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筆記

天壇筆記

沃頓商學院院長:貿易戰打了一年, 中國人卻還看不清本質 ☆來源:投顧服務號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投顧服務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9/22 

201940g01.png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Geoffrey Garrett 為後EMBA企業家授課。 

【導讀】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Geoffrey Garrett指出了當下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戰的歷史成因,並提出貿易戰的本質其實並不是貿易衝突,而是要遏制來自中國的創新。


中美之間的真實差異 

首先,我想強調的是,兩國國情之間的差異並不一定會造成緊張和衝突。經濟領域的不同其實是有好處的,勞動的分工、經濟體制間的互補性都是由經濟體制間的不同造成的。 

一、中央王國VS山巔之城 

中國認為它是處在天地萬物中心的一個國家,是“中央王國”。而美國,按雷根總統使用的一個說法,是“閃耀的山顛之城”。 

從這兩個名稱裡,我們看到兩個國家其實都有超越了傳統國家國境的遠大抱負。但是,兩國的歷史又是大相徑庭的,中國的文明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而美國的歷史則非常近代,所以中國歷史非常強調的是文明的延續性,而美國歷史是相對來說比較短暫。這導致美國的歷史視野往往局限於近代史,比較狹窄。 

二、消極政府VS積極政府 

中國政府很擅長制定長期發展戰略,而美國政府非常不一樣,政策頻繁搖擺,這讓我們沒有辦法聚焦於一件事情。 

特朗普當選之後,這種不確定因素加大了。此外,美國人民不喜歡政府。美國的立國之本就是波士頓傾茶事件,美國人是不希望被一個強權政府所管理的,這也是在我們獨立宣言當中得到明確界定的。因此對於美國人來說,政府雖是必要的,但總有其消極的一面。 

而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政府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只有有了政府一切才有可能。這深刻影響了人民對政府的看法。 

在美國,其實人民不太關心政府開展什麼工作,他們基本上只是關注政府如何回應人們的訴求。比方說特朗普在競選總統的時候就聲稱說,他會把美國駐以色列的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 

在中東地區,美國採取這樣的外交政策可能不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但是依據美國國內政治必須要這麼做,必須聽人民的訴求。 

但是在中國,政府選擇領導人的時候是基於候選人的價值和能力,而不是說這個候選人是否受民眾歡迎。這是兩國之間的巨大差別。 

三、市場驅動VS國家主導 

兩國的經濟體制也差別非常大。中國是市場經濟,但是很大程度也是由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的。而在美國人看來,他們自己完全是市場驅動型經濟,政府發揮不了太大作用。 

四、普世價值VS求同存異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都在討論的“美國夢”,實際上非常類似于現在習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這個夢想實際就是關乎於社會所有的公民能夠享受、改善更好的生活。但是兩者對於全球精神的認識確實是不太一樣的。這種不同,就導致了美中之間出現了很大分歧甚至摩擦。 

美國的全球精神認為,美國人所奉行的價值觀或者說向世界所宣導的這種價值觀,是一種普世的價值觀,所以美國有權利也有責任來告訴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什麼是正確的生活方式。 

但是中國一貫認為,我們不打算告訴你正確的生活方式是什麼,但是請你也不要試圖主導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中國人所奉行的外交政策是允許求同存異的,但美國人就認為世界上所有人都嚮往美國人的生活,所以美國也認為自己有權利來告訴其他人應該如何按照美國人的方式來生活。 

美國人的觀點就是自己必須是第一,頭號強國,他們不能夠接受自己被其他國家所超越,自己必須時刻站在第一位,站在世界的頂端。而在這種心態的主導之下,它認為崛起的中國就是對自己的挑戰。 

中國的“重新崛起” 

要強調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其實並不是中國新興的崛起,更準確的表述是中國的“重新崛起”。 

縱觀人類歷史,中國大部分時間都是處在頂端的,只不過在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名的百年當中,中國有段時間不是世界上的頭號強國。1820年,在中國領導下的亞洲經濟體量占到世界經濟體量的三分之二,而在1950年,亞洲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還不到20%。二戰後大部分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國家,就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亞洲和中國處於世界經濟比較低迷的這段歷史。 

美國人忽略了中國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所處的地位,是因為那時候美國還不存在。西方人關注的歷史往往只是工業革命之後的這段時間,但是這段時間並不能代表人類歷史的全部。 

在人類歷史的整體來說,亞洲特別是中國,都在發揮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主導性作用,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 

