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香港官員須換腦袋看創新科技 ☆作者:筆鋒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5/2/10 

香港要成為創新科技城市,官員須改變思維,以創新科技的視野衡量現有的法律制度。加密貨幣與預製菜只是案例,對創新科技相關的法律,政府應有機制定期檢討,看是否過時,或對產業發展有過多限制,或對市民權益沒有保障,不要被動「容讓」科技發生,而是主動「擁抱」進步,消除「提防」心態。 


202507h01.jpg

香港蛇年春節煙花匯演:政府官員要擁抱進步,市民才能獲益(圖︰中新社)

創新科技被視為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在上任特首林鄭月娥任內就規劃了「南金融,北創科」的發展格局,耗費巨資發展的北部都會區就屬於香港創新科技的旗艦。創新科技除了土地、設備、大樓等硬件外,還需要眾多軟件配套,包括人才、研究能力、法律以及具備創新視野的官員。香港要變成創新科技城市,政府官員需要改變過去的思維,以創新科技的思維去衡量現有的法律制度等等,勿再重演香港本來擁有世界最多加密貨幣頂尖企業、富豪,但最終一一離開的厄運。

面對爭議持續十數年的網約車合法化問題,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最近和傳媒聚會時,評論相關議題就有一番妙論:「科技進步,要容讓發生、合法地進行」,這句話是歐化中文,有從英文硬譯成中文的味道,不在話下,香港官員向來英文強於中文,已不足為怪。這句話背後的科技思想值得深思,據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容讓」是指「寬容禮讓」,陳局長此話似乎暗示政府有權力可以讓科技進步或退步,至少是可以抗拒科技進步的潮流,當中透露了官員對科技不信任,有「提防」的心態。

誠然,並非每項科技都能夠順滑地切入現有的社會結構,新科技還會挑戰一些傳統的價值觀念,如最近興起ChatGPT的人工智能對話軟件,就以「創造性破壞」的型態出現,甚至會帶來「剝奪性積累」惡果,令眾多行業翻天覆地。然而,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如英偉達創辦人黃仁勳所說,面對科技的進步,「要試著去追逐獵物,否則你自己就會成為獵物」(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you’re running from being food)。會構成重大產業變革的新科技,政府要及早應對,不能「寬容且禮讓」。

網約車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是合法的地位,顯然是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了,香港自詡為自由開放的國際大都會,但網約車卻處於灰色地帶「妾身未分明」長達十數年,既不合法,也不執法,過去這樣面對科技進步的思維使從業者困惑、經營者無奈,而且不利於創新科技的發展。

法律是香港作為法治社會的基石,同時也是創新科技的保障,至少不是創新科技的絆腳石。但任何社會有革命性意義的創新科技,必定有對舊的法律體制所沒有涵蓋的範疇,一個以創新科技導向的政府理應在革新到來前,預先為相關科技制訂合適的法律,為之合法化同時,也介入監管,避免被濫用或用以犯罪行動等等。

香港曾經有許多世界級的加密貨幣企業,如曾是世界最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Bit MEX、流通量最大的穩定幣「泰達幣」的母公司Bitfinex,但都因為香港收緊加密貨幣而離開,時過境遷,近年香港又要打造「加密貨幣之都」,要將已失去的再吸納回來,卻失了先機,要從後追趕困難得多。

因此,應對創新科技,尤其有重大產業價值的科技,不應該「容讓」,更需要「擁抱」,參與其中及制訂相應法律,才能夠使香港從第一波產業發展浪潮裏獲利,也給予市民最大的安全保障。

又如最近幾年中國興起重大討論的「預製菜」,政府高度重視,首次在去年度將該產業寫進《中央一號文件》,視作重點行業培育,估計規模達萬億級,同時為應對相關食安問題,中國在去年四月就由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明確預製菜定義和範圍,加強對預製菜的監管,與此同時,香港卻沒有「預製菜」相關的法律。

香港與內地一水之隔,人力成本遠高於內地,在內地掀起革命的預製菜最終也一定會影響到香港。而且香港經濟下行階段,各食肆為節省成本,更有動力善用來自內地的預製菜食材。甚至,可能會出現內地預製菜食品直接在港銷售的現象,據香港食環署二零二四年數據顯示,已能看出端倪,香港每日處理約二千五百噸跨境食品,其中預製食品佔比在三年間激增百分之四十七,但同期食安中心對進口預製菜的抽檢率僅提升百分之八點六。

香港政府應早日為「預製菜」進行立法,更早更好的思考怎樣面對相關行業革命浪潮,在保障業界利益、維持香港市場自由、開放以及確保食品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加密貨幣與預製菜只是兩個案例,對於創新科技相關的法律,政府應該要有機制定期檢討,看是否過時,或對產業發展有過多的限制,又或者對市民的權益沒有保障,不要被動「容讓」科技發生,而是主動「擁抱」進步,並讓整體香港市民從中獲益。

 

 

 亞洲週刊  2025年06期 2025/2/10-2/16

202507f01.jp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