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6/11
隨著兩岸各自的市場開放與教育普及,尤其是經過全球化與網路傳播,許多西方現代的概念經驗,不只傳入引進,更已深化普及。以個體意識作為基礎的價值觀與價值判斷,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記得1970年代,在臺灣的大學經濟學課堂上學到的西方先進相關名詞是偏好,這與大學國文選中傳統儒家常談作為規範的道德,好像相近卻又不大一樣。
至於管理學中的大致對應,應該就是成本效益,或謂得失益損。而法學領域中入門概念的權利義務,對於當事人而言,其實就是一種價值判斷。
另則例如,工作是為了生活,抑或生活是為了工作,是反映了不同世代的價值變遷。90後的兩岸年輕人,有著較為接近的成長過程,價值觀與價值判斷已十分近似。
價值觀是個體導向的,往往各自不同。而在成熟理性的現代社會中,不同的價值間需要尊重包容,為達社會共識的協商對話,縱使不易亦需努力成為先進文明的普遍常態。
在臺灣,不只開發與環境、資本與勞工、效率與公平、死刑的存廢、選戰的兩黨,就連家庭中的兩性與親子,也都充滿了價值的殊異。
多年以來,各種議題中由於所涉個體的不同價值意識,爭議、矛盾、複雜、混亂、動盪也絕不在少數。然而多數的臺灣同胞也已調整適應、習以為常,就像獨步全球的都市交通,隨處穿梭、險象環生的汽機共生一般。先行先試的臺灣經驗,提供給大陸最為接近的發展參照。錯誤不成的就避免重蹈無需糾結,適切可行的就直接照搬保證成功。
隨著大陸20年來的快速發展,與臺灣內外情勢的嚴峻變化,兩岸融合已經需要搬上檯面。否則彼此差距越來越大,有些方面消長已過黃金交叉,有些方面價值差異愈趨明顯。
大體而言,大陸整體快速邁向市場經濟的現代社會,然而臺灣自北而南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而由最近的高雄罷韓懸殊結果與操作斧鑿,明顯關鍵是在現代市場長期不開的南台高雄,而癥結則在自身欲上不得又不接南台地氣,而又處處想要代表臺灣的北台。這些當然增加了島內發展與兩岸融合,以至未來統一的障礙與挑戰。
西方經驗與兩學界已有共識,在不同發展階段下的發展方式與重點稍有不同,傳統階段是由政府主導的統治,現代階段是由市場主導的管理,後現代階段則是由公民主導的治理。
眼前兩岸官方中斷政府失靈,市場不開導致經濟淡冷,臺灣唯有民間自發的產學團體,而大陸則已官方定調操之在我。如此的兩岸最新情勢,對於大陸省市層級的中階領導,這其中就涉及了許許多多一念之間的價值判斷,是以經濟自我的政府政績招商引資為念,或是社會共同的同舟共濟兩岸一家為念。
2013年八月曾承清華大學台研所劉震濤所長協助聯繫平潭領導,行前劉所長囑咐我們帶話,要他們在對台時,不要嫌貧愛富、不要看上不看下。無怪乎許多台商朋友一致感念這樣的老一輩的大陸涉台領導,懷念他們的辦事風格,認同他們的價值判斷,是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的入心選擇。
汪明生 | 臺灣孫文南院院長
2020年6月13日發表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