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復興

中國知識女性為何著迷於精神分析? ☆作者:劉莞

♦ 本篇文章轉載自 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12/26 

在人類歷史文化發展史上,中西方有各自的傳統脈絡,但是也有一些相似的部分。例如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其實只有古今的差異,沒有中西的差異。中國有裹小腳的習俗,西方同樣有令女性窒息的緊身胸衣。近代以來,西方文化標舉著「自由」的大旗向中國滾滾而來。被積貧積弱的現狀壓抑已久的中國人,對西方文化趨之若鶩,對很多問題都試圖以西方為標杆,來檢視自己的「錯誤」,殊不知西方文化二元對立的思維,其實更促成這種壓迫性的滋長,而其中拿西方文化作主軸來檢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弊端,其實更隱含著在文化層面的「自我殖民」①(參見陳複、黃光國主編《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2019年,臺北:心理出版社,序言。)而不自知。 

 

202003a01.png

束胸衣會導致女性無法呼吸甚至昏厥 | 圖片出自百度 

中國傳統文化有漫長的發展歷程,不同朝代當然有壓抑人性的時期,也有人性解放的時期,不過女性受到的壓制總體比男性多,這個事實不需要否認。當我們完全進入了現代化社會,女性的地位得到了迅速提高,在各種選擇上都有了相當高的自由度,作為知識女性,尤其注重選擇自己的精神追求。但是我同時發現一個現象:女性無論知識程度的高低,基於曾經被中國傳統文化壓制的集體潛意識,當她們有了選擇權的時候,往往會選擇與中國傳統文化沒有交叉的西方文化或信仰。例如,據統計,中國的基督徒女性居多,當前學習精神分析的心理諮詢師群體,更是女性佔據多數。為何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呢? 

原因應該或許不難理解:被壓抑的精神,總要尋找出口。女性在傳統的宗族文化中地位不高,家庭內部還有等級差別。而基督教強調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並且不拜祖先,使得原本就沒有家族地位的女性,轉向基督教並沒有心理負擔,反而有獲得承認的歸屬感。許多作為心理諮詢師的知識女性選擇學習精神分析,背後同樣有文化潛意識的原因,這是我在這篇文章特別想探討的問題。精神分析以個體的「自我」(Ego)、「原我」(id)與「超我」(super-ego)②(佛洛德《自我與本我》,2011年,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頁122—136。)等作為分析物件,拋開文化因素對人的影響,直接訴諸於個體,讓女性可以感受到作為個體的認同,於是很自然就容易被吸引。尤其當精神分析不談文化脈絡,可讓女性與家庭、社會關係避免發生正面衝突,當家人搞不大清楚自己在學習什麼,卻只覺得反正都是些「無害的知識」,這極大降低了學習的「危險性」。並且,精神分析常常提供很實用有效的技術,可讓人很快獲得知識學習的滿足感。 

可是精神分析給人帶來的歸屬感和滿足感,但是真的符應中國人的深層心理嗎?其實不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在受壓抑的狀態下尋求解脫是自然而正當的。但是我們與自己文化的根脈是不可能斷絕的,如果我們不顧自己的文化傳統,只是想通過一些外來的技術和概念來「武裝」自己,未必是究竟之道。我們學習西方,不應該直接吸收「概念」,更應該去學習創造概念的方法,再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建構屬於自己的理論。榮格(Carl Gustav Jung)曾經說過,西方人不要照搬印度或中國這些來自東方的瑜伽功法,這樣會讓人迷失在語詞和概念的迷霧之中,只會加劇意識與潛意識的對立。③(榮格《金花的秘密》,2016年,商務印書館,頁15、23。)既然西方人不要簡單強行學習東方的修養心性,中國人其實也不能簡單移植西方的現成技術。知識女性想通過學習知識和技術來認識自己,尋找自己的價值,有著現實的合理性,但是我們更應該帶著思辨力,完整地審視中西文化,不能脫離自己的文化根脈,才能真正解讀並活出更完整的自己。

 202003a02.png

我們學習西方,不應該直接吸收「概念」,更應該去學習創造概念的方法|圖片出自百度 

再反過來看,中華文化對女性是全然壓制的嗎?「三綱五常」是董仲舒把儒家思想意識形態化的結果,並非儒家的本來面貌。拋開被意識形態化的儒家,本然的儒家思想只是教人做一個「完整的人」。尤其儒學發展至明代,出現了陽明心學,宣導人人皆有良知:「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聖人同。」陽明心學根植于傳統卻內含著解放的思想,按著其思路的推演,當會發現即便是女性,也可以通過修身養性獲致成聖的境界。然而傳統文化給人的刻板印象過於深刻,五四以來反對傳統文化的潮流,讓我們對傳統文化有巨大的隔膜,這種無以名狀的陌生感,讓我們只記得它的缺點,不能真正瞭解它深藏在人心中的解藥。若不能客觀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我們很容易被與自己的文化集體潛意識相乖違的西方觀念牽著走,而人的意識與潛意識如果相衝突,就會引發精神災難。 

