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茶室

軒轅茶室

臺灣,中國的美麗與哀愁 ☆來源:時差島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時差島。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6/23 

臺灣,中國寶島

它很早的名字叫「美麗島」 

202032b01.png

臺灣青年演員 柯佳嬿 許瑋甯

《美麗島》胡德夫來自時差島00:0010:37

 

你好,臺灣

 

400年前,葡萄牙人初見臺灣島時,

因風景優美取名「福爾摩沙」,譯為美麗島。

大陸赴台旅遊開放迄今12年,

臺灣游一度很火;

但鑒於兩岸關係,2019年8月1日起,

大陸居民赴台個人遊暫停。

 

時隔1年,臺灣久違了!

但它從未離開過我們的視線。 

 

202032b02.png

202032b03.png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統計年鑒 製圖©時差島  

 

臺灣,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認識臺灣的意義,需要更開闊的眼界:

 

站在世界地圖前,

將中國臺灣與日本、韓國、菲律賓、

馬來西亞、新加坡串聯起來,

將看見一條弧線。

美國將它稱為「太平洋第一島鏈」,

在這個島鏈上設軍事基地百餘處,

像一道緊箍,企圖將中國沿海緊緊封鎖。

 

中國臺灣,被看作這條「第一島鏈」的鎖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縱使我國海岸線曲折漫長,

但臺灣是中國面對太平洋的最前沿。

只有從臺灣這個「大陽臺」,

中國人才能一覽無餘欣賞太平洋的浩瀚。 

失去了臺灣,我們就不能直接擁抱太平洋,

我們和太平洋之間就會出現「第三者」。

這就是臺灣對中國的意義。 

—— 單之薔《中國國家地理》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臺灣專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32b04.gif

太平洋第一島鏈 美國企圖封鎖中國的戰略軍事防線。

太平洋黃金通道 世界最繁忙的海上經濟動脈之一,日本韓國每天3/4的貨船必須通過臺灣海峽、巴士海峽,關乎日韓生死存亡。

 軍事上,臺灣是戰略咽喉;

經濟上,臺灣是黃金生命線;

更是中國雄雞踏足太平洋的「前腳掌」。 

臺灣作家李敖說得更狠:

 

「臺灣是中國的睾丸,一碰就疼,

兩岸關係挑撥著全世界的敏感神經。」

 

202032b05.png

翡翠水庫 臺北最重要的飲用水水源 Photo©齊柏林

 

這個敏感的臺灣

我們離它,很近

 

一條淺淺的臺灣海峽,最短距離135公里;

從上海飛臺北不過2小時,比去深圳還近;

廈門到金門最近處僅1.8公里,彼此能望見,

除夕夜都能聽見對岸的鞭炮聲。 

「修海底隧道直達臺灣」這個構想如實現,

開車去臺灣也就1個多小時。

 202032b06.png

製圖 © 時差島

 

我們離臺灣,依然很遠 

 

政治和軍事話題太吸引眼球,

娛樂明星、綜藝八卦仍時常躥上熱搜,

但我們對臺灣真的熟悉嗎?  

臺灣歸來,感動于小清新、濃濃人情味,

也同時吐槽:臺灣沒啥看頭嘛!

日月潭、阿里山景色平平,

臺北、高雄一點不像大都會……

而那些小島的複雜往事,美麗與哀愁,

旅行者步履匆匆,難再追問。

 

兩岸之於彼此,仍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202032b07.png

Photo©Kenny Teo

 

今天,與「時差島」

一起遙遠地看看臺灣的

山、河、海、島、人

 

臺灣的誕生

  

地理上,臺灣島與大陸曾連為一體。 

1.92億年前,頻繁地震和地殼擠壓,

臺灣島一點點被拱高,冒出海面。

約1200萬年前,兩岸分離,

臺灣西部大陸架下沉,被填成海峽。 

 

這一升一降,

誕生了今天的臺灣島。

 

