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縱橫

又見孔子:中國新生代“重建歷史感”的困惑與契機 ☆來源:文化縱橫

♦本文內容轉載自《文化縱橫》微信:whzh_21bcr ♦

 

2022/4/25

【導讀】當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以“視頻”方式閱讀和分享各種書籍和知識。其中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立體化解讀。本文以近期悄然興起的“孔子熱”為例,分析年輕一代的歷史再發現中,所蘊含的“歷史感”塑造動機及其特徵。作者指出,每個變革時代都要經歷一個“找回曆史”的過程,當前的這一過程,在年輕人身上也有所體現。他們從嚴肅知識出發,結合趣味化的表達形式,發掘出歷史文化中具有傳播力的概念和形象,借助網絡社群的分享、傳播、再創作機制,將歷史改造成正向的流行文化。這種新的敘述方式,雖然難免粗糙、未經深思熟慮,但蘊含年輕一代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他們對歷史人物的理解,也體現著一代人平視世界的自信,以及他們對各種價值的綜合與對更平等社會的追求。

作者指出,年輕一代主動從歷史中發掘內容,是形成“歷史感”的開始,引導和鼓勵這種“歷史感”向好的方向發展,正視年輕人的訴求,有利於一代新人培養健康、完備的歷史觀。

本文為文化縱橫新媒體“青年觀察”專欄特稿,原題為《又見孔子:中國新生代“重建歷史感”的困惑與契機》,由作者授權“文化縱橫”新媒體首發。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參考。


 又見孔子:中國新生代“重建歷史感”的困惑與契機 

每當社會變遷進入關鍵節點,對歷史敘事的認知和討論,就會作為重大命題浮現出來。對中國而言,歷史敘事尤其發揮著洞察世界、安頓人心的潛在作用。中國人確定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選擇社會生活的方式和方向,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歷史經驗和歷史哲學。晚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步入網絡時代和視頻社會,人們對歷史變革、歷史現象和歷史人物的關注,非但沒有減弱,反而以更為活躍的姿態呈現出來,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表現出濃厚的歷史興趣。一個典型的現像是,這些年,繼杜甫熱、李白熱、魯迅熱等在年輕人中興起之後,傳統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孔子也正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悄然流行起來。在社交媒體和視頻平台上,年輕一代對以孔子為代表的歷史人物,有了更多視頻化的解讀和傳播。這一現象背後的思維之變、視角之變和方式之變,尤其值得關注。

202219b01.jfif 

找回曆史:崛起世代的困惑

從文藝復興重新發現希臘和羅馬,到當代中國對傳統文化的再發掘,每個經歷重大變革的時代,都有一個“找回曆史”的過程。這一過程往往與現實相互激盪,人們試圖在呼應傳統的基礎上,確立新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態的正當性。因而找回曆史,自然也成為新的社會建構的必修課。這一課,不僅僅包括歷史觀的淬煉,更包括歷史感的沉澱。與註重宏大敘事、精英敘事的歷史觀不同,歷史感是勾連嚴肅歷史和普通人生活的一種微觀體驗。這種微觀體驗,也是人們對嚴肅歷史產生興趣,並真正進入其中的開始。可以說,一個民族如果缺乏完備的歷史觀,可能會迷失方向;但如果人人缺乏歷史感,則可能走向心智的普遍沒落。

正因為如此,新的一代人在新的時代潮流中重新發現歷史,不僅意味著接續歷史和傳統,更意味著結合其所處時代,對歷史文化精神進行再理解和新創造。在此意義上,對青年人的歷史教育或者說歷史感培養,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基礎性環節。如歷史學家錢穆所言:“'史學'必以國家民族大群體長時期上下古今直及將來,為其學問之對象。由此培養出一番見識與心智,其自身始得成為一歷史正面人物,便是能參加此民族國家歷史大趨勢之人物。”年輕一代如何感知歷史、理解歷史,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價值目標和人生追求,最終影響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發展方向。

然而,這樣一個找回曆史的過程,對於中國新生代而言,並不容易今天的年輕人見證了國家的繁榮,也感受到現實的衝擊,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越發感到自己身處一種結構性矛盾之中,但他們所有的人生體驗都是當代化的。他們沒有過往時代的歷史經驗、記憶,因而對歷史的複雜性和多變性缺乏感知。更重要的是,從受教育開始,他們所面對的,就是宏大敘事和個人旨趣、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等等相互交錯乃至交鋒的圖景,這對他們了解歷史、與歷史建立某種關聯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人如何建立自己的歷史感、建立怎樣的歷史感,無疑是一個潛在的重要議題。

又見孔子:一種歷史感的萌芽

在今天年輕人高度活躍的互聯網中,一股主動發掘歷史、重溫歷史的潮流正在興起。以視頻領域為例,2021年,B站有超過4000萬人在線觀看古典文史類視頻,其中18-35歲的年輕人佔72%;抖音有3000萬知識類創作者投稿,其中“歷史類”在話題分類中排名前三。不僅如此,年輕人對歷史的發掘和探索帶有非常鮮明的互聯網世代特徵:在內容上,包括從知識擴展、藝術再現到生活習慣、文化器物的各種類型;呈現方式上,則表現為文字、聲音、漫畫、動畫、視頻等全媒體形態。