中國將在十年之內超越美國 

再看一下當今世界的版圖。 

按美元計算的話,現在中國經濟體量基本已經達到美國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我做一個假設,美國的增長速度將達到年均2.5%,而中國的年均增長率將會長期保持6.5%,那麼中國將在十年之內成為世界上的頭號經濟體。 

這將成為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時刻,因為自從一百多年前美國趕超英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體之後,這個事實一直都沒有發生改變。中國超過美國對於全球體系所帶來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我相信,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可能在100到200年之後,印度也會超過美國經濟總量,但是美國人肯定是不太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的。 

中國將以什麼策略超越美國 

我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三個時期的現代化發展: 

第一段時期,中國主要依賴的是低成本的製造業發展。美國對中國的一個典型看法就是一說到中國總會覺得中國就是生產低價產品的,中國就是把這些產品遠銷到美國,在沃爾瑪這些超市中銷售。這的確是中國這一階段的目標,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改變了。 

第二段時期,中國以市場經濟的形象出現。比如上汽集團跟大眾和通用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而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所出售的汽車總數要比美國還多,現在通用把中國看作比美國市場更重要的市場。蘋果手機也是由中國的富士康組裝廠來組裝的,並且現在中國市場也已經成為蘋果手機增長最快的一個市場。所以中國市場發生了一個快速轉變,過去是一個低成本的組裝和生產商,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了通用汽車和蘋果這樣的公司最大的市場。 

第三段時期就是當下,中國提出要成為一個創新驅動的經濟體。今天的中國的經濟已經是一個由創新來驅動的經濟了,而且我覺得中國也是一個在全球技術領域也有很多尖端技術的國家了,不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 

一、成果轉化迅速,規模更大 

高鐵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中國,高鐵走的里程數要比全世界加起來都多,所有的高鐵都是在過去十年間建成的。 

大家是否知道在美國有多少高鐵里程?其實是零。目前有一條應該是連接三藩市到加利福尼亞的高鐵,但是這個高鐵的建成要花20年時間。在10年中,我們看到中國所修建的高鐵的里程數已經超過了全球所有國家的總和。 

這裡也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高鐵技術最初並不是中國發明的,世界上第一條高鐵其實是日本的新幹線,已經有40年運營歷史了。中國所做的,實際是對高鐵進行了一個垂直的升級,所以中國沒有發明高鐵,但是對高鐵進行了創新。 

我對創新的理解非常簡單:創新就是把一個好的點子變成一個實際的成果。我相信中國把這種點子轉化成成果的速度要更快,規模要更大,高鐵就是一個明確的例子。 

二、未來五年兩個最大的新變化 

第二個案例是移動支付。目前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50倍。其實移動支付最初是由PayPal公司在美國發明的,但我們看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增長是如此迅猛,可以說目前在移動支付領域他們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排在第二位的是非洲。 

所以我們認為未來十年現金將會消失,並且相信這種消失首先會發生在中國,而美國很有可能會成為最後一個脫離現金的國家。在美國,你還不得不經常去給小費呢,所以你得帶一點現金。 

還有另外一個非常棒的發展,就是電動汽車。明年,我們將會看到中國市場當中所銷售的純電動汽車總量將會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純電動汽車是由中國發明的嗎?不是,但據我所知今天世界上每一家主要的整機廠純電動汽車的研發都是在中國開展的,因為中國國家領導人目前在大力發展純電動和新能源方面有非常具有遠見的雄心壯志,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傳統內燃車是整個20世紀非常重要的一項發明。但是在21世紀,第一項主要發明就是要把產生污染的汽車、卡車內燃機所帶來的排放通過電動汽車進行取代,這點首先在中國發生。所以未來五年,我認為最大的兩個新變化是純電動汽車的湧現和移動支付。這些事情正在發生的國家不可能是一個落後貧窮的國家,而是一個不斷在追求進取的國家。 

三、未來十年中國在AI領域的投資將遠超美國 

還有機器人,目前美國有38000個工業機器人,而中國目前有14萬。很多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美國的工業機器人,最早發端的地方是美國,但是到了中國才真正實現了規模增加。還有另外一個領域中國也處在領先地位,就是人工智慧,AI。 

過去五年在美國AI是發展最好的,為什麼?因為在美國的VC非常聚焦AI這個新風口,但是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在AI領域的投資將遠超美國對AI的投資,因為美國對AI的投資全部來自於風投、私有部門、VC,中國很大的投資將會來自於中國政府,而中國政府的腰包肯定要比美國的VC們更鼓。 

特朗普為什麼總拿貿易說事? 