 202032b08.png

臺灣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邊緣,地震頻繁。 

今天的臺灣,中國第一大島

面積3.6萬k㎡ ≈ 北京×2

人口2360萬 ≈ 北京

中央五大山脈將島嶼一分為二

切割成70%高山丘陵,30%平原

 202032b09.png

 

臺灣,高高的山

 

論高山密度,臺灣世界第一 

 

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有268座,

臺灣第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

比日本富士山、四川峨眉山還高出幾百米。 

中國東部各省沒誰能和臺灣比「身高」,

往西一直到四川貢嘎山,才超越了臺灣。 

202032b10.png

玉山雪景 臺灣最高峰,雖位於亞熱帶,冬季仍白雪皚皚Photo©齊柏林

 202032b11.png

僅就高度而論,大陸五嶽都矮了三分。

由於高山極密、落差極大,

幾千米狹窄空間內折疊了

極為複雜多樣的地貌和物種,

火山、雪峰、峽谷、冰川、瀑布、溪流...... 

 

這正是「美麗島」最雄渾壯美的景觀。

 

202032b12.png

 九九峰 臺灣中部奇特景觀,九十九座尖峰林立。Photo©齊柏林

202032b13.png

 田寮月世界 南部淺山地帶,因像月球表面被稱為「臺灣小冰島」。 Photo©齊柏林 

 

山脈褶皺,多隱秘峽谷。

 

太魯閣峽谷,臺灣八景之一,

也是臺灣最有潛力的「准世界自然遺產」。

202032b14.png

 太魯閣峽谷 位於臺灣東部花蓮 Photo ©kelly cheng 

因地殼運動積蓄的能量,

造就了臺灣三大火山群:基隆、大屯、澎湖,

最熱門的要算大屯火山群的野柳地質公園。

202032b15.png

澎湖群島雞善嶼 六角形柱狀節理玄武岩。Photo©齊柏林 

202032b16.png

202032b17.png

 野柳地質公園  位於新北,風化海蝕而成的奇石群。最著名的女王頭、仙女鞋、燭臺石吸引了大量遊客。據地質學家預測,因海蝕嚴重,女王頭很可能在2040年斷掉。Photo©林添福 

但在大陸人的臺灣情結裡,

最愛的還是海拔僅2000米的阿里山。

高山青、澗水藍、少年壯如山,

鄧麗君《阿里山的姑娘》流傳了數十年。

202032b18.png

 阿里山小火車 世界三大高山火車之一,從100米攀升至2200米,攀爬坡度比印度著名的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還要高。但2003年、2011年兩次小火車事故造成重大傷亡,使其安全性遭到嚴重質疑。  

            

臺灣,綠綠的島

 

世界上少有像臺灣這般

經濟發達卻同時生態極好的島嶼,

森林覆蓋率高達50%。 

中央山脈攔截太平洋的水汽,

形成豐富降雨,雨水彙集溪流,

順山勢流下,潤澤繁茂的植被。

202032b19.png

十分瀑布 臺灣寬度最大的瀑布,北部熱門景點  Photo © 齊柏林 

小學課本裡的日月潭,

藏于南投山澗,臺灣第一大湖。

202032b20.png

日月潭 湖中央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Photo©齊柏林

中部南投的「忘憂森林」,

一處誕生于地震的美麗秘境。

 202032b21.png

忘憂森林 有臺灣九寨溝美名,原是一片柳杉森林,9.21地震後形成堰塞湖,樹木沒在湖中。 Photo©齊柏林 

 

曾因破壞自然生態,

臺灣也遭受過慘痛教訓: 

 

臺灣生態環境一度遭到嚴重毀壞,

尤其是日本殖民時期和國民黨退據臺灣早期,

為了製造樟腦,180萬株古樟樹砍伐殆盡;

為了出口鹿皮,島上野生梅花鹿全部滅絕;

為了發展工業,53%河流被廢水污染

......

