舉一動都受到成人的控制。如果一個兒童利用這種自卑感逃避他們應當做的事情,就可能發展出神經症傾向。這種自卑感如果在以後的生活裡面繼續存在,就可能形成自卑情結。所以,自卑感並不是一種病態,而是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的時候的一種很正常的發展過程。
當時,佛洛德認為阿德勒的觀點是對自我心理學的一大貢獻,可是,他很奇怪阿德勒為什麼完全不談他理論裡面所謂的本我(id)、超我(superego),而且佛洛德認為阿德勒講的補償作用,只是自我的一種功能,不能用它解釋全部的心理現象。可是慢慢的阿德勒的觀點形成自己獨立的系統,把補償作用當作一個中心思想,這時,他與佛洛德的關係就開始惡化了。一開始,兩個人還能彼此容忍對方,後來佛洛德要求阿德勒的論文如果要刊登在心理分析學刊上的話,要必須先經過榮格(CarlGustav Jung ,1875—1961)的審查,兩個人就徹底鬧翻了。
佛洛德寫信給心理分析學刊的發行人,要他把阿德勒的名字除掉,不然佛洛德就把自己的名字從期刊上去除。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開了好幾次會,結論是他們兩個人的觀點沒有辦法相融,於是阿德勒就率領一批他自己的學生退出心理分析學會,另外組織了一個「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協會」,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稱作「個體心理學」,從此以後,阿德勒就摒棄佛洛德這種把任何東西都用性來解釋的心理分析,他認為這是種迷信,他從社會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很多男性、女性都羡慕身體健壯的男人,他承認有潛意識的動機,可是,他更重視自我的功能。他也承認夢的解析很重要,可是更注重夢在解決個人現實問題中的價值。對於佛洛德所講的殺父戀母情結,認為只是一個孩子被寵壞了,對母親產生的依賴性而已。他也承認性的影響力,可是不認為任何心理問題都可以用性來解釋,他認為這種生物學上的因素,在追求優越性地位的時候才能進入心理學領域。
1911年,有一位德國哲學家費英格(Hans Vaihinger,1852—1933),出版了一本書叫《虛假的心理學》,他認為,人類都是憑藉一些在現實上不存在的虛假目標而生活著的,我們每個人都認為宇宙是一個井井有條的實體,並以此種虛假的觀念做基礎,做出種種行動。其實宇宙是很淩亂不堪的,就像上帝的存在,其實只是因為大家都相信有神存在而已,不見得真的存在。阿德勒受他影響,就把這種觀念引到心理學上,來說明人類所追求的目標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裡面,構成引導人做出各種行為的一種指征,這個目標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都會使人按照這個期待,做出他的行為。所以,一個人的理想與目標所造成的生活形態,對這個人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阿德勒用這樣的理論在奧匈帝國的軍隊裡面當軍醫,治療了很多人。戰爭結束,他又在維也納的教育機構裡面從事兒童輔導工作。他發現,他的論點不僅適用于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而且涵蓋師生關係。到了1920年,他的聲明遠播,有許多學生跟著他學習,他周遊列國到處講學,這本《自卑與超越》就是他事業巔峰時期的一個作品,所以我會選擇它來慢慢介紹其中的內容。在下一次的演講裡面,我要講我個人的生活背景,其實跟阿德勒很像。我的研究的整個焦點是儒家文化傳統,儒家的觀點跟阿德勒也很像。
黃光國|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創系教授、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榮譽理事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2003-2005)、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2010)。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