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茶室

軒轅茶室

反思華為 無“根”之痛 ☆來源:經濟深觀察

♦ 本篇文章轉載自 經濟深觀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5/21

 

以下文章來源於量子學派 ,作者魯不遜 

量子學派 | 專注於自然科學領域(數理哲)的教育平臺

 

   根”的力量   

2020 年 5 月 15 日,美國對華為再次下手。

全世界半導體企業,如果為華為生產晶片,就需要獲得美國許可。

也就是說華為從這一天開始:

無論是生產手機晶片還是伺服器晶片;

無論是採用前沿的7納米工藝,還是成熟的 0.18 微米工藝;

無論是12英寸矽圓晶的生產線或是 8 英寸矽圓晶的代工廠。

通通都要受到美國政府的“長臂管制”。

202023g01.png 

在一個全球化、市場經濟主導的時代。

在尚無司法實證、亦無程式認定的情況下,對一家國際企業進行技術限制。

何其霸道,何其荒謬!

然而,這就是現在川普政府所做的事情。

這貌似荒謬的決策,它在實質性傷害一家正常經營的科技企業。

現在中國還沒有能力生產7納米晶片的“根技術”,中芯國際的14納米晶片工藝現在是國內巔峰,手機行業的“芯很痛”一直是企業面臨的痛苦難題。

同時,參與“鎖喉”的企業並非個個自願,

它們也明白這是“社會契約論”的倒退,

然而無可奈何,因為技術的“根”在美國。

 

   美國的“斬根策略”   

回到一年前,2019年的5月15日。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發佈聲明:

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

此舉一出,全球震驚。很快,谷歌公司限制華為在Android方面的合作;

隨後,晶片設計商ARM稱暫停與華為的業務。

…………

一年之後,儘管疫情肆虐,美國仍然加碼對華為的制裁。

2020年5月,台積電也可能被迫加入制裁華為的“方陣”。

(台積電稱“該消息為市場謠言”,但要注意的是:截至2020/05/15 16:00 台積電美股指數跌去  -4.41%) 

如果特朗普政府“實體名單管制”只是一種“聲色厲茬”的恐嚇,那麼穀歌Android系統的終結、ARM架構的截流、以及台積電晶片中斷,卻是實實在在的“釜底抽薪”。

並不害怕政客聲嘶力竭虛張聲勢,也不擔心大國博弈帶來致命均衡,市場總能找到生存空間。

但來自穀歌、ARM、台積電這樣的根部公司的“精準打擊”,對於華為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斬根”策略。

2020年5月16日,華為回應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技術禁購”: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你可以理解為這是英雄的自我撫慰,也可以理解為戰士的巨大悲情。

202023g03.png

在這裡要說一點題外話:

華為這一年來被美國圍剿,台積電這家中華區企業雖然沒有公開支援華為,但實際上為華為奉獻頗多,在黑雲壓城中撕開一絲縫隙,照進了一絲技術的光亮。

你可以說這僅僅是商業行為,但也可以被認為是某種程度的手足助力。

所以,很多時候,毫無價值喊打喊殺毫無意義,關鍵時刻能夠提供晶片才有價值。

再延伸一點,雖然這與技術無關,但同樣重要。

當中概股在美國成為“刀俎上的魚肉”時,那更應該明白保護好香港這塊自留地的重要性。
它是世界的金融之“根”,是中國在世界棋局中的“唯一氣口”。

別在鍵盤上動輒刀槍相向,要明白中央政府維護一個海洋法系的獨立思考的城市、堅持支持“一國兩制”的長遠意義。

 

   華為要生"根"   

中國的晶片企業能否在逆境中創造奇跡?

華為這次能熬過來嗎?