202219b02.png

新媒體時代的年輕人具有立體化、綜合性生產內容的能力,也有自發創作、圈層分享和社群化傳播的風氣,往往能從一個知識原點的發現和發展,形成一系列內容的生產與再生產,衍生出帶有理性內容和主觀情感的各種內容形式。具體到對歷史文化的再發掘過程,一種常見的做法,是把一個具體的歷史人物作為“概念”或“形象”,加以擴張解讀和傳播。例如,過去幾年,諸葛亮、杜甫、李白、乾隆等歷史人物,都紛紛被打造成“網紅”,而孔子正成為年輕人貼近歷史、讀解歷史的一個新“偶像”。在B站、知乎等新媒體平台上,孔子的關注度正在上升。而且與以往印像中的聖人形像不同,在年輕人特別是很多“00後”看來,孔子文武雙全、愛憎分明,是一個精通禮、樂、書、數、禦、射六藝的“六邊形戰士”。這種類似刻畫遊戲人物的方式,把歷史的、文化的厚度內容轉化為更為輕度且正面的知識形式,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年輕人“秒懂”歷史、貼近歷史的需求。

為什麼這一次孔子會成為年輕人鏈接“歷史感”的一個焦點人物呢?就最寬泛的時代背景而言,21世紀初以來,重新重視並激活歷史傳統的意義與價值,成為當代中國文化復興的一個重要選項,以儒學復興為實質的“國學熱”順勢興起,孔子作為一個精神符號也再次“復活”。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萬世師表”,孔子在國人心中有著超越時代界限的正面形象。因此,孔子成為焦點,多少都與時代背景和社會心理相關。但在這一次的“孔子熱”中,孔子作為一個個性化人物,並不完全是符號意義上的,因而也與混合了意識形態和商業運作的“國學熱”,有著微妙不同。當年輕人從歷史中發現作為“人”的孔子時,其立體化的形象與書中作為歷史文化符號的孔子之間,產生了“反差萌”:孔武有力、愛憎分明、以直報怨等鮮明的性格特徵,豐富了年輕人對孔子的認知維度,使其變得更為可親、可感、可比擬,更符合年輕人願意接受的“榜樣”形象,進而迅速成為連接當下年輕人生活和遙遠歷史文化的橋樑。於是,一個具有新媒體傳播力的“孔子”浮現出來,獲得了相當“現代”的鮮活形象。年輕人在解讀其人生經歷的過程中,也注入了對春秋時期社會結構變化、個人價值實現、“力”與“理”關係等各種抽象問題的認知。這些認知以情感投射的方式聚焦在“孔子”的形像上,讓這一歷史人物穿越了漫長時空,在古代和現代之間建立起對正面價值的共同分享與追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孔子熱”背後,是年輕一代探尋“歷史感”的強烈需求。加上互聯網的社群文化天然具有發掘新的文化形象和傳播概念的特點,孔子成為一種現象級“網紅”,也就不足為奇了。

202219b03.jfif

平視一代:視頻社會的歷史表達

事實上,包括“孔子熱”在內,對歷史的趣味性解讀並非新鮮事物。從上一代熟悉的“歷史劇”,到“漫畫中國史”系列,再到今天的知識內容視頻化,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與歷史親近的方式。這些帶有不同時期特色的歷史解讀,體現著流行公眾文化對歷史精神的選擇與繼承。當前流行的視頻內容,憑藉其表達鮮活、高頻輕度製作的優勢,逐漸成為歷史話題的一個創作源頭。從中可以發現當代青年在歷史感知和表達上的幾個特徵:

(一)歷史內容的生產,往往從專業歷史出發,結合新的表達形式,賦予歷史以新的活力。

新媒體上最早出現的一批知識性內容創作者,往往是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的年輕人。這些創作者往往基於嚴肅史料和歷史研究成果,借用數據、圖表等分析工具,以互聯網式的圖文結合或“造梗”語言來表達。以B站UP主阿Test對孔子的解讀為例,創作者從《淮南子》中“孔子之通,足躡郊莵,力通城關”等史料記載出發,運用互聯網語言,把孔子視為“博爾特”式的剛猛男性。這一形容,完成了從嚴肅典籍知識到年輕人可以輕鬆理解的內容的轉化。而“六邊形戰士”這一說法,則藉鑑統計數據分析的“雷達圖”形式,用一個詞,形像說明孔子身懷“六藝”,綜合素質達到“滿格”。

 202219b04.jfif

在這樣的內容創作中,作為“知識”的史料和嚴肅研究,往往是創作者們強調其作品可信度的基礎,這種對“可信”的要求,推動著創作者不斷在專業內容中進行發掘。而對傳播力的追求,又意味著內容與形式必須是有趣的,因而創作者也有意識地借用網絡潮流語句和比喻,在“嚴肅”和“玩笑”中不斷跳躍,並通過一些不影響流暢度的“提示”來區分二者,以達到傳播歷史、激發愉悅的雙重效果。

