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10/25
台灣民進黨染指莘莘學子,大幅刪改教科書內容,把中國歷史變成殘篇,甚或省略,務求加深「去中國化」教育,孕育「天然獨」,使下一代與中華文化割裂。
近年綠營大力去中國化,似乎已逐漸看到顯著「成效」,作家吳淡如剛就讀國中一年級的女兒不認識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也爆料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女兒(約莫是小學六年級)不知岳飛是誰,引爆一場歷史論戰。
簡單來說,所有問題皆源於「一零八課綱」,這是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二零一九)正式上路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也就是從國小至高中十二年教育的課程大綱。官方的說法是,其目的是要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再加上「態度」,能轉變成培育「素養」。
藍營質疑「一零八課綱」最大變革是去中國化破天荒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脈絡,三國內容消失或刪減,不但武后不見,也看不到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劉邦的故事,「中國歷史人物」僅有秦始皇一人,掀起爭議。
國中歷史部分簡化程度尤為嚴重,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僅用簡單四頁帶過,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安史之亂等通通不見,因此被嘲「支離破碎就是新課綱的特色」。此舉似乎意圖剪斷與中國淵源的臍帶,為「天然獨」的反中奠定基石,但很多專家質疑,把歷史變成零碎的斷簡殘篇,就真能培養學生的「素養」嗎?
一名高中老師表示,自己現在教的學生就是從一零八課綱讀上來的,情況變得很差,「很多常識我們認為應該知道的,卻不知道」。他說有一個老師隨口說了一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學生立刻發問:「老師,這是什麼意思?」
他在上課時常發現台下一臉問號,補充說明後,學生才恍然大悟,但這種狀況越來越頻繁,他必須不斷回頭去講解一些他們本來就應該知道的「基礎知識」,自然影響到教學進度。「高中可能是學生基礎學識的最後一站,我們是最後的把關者,他們從我們手中出去後,一輩子可能就是這個中文程度了」,所以他總想教學生更多東西。
「問題是,我們也愛莫能助,因為上課時間那麼有限」,這名資深的國文老師無奈地說。他又指,以前「四書」分三年上完,高一上「論語」,高二上「孟子」,高三上「大學」、「中庸」,新的綱課把「大學」、「中庸」刪除,放在「附錄」,現在已沒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科目,整個講述孔子思想的「論語」壓縮成一課,「孟子」也一樣,壓縮成一課,「就結束了」,「文化基本教材」原本的課程改上「法家」、「墨家」、「道家」等思想,而這些本來就放在「正課」當中,新的分類方式等於把「儒家」的知識沖淡掉。
「畢竟我們是華人,還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我們也都生活在這個氛圍當中」。他說:「儒家思想就是個仁,仁字拆開就是二人,其實是講人倫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你懂得將心比心,為人著想,仁心就彰顯」。君臣、父子、夫妻等各種關係的人全部合在不同形態當中,彰顯這樣的良心善意。「這是我們的文化底蘊,現在這個東西不講了,不知道我們整個生活的價值觀要建立在什麼地方?」他感慨地說,甚至連明末清初知名學者顧炎武的《廉恥》都刪掉了,范仲淹《岳陽樓記》也被拿掉了,學生無從知道何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對這些政治人物也無從檢視」。
有老師則批評,歷史科不教歷史,國文科「唐宋八大家」經典之作也不見了,反而是要教日本人寫的漢詩,會導致「禮崩樂壞」。
一零八課綱強調「科科等值」,意思是說每科皆有其重要性,無可偏廢。很多老師反對這種「齊頭式平等」。一名老師說,該課綱原意是鼓動學生的創意思維,這若應用在數理上確是不錯的構想,因知識本來就是日新月異,但中文是台灣人共同生活的語言,「文化的DNA」蘊藏於此,現在似乎是過快用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意,「學生連閱讀能力都有限了,只能點狀或片狀的閱讀,他們平常只會看『懶人包』」。一個完整的陳述,有鋪陳、有伏筆、有結構,學生卻完全不看,結果變成點狀思考,常看到什麼就有即時反應,但這種反應往往是出於誤解。他說,老師鼓勵創意,但若不明就裏、急於回應,做出來的東西便可能創意有餘,但深度不足。
對於現在國中生不認識岳飛、孫中山,前述國文老師表示,若逐字去看,課文裏可能還會提到,但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他以歷史科刪掉「三國」為例,造成歷史斷層,中間內容完全跳脫:「歷史是延續性的東西,把其中一段剪掉了,有些心思比較敏銳的學生就會發現卡住了、這個地方有問題了,反而覺得中國歷史這麼有趣,怎麼只上這一點?」
他進一步說,課文很技巧地把一些原本應該要傳達的東西省略,老一輩對孫中山瞭如指掌,知道中華民國的起源,當然也知道岳飛,因為教忠教孝,象徵一種民族精神的寄託,我們也延續這樣的傳統文化精神,「現在這些東西拔掉了,他就只是一個歷史人物而已,浮面地只是稍微帶過一些基本資料,但整個歷史事件何其龐大,如果只要去指出一個個人,隨便都可以用微不足道的方法把他給處理掉了」。
去中國化造成文化斷層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一十週年,閣揆蘇貞昌還在跟對岸搶正統地位。但諷刺的是,國中歷史課本對辛亥革命的敘述僅三百字,比起過去多達六千字,幾乎只是聊備一格。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批評指出:「比一則新聞簡訊還短,沒有歷史脈絡,人物也只剩一個孫中山,難以激起學生對中華民國的認同。」
高中老師質疑,這種去中國化與去中華民國化課綱絕對會造成文化斷層。「我們會變成失根的年代,以前我們覺得從大陸來的人,好像是失根,那種根可能只是對土地的依戀之情,但現在人家視你為中國人,你又對中國文化了解些什麼?你怎麼在歷史舞台上自我定義?你如何找到一個定位點、一個讓你有一個信心的根柢?沒有了!」
藍營面對當前的去中課綱,其實也無能無力。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當年在馬英九時代曾擔任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堅持中華民國史觀的立場鮮明。他說,民進黨就是要去中國化,把台灣跟中國切割,一方面去中國化,另一方面去中華民國化,就是要把國民黨抹成外來政權,醜化蔣介石,所以最近要拆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銅像等,這些都是其去中華民國化很重要階段。
至於去中國化,其目的則是要把中國歷史切斷,重新建立台灣自己的歷史源頭,也就是四百年的台灣史。「現在去中國化已經成功了,就是把歷史分為台灣史、世界史和東亞史,中國史不見了」。張亞中忍不住質疑,國民黨在去中國化過程中做了什麼?「馬英九八年執政時期,沒有做到撥亂反正」。所有的歷史教育都是政治建構出來的。如果民進黨一直要去中國化,那身為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有沒有盡到建構中國史的責任呢?
亞洲週刊 2021年43期 2021/10/25-10/31
|
|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