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自由談

書評自由談

窮忙人生:為何再怎麼努力工作卻依然窮困?

 本篇文章轉載自鳴人選書 。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xxxxxx.jfif

貧窮可能是絕對的貧窮──買不起基本生活必需品;也可能是相對的貧窮──負擔不起普及的生活方式。 圖/美聯社

photo (3).jfif

在富有的國家當一名窮人,要比在貧窮的國家當一名窮人難受多了。 圖/路透社

 

2232769.JPG

在勞動世界的底層,數以百萬計的人活在繁榮的陰影之下。圖為紐約時代廣場前,清潔人員清理元旦狂歡後的垃圾。 圖/美聯社

 

這一切如何開始的?

洗車工沒有自己的車子;負責整理已兌現支票的銀行職員,戶頭裡只有不到三美元;編輯醫學教科書的女性,已經十年沒有看過牙醫了。

這是被遺忘的美國,在勞動世界的底層,數以百萬計的人活在繁榮的陰影之下。在貧窮與安樂的暮光中,無論你是富是貧,還是中產階級,每天都會遇到他們:他們為你送上大麥克漢堡;在沃爾瑪超市(Wal-Mart)幫你找到商品;為你收成食糧;替你打掃辦公室;幫你縫製衣服;在加州的工廠裡,他們包裝燈泡,那之後會裝在你小孩的腳踏車上;在新罕布夏州的工廠裡,他們組裝壁紙的樣本,讓你在裝潢時可以參考。

他們各自面臨的困境形塑了他們的模樣,有些人正要擺脫社會救助金、吸毒成癮、無家可歸;有些人則一輩子都身陷低薪工作中;有些人的孩子營養不良;有些遭到性侵;有些人住在搖搖欲墜的房子裡,使孩子罹患氣喘,並因此缺課;有些青少年甚至需要眼鏡卻無法擁有,連黑板都看不清楚。

這本書就是關於他們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夢想、他們個人的失敗,還有比他們更失敗的國家。

 

貧窮從何而來?

擺脫貧窮、遠離貧窮,似乎需要完美的陣容以及天時地利的條件,先決條件包括了全副的技術、好的起薪、有升遷機會的工作,而且還需要目標明確、勇敢與自尊、沒有欠下大筆債務、沒生病也沒毒癮、家庭功能健全、朋友誠實正直,還有私人或政府機構必要的協助。

這一系列條件要是出現任何缺口,麻煩就會接踵而來,因為你窮,就表示你沒辦法保護自己。不如這樣比喻,假如你打四分衛,但是不戴頭盔、不要墊肩、沒訓練、沒經驗,前方是一排體重只有四十五公斤左右的隊友,弱不禁風,沒有金錢幫襯,沒受過更廣大世界的訓練,對於腐敗社會的威脅誘惑毫無防備,貧窮的男男女女就這麼一次又一次地遭到解雇——挨了揍,鼻青臉腫,連連慘敗。要是這種周而復始的失敗中出現了某次例外,那就會被稱做是美國夢實現了。

 

貧窮是因為不夠努力?

這種神話有其價值,它替這個國家以及每位居民設定了嚴苛的標準,國家必須努力,成為傳說中的機運之地;居民也必須奮鬥,好好利用這些機會。這樣的理想激發了民權運動、向貧窮宣戰,還有持續不斷尋找脫貧方法的追尋。但是美國神話也提供了怪罪的藉口,在清教徒的傳統中,努力工作不只是實際需要,也是道德要求,不努力就是道德敗壞。

嚴苛的邏輯推導出冷酷的判斷:如果一個人勤奮工作能夠帶來成功、如果工作是一種美德、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工作致富,那麼失敗的人,就是不夠努力。市場是公平的終極裁判,某種程度上來說,低薪是工人的錯,因為那只不過是反映出他的勞動價值低。在美國這樣的氛圍之下,貧窮總像是一種原罪。

 

種族歧視是貧窮的原因?

