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如何落實兩岸人民的心靈契合 ☆作者:陳復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4/20

北京應改革自身體制,讓大陸同胞能跟中華文化產生心靈契合,從而謀求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心靈契合。


台灣的總統與立委大選結果是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全面勝利,這場選舉的過程既然來自反中的情緒,結果就不單純是個政治議題,背後更是個文化議題,因為台灣多數選民投票的對象其實不只是政治人物,更蘊含著自身價值觀的轉折與認同,尤其基於對「中共將統一台灣」的憂慮與恐懼,使得多數人寧可相信選擇蔡英文更能保護台灣的安全,而拒絕長期跟大陸採取和解路線的國民黨。

台灣社會已經相當普遍將「中國」與「台灣」視作涇渭分明的兩個概念:「中國」這一概念象徵著專制、保守與落後,「台灣」這一概念象徵著開放、自由與文明,因此,只要自認具有進步思想者都不會喜歡中國,尤其年輕族群中已不太有人願意稱自己是「中國人」,因為這一概念已「完全不屬於台灣」,他們不需要承擔其包袱,大陸當局想獨攬或壟斷「中國」這一概念的詮釋權,在台灣年輕人的潛台詞中,更有著任由你們「自得其樂」與「恕不奉陪」的想法,不會想再跟大陸爭論這個名詞是否屬於「海峽兩岸全體中國人」,當台灣人採取放棄中國的心態來讓大陸當局成為徹底的贏家,這種勝利的果實對共產黨而言難道不會覺得苦澀嗎?

有人覺得「中華民國」的概念還是台灣全體公民的最大公約數,其實這種說法會有過度樂觀的嫌疑,卻無視「中華民國」的意涵已經開始在質變。當「中國」已經被台灣年輕人視作完全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的「中華民國」則完全等同於「台灣」,這是種認同的重大轉折,這表示不管共產黨承認與否或打壓與否,多數台灣人已經跨越族群的藩籬,都覺得自己跟「中國」再沒有任何藕斷絲連的關係,這就是為何蔡英文當選連任總統後,接受英國媒體BBC專訪表示:「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這是個強烈的訊息與重大的宣告。她並指出自己的勝選證明「一個中國」的概念不僅不符合台灣民意,更在模糊台灣真正的地位。

海峽兩岸的局面已惡化至此,我要籲請大陸當局認真思考這個核心議題:當「中國」這一概念在台灣已經完全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使得「台灣」與「中國」最終成為兩個各自獨立甚或彼此敵對的概念,這難道不會產生與你們本來預期完全相反的結果?而且,如果讓「中國」這一名詞在台灣人心目中變成「極權專制」與「窮兵黷武」的象徵,徹底跟人類文明社會的價值脫節,大陸當局難道不會覺得這種看法極其不利於自己的終極目標?

讓我們從底線來想,即使大陸當局當真有辦法「武統台灣」,請想想獲得遍地烽煙且失盡民心的台灣社會,讓年輕人普遍對中國抱持著敵意與仇視的心理,這是否對大陸社會整體的穩定發展有益?只要觀察當前香港社會各種激烈的反中現象,答案已不證自明了。

如果大陸當局最終還是希望用和平手段來面對台灣議題,則去年一月二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紀念大會發表談話時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他還說:「親人之間,沒有解不開的心結。久久為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這些內容都極能打動人心,問題的關鍵點就在「心靈契合」這四個字,這不該只用來對台灣同胞做「溫情喊話」,更應該用來落實成大陸自身的國策,在社會各層面全面付諸實踐。如果「心靈」這一概念本身在大陸都被視作「封建迷信」,人只能相信物質主義,不只難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與出版書籍的自由,甚至連談中華文化各種有關心靈的議題都會犯禁忌,恐怕不只兩岸同胞很難彼此心靈契合,包括大陸同胞自身都很難跟中華文化的母體做到心靈契合,如果大陸同胞自身都無法全面認識中華文化,這該如何跟台灣社會展開全面的溝通與交流呢?

因此,把台灣推到如此遙遠的心理距離,不是別人,正是中共自己。因為大陸當局並沒有讓自己的同胞獲得心靈的解放,其堅持的意識形態使得中華文化的全貌無法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不只讓台灣某些對中華文化有認同的知識分子無法對大陸當局產生信任感,甚至站到對立面;更讓台灣對中華文化沒有深層認識的社會大眾直接從名詞層面就開始否定中華文化,因為認同中華文化已經開始跟認同中共政權劃上等號,儘管從事實層面而言,台灣社會其實呈現中華文化最完整的樣貌,使得各種宗教與思想都能在社會中獲得自由傳播與交流,在中西會通的過程裏,已擴大中華文化的格局與視野,將中華文化推向新的里程,但這卻反而使得台灣民眾逐漸因自覺與大陸社會有著差異,另外自設「台灣文化」這一概念,來區隔指稱大陸社會當前展現的中華文化。這些現象,大陸民眾或許無法知悉詳情,大陸當局難道不應該對此深懷警覺?

因此,從海峽兩岸和解共生的角度來思考,大陸當局應該意識到海峽兩岸的關係已經來到質變期,研究相關議題的學者更不能只從政治角度來思考兩岸關係,卻沒有意識到文化問題已經成為兩岸擴大心理距離的核心環節,並且,大陸當局更不能只從對台角度來思考兩岸關係,更應該從改革自身體制著手,讓大陸同胞能有機會跟中華文化產生心靈契合,從而謀求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心靈契合。

 

陳復 | 花蓮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新竹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與碩士、東吳大學中文系學士;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副理事長、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創會理事長與榮譽理事長;著有《心學工夫論》、《書院精神與中華文化》、《王陽明帶你打土匪》與《王子精靈法則》等書。

 

 亞洲週刊  2020年16期 2020/4/20-4/26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