美中之間的貿易赤字,即便在經濟上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在政治上是有重要意義的。大概從2000年左右開始,大部分美國人都已經感覺到自己的個人收入沒有任何程度的提高。 

這在中國是很難想像的,但是在美國情況確實如此。美國的人均收入是每年100萬人民幣左右,這個收入已經是很高了,但在過去15年當中,美國中產階級甚至中上階層的人的收入是沒有逐年增長的。 

大部分的美國人其實根本沒有感受到自己生活水準的提高,而與此同時,美中之間的貿易赤字大幅增加,所以在美國的政治中,他們就認為中國是罪魁禍首。 

但實際情況是什麼呢?那就是美國經濟經歷了兩次重大的經濟衰退,第一次是在911恐怖襲擊之後,第二次是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後。這兩大衰退對美國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另外還有一個衰退就是,技術進步讓很多人從中受損,只有少數人獲益。但是在美國政治當中,往往覺得出了問題肯定是其他國家的問題,一個把矛頭指向墨西哥來了非法移民,第二就是來自於中國的廉價產品。 

看看我們進行的民調,美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我發現最有意思的一點是,美國其實對於中國的軍事力量擴張不是特別關心,對南海關係的問題也不是特別關心,他們最關心的是美國有多少國債在中國手裡,中國導致了多少失業,中國導致了多大的貿易赤字。大部分美國人都覺得中國是經濟威脅,而不是在地緣政治上構成競爭對手。 

所以將所有因素加在一起就會明白為什麼特朗普特別喜歡在說到中國問題的時候拿貿易說事,過去幾個月當中一直如此。 

中美問題的本質 

儘管如此,就算是特朗普也知道中國方面真正的問題並不是貿易,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落後的想法了。現在的太陽能也罷,大豆也罷,高粱也罷,對此徵收關稅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這都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真正關心的應該是創新。 

如果大家關注決定美國關稅水準的報告的話,就會注意到美國最關心的就是來自於中國的國內創新。特朗普也知道這一點。 

今年4月4日特朗普發了一條推特,說我們現在沒有和中國打貿易戰,這個貿易戰我們在多年之前就已經輸給中國了。這話沒錯,特朗普想說的是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問題實際是15年前的問題了,這段時間也確實是中國獲益了。但是他現在認為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智慧財產權——他指責中國盜竊了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導致了美國大概3000億美元的損失。 

所以在我看來,美中之間問題的本質是特朗普政府認為中國的創新其實是不公平的。但現在我要問的問題是,你覺得什麼叫做不公平?什麼叫做公平呢? 

美國說中國的創新是不公平的,是因為政府參與到創新的過程當中了。為什麼美國覺得這不公平?因為美國政府不支持創新,不會給創新進行投入,這不是市場經濟。 

但顯然他的這個觀點是不對的。為什麼呢?

縱觀人類歷史,每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當中都會使用到政府資源進行對創新的投入,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推動增長。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在這邊有一點雙重標準,其中一個突出的例子就是互聯網。互聯網最初是美國出於國防目的由當時美國國防部所支持而進行的項目,這不就是政府主導的項目嗎?當時美國政府也是支持這種創新結果的。 

但美國現在說中國政府支持創新是不公平的,這不是雙重標準嗎?再比如波音飛機,波音現在起訴空客,因為波音認為來自於歐洲的空客拿了太多來自歐盟的政府補貼,而空客又沒有否認,說當然了我們拿了很多歐洲成員國政府的補貼,波音你自己也拿補貼了啊。所以這種情況下,美國實際是有點雙重標準,說一套做一套,他一方面覺得創新不應該拿政府的錢,一方面自己實際上又是在拿政府的錢的。 

當然,之後美國又會說,其實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因為他覺得中國政府是共產主義體制,這種觀念又再次回到剛才美國和中國的國情差別。中國就會說,我們的政治體系和你確實是不一樣的,但美國說這不僅不公平,而且你的體制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建設。為什麼? 

