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風美雨

歐風美雨

“中國問題”與日本戰略選擇 ☆來源:海外看世界

♦ 本文轉載自 海外看世界。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2/2/7 

編者按

趙全勝  【海外看世界】主編:“共議日本” 是這次來自全球不同地方的22位學者(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和港臺地區)討論的主題。自1972年中日關係正常化至今50年來,兩國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我們既見證了“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的守望相助,也經歷了圍繞著釣魚島所引發的唇槍“炮”戰 (水炮),兩國之間既有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又在安全領域互不相讓。面臨著當前中美長期對峙,日本外交的戰略選擇又到了一個新的關鍵節點。人們不禁要問:為應對我們所面臨的百年未有的世界大變局,東京 (以及北京)應該如何處理中日關係呢?

line.png

參與本次快評的學者及所在單位: 

崔岩            遼寧大學

赫爾曼        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

李廷江        清華大學

張啟雄        臺灣中央研究院

熊達雲        日本山梨學院大學

劉江永        清華大學

季衛東        上海交通大學

庚欣            香港鳳凰衛視

歸泳濤        北京大學

殷燕軍        日本關東學院大學

郭定平        復旦大學

趙宏偉        日本法政大學

孫麗            遼寧大學

張望            日本早稻田大學    

白智立        北京大學

孫太一        美國克裡斯多夫紐波特大學

張雲            日本國立新潟大學    

陳淑英        美國華盛頓大學

張曉剛        長春師範大學

何思慎        臺灣輔仁大學    

羅歡鎮        東京經濟大學      

高梓菁        山東大學   

line.png

“中國問題”與日本戰略選擇

22學者評“日本在中美博弈中的活動空間”系列第10篇

中國問題始終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大問題。今年是中日復交50周年。此間中日關係幾經波折,也有良好發展過程。在中美關係較為穩定的時期中日關係也相對穩定,為此日本常以比美國更瞭解中國自居,也自認是中美間的“橋樑”。然而在新世紀的大變局中,日本由於在外交的上選擇導致其戰略失衡,周邊環境惡化。 

一、臺灣因素是中日近代史的“結” 

近代日本對外戰略至少有三次選擇:1. 明治維新“脫亞入歐”;2. 二戰後“西方一員”;3. 本世紀印太戰略圍繞中國。而臺灣則成為日本上述戰略選擇的重要目標。明治初年對外擴張戰爭:出兵臺灣-吞併琉球-侵略朝鮮-發動甲午戰爭割取臺灣,完成帝國主義殖民體制初創。二戰後“被佔領而成為西方一員”,與美國攜同參與庇護臺灣政權,直到“尼克森衝擊”才使日本迅速改變對華政策。在近年大變局中,日本政界又提出“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口號,試圖介入台海事務,這與當年“滿蒙生命線”論如出一轍。日本是臺灣問題的始作俑者,本應反省歷史,促成統一,修補前嫌,但現實是持續充當相反角色。可以不誇張地說,中國統一臺灣將是百年被侵略歷史的清算,更是對近代中日關係史的清算,亦為振興中華的核心目標實現。

202207j01.jpg

臺北市貌,圖片來源於搜狗百科

二、把中國作為“假設敵國”會背離“和平國家”路線 

在日本國內政治保守化發展與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少數國家懼怕中國發展而“共同遏制”的局面中,日本精英層選邊美西集團,明顯不利於中日關係的健康發展。有朋友還能提到某幾位日本老牌政治家的“友好象徵”(但如日語講其在國內“嘗味期限”已過,“影響有限”),日本對華整體政策和戰略趨向及社會氛圍均已改變。 

特別是日方在把中國當做“假設敵國”,使中日關係更加複雜。擔任過9年日本防衛大學校長的國分良成曾表示:“2012年就任校長時日本政府還沒有說中國威脅。不過此後中國已變為假設敵國了。這樣下去事態可能無法收拾。”(摘自2021年6月5日日本朝日新聞)。顯然日方這種主動“樹敵”做法並不明智,實際上也是一次賭博。甲午戰爭及二次大戰都是日本“以國運相賭”發動戰爭。今天面對不斷壯大的鄰國,聯合域外國家去遏制圍堵,把原本比較靈活的對美對華互補關係搞僵。應該指出,“對美一邊倒”不會解決中日間問題,只會加劇兩國間不信任狀態。看來小泉純一郎所謂“美日關係好,中日關係就能好”的錯亂邏輯在日本政界還有影響。賭注雖大難有善果。

