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亞洲週刊第 32 卷 39 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台灣作家陳若曦是兩岸融合的開路先鋒,她在兩岸關係仍然敵對的一九六六年從美國投奔中國大陸。陳若曦身為台灣人,不僅懷抱對理想社會主義的憧憬,也有強烈的中華民族主義情懷。在中國大陸七年,歷經文革浩劫,她以筆桿為武器,對文革的光怪陸離現象加以批判,但她並沒有因此厭惡中國,剛好相反,她超越政治,和中國民間社會連接,懷抱中國夢,期盼兩岸統一與中國富強。
陳若曦(前排左一)與以台大外文系為班底的《現代文學》編委會:劉紹銘、白先勇(前排左三、四)、李歐梵(後排中)、戴天(後排左一)(圖:陳若曦提供)
中國大陸九月一日開放申領台胞居住證,同時採用等同大陸身份證的十八位號碼,加上之前「惠台三十一條措施」等,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讓台灣民眾享受等同大陸國民的待遇,其最終目的則是為推動「兩岸融合」,讓兩岸生活實質統一。
事實上,兩岸融合的開路先鋒是台灣作家陳若曦。她在一九六六年從美國投奔中國大陸,當時兩岸關係仍然非常緊張,互相醜化,但陳若曦身為台灣人,不僅懷抱對社會主義的憧憬,也有強烈的中華民族主義情懷。這位出生於一九三八年的文學青年,畢業於北一女、台灣大學外文系,她解釋她為何要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碩士畢業後「奔赴祖國」時說:「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生於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民族意識特別強烈,感歎中國百年積弱才備受外侮,知識分子當以天下為己任,且先天下之憂而憂,學成報效國家是理所當然之事。」
陳若曦在中國大陸七年,歷經文革浩劫,她以筆桿為武器,對文革的光怪陸離現象加以批判,但她並沒有因此厭惡中國,剛好相反,她超越政治,和中國民間社會連接,與很多朋友結下終身的友誼,展示她真摯的性格,與中國社會融合,也目睹中國從毛澤東的極權社會向今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飆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建設實現了不少當年孫中山的理想;百萬台商在中國發展,而越來越多台灣最優秀的新一代都前往中國大陸升學,她身為台灣前往中國大陸的先鋒,發現兩岸人民需要更多的交流。
今年八十歲的陳若曦,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她寫的小說《尹縣長》被選為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的第八十九名。她在中國大陸文革的經驗,成為她小說創作的重要靈感。
如今歷盡生命的起伏,陳若曦住在台北的老人公寓,生活依然充實,參與很多的公益活動。她對今天的中國發展保持樂觀,認為習近平的「中國夢」也是她自己的「中國夢」,大同小異,都是期盼兩岸的和平統一與中國的富強。而兩岸的民間融合,加強老百姓的彼此理解,避免各種的扭曲與偏見,都是兩岸社會所應加強努力之處。
她對當下的民進黨政府非常不滿,認為在蔡英文的治理下,台灣經濟越來越差,兩岸關係也走向歷史新低點,讓台灣的民粹政治上升到最高點,也使得台灣前途更加不可測。她甚至認為不能排除北京最後會以武力統一台灣,因為若聽任民進黨這樣統治下去,中國大陸就只有「武統」一途。
回首當年在美國毅然前往大陸,她記憶猶新。她那是一九六六年, 也就是五十二年前,剛剛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拿到英美文學碩士的陳若曦,就與在同一所大學拿到流體力學博士的新婚丈夫段世堯,拎著兩個皮箱,雙雙「回歸」祖國。
陳若曦夫婦從美國到了法國巴黎,輾轉「回歸」祖國,沒想到文革風暴正在醞釀,政治氣氛緊張,全中國亂成一片。她寫道:「在大陸住了七年多,經歷『十年文化革命』的大部分時光,無論是旁觀或親身經歷,都是百分之百『驚心動魄』的經驗。那時才醒悟到,以前台灣國民黨的獨裁專制,比起文革時代的中共,堪稱『小巫見大巫』了。」雖然在大陸經歷了不少事,但她從來沒有後悔過。
陳若曦回憶他們一家四口在一九七三年申請出境,來到香港,她開始寫一系列著名的文革小說,對文革提出強烈的批判。但這並沒有讓她對中國人民失去了信任,更不會懷疑自己是中國人的認同。她關懷來自神州大地的一切。她將文革的災難與她對中華民族的愛和認同分開,也因此不會因為中共政治的失誤而失去對中華民族的信心與愛心。
但文革的社會亂象以及盲目訴諸民粹的做法,使得她對今天台灣的民粹之風大為反感。從一九九五年回台定居後,陳若曦生活過得愜意,但她對台灣越來越民粹的走向卻很看不慣。今年三月台灣高等法院判「太陽花學運」佔領行政院部分的二十二人維持無罪判決,並強調言論自由的重要性。她對這個判決結果很不以為然。「只要打著人民作主旗號,幾個人聲音大,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民主變民粹了。」她感慨,台灣今天的民粹之風,讓她想起當年大陸文革狂飆亂象。
今天台灣很多打著民眾之名的群眾運動,她都有似曾相識之感,甚至批評台灣搞小文革。「太陽花學運就很典型,佔領立法院三個禮拜,無法無天,在裏面埋鍋造飯,全世界有這樣的民主嗎?沒有!就只有台灣。」她說:「年輕人起來了,我講的就算數,沒有人敢辦他。」這就是當年中國式文革的作風。
台灣的民主成就,曾經讓她感到驕傲。「蔡英文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民選女總統,武則天那些不算,我覺得是很了不起的事,是民主的一件大事。」但蔡執政兩年多以來,已經把這些成就消耗殆盡。陳若曦批評蔡執政能力很差,什麼事都不作聲、不出來、不表態,連過年發紅包都用人牆圍起來,讓警察化裝成民眾混在裏面。「連給個紅包都這麼緊張,甚至現在總統府前都擺拒馬,笑死了!」
當年民進黨朋友已凋零
當年為黨外(民進黨前身)發聲的陳若曦,結識了不少民進黨朋友,但在王拓、楊青矗等作家相繼凋零後,她跟綠營也日漸疏離。「民進黨政府很會洗腦,把很多年輕人洗腦了,就是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兩回事,我們要獨立建國,最好不要用中華民國國號。」她說,「有常識就知道,這國號去不掉的,聯合國也不會承認你,可是年輕人就是有這樣的理想或狂想」。
「以前馬英九做了很多事,它(指民進黨)拼命罵,但它現在來做。」她不認同民進黨上台後越來越多的「髮夾彎」(急轉彎),例如核電。她原本強烈反核,曾經揹了一個「核殤」的抗議牌子上街抗議;但十年前,研究各國資料發現,台灣煤根本不夠用,核電多少要用一些,「否則怎麼辦」?她也支持綠能,但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設備高昂,「若陰天或不吹風,不都白搭了」?台灣地窄人多,有多少空地可以栽種風電機呢?