202032b22.png 

南投溪頭森林,成了臺灣青少年自然教育園區。Photo©vcg 

人類的重重虐待下,大地反撲,

臺灣的洪災從歷史上的每20年一次,

逐漸演變為10年、5年、2年、1年一次… 

臺灣人逐漸醒悟,

建立起了95座自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

如今,一個鬱鬱蔥蔥的美麗小島又復活了。

202032b23.png

關渡平原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下淡水河寫著我等介族譜》 唱過這條河! Photos©齊柏林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臺灣人的生存空間狹小,

幸好擁有遼闊的太平洋。

202032b24.png

清水斷崖 蘇花公路 貫穿臺灣東部,號稱世界第二大斷崖。海岸山脈直插入海,氣勢雄偉,也多山崩落石隱患。

202032b25.png

坐台鐵環島,小車站、火車便當都是美好回憶。Photo©Morris Lu

臺灣除了本島,還有80多個附屬離島,

它們像珍珠一樣散落在太平洋海面。 

最大的蘭嶼,最親切的澎湖,

還有綠島、小琉球、基隆嶼……

是臺灣人的畢業旅行、蜜月度假的「遠方」,

也有我們最熟悉的陽光、沙灘、老船長。

202032b26.png

按《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的標準將離島分三級:離島一級為蘭嶼、安吉、綠島等,離島二級為吉貝、望安、龜山、虎井等,離島三級為馬公、湖西等。圖中僅為部分離島舉例。

 

臺灣島四面環海,風格卻迥異:

 

東海岸剛烈,多荒蠻崎嶇的斷崖;

西海岸溫柔,多沙灘瀉湖而平緩;

北海岸熱燥,多火山而適宜遠眺;

南海岸明媚,多珊瑚礁適宜潛水。

202032b27.png

彭佳嶼 距基隆約56公里,典型的火山島

202032b28.png

七美島的雙心石滬 澎湖淺水區,當地居民古老的築滬捕魚法

202032b29.png

 鵝鑾鼻半島 臺灣最南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墾丁公園位於此,一雙人字拖泡完整個夏天。 Photos©齊柏林 

 

臺灣人的「環島騎行夢」 

 

電影《練習曲》《海角七號》

掀起了臺灣環島騎行的熱潮,

喚醒了又一代年輕人。 

從臺北,一路騎到最南端的墾丁、恒春,

去參加每年4月的春天呐喊音樂節,

呐喊著自己的青春、愛與傷……

 

電影《練習曲》

一位聽障患者背著吉他環島騎行

202032b30.png

202032b31.png

202032b32.png

紀錄片《不老騎士》

一群八旬臺灣老人騎摩托車環島

202032b33.png

202032b34.png

《不老騎士》2011年,17位平均81歲的老人騎著摩托車環遊臺灣。生命暮年,15天走完1139公里。奧美將故事改編成微電影《夢騎士》,感動全臺灣。 

        

臺灣,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山、河、海、島

最終是人類塑造了臺灣。

 

那麼,究竟誰是臺灣人?

 

202032b35.png

臺灣歌手張震岳、蕭敬騰來自臺灣少數民族阿美族,張惠妹是卑南族。

臺灣人主要有三個族群:

本省人、外省人、原住民。

202032b36.png

製圖©時差島 圖表創意源自©帝都繪 

臺灣歷史400年,

3大族群、4次移民

塑造了今天的臺灣社會。

 

最早是原住民:

 

如今臺灣有16個少數民族,約56萬人,

他們在小島生存了8000年。

17世紀,因無法與漢族移民抗衡,

退居高山深林,被統稱為高山族。

他們也曾橫渡太平洋,四海漂泊,

與菲律賓、馬來西亞、馬達加斯加、紐西蘭

等太平洋島民有血緣近親。

202032b37.png

鐘亞庭《傳承》,2020 索尼世界攝影大獎臺灣地區金獎。 電影《賽德克巴萊》也講述了原住民與日本人、外省人的鬥爭史詩。

 