(二)歷史內容的表達,體現“平視一代”的價值理念和社會追求。

當代年輕人對歷史的認知,具有明顯的“去過度崇高化”的特徵。就像幾年前流行的《那年那兔那些事》中,一些年輕人提出“愛國也要萌萌噠”,當前對孔子的創新表達,也首先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出發,想像孔子基於其出身和性格特點,在人生各個重大節點上如何應對挑戰、做出選擇、解決問題,最終成為一個值得尊敬的“聖人”。經過這一解讀,孔子的成就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傳說,而是一個人在困境中不斷堅持、思考和努力的結果。

這種“去過度崇高化”背後,是新一代年輕人平視世界、平視歷史的心態:在歷史的沉重和歷史人物的偉大之外,他們主動把當前時代與遙遠歷史關聯起來,與歷史人物比肩對話,反過來尋求自身發展的方向和可能性。在這種“平視”背後,有著時代賦予年輕人的自信,以及年輕人逐漸萌發的創造新歷史的願望。這種“平視”也具有一定的個人主義特色,年輕一代對個人追求、個人慾望的表達更加大膽直接,對建設一個更加平等和促進個人價值實現的社會有了明確的希望。這其中,或多或少地融合了他們對傳統和現代、民族和世界、信念和技術、東方和西方等各種理念價值的綜合性繼承。

 202219b05.png

(三)歷史形象的選擇,暗含年輕人對代際和解的樸素想法和同輩之間分享價值的天然訴求。

無論是孔子、杜甫還是魯迅、李大釗,都不止是年輕人專屬的“偶像”,而是受到社會普遍正面認可的歷史名人——在上代人眼裡,這些更是精神典範。年輕一代選擇這些形象,當然與學校教育中帶來的熟悉性不可分割;而藉助這些“共通”的形象來重新解讀和自我表達,也意味著年輕人對不同代際所共享的相同認知基礎的認可。這種認可傳達出的,是一種對共同價值的追求,對溝通空間和平台的無意識創造,也是對自我表達內容的“保護”。就此而言,年輕人借用超越代際的共同形象,創造出了一種火熱的網絡文化現象,不僅使自己的表達得到更廣泛的傳播,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種潛在的和解心態的包容性。

當然,互聯網文化的主要受眾依然是年輕一輩。創作者們通過對歷史的具象化解讀,主要是與同輩人分享知識和價值。在分享與互動的過程中,他們對歷史人物形象的想像和敘述,也會潛移默化地成為一種模糊而軟性的代內“共識”。就像“六邊形戰士”孔子被當做一個不錯的人生模範,視頻世代通過表達促進自我學習和教育,讓歷史成為同一代人共享價值取向的重要載體。 

結語:聯結鮮活“歷史感”與嚴肅“歷史觀”

從“孔子熱”案例可以看到,在歷史的互聯網化、視頻化重述中,年輕一代主動親近歷史,並以歷史為基礎,表達出的豐富而充沛的情感和訴求。這些訴求,往往是模糊的、感性的、價值綜合的。也由於其較強的主觀性,這些對歷史的公共化、活潑化的新說,也被質疑為不夠嚴肅,乃至模糊了歷史。

不過,從更長時段來看,當厚重的歷史遭遇新的互聯網模式,對歷史的多樣化解讀和傳播也不可避免。年輕一代在新媒體中對歷史的重新感知和解讀,或許不免粗糙,未經歷史觀乃至歷史哲學的打磨和提煉,但這確確實實就是很多年輕人認知歷史的一個過程。而且這些重新敘述中,不僅包含相當程度的積極性、活躍度和創造力,更傳遞出年輕人對公認的社會價值的認可,以及促進代際和解與代內分享的趨勢。這些特徵理當得到重視,對於年輕一代的“歷史感”雛形,也應予以適當的引導和鼓勵。

總結而言,上一代人更看重“歷史觀”的作用,也願意往宏大歷史敘事的深處去探尋;但對於缺乏足夠經驗和遙遠歷史記憶、卻又充滿創意和活力的新一代年輕人而言,在究問歷史觀前,最迫切的,是先培養起“歷史感”,這正是這代人正在做的一個功課。這種歷史認知上的代際差異,並不是真正的隔閡,而只不過兩代人在時空經歷和問題視野上的不對稱性。化解這種不對稱性,需要給青年以足夠的耐心,使之從孵化孕育歷史感開始,逐漸向歷史觀過渡,最終實現鮮活“歷史感”與嚴肅“歷史觀”的聯結。如此,才有可能逐漸培育全社會普遍的歷史自覺,才有可能發揮歷史滋潤人心、引導人心的作用,而不僅僅停留在精英歷史敘述的自說自話上。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場“又見孔子”的時代相遇所折射的思維之變、視角之變和方式之變,也孕育著年輕人重建歷史感的某種契機。

 

202128b06.png 

本文為“文化縱橫”新媒體“青年觀察”欄目特稿,原題為《又見孔子:中國新生代“重建歷史感”的困惑與契機》歡迎個人分享,媒體轉載請聯繫版權方。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