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聯合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6/3
「六四事件卅周年特展」在中正紀念堂展出,重現天安門事件時的大字報與標語。 記者許依晨/攝影
六月二日,獨派團體與大陸民運人士舉行了一場「六四」卅周年暨「二二八」七十二周年紀念活動。呂秀蓮、賴清德、游錫堃以及民報董事長陳永興等皆以貴賓身分致詞。會議過程中,由二二八和六四的共同點在於極權政權鎮壓爭取自由與民主的民眾,以取得台獨與六四運動之間聯盟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卻是支持賴清德選總統的一次表態場域,陳永興且在其發言中直接稱呼賴總統,扁聯會亦是發起單位之一。
這個會議除了將六四二二八化、六四台獨化,進一步將六四反共化並推進至六四反中化,進而,也將二二八六四化,這樣大範圍的深化發展,超出了台灣追求自身意義的範疇,而符合美國今天的對華戰略。
藉同時紀念六四與二二八,將台灣獨立運動和大陸民主運動掛勾,一方面打擊國民黨的「懦弱」,為了和中共和諧,不願意支持六四,摧毀國民黨在台灣社會的正當性;一方面,使台獨取得普世價值上的制高點,空洞化中華民國的內涵,配合美國進一步將台灣國際化,從而形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永久化,台灣成為美國印太計畫中圍堵中國突出太平洋的東亞島鏈上最堅固的堡壘。
實際上,這配合美國將中國前蘇聯化,還為裂解台灣、香港、新疆、西藏出中國版圖而做戰略部署,會議聯合發起單位中的一些民族基進組織都不是蔡英文政府與民進黨主流派願意沾染的。事實上,這對於賴清德一直避免激烈形象以及台灣必須保持低調安全的策略也並非有利。
對於六四,筆者認為中共應該及早處理,國民黨早年避諱不談二二八,結果解嚴以後成為台灣社會的不定時炸彈,以及台獨與民進黨的長期選票提款機;同樣,每年六四,也成了台獨與其他反中國家與組織的提款機。
六四之所以成為六四,當然有當時中共處理過當的情形,更有文革以後十年中,中國社會越趨自由化的背景。六四是中共內部保守派壓制胡耀邦、趙紫陽溫和改革路線的火中取栗的重大機會,造成日後平反六四的困難。當年學生要求的主要議題是言論自由,還不是立即性的西方式民主體制,而中共內部鬥爭異常激烈,最終形成了六四鎮壓,也破壞了原來正在進行的、緩慢的政治改良運動。之後中共不能再糾纏「姓資姓社」,必須全力發展經濟,造成了以後卅年的中國經濟復興,並形成對美國全球地位的潛在威脅。所以評價六四,是必須考慮到多方面的情況與意義的,多年來,對於六四的印象局限於坦克車與開槍以及六四流亡學生的聚焦上,忽略了事前事後深刻的社會結構變化。
中國近代政治與歷史的發展非常曲折複雜,可以說困難重重,可見未來的整體國家體制與文化的走向仍然處在一個過渡的階段上。不論二二八或六四,皆不能以單一事件來評論全局,亦不能以為解決二二八和六四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對於六四的二二八化和六四的台獨化,是荒謬的一場鬧劇。
作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