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美國反神話,認為社會必須要為個人的貧窮負起大部分的責任,種族歧視和富裕階級造成貧困社區的種種問題:學校不好、選擇有限,貧窮的孩子被迫犯罪、吸毒,只能從事收入微薄、沒什麼未來可言的工作,個人淪為龐大力量下的受害者,身不由己,而那些貪婪追求利潤的企業,都只會剝削勞動力。

事實上,我們並沒有辦法輕易把人們用美國神話或是反神話來歸納,這本書裡的每一個人,既非無助也非萬能,而是介於個人與社會責任的兩極之間,落在光譜上的各種不同位置。

 

要擺脫貧窮,就得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與雙手?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複合的產物,做錯決定、運氣不佳、無法選擇的前途,或者因為出身和境遇等意外斷絕前路。很難說一個人的貧困跟他自身的不智之舉沒有絲毫關係──輟學、未婚生子、嗑藥、工作總是遲到;也很難說一個人的行為跟他們與生俱來的條件沒有絲毫關聯──父母教養不當、教育程度不佳、居住環境糟糕,觸目所及看不見任何未來的可能性。

 

貧窮該如何定義?

該如何定義個人在自身貧困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成為社會福利及其他社會政策爭論的議題,但很少有人能夠給出答案,即使再具體的個案也一樣。比起富人,窮人比較無法掌握私人的決定,更難自外於冷酷的政府機器。面對這個充滿科技與競爭的瘋狂世界裡,窮人比較沒有辦法敏捷地避開重重危機,他們個人的錯誤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個人成就卻只會得到少許的回報。

個人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如此錯綜複雜,諸如就業培訓這類協助要想奏效,就必須針對個人需求量身打造才行。內容不只要包括使用電腦與操作車床這類「硬技能」,還得包括與同事互動、樂意服從等「軟技能」,要能夠處理個人多年逆境所累積的怒氣。就業培訓人員發現,屢經失敗的人──無論是在學校裡、戀情中,還是工作上的失敗──要等到明白自己有能力追求成功時,才有可能成功。要擺脫貧困,他們就必須學會純熟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與雙手。

 

貧窮的定義

貧窮並沒有通用的簡單定義,貧窮可能是絕對的貧窮──買不起基本生活必需品;也可能是相對的貧窮──負擔不起普及的生活方式。貧窮能以通用的標準來衡量,也可以用不同的指標來看待,就連字典也沒有共識。「缺少或匱乏維持生計的方法。」其中一本字典如此斷然定義。「缺少維持物質需求或安穩生活的方法。」另一本字典說道。「一個人缺少普遍或社會可接受的金錢數量或財產,」第三本字典如是說。

以全球或歷史的標準來看,許多美國人認定的貧窮都是奢侈的。住在鄉村的俄國人就算買不起車子,家裡沒有中央空調,也不會被認為很窮,但是住在鄉村的美國人會如此認為;越南的農夫就算只用水牛犁田、徒手灌溉,住在茅草屋裡,也不會被認為很窮,但是北卡羅萊納州的農夫會,因為他得赤手空拳採收黃瓜,一箱才賺一美元,這樣只能住在破爛的拖車裡。

 

真的貧窮?

這世界上大部分的窮人,都會被環繞在美國窮人周圍的公寓、電話、電視機、自來水、衣服,還有其他種種便利設施給弄得眼花撩亂,但是這並不代表窮人不窮,也不代表處於貧困邊緣的人,並不是真的站在懸崖邊上。

的確,在富有的國家當一名窮人,要比在貧窮的國家當一名窮人難受多了,因為在貧窮中求生的技能,在美國幾乎已經消失了。

photo (4).jfif

那些有工作卻仍然過著貧窮生活的人,融入我們熟悉的景色當中,因而受到忽視。 圖/路透社

 

看見貧窮,他們就在我們熟悉的景色中

對每個家庭來說,貧窮的組成都是部分經濟因素、部分心理因素、部分個人因素、部分社會因素;部分過去影響、部分現在狀況。每個問題都會擴大其他的問題,環環緊密相扣。一個逆轉就會造成連鎖反應,導致結果與初衷大相逕庭。

破舊的公寓可能會加重孩子的氣喘,導致需要叫救護車,產生一張付不起的醫療帳單,於是毀了個人的信用紀錄,讓汽車貸款利率飆升,逼得他們只好買一台不可靠的二手車。做母親的因此無法準時上工,升遷與賺錢的能力受限,她只好繼續窩在破爛的房子裡。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第一步是要看見問題,而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我們對這些人視若無睹。那些有工作卻仍然過著貧窮生活的人,融入我們熟悉的景色當中,因而受到忽視。他們構成了隱形而沉默的美國,分析師一個不留意就忽略掉了。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他們被看見。(本文摘自《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原文標題為〈前言:在貧窮邊緣〉)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作者:大衛.K.謝普勒
譯者:趙睿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9/26(初版六刷)

 

 

圖/時報文化提供
圖/時報文化提供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