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聯合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3/7/8
楊雨亭 |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作家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被提名後,民調始終拉不起來,甚至還接近當年15%的「換柱防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近日民調不理想,引發國民黨與藍營支持者高度危機感,各方不斷給他提意見,然有些狀況幾近強制與不自然,反而產生了父子騎驢,如果持續下去而不能妥善處理,國民黨勝選的機會不大。
這裡有主客觀的因素:主觀來說,侯友宜不喜亦不擅華而不實的政治語言,天生就不是一個傳統型的政治人物。國民黨和藍營必須認識與接受這樣的事實,如果經常強逼牛喝水,是不可能達到所期望的效果的。
侯友宜原初的願景與格局,是希翼超越藍綠以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持,使得一些深藍人士不能認同。可是侯友宜如果變成一個純藍的人,國民黨最多也只能取得百分之三十的選票,這是第一個矛盾。
而期望支持柯文哲民眾黨穩固百分之二十的年輕選民自動棄保投向國民黨,不但一廂情願,更和許多年輕人的心思背道而馳。這些年輕人就是厭倦長年來的藍綠惡鬥,在柯文哲慣常講大白話的語境下,盼望有一個不同的台灣出現。如果把侯友宜完全染藍,他不可能會得到這些年輕人的青睞,如此藍白合還有可能嗎?這是第二個矛盾。
這兩個矛盾必須得到徹底的認知與紓解,也就是說,深藍支持者必須以大局為重,讓侯友宜自由處理中間與年輕選民支持的問題。
客觀來說,台灣的國際與兩岸處境艱難,多數老百姓關切的不是意識形態,而是如何能夠轉危為安,脫離過去七年來民進黨執政所造成的嚴重貪腐與社會浮動問題。因此,侯友宜與國民黨必須及早提出未來執政的國政計畫,而不再是日日捲入選舉泥巴戰。
賴清德此次選戰戰略的基本原則,就是從民調百分之四十基本點往百分之五十一緩步前進,一切務實,儘量放低意識形態,有問題的人就切割,有問題的事就處理,不能處理就讓子彈飛一陣子。由此穩坐制高點,靜觀藍白廝殺,至明年總統大位自然瓜熟蒂落。
要解決這個難局,必須在國民黨與藍營的團結與全力支持下,讓侯友宜依其個性與能力自然發揮。國民黨過去累積下來的歷史包袱很重,要由侯友宜完全承受,雖不公平,亦無選擇。欲解開這道深鎖,打開沉重的厚門,讓國民黨從歷史的禁錮中走出,往一條新生的道路前進,是侯友宜與國民黨及所有藍營支持者共同的責任。而由此深刻的意義,是中華民國自大陸退守台灣,不但國祚未斷,更為中華民族開出了民主政治的新猷。從這個宏觀的視野來看,選舉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政黨在台灣能夠在競爭中逐步走向穩定成熟的民主政治,從而產生安定與繁榮的社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