本省人是鄭成功的後裔,

主要是福建閩南人、廣東客家人。 

 

1624年,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將中國臺灣拽進世界史,發展海上貿易。 

38年後,福建人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

大量閩南老鄉、客家人追隨他三次移民臺灣,

佔據最肥沃的沿海平原,拓墾耕種,

成為今日2000萬「本省人」。

202032b38.png

泉州人來得最早,佔據沿海良田,稍晚些到的漳州人來到南部平原,客家人來得最晚,不得不落腳在高山與平原之間的丘陵地帶。

《人與土地》

臺灣攝影之父©阮義忠 

202032b39.png

 

國民黨退據臺灣,外省人來了 

 

甲午戰爭後,日本殖民臺灣50年。

1949年,國民黨150萬人敗退臺灣,

臺灣迎來第四次移民潮,人口激增至600萬。

外省人將大陸各省的文化習俗帶入臺灣,

使臺灣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熔爐。

 

《1950年的蔣中正》

美國攝影記者© John Dominis

202032b40.png

到1987年戒嚴結束,臺灣經歷了40年白色恐怖。 

《正方形的鄉愁》

臺灣攝影之父©阮義忠

202032b41.png

▲臺灣攝影師阮義忠的作品集《人與土地》《臺北謠言》《正方形的鄉愁》《失落的優雅》記錄了一個逝去的時代。 

外省人軍屬家眷的800多個村落,

形成了獨特的臺灣眷村文化。

鄧麗君、郭台銘、李安、白先勇、侯孝賢、林青霞、張艾嘉等名人來出身眷村。

202032b42.png

▲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真人秀中,大小S學爺爺講山東話,範曉萱說自己祖籍湖北。

202032b43.png

▲眷村是大陸遊客最感興趣的主題遊之一。圖為台中「傳奇景點」彩虹眷村。Photo©cheng Yi 

少數民族和移民鬥

閩南人和客家人鬥

本省人和外省人鬥......

三個族群的抱團、爭鬥、愛恨,

竟讓一個蠻荒小島超快跑到現代社會,

構成了臺灣故事的主旋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有的顛沛流離

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

最終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

上了船,就是一生

—— 龍應台《大江大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32b44.png

 西螺大橋 跨越了臺灣最長河流濁水溪,橋墩由日本人建,戰後又由美國援助貸款興建,曾號稱遠東第一大橋。Photo © 齊柏林 

            

臺灣,我的故鄉在遠方

 

三大族群的命運沉浮,

塑造了臺灣的城鄉格局。 

 202032b45.png

 

臺灣有鮮明的南北差異:

 

外省人多在臺北,都是講臺普的「高富帥」;

本省人多在南部,講閩南客家話的「鄉土台客」;

原住民多在東部,說著大家都聽不懂的話。

—— 這是臺灣人常愛自我調侃的話題。

202032b46.png

基隆 臺灣最北端的城市,也是海運樞紐港口之一,與南部高雄並稱兩大港都。

 

臺灣北部,最繁華的都會圈

 

今天的臺北並不以顏值取勝,

大陸人說它像北上廣的城鄉結合部,

臺灣人也感慨「北京好多101大廈啊!」 

但臺灣綜藝之父王偉忠說:

 

北京好看不好玩,臺北好玩不好看。

 

言外之意:臺北生活舒服。

202032b47.png 

臺北101大廈 臺北地質鬆軟、颱風地震頻發,不適宜建超高大樓。高達508米的臺北101已是工程界一大突破。 Photo ©vcg

一個故宮,兩個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館、中山紀念館、陽明山……這些都是大陸遊客最惦記的必遊景點。

202032b48.png

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毛公鼎。 Photo © John Seaton

 

一張臺北地圖 = 濃縮的「中國」

 

香港的路名很殖民,臺灣的路名很愛國。

在臺北街道名字裡讀懂中國式「鄉愁」,

你能否在臺北地圖上找到家鄉?

