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規律,這些大學有一些著名的實驗室,現劍橋大學有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出了29個諾貝爾獎。我們華為算很牛了,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錢。任正非是非常重視研發人才的,但是這樣的距離,恐怕還有遙遠的路程要走。德國的古老格林科大學出了45個諾貝爾獎。丹麥算個小國吧,但是出了一個偉大的原子物理學家,帶領的哥本哈根學派,出了12個諾貝爾獎。
第四個規律,諾貝爾獎30%是是師徒相傳的,他有階梯效應,他有傳承,最長的傳承五代人。我們國家建國以來的各項政治運動,反右、後來的文化大革命,把大學研究所搞了個天翻地覆,很多著名的教授甚至自殺身亡。我們還能有這樣的五代傳承嗎?這個問題,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進行更加深刻的反省。
第五個規律,猶太人占諾貝爾獎35%。有人統計了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一百項發明,從1900年到1928年中國一項也沒有,大家想想1900年到28年我們中國在做什麼?1928年到1957年出了一項,60年代前半部分好一點,出了三項,1963年上海第六人民醫院的外科醫生創造了世界首創的斷手再植。1964年,農技校教師出身的袁隆平發現了雜交水稻。1965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發明人工合成胰島素,開創了人工合成生命的進程。但是大家注意,從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直爆發到現在,中國就再也沒出過一項被稱得上偉大發明的科學發現。
又有人統計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請注意,不是科學家,而是發明家。從西元前287年阿基米德開始算,2000多年中國居然只能排進去一個人,那就是一千多年前東漢的太監蔡倫發明的造紙。近500年,近200年,近100年,近70年,近40年,中國沒有一個人可以排到這張表上去。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偉大的發明家談什麼創新?我們眼睛裡看到的所有現代物質文明都是西方發現。所以說老實話,這幾張表該不該貼到我們的科技部長的家門口?該不該貼到教育部部長的走廊裡?貼到每一個大中小學的畫廊裡面?希望在什麼地方?希望呢已經不是我們這代人了,希望只能在下一代。所以我們要推動教育創新,教育改革得真正的用意就在這裡。
我們看看最新的世界最好的20名大學,美國占了16所,英國占了三所。那麼中國的大學在哪裡?最新的排行榜,清華大學排49名,北大排72名,浙大125名,上海交大137名,也就是說,我們的一流名校排不到全世界的前位。
我是個蠻喜歡看電影的人,我發現美國人拍了很多科幻片,而國內電視上最喜歡放的是帝王片,這就是中美文化的不同,美國人喜歡科幻創新,美國的科技大佬都是科幻迷,那中國人喜歡研究的就是權力鬥爭,怎麼勾心鬥角,怎麼拉邦結派怎麼整人,這就是我們值得應該反思的問題。
(本篇完結)
相關閱讀: 中國教育(下)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