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亭

坐牢爸爸與他的家人☆作者:楊雨亭

作者簡介: 

楊雨亭芝山岩照片.jpg

楊雨亭

民國四十二年五月生於台北芝山岩眷村。祖籍江蘇六合。

就讀的經歷為雨聲小學、士林初中,成功中學,輔仁大學數學系。退伍後赴美國麻州大學電腦研究所,一九八二年獲電腦碩士學位。在美國工作八年後,於一九九○年返台,於資訊工業策進會技術研究處擔任副處長四年,然後開設小型軟體公司華岩科技公司及華岩出版社。二○○五年進入文化大學史研所碩士班。二○一○年進入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班,研究中共黨史及中國近代史。

著作:《上校的兒子》(2008年台灣版,2015年大陸版)、《管理你的失敗》(2013年)、《寂寞的螳螂》(2016年)。

文章見中國時報,民報,中國怡居,早年文章見中國時報海外版、中華雜誌、上海文學、九十年代、爭鳴、中國之春。寫作重心在於歷史、政治、文化、人道主義。筆名楊雲、楊復。

已婚,育有二子。現居台北天母。


坐牢爸爸與他的家人

至於說崔叔叔犯了什麼罪?那個年代裡,是說不準的。但是直覺告訴我,我相信崔媽媽,她的態度說明了她相信崔叔叔。 ----  一九六四年,士林。

民國五十三年,我們家從日本回到台灣以後,希望能有好一點品質的生活,爸爸在外派三年的日子裡存了些錢,媽媽標會,準備蓋自己的房子。以那個時代來說,爸爸已經盡力讓我們家過的日子超過同樣環境的人許多了。那時候前後一段日子,爸爸發佈了國民黨中央黨部六組總幹事的職位,之前在原軍事機構已經升了上校,剛滿四十歲,挺紅的。我愛我的父親,不過今天回頭看,之後他在這個位階上原地踏步了二十幾年,直到他退休。

第二年,我們搬出了窄小又沒有廁所的眷村,暫時住在士林鎮中正路火車軌邊第二排上一個租來的三樓公寓裡,我們住在一樓。爸爸媽媽有自己的房間,四個孩子睡在客廳裡,我們有自己的廁所,小廁所裡有一個蓮蓬,可以站著洗澡。以前在眷村裡洗澡是在廚房裡,頭頂上有一個小燈泡從屋樑上懸下來,人坐在一個小木板凳上,在一個大澡盆裡舀水,劣質的肥皂滑手,經常掉到水泥地上,拿起來上面黏著一些黑砂子,再洗起來不免刺到皮膚。小便就對著地小,再用水沖到地面上的一個水孔,聯結到屋外的小水溝,否則要走到村子尾的公廁,不但遠,晚上挺嚇人的,最主要的是又髒又臭,能不去就不去。

那時後台灣開始蓋三樓到五樓的公寓,到今天我不明白為什麼台灣的公寓樓要用三公分見方的小方瓷片(他們叫二丁掛)貼在外牆,這種小方瓷片和浴室裡牆壁上貼的完全一樣,實在不好看,經過風吹雨打,日子不久,看來就十分陳舊,一點美感沒有。這幾年台灣蓋的房子用料比較講就,像樣一點的建築物已經不再用二丁掛貼牆了。雖然如此,當時新蓋的房子還是顯出新的樣式。只是現在回頭看,房子的品質真是差,不過也要計算那時一般人的收入,爸爸一個上校一個月可能拿不到兩千塊錢,約合當時美金四五十元,建商給老百姓蓋的房子也只能蓋成這樣。

一天晚飯後,爸爸一位崔姓同事的太太帶著她的三個兒子到家裡看爸爸,那三個兒子裡頭,大的已經讀初中了,比我大兩歲,老二大概比我小兩歲,和我的大妹同年,老么更小,大概和我小弟同年,六七歲左右。我有記憶的是他們的媽媽帶著眼鏡,臉色憔悴,和我爸說話時坐的很端正,誠懇而凝重,低聲認真的說明事情原委,明顯的是她已經失望了,又在期望著能有什麼意外。大兒子老成的超過他的年齡甚多,兒子們共同的特徵是眼睛圓圓亮亮的,而且都顯出不安的表情。他們走了以後,我問爸是怎麼一回事?爸爸告訴我,這家人的男主人前一陣子因案判刑,坐牢了,崔媽媽來請爸爸幫忙,能不能想辦法早一點放出來?他們家的家計已經沒辦法再維持了。