什麼樣的精神災難呢?譬如精神分析的創始人佛洛德(Sigmund Freud),終其一生關注著性的議題,他覺得人類幼年遭受過性虐待,這是後來患上強迫性神經官能症和歇斯底里症的先決條件,他甚至覺得女性則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欲望,從而產生「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他相信女人為殘缺的男人,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沒有陰莖),謹記想像的生理誡命,據此提出「陰莖欽羨」(penis envy)與「閹割恐懼」(castration fear)這些術語④(佛洛德《性欲三論》,2000年,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頁56。),被女性主義者抨擊這讓西方文化的女性人權退步數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思維靠攏。當前精神分析在中國大行其道,這些觀點在我們知識女性間傳播,其實會造成女性深陷在不屬於自身文化脈絡的情結中卻無法自拔,當知識女性想要掙脫家庭的束縛,這種深層的精神分裂帶來的性解放,其實更會把女性帶到不相應的巨大痛苦中,使其依舊是男性的依附者,崇拜著男人掌握的權威,只是女性個人不再從屬於家庭結構內。

 202003a03.png

昆曲《牡丹亭》劇照 深 受心學影響的劇作家湯顯祖已經開始關注女性的生命世界與情感世界 | 圖片出自百度 

女性是否必須終其一生都從屬於家庭結構,這的確是值得討論的問題,然而,女性的個體自覺從來都是不可獲缺的生命環節,只不過該個體自覺的泉源應該首先放在「心性」而不是「情性」,這就涉及對「性」的不同認識,當我們只關注著性心理,男人與女人的差異就會高度被對立與分化,接著就有權力結構的誰從屬誰,當我們關注重點放在「性心靈」,就會開始思索個體該如何獲得徹底的精神自由。中國傳統文化並非沒有尊重個體的土壤,同時要說明的是:個體不等於個人主義。心理學家楊中芳在〈中國人真的是集體主義嗎?〉一文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對集體與個體關係的構想,其實這也是將重心放在個體的。正如杜維明所說,儒家學說的出發點是自我修養,而不是社會責任。承擔社會責任的目的,只是「個體」修養的一個途徑及過程。因此中國人也可以說是「個人主義」的,只是與西方人的「個人主義」有著不同的涵義⑤。(注:楊中芳《如何理解中國人》,2001年,香港:遠流出版社,頁110。) 

在我看來,中國人「個人主義」的特殊意涵,就在於個體的心性修養。心性修養是儒家文化的根本,也是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通過心性修養,才能將人表層的意識與深層的潛意識融合,使得人不再與自身的文化脫鉤,同時不再只是受文化心理的控制,從而真實解決現代人所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這就需要中國本土化的心理學,更需要本土化的心理諮詢,針對這點,心學結合心理學實屬至關重要的出路。當我們簡單運用精神分析的理念,解讀中國人遇到的各種心理困惑,説明中國人認識自己的內在時,常常出現用來作為分析工具的觀念與當事人的真實境況不對焦的問題。如果心理諮詢只是利用高明的理論知識來展示諮詢師嫺熟的技巧,卻對當事人的問題無法深層對焦,這其實並不真能解決問題。這是心理諮詢現實的困境,也是我們要突破的理論困境,更是我們要發展以心學為基礎的智慧諮詢的必要性。因此,何不摘下對傳統文化的有色眼鏡,跨出對自家文化的認同障礙,來仔細尋求「自家無盡藏」呢?

編輯/鄒祥

 

參考文獻

  • 陳複、黃光國主編(2019)。《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臺北:心理出版社。
  • 榮格(Carl Gustav Jung)(2016)。《金華的秘密》。北京:商務印書館。
  • 佛洛德(Sigmund Freud)(2000)。《性學三論》。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佛洛德(Sigmund Freud)(2011)。《自我與本我》。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 楊中芳(2001)。《如何理解中國人》。香港:遠流出版社。

 

劉莞| 上海大學古代文學博士,中研院民族所訪問學人,臺灣宜蘭大學生命教育研究室特約研究員,海峽兩岸生命教育研究院院長,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客座講師,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主要研究領域:元明清文學,心學與心理學,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常年研究關注的重點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生活的結合,因此,推動並參與了首批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的開展,希冀將傳統文化的智慧在現代社會發揮出療愈人心的功能。多年來並持續在兩岸的書院、高校、廣播電臺等平臺進行生命教育系列演講。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