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的歷史發展與發展方向
陳水扁就任總統不久,便展開外交之旅,訪問了中美洲及非洲幾個第三世界國家。針對多年來臺灣金援外交之談,陳水扁表示富有的臺灣應當幫助貧困的國家。陳水扁這個答覆,巧妙地把過去臺灣民意代表(多數為民進黨立委)對國民黨政權賄路式外交變成具有高尚情操的道德行為。同一個事實,不同的用詞可以得出全然不同的效果。語言之魅力於此可見一斑。
這裡暫不討論語言的吊詭性。我們姑且承認陳水扁政權講的都是真心語,真誠地想幫忙第 三世界貧困國家,而未具有其他政治目的。如果這樣,我們得了解什麼是第三世界?為什麼我們提及第三世界總聯想到貧困?臺灣過去對第三世界的態度是什麼?......等等問題。
更且,從左翼的角度,第三世界的意義何在?對左翼運動會有什麼影響?
左翼角度的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這個用詞的出現,大約始於一九六○年代中期。但第三世界這個概念所意指的對象,則要早得很多,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九二○年代。
一九六○年代中,法國、中國(中共)都有人指出,冷戰中的美、蘇兩大陣營的對抗,直 接衝突的可能性都不高。因為美、蘇兩強都認識到,在這個總體戰的時代,控制更多的世界資源與市場,因而提升國力,是最終打敗對手的根本基礎。因此,美、蘇兩大集團之外的廣大地區,包括亞洲大部份地區、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的國家便成為美、蘇兩強極力爭奪的對象。
另方面,一九五○、一九六○年代,這些地區的許多殖民地紛紛獨立,大量的新獨立國家,又多具有被殖民的類似歷史背景,以及繼續受資本主義強國在經濟及其他政治上不平等待遇的
現況,這些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國家很容易聯合起來,在國際政治上發揮作用,特別在聯合國大會中(聯合國大會不分國家大小強弱,一國一票,是較民主的機制。數量上佔優勢的亞、非、拉丁美洲國家,便能發生較大的影響力。相對地,以五強為基石的聯合國安理會,以及以股權多寡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與世界銀行(WB),還有以進出口能力為基準的世貿組織(WTO),其決策便不民主,操縱在少數強權手中)。
兩大集團之外的亞、非、拉美國家具有共同地受兩強爭取與控制的特點,又能在國際政治上發揮作用,由這些地區所構成的第三世界便成了國際社會上舉足輕重的一股力量,在六○、七○年代成了美、蘇兩強之外的另一國際因素。
第三世界力量的展現與列寧的第四矛盾
第三世界國家因戰後冷戰及國際總體競爭的背景下而形成一個具體的政治概念。值得注意是,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本來就客觀地存在,並非到了五○、六○年代才突然冒出來。但是這些地區過去在世界政治上產生的作用極小而消極,未曾引起強權、政治人物與學者的特別注意。
因此「第三世界」名詞的創造與流行。代表一種全新的形勢及思維,即過去被認為卑微、貧困、無足輕重的地區或人民,是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從來,歷史都是被強權宰制,這種強者的邏輯,隨著第三世界的出現而受到空前的挑戰。
這種弱者力量的出現亦非一九五○、六○年代才有。例如,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都是如此,只因歷來史家均將這些弱者的反抗污名為「流寇」,使她們在歷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被矮化或忽略了。
更直接的例子來自一九二○年代初期,列寧對當時國際局勢的分析。列寧認為,除了正統馬克思所強調勞、資之間的對立之外,在十月革命之後的世界總局勢中,還有帝國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之間,帝國主義國家之間、以及帝國主義與廣大殖民地人民之間的三大矛盾。在這三個矛盾中,前兩者的重要性是很顯然的。歐、美帝國主義國家對初生的社會主義國家仇視與恐懼之深是眾所周知的;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引爆了兩次世界大戰。這兩大矛盾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重大性實足以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最根本的勞資矛盾相提並論。
然而,列寧的第四個全世界基本矛盾—殖民地人民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在當時則缺乏有力的佐例。有些論者甚至評說,第四個世界基本矛盾只是一種主觀期待與策略的考慮。這些論者認為,列寧出於期待殖民地人民起來反帝,以舒解帝國主義對新生社會主義蘇聯的壓力的策略考慮,而提出第四矛盾。因此,主觀的期待超過客觀的事實。換言之,第四個矛盾的提法反帝策略的考慮重於客觀規律的描述,第四矛盾的重要性不可能與前三個矛盾相提並論的。
這個批評到了一九六○年代便站不住腳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展現為半世紀前列寧的論點提供強有力的實證基礎。正如伽利略的科學先知受到教會的攻擊一樣,列寧的洞見也遭到庸俗實證主義者的批評。以庸俗實證主義的觀點來看,當時殖民地人民都在殖民主義的物鎖下啤吟連存活下去都有困難,哪有可能與龐大的帝國主義對抗而組成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一個基本矛盾?然而列寧以辯證的方法與革命者的氣魄,預見這些卑微人民鉅大的歷史作用,將第三世界 (當時的殖民地區)人民反抗的潛力充份地預估出來,而將之與其他三個矛盾相提並論。