崔媽媽不久請我們家孩子週末去他們家吃晚飯。約好的日子到了,我和妹妹弟弟在五點半鐘,還有天色的時候出門,他們家距離我們家很近,走路不要十分鐘,就在現在中山北路五段中正路口,賓士車場後面的巷子裡 (這條巷子今天還在,改為單行道)。右拐走進巷子,路窄,大概四五公尺寬,僅容一部汽車行走,兩部車迎面錯車都難,右側是一長排新蓋的五樓公寓,左邊是一排矮小陳舊的紅磚老房子,比地面低大概兩尺,這種老房子絕大多數為本地人所有,當時外省人普遍沒有土地與自己的房子。那一帶多是田地菜園,如果走出巷子左轉,穿過中山北路,再往北走兩百公尺,右邊的丘陵地就是蔣介石與宋美齡住的官邸,官邸右邊是幾十頃寬闊的園藝試驗所,主要培育菊花,周邊植種了高大的檳榔樹,聯外有一條道路,道路底近官邸有一個小教堂,叫凱歌堂,是蔣介石、宋美齡與國民黨高層信仰基督教人士禮拜天早上聚會的教堂,牧師是周聯華。官邸左邊是六十戶的干城四村,為官邸內工作與侍衛人員的住處,裡面的小孩多數是我的小學同學。七海指揮所負責官邸的安全與防衛,有一個師以上的兵力看守。依循著官邸旁的公路往前行兩公里,過雙溪橋,往左轉是芝山岩,右邊直上陽明山,陽明山本名草山,蔣介石來台後改名陽明山。蔣介石很喜歡這裡的山水,他認為像浙江奉化溪口的景色,山上有他的兩個行館,現在一個改為陽明書屋,一個是草山行館,草山行館今年被人放火燒掉了。

我們順著路走,盯著門牌,走了約四五十公尺,到了,看著新的公寓樓,施工到了最後的階段,新的二丁掛貼在牆上,水泥縫的顏色還是黑的,門口留著一攤砂石和木板。我們在仔細研究住戶電鈴的排列,很奇怪,號碼似乎對不起來,正在猶豫的時候,後面有人叫著:「在這裡呢!」我們回頭,崔家大兒子微笑的向我們招手,原來他們住在對面的矮磚房子裡。我們吃了一驚,又極為尷尬,趕緊跟他轉進矮磚房子,走下兩台石階,進入客廳,右側馬上碰到一個小四方形的木頭餐桌擋住,桌面上鋪了退色的紅色桌巾,裡面地方狹窄,像是小人國住的,整體空間的比例在視覺上一下子不習慣,須要一點時間去調整適應。客廳裡面除了一張餐桌、幾張圓凳子和左側角落的一個茶几,茶几上有一個紅花色的熱水瓶和幾個小玻璃杯,其他幾乎什麼都沒有,左邊一道小門,通到內室,沒有開燈,黑黝黝的。

此刻,崔媽媽還沒有回來,兩個弟弟也沒有出來,崔家大兒子就替我們倒水,然後大家圍著餐桌坐。在那麼幼小的年齡,崔家大兒子才十四歲,我十二歲,他的嗓子已經變音了,說起話來音沉的像一個小大人,我則還像一個小公雞樣的用童音講話,我的兩個妹妹和小弟都是七到十歲的娃娃,坐在圓凳子上無聊的搖晃著小腿,細聲的說些頑皮話,不過兩家有一點是相同的,孩子們都穿著整齊乾淨。崔家大兒子和我說話,他在等他媽回來,可是沒有一點慌亂,這使我也能在不安中慢慢的靜下來。不久天色完全暗了,他捻開了小燈,昏黃的光使屋內更顯著簡陋,妹妹和小弟們在玩著遊戲。漸漸的,崔家大兒子也看的出有些緊張了,他在等他媽回來。大妹坐著不舒服,小妹和小弟想回家了。我在想該怎麼辦?時間就這樣緩慢的停滯著。