202207j02.jpg

小泉純一郎,圖片來源於維琪百科 

第三,中日貿易關係未必能主導日本對華戰略 

在中國核心利益——臺灣問題上,日方政策體現出與中方對立,牽制中國完全統一的趨向。日本政府或許仍會宣稱臺灣政策並沒變,但實際上其外交安全政策上的“聯美抑中”指向正在導致“平衡美中戰略”的失衡。 

中國是日本最大交易夥伴,日方為自身利益也做出一些與美國等不同的舉動,如剛生效的RCEP等。這是日本從自身利益考慮,直面中日經貿利益重要性的結果。但最近以來日本積極參與甚至主導制華戰略。在中美間,日本正變為“拉偏架的幫兇”。說日本是消極角色並不過分。近兩年雖經兩次政權更迭,但對華政策基調未變,今年在復交50周年的歷史結點上,兩國關係乏善可陳。這種戰略失衡不會使日本更安全。如真介入台海必將毀掉“和平日本的國本”,自身也將陷入危險。

202207j03.png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中日間主要問題: 

  1. 領土領海爭端。最近日方主動把台海問題納入其國家安全範圍,並表現積極介入態勢。 
  1. 政治外交上選邊與陣營對抗。從相對超脫的對外政策變為“準備打擊對方基地”的攻擊型戰略態勢,使日本“和平憲法”開始變味。遭致人們更加警惕日本對外介入與攻擊性走勢。在保守勢力推動下,改憲正成為日本政界議論的熱門話題,它並非僅有象徵性意義,還可能改變日本未來走向,引人關注。 
  1. 因歷史與現實利益,領土爭端等,日本與所有鄰國關係均處於緊張狀態。日本的外交失衡和歷史認識的缺失使其與鄰國關係惡化,這些光靠搒美國粗腿或與美西等域外國家的聯盟是不可能解決同鄰國間的對立的。 
  1. 日本媒體及精英層表現出偏執情緒讓民眾對外認識表現缺失。日方在強調別國民族情緒增長的同時也需要反省本國民族情緒的發展。中日民眾相互不信任在短期內恐難有大的改變。長期觀察中日關係的人士大多感到憂慮,即便還能找到某些積極因素。 

有的朋友喜歡回憶中日間友好過往,但現實是雙方情形都已改變,中日未來只能是雙方都拿出善意,尊重彼此。日方需學會善待鄰國,認真直面歷史問題,才可能面向未來和睦相處。這方面日本需要向德國學習,應真誠反省,謙虛對待曾被其殖民統治的朝鮮半島國家,而非在歷史問題上強勢對抗。而美西各國也必須像對待德國那樣對待日本的歷史問題,不讓納粹翻案,也不容軍國翻案。這樣日本國內的“中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實現中日民眾的真正和解。才能在東亞各國間建立互信,才有開創亞洲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未來。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臺獨家首發,文字僅代表作者觀點

責任編輯:陳彤

網站編輯:  陳彤

校對:陳思遠

海外看世界主編:趙全勝

執行主編兼編輯部主任:孫太一

編輯部副主任:陳俊婕


編輯部精選楊向峰 | 中美關係研究有哪些固定思維和分析盲點?

趙全勝 | 中美關係的走向及其在半島、台海問題上的博弈

海看快評 | 十七教授評“新時期的臺灣問題與兩岸關係“(上)

海看快評 | 十七教授評“新時期的臺灣問題與兩岸關係“(下)

蘇起 | “九二共識”變形得我都認不出來

海看快訊 | “馬習會”三周年,馬英九談兩岸何去何從

鄧中堅 | 韓國瑜勢必引領臺灣政治

邢予青 | 安倍給中國人拜年是宣傳日本的一次成功行銷

朱志群 | 朝鮮問題與中美關係

孫太一 | 危機中的西方民主

金堅敏 | 中日推動RCEP談判及中國加入TPP11的可能性

網站訂閱登錄海看官網 www.haiwaikanshijie.com,在頁面底部輸入郵箱並點擊“訂閱”,即可準時收到所有海看網站的更新內容。

歡迎關注海看微博“海看-海外看世界”或Twitter@haiwaikanshijie。 

關於我們《海外看世界》(簡稱《海看》)是一個以微信公眾號、網站和其他社交媒體為主要載體、由海外華人學者(包括“海歸”)為主組成的高端全球聯動型多平臺新媒體智庫。“海看”以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 (創立於1997年)為依託,以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為主,定期發佈高水準的原創文章。《海看》自2017年初成立來,受到到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已經有百餘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國際關係學學者加入了《海看》的作者團隊,並以平均每週2-3篇推文的頻率推出原創政論時評逾千篇(這其中也包括由幾位到十幾位學者集體參與評論的“海看快評”文章)。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