第三世界與中共農村革命的反帝力量列寧對第三世界人民革命潛力的預估,以及第三國際據此制定的支援第三世界人民革命的策略成為兩次大戰間國際局勢演變的一個重大因素。特別中共的革命,不僅是抵抗日本軍國主義擴張侵略的一個重要力量。而且她發展出來農村革命的道路,成為日後第三世界反帝運動的範本。因為第三世界人民所處的情境與社會制度,與過去中國人民所處者較相似,中共能夠在這種非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地區產生了反封建反帝革命,為第三世界日後的反帝運動提供一個可能性。列寧對第三世界人民反帝的期待。經由中共的革命而充分發展出來。這是五○、六○年代第三世界興起的一個關鍵因素。
第三世界受中共革命成功的啟發而壯大,回過頭來也幫助了中共。一九七一年,中共突破了美國二十多年的封鎖進入聯合國,便是第三世界國家努力的結果。當然,中共在當時極力支持第三世界的反帝鬥爭,包括了她本身在韓戰、越戰及其他外交事務上堅決反帝,並處處為第三世界國家仗義直言的立場與作法,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敢於反帝的決心與士氣。並且,除了政治外交領域之外,中共噴試走出一條有別於西方近代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也較符合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發展的條件。一個成長或許較慢但卻較公正、較平等、較有尊嚴的經濟發展可能性的主張也在第三世界流傳開來。到了七○年代,第三世界的鬥爭,已經從五○、六○年代爭取政治獨立擴大到經濟自足上。
資本主義的基本前提是獲取最大利潤。為此,她必須不斷擴大市場、掌握更多的資源、屋用更廉價的勞力。這是資本主義國家要不斷對外擴充,成為帝國主義及戰爭的必然原因。二戰後,雖然舊式殖民主義難以持續,但資本主義國家卻另闢暖徑繼續掌握全世界的市場、資源及勞動力。這是資本主義生存的根本基礎。
因此,六○、七○年代第三世界將其鬥爭的焦點從形式上政治的獨立轉化成維護本國市場、資源的獨立,並試著走出另一條經濟發展的道路時,資本主義國家受到了最鉅大的潛在挑戰。如果這條新道路發展出來了,資本主義體系將無法掌控世界的市場、資源與勞動力,資本主義世界的利潤、成長與繁榮都將日益湄菱。這將是走向資本主義終結的道路。第三世界在七○年代呈現的挑戰,是具有如此宏大的歷史性作用底潛力。
第三世界力量衰退的因素可惜這個潛力到了八○年代卻在人們的期待或提問中消失了。
消失的原因很複雜。且分析幾個較重要的。首先,第三世界雖然有類似的歷史背景與不利的國際處境,但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差異性亦不小。類似性促成她們的團結,因而發揮了六○、七○年代的重大作用,但差異性則會妨礙其團結。一旦差異性被激化、被分化,團結將很難維繫。而團結是第三世界發揮作用的前提。任何第三世界國家,都不足以和美國甚或許多其他資本主義相抗衡或競爭。唯有團結才能展現力量。
其次,第三世界多數國家極度貧困,與資本主義國家差距太大。在迫切追求擺脫貧困的前提下,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是莫大的誘惑。雖然自六○、七○年代開始,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噴試走一條有別於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但這條人類從未曾有的道路許多人仍然信心不足。兼之,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其成效不是短期內容易展現出來,更會影響一些人的決心。到了中國鄧小平路線開展,這個最早提倡走新道路的國家自己都放棄了初衷,多數第三世界國家便紛紛從這個全新的噴試中退卻下來。當經濟的鬥爭潰退之後,政治的團結與反帝鬥爭便很難維持。
再次,資本主義也調整了步伐,從八○年代大力推動自由化、私有化及全球化。這些變化逐漸腐蝕了第三世界國家的主權、強化了對世界市場,資源及勞動力的掌控與整合,使得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團結更加困難。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分別各自與國際資本主義掛鉤,變得孤立無援而在國際政治上被邊緣化,甚至在經濟上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也日益擴大。
最後,資本主義體系的意識型態宣傳也重現威力,一掃越戰之後那種失敗者,侵略者的奢困局面。從八○年代開始,配合英、美等國開展的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的變遷,國際媒體充斥了對自由市場的誕歌,對集體化與國營企業的詛咒,對合球化的禮讚。
到了九○年代,由於中共發生天安門事件以及蘇聯及東歐國家的變色,國際媒體更大肆宣染歷史的終結。資本主義的優越性與不可取代性。資本主義不僅是效率高、競爭力強,甚至是較重人權,富有人道的道德優越者。
以上分析了八○年代後,第三世界力量衰退的主要因素。
理解了這個歷史性的大轉折,讀者或許要問:第三世界的歷史性作用是否一去不復回了? 還有,第三世界今日的處境不僅政治影響力大不如前,即經濟的地位亦更加邊緣化,那麼第三世界的出路何在?
這是一個不易有共識的難題,短期難有樂觀的答案,永遠的悲觀也沒必要。
也許,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種新的洞見,就如當年列寧的洞見一樣。作一個左翼,不能被現狀所罩住。從第三世界被壓迫,而且愈來愈嚴重此一基本事實出發,我們相信反抗總會從某些角落冒出來的。我們沒有理由過份的悲觀,而應致力於「反抗從我處冒出」的準備。
最後,從第三世界形成的背景,動力與理念來說,陳水扁政權的政治理念是與之完全背道而馳的。陳水扁對這些第三世界部分國家的外交之旅,充其量也只能是收買式的外交,而與第三世界的演變脈絡是搭不上線的。
(原載於《左翼》第十號,二○○○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