突然,崔媽媽的聲音響起來,從客廳裡的小門裡彎腰走出來,大概是從後門回家的,她高興的叫著我們,要崔家大兒子趕緊叫他的弟弟們出來,崔媽媽立刻去準備晚飯,崔家大兒子和我都鬆了一口氣,感覺得救了。崔家的兩個小兒子出來了,臉上有著淚痕,眼睛紅紅的,但是不久就和我的妹妹和小弟們玩了起來,小屋子裡熱鬧了,桌子圍的緊緊的,圓凳子不夠坐,兩個小孩擠一張,崔家大兒子去廚房幫他媽忙。

飯菜端上桌,每個人一碗糙米飯,第一道菜是炒南瓜,我記得那麼清楚是因為我們家從來沒有吃過炒南瓜,南瓜是甜的,用花生油和醬油炒,我們吃不慣,小孩子是不會懂禮貌的去吃他們沒吃過或不喜歡吃的東西,崔媽媽給每個孩子碗裡揀了一塊南瓜,我是很勉強的啃完了,留下一片藍綠色的南瓜皮,大妹吃了點,小妹和小弟只嘗試了一口,就擱在碗裡。第二道是炒空心菜,也是用花生油和醬油炒,我們家孩子都餓了,將就吃了些。第三道還是炒青菜,也還是用花生油和醬油炒的。沒有第四道菜。崔家的孩子好乖,全都吃的津津有味,因為崔媽媽告訴我們,她整天忙著找工作,還要為了崔叔叔的事到處送禮求情,崔家的孩子們午飯都還沒吃呢。崔媽媽把我當大小孩一般說話,我硬是把那一碗飯給扒光了。那天晚飯我們家的妹妹和小弟們的碗裡留下了半碗糙米飯,還有大半塊炒南瓜。

走出崔家,崔媽媽和崔家大兒子在門外送我們,高高的電線桿上的路燈把不足的光芒灑在黑忽忽的巷子裡以及他們矮磚房子的暗紅色屋瓦上,屋簷上長了些茅草,在初夏的風中緩緩的飄搖,對門的新公寓樓裡稀稀疏疏的有幾家亮了燈,大多數的住戶還沒有搬進來,從矮磚房子裡往上看,顯得新公寓樓高大的像個城堡。我們家孩子加快腳步回家,爸爸媽媽在家裡一定等我們急壞了,出去了這麼久。我回頭望了一眼,崔家的小木門闔上了,屋子靠近路邊的小窗透出微弱的燈光。

回到家,媽媽炒了一大盤香噴噴的油爆回鍋肉,裡面有薄嫩豆腐干、白菜葉、五花肉片、蒜頭、長蔥、花椒、生薑、米酒、紅生辣椒、辣豆瓣醬,飯是白米飯,我們家孩子又吃了一頓晚飯。孩子們爭著向爸爸媽媽訴說炒南瓜和另外兩盤炒青菜的事,爸爸媽媽聽了,沒吭聲。

後來爸爸沒有說崔叔叔早一點放出來沒有,孩子們過幾天就全忘掉了這件事,我們之後也沒再去過崔媽媽家。

只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看到一個落難的外省家庭住在本地人田地菜園裡的矮磚房子裡,也不只是炒南瓜菜,而是崔媽媽的勇敢與活力撐起了一個遭遇到嚴重危機的家,一個女性的堅貞與靭性在這個時刻展現了她的力量,保護她的孩子們,奔波各處營救她的丈夫,還要找工作維持家用;崔家大兒子,在他爸爸出事以後,照顧兩個小弟弟,陪崔媽媽去懇求他爸爸的長官與朋友們幫忙,他眼神中的沉穩與世故遠遠的超過了他的年齡。

至於說崔叔叔犯了什麼罪?那個年代裡,是說不準的。但是直覺告訴我,我相信崔媽媽,她的態度說明了她相信崔叔叔。

說到這裡,我要補充一件事,那個年代,軍法一般判的很重;另一方面,那個年代,只要不是太嚴重的事情,如果有長官與朋友們真正願意持續幫忙的話,事情是還有一點轉圜的餘地。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