202032b49.png

在臺北地圖上,以南北向的中山路、東西向的忠孝路畫一個大十字座標,分出上下左右四大塊,就能和中國大陸地理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城市對號入座了(也有個別例外)。1947年奉命為臺北街道命名的,是一位上海籍建築師叫鄭定邦,他的靈感來自上海街道命名法。

 

臺灣南部,才是臺灣最早的記憶

 

臺灣400年,台南當了263年省會,

台南、高雄、屏東、嘉義……

歷史最悠久、遺跡最多、民俗最老、

小吃最地道、人情味也最濃厚。

熱播劇《想見你》拍遍了台南的古早味!

202032b50.png

苗栗海清宮的媽祖像   Photo © John Seaton 

 

高雄,臺灣第二大城市

 

以港口身份見證了臺灣經濟起飛,

同時也保留著最「傳統」的一面。

202032b51.png

高雄春秋閣 Photo © vcg

 

南部的「拜拜」文化

 

因閩南、客家人多,臺灣也很迷信,

1.7萬座廟堂比便利店都多,

還有7個宗教頻道、宗教綜藝節目。

 

當然,臺灣所有神明都是從大陸請來的:

 

全台90%人有宗教信仰,

第一信媽祖,第二信觀音,第三是土地公~

郭台銘參加2020年臺灣「大選」理由是:

????????「媽祖托夢叫我一定要出來!」

202032b52.png

高雄蓮池潭龍虎塔 Photo © rkrkrk

202032b53.png

宗教在人間!名氣最大的宗教頻道是星雲法師開辦的人間衛視,Slogan是人間值得你百般凝視。 Photo © rkrkrk

 

中西部,一派農田稻香

一望無垠的平原,土地肥沃,

閩南先民最早擇居台中,精耕細作,

貢獻了臺灣引以為傲的稻米、蔗糖、高山茶。

羅大佑唱的《鹿港小鎮》就在彰化,

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可有歸來?

202032b54.png

中部包含了台中、嘉義、苗栗、南投、彰化、雲林等,是臺灣最大農業產區。Photo© RiskyArt

202032b55.png

台中忘憂穀 臺灣第一平原  Photo © John Seaton

202032b56.png

雲林 臺灣最重要的蔬菜瓜果產地之一  Photo © 齊柏林

 

東部,臺灣人心目中的「淨土」

 

宜蘭、花蓮、台東,

人口稀少而風景迷人。

原住民退居山林,枕在太平洋的海浪上,

把悲亢、隱忍、感傷都唱成了歌,

從卑南山嶺唱到蘭嶼海岸,

它有個美麗的名字叫:海洋藍調。

「我們現在已經都回來,

為了山谷裡的大合唱……」

202032b57.png

宜蘭 蘭陽平原,遠處隱約可見龜山島。Photo© Frank lu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新週刊》曾在一期封面上印出這行字:

 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這是來自大陸的慷慨讚美與真誠問候。

202032b58.png

臺灣演員舒淇  Photo©Richard Schroeder

 

「臺灣人,很能拼」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早年,臺灣移民用番薯仔形容自己:

蕃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傳。

202032b59.png

臺北橋匝道 臺灣2300多萬人,機車數量超過1500萬輛,密度世界第1。機車見證著臺灣經濟的興衰。Photo © rkrkrk

 

肯吃苦的臺灣人,拼出了「經濟奇跡」

 

短短20年躋身亞洲四小龍,

從低端代工起步,逐步打造出世界品牌,

1970年代半導體產業騰飛,

臺灣晶片產量至今世界第1。

近年,臺灣經濟低迷,

2019年臺灣GDP總量被福建省反超,

小島一片譁然!

