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汪明生臉書。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5/18
大陸已於2018年定調出台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作為大陸對台的新論述與新理念。
人類與社會發展的路徑當然並非直線,然而大體有其脈絡可循。近300年來的現代化,以及30年來加速的全球化,其明顯特徵即是個體意識的普遍覺醒,這在台灣已經凸顯於九零後的青年世代。
如此的個體意識若是經過政治宣傳即可泛稱為主體性,然而中性準確的說法,可以目的性(purposiveness)稱之,亦即思維與行動皆有其自主的動機以至穩定的方向。以過去傳統的大我觀念檢視,這些情況幾乎可以自私自利形容,然當如此的發展變遷在台灣成為普及深化的事實,則價值的判斷已經其次,而在年輕人的身上,至少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真誠與實在,不像傳統社會處處可見的做作形式,乃至表裡兩套,這應該也是一種進步。
然而台灣的許多既有體制與機構,似乎未及乃至無意隨之調整、與時俱進。這裡面包括了各級政府許多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以及重大複雜爭議沈痾的再探討與新認識,其中當然包括了兩岸事務。
從個人對於社會發展與美好未來的想像,至少應該包括了工作所得自我物質基礎的經濟,與生活品味群己後物質追求的社會;甚至政治都無需涉及其中,政府更是應該為民服務,而不必勞民費神。感慨遺憾的是,台灣的政黨與政治人物似乎已然僵固麻痺,只求勝選執政,離開民眾很遠,徹底忘了民之所欲常在我心;而多數政府官員歷經太多變局之下也常只能明哲保身,以形式程序取代了實質價值。
而若檢視大陸自身發展與對台交流,則2000年應是分水嶺。在這之前普遍主動積極,然至2008年則一方面兩岸發展交叉翻轉,一方面則檯面上形勢大好,開放交流的當時可謂千軍萬馬一湧而上,未及考慮多數未曾去過大陸的台灣民眾與青年基層的感受觀點。
2016年起迄今,縱有韓流的乍起夙隱曇花一現,然而大陸方面提出的民族復興與兩岸融合,顯然才是主軸基調。只是這些要如何做進島內,讓三中一青與青年基層有感,這是眼前兩岸的最後一哩路,也是對於大陸提出的中國治理體制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合理適切正當考驗。
首先,當然即是需要認識,幾乎所有台灣同胞,皆是以自己作為主體本位,來感知評估各種外部事物與事務,此即前述的目的性,所謂民眾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雖然看來尤其與大陸對比格局較小,然而這些都是民眾真誠實在的想法需求,大致可以涵括經濟與社會的民生發展來界定與導引。而同時需要大陸認知的,即係眼前的兩岸融合以大陸作為主體的經濟發展已然成為過去,更是不宜以造成貧富與階層差距的市場概念理解操作。
其次,大陸高層對台真心實意、政策一貫。中層則需積極定調,對台不僅GDP,還有兩岸一家與心靈契合。至於基層則需好好整備,否則多數台胞台青實際與能夠接觸的多係基層,情況不一說不清楚,滋生許多不必要的誤會與心結。
再次,即使三中一青群體可能實質未逮,然而形式上在台灣的社會發展下,人口結構已較扁平,人際互動則較水平。此與大陸揭示的社會主義社會已較接近,似乎可以大陸處處可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作為兩岸融合的理論依據指導參照。
復次,在兩岸發展明顯消長之下,上述建議對於大陸發展自非必要,然而倘若著眼大局,捨此之外別無他途。即使主動介入武力統一,其實善後工作亦復如是。
又次,多年以來台灣同胞對於兩岸融合與祖國統一的民調民意起起伏伏,其實大陸應該認真把握的,即是致力於可以操之在我的部份。也就是不只經濟、無需政治,而主要係在民間社會,可以城市地區對接,民間產學操作,將兩岸融合的願景路徑釐清理順,以感性方式娓娓道來,並與台灣同胞的自主性目的性融成一體。這在基建已具、產業齊備、方向已定之下的大陸現況應該有底,當然需要的,其實是較大的耐心與寬鬆的包容。無論如何,這總要比拖與打,要好上許多。
汪明生 | 台灣孫文南院院長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