最終結局如何,暫時不做判斷。

堅定自信是必要的,盲目迷信是沒有意義的。

30年前因日本半導體世界第一,最後也就被美國廢掉了六成功力。

形勢嚴峻,因為“根”技術不是僅僅靠著精神和意志就能迅速重建的,甚至不是一個國家一年兩年就能“自力更生”的。

現代技術“根”的建立,它不僅需要天才的思想,技術的實現,工藝的突破,也需要標準的制定、時間的沉澱,甚至還需要文化的認可。這種“根”一旦形成,它就是整個產業鏈最頂尖的存在,對整個行業具有生殺予奪之權。

 202023g04.png

就連ARM這樣的“根”部公司都表示,它之所以受到川普政府禁令影響,是因為它很大部分包含“美國原產技術”。

而台積電這樣TOP1的全球晶片企業,基礎材料來自於美國AMAT、LAM公司,同樣操控於美國之手。
根”在美國,這也是很多企業不得不屈服川普政府的原因。

而華為之所以成為川普的“眼中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華為想要成為一家“根”部企業。它在5G方面的標準制定,在晶片底層的突破,在作業系統上的野心,都是在紮“根”。

這樣一家想要生“根”的企業,才是川普政府最擔心的對手。

中國企業非常多,但真正能夠生“根”的企業和技術並不多。

 

   什麼是"根"技術?   

那什麼是現代社會的“根”技術?

“根”是社會生長的能量之源,也是文明運轉的軸承。

“根”是碳基文明的驅動引擎,也是“蓋亞星球”的穩定之錨。

它像承載著基因密碼的“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

例如:

Android系統是安卓手機行業裡的“根”;

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是PC電腦的“根”;

ARM架構是全球電腦晶片行業的“根”;

Linux開源體系是很多軟體服務的“根”;

Raspberry Pi是各類硬體系統的“根”;

TCP/IP協議是萬維互聯的“根”;

Tor加密協定是暗網世界的“根”;

Wordpress是很多個人網站的“根”;

互聯網上的13台“根”伺服器是互聯網的“根”;

RSA演算法是金融加密系統的“根”;

乙太坊的ERC20協定是很多加密貨幣的“根”;

…………

看看上面的每一個“根”,無不對行業影響巨大。

以“根”服務為例,世界上曾經的13根伺服器,大都建在美國,如果有一天美國將這些伺服器關閉?幸運的是,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佈局和應對,但其它的“根”呢?

再以網路運營技術為例,Google三大技術文檔: Google file system, Bigtable, MapReduce影響深遠,是目前互聯網公司大資料業務的運營基礎,這些“根”技術讓擁有億級用戶的大平臺確保用戶網上自由“衝浪”。

 202023g05.png

這些現代文明的“根”技術,它既是頂尖學者的功勞,也是全人類的智慧。就像歐氏幾何學五大公理一樣,它是整個科學大廈的“底座”。

這些“根”技術一旦被強權用於非和平競爭,那就會造成全世界的“倒退”,這次特朗普政府的動作就是一種體現。

所以Android與華為產業鏈切割,任正非也表達了焦慮,Android是一個完整生態,再造這樣的“根”絕非旦夕之功。如果Android再被美國政客用來對付小米、OPPO等企業,中國手機企業再強再多也仍然處於被動挨打的“弱勢地位”,這就是“根”技術的可怕之處。任你肌肉再強大,它捏著你生命的睾丸。

很可惜,我們很少看到屬於中國的“根”技術。

 

   中國為什麼缺少"根"技術?   

要成就一個“根”的技術,並不容易。

要成為一個“根”的國度,難上加難。

歐洲數代積累,才催生了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巨匠。

近代科學的百年沉定,才有了黃金時代的量子力學群星。

美國百年的基業,才成為現代各種“根”技術的發源地。

客觀回溯一下世界近現代史上的技術之“根”,幾乎都由一個又一個歐美天才接力而成,這些天才拋卻人間瑣事,專注於科學世界,手舉人類火種,尋覓自然之秘,以無與倫比的智慧,將人類智慧拓展到一個新高度。