但人均GDP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港澳。

 

這些我們超熟悉的品牌

其實都是Made in Taiwan

202032b60.png

當年臺灣就如同今日廣東,是世界級工廠。1990年臺灣人均GDP就已破1萬美元。臺灣錢淹腳目,臺胞曾給人的第一印象。


「臺灣人,也好鬥」

 

海峽生存環境兇險,不鬥,活不下來!

花襯衣+刺青+金鏈子+歪頭嚼檳榔,

打打殺殺的臺灣黑幫形象,

一度成為華人圈復古時尚。

202032b61.png 

202032b62.png

▲《艋舺》講的就是1980年代末一段臺灣黑幫往事。臺北的龍山寺、艋舺、西門町就如同香港的深水埗、旺角,都是讓人浮想聯翩的地方。

 

這種好鬥也體現為政治鬧劇。

 

大陸遊客去臺灣,第一件事不是逛景點,

而是打開酒店的電視機看臺灣政客吵架。

「臺灣的政治節目比綜藝好看一萬倍!

什麼都敢罵,也太刺激了吧……」

202032b63.png

 

「臺灣人,又好嗲~」



臺灣,一個到處賣萌的小社會。

嗲嗲的臺灣腔,實在讓人酥麻。

好贊,就醬啦,我宣你啦!

志玲姐姐的娃娃音,誰不愛。

就連罵髒話,也是嗲的,

氣勢很弱:要怎樣?!

酸一點:香蕉你個芭拉!狠一點:幹!

最多加一句:幹你娘咧~

隨後,又馬上道歉。

臺灣人的口頭禪是「不好意思」,

獨特的道歉文化,透著臺式溫情。

202032b64.png

高德地圖資料:2016年林志玲語音瀏覽上線,當日APP下載量超6倍、新增用戶飆升230%。

 

「臺灣人,小清新」


小清新、小確幸、小文藝、小日子……

臺灣人用「小小的美」一點點融化你。

 

人情味,成為臺灣旅遊搜索率最高的一個詞。 

 

咖啡館+民宿+文創,輕易俘獲遊客心;

每一件伴手禮,都藏著細膩巧思;

每一所民宿背後,都有一戶善良主人;

每一間咖啡館,都藏著一個歸鄉青年的小夢想。

202032b65.png

202032b66.png

日本攝影師川島小鳥作品集《明星》,拍出了最臺灣的人情味。

熱鬧的夜市小吃,

Q彈的珍珠奶茶,也是嗲嗲的~

作家焦桐說:臺灣的好處就在於,沒有大菜,只有小吃。

202032b67.png

202032b68.png

馬蜂窩資料顯示大陸赴台個人遊最愛體驗No.1:夜市!饒河夜市、永樂夜市、寧夏夜市、士林夜市、基隆夜市……鹵肉飯、牛肉麵、蚵仔煎、珍珠奶茶、虱目魚……你一定比島主更倒背如流。

 

也有一種批評聲音:

小確幸讓臺灣沒有未來。

 

據臺灣大學統計,30%大學畢業生,

人生理想竟都是開一家咖啡廳。

臺北獨立咖啡館數量是上海的15倍。

企業家郭台銘毫不客氣地批評:

年輕人以開咖啡廳為滿足,

這種想法的普遍程度令人不可思議。

 

???? 臺灣人也表示無奈:

「我們的小確幸是被逼的!」

 

經濟停滯,無力追求大格局、大確幸,

年輕人又跨不出臺灣,只能躲在咖啡店,

服下一粒「自以為幸福」的催眠藥。

但其實,小確幸也創造價值,

 

臺灣把「萌+人情經濟」發揮到了極致。

 

202032b69.png

2002年臺灣啟動文創戰略,2018年文創企業達64401家,產值突破萬億新臺幣,占GDP5%以上,帶動就業60萬人,成為臺灣經濟生力軍。大陸人做文創、開民宿、咖啡館,必先到臺灣取經。


「臺灣人,好有文化感」

 

