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文 | 陳復
台灣社會常喜歡強調主體性,然而這通常都只被用來討論政治議題,藉此爭取政治利益,其實居於台灣社會最核心的學術領域卻非常不具有主體性,不只我們的學術從來都是從歐美社會的觀點來審視自己的研究,甚至我們都只是從世界大學排名中來看見自己的位置,這使得台灣高等教育不隻長期無法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甚至常只能在歐美視角中勉強自己在邊陲位置中掙扎,但由於每間大學的規模不大且經費有限,奮發向上的結果總是差強人意。筆者曾數度呼籲台灣應該建構自己的大學排名指標,台灣的《遠見雜誌》在2016年率風氣之先,發布第一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截至目前為止,這同時是唯一的台灣大學排名指標,該雜誌7月號日昨第五年公佈最新調查結果,引發某些值得我們反思的課題。
圖一、遠見雜誌發布的2020年台灣綜合大學30強排行榜
當《遠見雜誌》將大學分成醫科類、綜合類、文法商類、技職類與私校類這五大類型,各自公佈前30強,並舉辦贈獎典禮來表揚除醫科類外四大分榜排行前五名的典範大學。筆者並不關注誰成為四大分榜的前五名,卻很疑惑這五大類型的分類法,究竟來自什麼標準呢?《遠見雜誌》7月號調查說明第五點指出其學校分類標準依據教育部領域學門分類為「醫科」(醫藥衛生及社會福利)、「文法商」(包含教育、藝術及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學及圖書信息、商管及法律、服務等領域)、「綜合型」。該雜誌並指出若該校「醫科」學門科係數佔比最高,則歸為「醫科類」;若該校「文法商」學門科係數佔全校60%以上,則歸為「文法商類」;若該校各類學門科係數皆無超過60%者,則皆歸為「綜合類」。
圖二、遠見雜誌的評比標準
然而,問題就藏在細節中。根據教育部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教育培訓學科,2013」(簡稱ISCED-F 2013),並根據我國大專校院教育實際現況及教育統計實務需要,第5次修正編訂修訂大專校院學科標準分類,計分為11 領域、27 學門、93 學類與174 細學類,任何人只要上網瀏覽該查詢系統網站,就會知道《遠見雜誌》的分類只有醫科類符合教育部的學科標準分類,其餘「文法商類」與「綜合類」都係自己給出粗糙的歸類,既不能完全對應教育部的領域與學門,自然更不具有任何嚴格的學術意義,更嚴重者,自然科學、數學及統計領域、信息通訊科技領域、工程、製造及營建領域、農業、林業、漁業及獸醫領域全都不見了,這豈能用「綜合類」混在一起評比呢?
圖三、〈大學排名標準憑什麼〉已發表於《中國時報·A15》
因此,《遠見雜誌》每年公佈的「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其實只有醫科類符合嚴謹的學科標準分類,其將學術領域粗糙歸類成「文法商類」與「綜合類」,這根本是個全球首創的另類學術分類法,不只將全部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統稱做「文法商」,並且漠視全部自然科學與應用科學的存在,只要各類學門科係數皆無超過60%,就被視作「綜合類」的大學。大學是由接受過嚴謹專業訓練的學者來從事高端的學術工作,現在卻由商業雜誌設計粗糙的歸類來評比自己,當類別已有問題且未公佈具體的39項細項分數,大學校長或副校長還進而接受頒獎,這豈不是視大學尊嚴於無物,開自己一個大玩笑?因此,筆者呼籲台灣社會能正視大學排名指標的嚴肅性,由具有公信的學術單位提出更嚴謹的大學排名指標。
圖一圖二來自公眾號兩岸教育交流《2020年〈遠見〉雜誌台灣最佳大學排名發布!》,圖三來自網絡。
(本文刊登於《中國時報》西元2020年7月9日A15時論廣場版)
陳復教授往期文章
|
作者 | 陳復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臺灣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創會理事長,曾任臺灣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兼生命教育研究室召集人、教育部高中生命教育學科中心諮詢委員,致力於宣導心學復興中華文化。 |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