牛頓定律、電磁力學、薛定諤方程、香農定律、馮諾依曼架構這些根中的“根”,永遠是人類文明的前進之源。

 202023g06.png

馮諾依曼架構

所以,很多時候之所以對西方文明心存敬意,並不是對當今歐美人物盲目崇拜,而是對他們的前輩先賢的高度認可,這些人的精神照亮星空,他們的技術普惠世界。

同樣,為什麼很多中國精英對美利堅仰之彌高,並不是對以川普為首的這代民粹群體有多大認同,而是對百年以來這個創造無數“根技術”國度的認可和學習。

師夷長技,這是一個理性群體應該有的態度。
實事求是的講,這麼多年來中國沾了歐美“根”技術的光,從電腦、互聯網到智慧手機,我們結合了自己的成本和人口優勢,技巧性地獲得了40年的財富紅利。

如果具有正常的思考力,在直面“根”的力量後,應該戰戰兢兢居安思危。

然而這些年來“金錢是唯一信仰”的價值觀,急功近利和投機取巧,導致我們對“根”科學缺乏尊重和敬畏。

直至今日:

有太多人仍然還沉迷玄學自我摧眠,不明白科學前沿的日新月益;

有太多人還沉湎于“易經八卦”神神叨叨,根本不知道數學才是它的本質;

有太多人還沉浸于“太極宗師”的博大神秘,死不承認科學健身才是終極奧義;

自我欺騙渾渾噩噩,思想腐朽一團漿糊。

眼中看到的全是皇宮紅牆的奢靡榮耀,心中追求的全是一夜暴富的鐘鳴鼎食。

這麼多年來既沒有“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無限,也沒有低下頭計算過亞原子的“微觀世界”,雖然表面繁華,但都是無根的幻象,一切太經不起推敲,正因為如此,一隻北美的川普蝴蝶拍下翅膀,可以在太平洋西岸卷起駭人巨浪。

 

   "根"技術的核心在於原創力   

中國缺少“根”技術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既有教育原因,也有科學原因;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家庭原因。

可以簡述如下:

❶缺乏對原創的尊重,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

❷個人創造力缺失,各種枷鎖仍然桎梏著天性和靈魂;

❸對深度思考不屑一顧,對“即時行樂”傾注熱情;

❹對形式邏輯毫不在意,理性思考至今是稀缺資源;

❺對科學的熱愛越來越少,對明星的打賞越來越多;

❻對內心極致的追求愈來愈淡,對臉上極致的追求愈來愈濃;

❼對精神追求被視為可笑之舉,對財富追求極盡忽悠之能事;

❽視淺薄趣味為人生追求,對哲學思辨毫無感覺;

❾所學知識全為功利追求,而非對其進行深度追問;

❿時間的積累也是重要的方面,中國步入現代文明的時間並不長;

…………

202023g07.png

總結起來就是:中國缺少“根”有太多原因,最核心表現在缺少原創能力。

我們沒有能力發現一個新的數學理論,

沒有辦法創立一種新的加密演算法,

沒有靈感總結出一個新的物理公式,

沒有信心構建一種新的程式語言。

說具體點,就是缺乏一種開創全新理論、全新科技、全新產業、全新思想的能力。甚至連想法都沒有。

更可怕的是,我們甚至把具有這種能力的人視為“異類”,加以嘲諷。

在很多“聰明人”看來:只要不能迅速賺錢,那就是愚蠢。 

 

   如何才能有"根"?   

那怎麼樣才能擁有“根”技術?