臺灣,確實存留著一張很傳統的中國臉,

它是豎版書、繁體字,是溫良恭儉讓,

是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

202032b70.png

誠品書店,臺灣文化地標 今年5月31日,全球第一家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關閉,5萬人聚集書店以演講、歌唱的方式向這一時代經典致敬並告別。

 

文化,是臺灣最大的附加值。


港臺流行文化曾影響了大陸一代人。

比起香港娛樂圈,臺灣的文化氣質更加突出。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臺灣明星,

名單長到沒法列,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202032b71.png

李安曾說「我對世界的眼光是在台南養成的。我的紀律、道德標準、行為準則,基本是台南給我的。」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臺灣人」

 

202032b72.png

202032b73.png

202032b74.png

202032b75.png

202032b76.png

注:圖集所示部分人物為在臺灣生活過

其人生經歷與臺灣關聯較大,並非土生土長

            

臺灣,我的美麗與哀愁

 

臺灣,太特殊的一個地名,

我們在凝視她時,早已超越一般地理意義。

兩岸之間,同根同源,同文同種。

終歸,它留在大陸人心裡,

依然是與我們連著筋肉的那部分。

但對於臺灣自己,往事並不如煙。

四百年大江大海,太多故事隱忍不言。

202032b77.png

 Photo © 齊柏林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

這是一代臺灣人的迷思。

 

跌宕身世與精神困境幾乎貫穿在臺灣的所有文藝作品中。

從1970年代的民歌運動,到1980年代的電影新浪潮……

經濟騰飛並沒為終極問題給出答案。

 

余光中的《鄉愁》,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簡單四個詞概括了一代人的一生。

 

白先勇寫《臺北人》,每個人物都背負著一段沉重往事。 

羅大佑追問臺灣身份的歌曲,

吳濁流尋求臺灣認同的小說,

都以《亞細亞的孤兒》命名。 

 

侯孝賢拍電影《悲情城市》,

悲情,更被看作是理解臺灣的密碼。

 

 李安說:我從小到大都經歷著文化衝突,我們家是外省人到臺灣,

後來到美國是外國人,回父母老家時則是臺胞,一輩子都是外人。 

 

個人與時代,鄉愁與家園,溫情與冷視,

都仿佛長鏡頭一般看似淡然,實則洶湧。

 

人生都是苦中作樂,臺灣的美麗與哀愁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202032b78.png

 Photo © 《悲情城市》電影劇照 

史學家許倬雲寫《臺灣四百年》,

這是一位髦耋老人對海峽兩岸未來的憂思與期盼,他在書中反復提到一個詞: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請理解,一群來自中國大陸的人,

在一個海島上四百年的掙扎與艱難,

四百年的血淚汗……

若理解臺灣人的這份心情,

對於四百年歷程會多一份「同情」,

而不把它當做「別處」或「他方」看待。

—— 許倬雲《臺灣四百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祖國寶島臺灣

又處於一個歷史十字路口,

國際局勢複雜,兩岸關係緊張。

不談論軍事政治,

若這些文圖能帶你遠眺一下美麗島,

想起一杯茶、一首歌、一個人,或已足夠。

202032b79.gif

新北石門區的海灘 Video © 齊柏林《看見臺灣》 

臺灣

層層風雨不能阻隔

相逢有期

 

- END -

文 | 吳丹丹 

製圖 | 韓丹 劉兵

攝影 | 齊柏林《看見臺灣》地道風物、VCG等

© 時差島出品

攝影師簡介:齊柏林,臺灣著名攝影師、紀錄片導演。從事航拍近30年,飛行拍攝超過2500個小時,他執導的航拍紀錄片《看見臺灣》留下了臺灣大地的美景,喚醒無數人對土地的熱愛。2017年6月10日,齊導在拍攝《看見臺灣2》時意外墜機罹難,令人悲慟。他的攝影集《看見臺灣》已由中信出版社和中國國家地理出版發行。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