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中時電子報。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7/18
柯文哲市長名言甚多,我無感。但他說2014年他當選是因為台北市民絕望,2018年韓當選是高雄市民絕望,而形成韓流最大宗的就是loser(魯蛇,失敗者)時,我很有感。
指考放榜了,跟學測放榜後詭異的氛圍大相逕庭。一條條簡訊傳來:「老師,我國文考88」「耶!我國文95.5,差點被補習班恐嚇成功,跟老師一起拚還是對的。」今年指考國文科回歸教材,學生有念就有分,贏者開心,輸者服氣。相較於學測題強調的素養,判斷的依據僅限於摘錄的引文,答案有太多揣測與運氣,合理得多。但我不忍心說的是:你想讀哪個學校?哪個科系?它還剩幾個名額?
依據公告資料,中正大學的財經法律學系、政治學系、通訊工程學系的指考名額都只有1名,占全體招生名額的2%;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招收237名學生,考試入學的名額卻只有10名,占比4%;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指考名額也只有6%…。何以如此?國教盟引述統計數據:申請入學比率最高的第二類組前10志願學系,每少收1位指考生,指考分發最低錄取分數可提升約0.4分。換言之,指考名額少,可以提高指考最低錄取分數,提高指考排名。嗯,難怪指考名額越來越少,非常符合人性。
但在申請入學的過程中,前端是花錢參加國內外比賽、課程、檢定等,以形塑出孩子亮眼的特質。後端備審資料的包裝、模擬面試、關係打點、報名交通住宿費…各種有形無形資本的投入,使得家庭背景差異的影響更為擴大!這,符合公平原則嗎?
教改25年來,不許能力分班,讓不受限制的私立國中崛起;減少主科時數,讓不受限制的私立高中昌盛;多元入學要求豐美的備審資料,私立名校一句:「我們準備好了」,打趴台北市外的所有一中、女中;108課綱強調學習歷程,其複雜性終讓台北市內最後的灘頭堡也搖搖欲墜!
教育資本主義如此猖獗,弱勢家庭的忿怨蓄勢待發,但教育當局仍然自我感覺良好。家長冒著酷暑上街頭訴願,它就辦一場「大學多元入學招生制度諮詢會議」來搪塞,找來的與會者80%以上都與教育部素來關係良好,結論未卜先知。為學生寫「陳情表」給小英總統的偏鄉教師,到現場想幫窮孩子說說話,卻慘吃閉門羹;不識相的教授以親身見聞對「申請入學」的公平性提出質疑,教部立刻行文任教學校要求說明…。好個官場現形記,原來上下勾串如此緊密,難怪教育部如此老神在在,教改25年打死也不回頭。
生活的失意是一種loser,理念的挫敗也是一種loser,當親師生都對教育絕望時,水再深,也到翻盤的時候了。
作者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