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還是以華為這家“根”企業為例來分析。

看看以下華為的“行為模式”,就是一個尋“根”企業的樣子:

華為2018年研發費用1029億元,超過微軟、蘋果躍居全球第4。

2019年研發再次投入達1317億元人民幣,占銷售收入15.3%。

賺錢之後將更多錢投入到研發中,過去十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

求的不是一年的枝繁葉茂,而是百年的開花結果。

華為體系有700多位數學家,800多位物理學家,120多位元化學家參與了系統研發。

對理論人才和基礎學科如此重視,華為才能短時間在通訊設備、5G擁有“根”技術。

2001年華為發佈《華為的冬天》一文,提醒企業“向死而生”。

居安思危,極具危機意識,眼光深邃,看得更加長遠,這是“根”企業的思想智慧。

202023g08.png

任正非曾經表示,如果退休了要去研究“熱力學第二定律”。

除了在商業方面要取得成功,也應該對科學真正的熱愛。

以開放的全球性姿態,整合一切優秀資源,而不僅僅是閉門造車。

就算川普政府如此高壓,任正非告誡“不能把買華為與愛國簡單等同起來”。

思想清澈,格局遠大,價值普世。

沒有因為對方的粗暴舉動而影響自己的理性表達,這是一個“根”企業領導的大視野。

…………

從這些“行為模式”裡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如果想站在金字塔尖,想擁有“根”技術。

它一定不是短期行為,需要強大的心力和遠大的目標堅持;

它要保持一種開放姿態,遇到再大阻力也不能“自我封閉”;

它是一種真正的熱愛,而不僅僅只是一種商業需求;

它是對人才的尊重,認識到人是“根”技術的創造者;

它是對基礎學科的重視,而不是僅僅追求“炫技表現”;

它是對原創力量的認可,而不是僅僅只是商業變現;

它是對事物本質的嚮往,而不是隨波逐波愛上形式主義;

它甚至是一種價值觀的重塑,就是對普世情懷的追求。

如果有一天,當華為在這個國家不再“一枝獨秀”,不再如此孤獨地挑戰各種“根技術”,可能就是一個有“根”的國度。

 

   中國,成為世界的"根"   

一個真正的大國,應該是世界的“根”。

關於“根”的沉澱,我們思考得太淺。

關於“根”的建設,我們行動得太少。

美國之所以成為一個“根”的國度,能夠施實“長臂管制”,有非常多的原因。

1790年,傑弗遜就主持編撰專利法、建立專利制度;1938年,對人才的渴求直接吸收了德國的百年基業;1999年,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發明人保護法。

因為它曾經以開放的胸襟,吸引著全世界的精英。

而這些精英,能夠引領世界,並具有從無到有開創新世界的能力,為美國紮下無數的“根”。

今天川普政府的行為,都是在消耗美國百年曾經的“根”資源,雖然短時間內聲勢浩大,但都是極端化的反“根”行為,對美國的長遠發展並非好事。

202023g02.png

對於中國這樣的國家而言,從來不怕競爭反而更加清醒,知道過去缺失創造“根”的能力,“痛”定思“痛”,應該進一步秉承以下“根”的理念:

“實事求是”是思想的“根”,不能只是高喊口號自我欺騙;

“改革開放”是政治的“根”,這也是40年來發展第一推動力;

“市場競爭”是經濟的“根”,這也是華為能夠走到今天的原因;

“公平自由”是社會的“根”,無時無刻都應該讓人感受得到平等;

“依法治國”是正義的“根”,才能讓國際人才擁有安全感;

“人盡其才”是技術的“根”,要給工程人員自由創造的空間;

 …………

如果不做以上這些紮“根”行為,表面強大也只是沙灘之國,虛無縹渺的海市蜃樓而已。不能僅僅看到GDP這些光鮮數位,更需要有中國的微軟、中國的高通、中國的Intel、中國的波音這樣無數的“根”企業,只有這樣一個個的“根”才構建了一個美麗“根”之國。

在一個“根”的世界,沒有彎道超車的投機取巧,有的只是持之以恆和赤子之心。

人若無根,身似浮萍;

國若無根,繁華若夢。

今天的無根之“痛”,會成為未來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嗎?



作者 | 魯不遜

來源 | 本文轉自公眾號 量子學派量子學派(ID:quantumschool)——專注於自然科學領域(數理哲)的教育平臺。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