她轉而贊成適度用核電,現在核電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山東榮城已經進入到第四代核電了,核廢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安全。「我不是說沒有危險,我們動不動地震死了二千人,什麼東西都有危險,但你要衡量。」她說,天然氣很貴,民進黨不跟中國和好,跟它吵架,它如果封鎖台灣港口,縱使有錢,天然氣也運不進來。這些都是常識,為政者卻不去思索,非常奇怪。
陳若曦和已故台灣作家陳映真一樣,都將中華民族擺在第一位,反對日本軍國主義與殖民統治。這與今天民進黨的一些親日媚日態度完全不同。
在大陸文革那段日子,政治上無休止的運動,動不動就整人的鬥爭,讓陳若曦和段世堯吃了很多苦頭,他們夫婦倆咬著牙苦撐,艱難的環境是孕育優秀文學作品的搖籃,陳若曦始終保有作家一顆敏銳的心,她在香港與美加生活時,回憶中國的生活,寫出膾炙人口、反映文革的小說《尹縣長》等一系列作品。文學評論家陳芳明形容陳若曦在文革時期的作品:「那是以生命和鮮血換取的文學作品,其中人格的扭曲與人性的變形,比起支離破碎的現代主義更令人感到驚心動魄,也比嘶聲吶喊的寫實主義還更使人痛心疾首」。
作家的經歷往往影響其寫作風格與主題,台灣作家中很少有人像陳若曦同時經歷過兩岸的兩場浩劫,「二二八事件」與文革,她都在場,這也激發她以個人見證大時代,寫出一部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學經典,如《歸》、《城裏城外》、《突圍》、《遠見》、《二胡》、《晶晶的生日》等,共計四十多本,曾獲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吳濁流文學獎、國家文藝獎等。其著作被譯為英、德、日、法、挪威等多國文字。
從台北到美國到中國大陸,再回到台灣,超過半世紀,回首陳若曦走過的足跡,她行俠仗義、有話直說的性格,始終如一,使她在台灣作家中獨樹一幟,備受尊崇。
離開大陸,陳若曦起初在香港生活一年,後來移民到加拿大,最後在加州柏克萊定居,一直心繫台灣島內的政局發展。事實上,受到「二二八」影響,她父親陳阿川曾告誡家裏學歷最高的這個女兒「不要碰政治」,但政治卻一再找上了陳若曦。
左圖:台大外文系時期的陳若曦(圖:陳若曦提供) 右圖:陳若曦作品
見蔣經國為美麗島陳情
一九七九年,她為「美麗島事件」,帶著一份二十七位留美作家、學者簽署的請願書,回台面見台灣領導人蔣經國,前後兩次會面,她展現過人膽識,發出擲地有聲諫言,要求全案「立即交由法院(非軍法)審理」。她獲得蔣經國兩次接見,她都不惜冒威權政治的大不諱,對當時的「最高領袖」犯顏直諫,為「美麗島」事件的被告求情,強調不能「未暴先鎮」,以軍法審判,剝奪人權。她回憶說,主要是因為台灣是自己從小長大的故鄉,卻沒有為台灣做過任何事,她想盡一份心力。
見胡耀邦犯顏直諫
敢於仗義執言的陳若曦,聲名傳遍兩岸。一九八五年獲北京領導人胡耀邦召見,她也是同樣的犯顏直諫,在權力面前講真話。她把握機會,替當時出國進修被阻的詩人北島求情。外界對她敢在兩岸領導人面前講真話的勇氣,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也是陳若曦文學作品的特色,不虛矯,不裝模作樣賣弄,而是直透核心,揭開時代的弊端。當今天很多台灣的知識分子向民進黨奉迎,乞靈現實的利益,但陳若曦卻敢於在綠營的執政者面前說出真話,揭開「皇帝的新衣」,站在老百姓的利益說話,一士諤諤,說出中華民族的心聲。
中華民族的心聲就是超越政黨的鬥爭,從人民的福祉出發,加強兩岸交流與融合。 她發現台灣很多人對大陸充滿各種誤解,還在以冷戰時代的視野來觀看大陸,出現很多扭曲與誤會。而當下的急務,就是將被顛倒的顛倒回來,讓兩岸民眾看到事實的真相。
真相就是民間的融合與深度的交流,讓血濃於水的中華民族感情凝聚兩岸民眾,化解政治的恩怨,超越政黨的鬥爭。這是陳若曦的期望,也是她毋忘當年投奔祖國、渴望中國統一的初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