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國

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 ☆來源:心學復興

 

2018/7/29 

201947g01.png

《人情與面子》是2010年11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光國。 本書運用最新的西方社會科學理論,建構出「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框架,並以之深入剖析中國人的社交心理。

面子是中國人情社會的潛規則。作者在書中運用「人情與面子」這一理論框架,對中國歷史上的官場運作規則給出了更透徹和深入的闡釋,揭示了實際上支配著中國社會運行的「潛規則」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淵源。


在分析人情和面子的權力遊戲之前,我們必須先對權力下一個清楚的定義。所謂權力,是社會交往過程中,一方以社會道德的說服或群體的壓力加諸另一方,使其改變態度、動機或行為而表現出順從的力量。有些社會心理學者認為,個人以權力影響他人的過程,基本上也是一種「社會交易」的過程。 

個人之所以會用權力來影響別人,主要是這樣做可以讓他獲得對方所能支配的某種社會資源,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樣的,對方之所以願意接受個人的影響,也是因為他預期這樣做能帶給他某種報酬,或幫助他避開他所嫌惡的某種懲罰。 

人情在中國文化中,有下列三種不同的含義: 

第一,人情是指個人遭遇到各種不同的生活情境時,可能產生的情緒反應。《禮記》中有言:「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非學而能。」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一個通曉人情的人,就是具有「同情心」的人。如果他能夠瞭解,別人在生活上遭遇到各種不同情境時可能產生的情緒反應,進而喜其所喜、哀其所哀,甚至投其所好、避其所惡,這個人便是通情達理的人。反過來說,如果他對別人的喜、怒、哀、樂無動於衷,見人有喜,既不欣然於色;遇人有難,又不拔刀相助,這個人便是不通人情的人。 

第二,人情是指人與人進行社會交易時,可以用來饋贈對方的一種資源。在中國社會裡,別人有喜事,我贈送禮物;別人有急難,我給予實質的幫助。這時,我便是「做人情」給對方。對方接受了我的禮物或幫助,便欠了我的人情。此處所謂人情,指的是一種可以用來交易的「資源」。在各種資源中,人情的特殊性最高。換言之,個人只和其關係網內的某些特定物件進行特殊的「人情交易」。人情的具體性則居中。換言之,作為社會交易資源的人情,不僅可能包含具體的金錢、財貨或服務,而且還包含有抽象的情感。人情之不易計算,人情債之難以清償,其道理即在於此。 

第三,人情是指中國社會中人與人應該如何相處的社會規範。人情的社會規範主要包含兩大類的社會行為:首先,在平常時候,個人應當用饋贈禮物、互相問候、拜會訪問等方式與其關係網內的其他人保持聯繫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有來有往,親眷不冷場」,斯之謂也。其次,當關係網內的某一個人遭遇到貧病困厄或生活上遇到重大的難題時,其他人應當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他,體諒他,並盡力幫助他,「做人情」給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及其蘊涵的「己之所欲,施之於人」,諸如此類儒家所謂的「恕道」,都是這個意思。「受人點滴之恩,須當湧泉以報」,對方受了別人恩惠,欠了別人人情,也應當時時想辦法回報。這樣的社會規範,構成了本文指稱的人情法則。 

人情法則的含義之一是:由於關係網內的人彼此都會預期將來他們還會繼續交往,而且因為不管在任何文化中,以均等法則分配資源,一向都是避免人際衝突的重要方法。如果有關係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不論每個人在完成這件工作時投入有多少,資源支配者為了維持團體的和諧及團體成員之間的感情,他往往會依照均等法則,將工作所得的成果在工作者之間做均等的分配。 

許多實驗研究的結果支持了此一假設。例如當團體成員共同努力而獲得某項成果時,中國受試者在分配成果給團體成員時,傾向于採取平等均分的策略。儘管他們事實上都能客觀地評估成員們在團體工作上的貢獻,但是在作報酬的分配時,他們都寧可修改公平法則:貢獻較少的成員,相對的得到較多的報酬,而貢獻較多的人,卻相對的獲得較少的報酬。 

朱真茹和楊國樞所做的另一項有關分配行為的實驗顯示:臺灣的學生傾向于偏好在同伴或實驗者心目中塑造出一種能獲得社會贊許的印象,即使因此而使自己在社會交易情境中蒙受利益的損失亦在所不惜。當受試者的工作表現比同伴差時,他寧願依個人的表現來分配他們共同獲得的資源;但是當他的工作表現比同伴好時,他卻願意將利益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由此可見,對中國人而言,維持團體內的和諧與團結似乎比強調公平分配更為重要。 

此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社會中,個人的社會關係是決定個人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講究人情法則的社會,必然是個關係取向的社會。人們不僅依據個人本身的屬性和他能支配的資源來判斷其權力的大小,而且還會進一步考慮他所屬的關係網絡。個人的社會關係網愈大,其中有權有勢的人愈多,他在別人心目中的權力形象也愈大。 

因此,在中國社會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許多人用情境背景、服裝儀容和舉止動作來炫耀他的財富、學問、身份、美貌等等權力象徵;我們還可以看到許多人用類似的「前臺行為」來顯示他的人際關係。譬如在客廳裡懸掛名人字畫,身上佩戴要人送的裝飾品,或聲稱他和某要人的關係如何如何等等,均是其中之例。諸如此類的行為,都是所謂的「面子工夫」。 

由於面子不僅牽涉到個人在其關係網中的地位高低,而且涉及他被別人接受的可能性,以及他可能享受到的特殊權力,因此,在中國社會中,「顧面子」便成為一件和個人自尊密切關聯的重要事情。最近有一個以內省法對中國受試者所作的調查顯示,當中國人主觀地覺得「失去面子」時,他的自尊心會受損,造成情緒的不平衡。因此,個人平時不僅要消極地「維護面子」,而且要積極地運用種種的面子工夫來「爭面子」。 

由於瞭解了「面子」對他人的重要性,如果個人不能在實質上為社會關係中的他人「添加面子」,最少也要在表面上對他人「敷衍面子」。中國人經常用以保留他人面子的策略包括:避免在公共場合批評他人,尤其是長輩;必須評論他人的表現時,儘量使用委婉或模棱兩可的言詞;對善於保全他人面子的人給予較多的社會報酬。中國人管理現代社會組織,也經常使用這些方法。這些行為不僅在老一輩的中國人身上看得到,有一個精心設計的實驗顯示,中國大學生也同樣會做出這些行為。 

當請托者向其有關的資源支配者求人情時,資源支配者如果不給面子,而予以拒絕,他會覺得自尊受損,很沒面子。在「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社會規範之下,將來一有機會,他也可能讓對方面子上不好看,最後是大家沒面子。為了避免難堪,資源支配者最好是考慮「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做「人情」給他。如果資源支配者接受了對方的請托,就等於是肯定了他的社會地位,增加了他的自尊,他會覺得「面子上有光彩」,而且欠了對方人情,一定要伺機回報,這樣才「大家有面子」。 

第三種情況是:資源支配者既不願意答應對方的請托,又不願意損及對方的面子,這時,他往往不給予對方肯定的答覆,而採用「拖」的方法,最後是不了了之。這種拖延策略,有時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有時卻是在不損及對方顏面的前提下,間接拒絕對方的一種好方法。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說:在中國社會中,「做面子」是個人炫耀其權力的一種手段;以「面子工夫」影響資源配置者,使其依照自己的意思改變資源配置的方式,則是中國人常玩的一種權力遊戲。 

(林景華摘自《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 

 

黃光國|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創系教授、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榮譽理事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2003-2005)、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2010)。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