這就是美國現在想說的第二點,中國的創新是由政府所支持,而這種創新有可能實現軍事應用。比如美國電信公司AT&T曾經想銷售華為的手機,因為他們覺得華為手機非常好而且價格也合理,比蘋果或三星的手機價格更合理,但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為美國政府表示華為很有可能會跟中國的軍方有關係,但是並沒有實際證據能夠表明。今天在歐洲、非洲、亞洲都可以買到華為手機,但是美國拒絕華為的原因就是這個,他們認為可能影響到中美之間的軍備競賽。 

所以其實今天美國在談到中國創新的時候,第一,認為中國創新不公平,因為中國的政府參與到創新過程;第二,認為中國所有的創新都可以通過軍事化,從軍事的角度影響美國國防。 

但我的看法是,似乎這可以放到任何一個國家身上,今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在研發和創新方面投入資金,並且今天基本上所有的技術都既可以用在軍方,又可以用在民用領域。所以如果美國保持這樣一個立場的話,我們是找不到一個解決辦法的。但是我期望能夠看到在中美關係之間的這種緊張情緒得到更好地控制,因為在美國也有非常多經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士能夠理解這些背後真相,但是特朗普在做的就是不斷在煽風點火。 

他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樣的初衷呢?也許他的個性就是這樣的,而且在這種大選政治當中,他的方式非常吸引人們的注意,當人們關注他創造的這些謠言的時候,很多選民就忘了真正重要的問題。但是我相信美國有很多非常成熟的人士,他們能夠意識到特朗普的做法對美國的國家利益其實是不利的。 

其實,在過去40年裡我們都看過有這樣的弄潮兒,但是最後都被良好地控制了。可以預見的是,中美關係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當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交流,經濟上也能實現雙贏。這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會最終獲勝的。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要在這裡跟大家開誠佈公地講一講兩國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在有分歧的時候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全球舞臺上,中美不同的戰略選擇 

在全球舞臺上兩國不同的戰略選擇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首先,我們提到中美兩國有很大不同。 

簡單總結就是,美國還是在玩地緣政治的把戲,還是在高度關注軍事力量,在跟這群老朋友之間開派對,但是與此同時,中國打的是地緣經濟的牌,也開始交新朋友。提到地緣經濟,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目前絕大多數的美國老百姓對此一無所知,如果你去問一問絕大多數的美國老百姓,什麼是“一帶一路”?他們可能會說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所以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覺得他們不在乎是錯誤的,因為“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很有可能就像中國國家領導人所說的,將是這個世紀一個重大的工程,對整個世界有很大的重要性。但是美國還是秉承自己過去對待亞洲的態度,還是秉承過去20世紀地緣政治的老把戲,而中國現在開始從地緣經濟的角度求變。 

接下來看一下軍備方面的開支,就是出售武器的軍火銷售。中國不斷同亞洲國家進行貿易的時候,美國一直都在不斷完善其固有的一些盟友,比如澳大利亞、韓國、日本、印度、新加坡。這些國家的共同之處是,他們都是軍事關係同美國非常密切的民主國家,中國投到軍備上面的投資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少的,除了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有很多軍火銷售。 

我們看到“巴中經濟走廊”,這是一項價值500億美元,就是3000多億人民幣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創意。關於這個我談兩點:第一點,基礎設施、道路橋樑、港口鐵路等等這些基礎設施的確是巴基斯坦迫切需要的,如果中國可以向巴基斯坦提供基礎設施方面的支持,就會大大加強巴基斯坦的經濟。不僅是巴基斯坦,其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這些國家都有類似需要,他們都非常迫切地在尋求基礎設施方面的發展,而“一帶一路”倡議所做的其實就是要給新興市場國家最想要的東西,也就是基礎設施的發展。 

其實過去由美國所引導的世界經濟並沒有給這些亞洲國家帶來他們想要的基礎設施,世界銀行體系並沒有真正成功,而美國私有部門的投資現在也不流到這些地區了,因為他們認為亞洲項目風險過高,現在很難找到在巴基斯坦繼續投資的美國的資金。所以就像亞洲其他國家一樣,如果中國願意幫助像巴基斯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建設基礎設施,那麼他們當然會非常感謝中國,中國的產品就可以直接通過阿拉伯海進入歐洲和非洲。 

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對巴基斯坦來說也是如此,兩國可以形成共贏局面,而美國完全沒有參與進來。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説明他們發展迫切需要的基礎設施,他們當然會感謝中國了。所以目前的狀況就是,美國正在從歷史軍事盟友方面加倍維護這種關係,而中國在不斷交新朋友,通過對新興市場投資來交新朋友。 

這種情況並不僅僅發生在亞洲,也發生在非洲。現在我們看到中國在非洲進行了許多投資,但如果倒退到10年前,會發現美國在非洲的投資比當時中國在非洲的投資要多得多,尤其是來自於美國私有部門的投資。但現在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已達到270億美元,而美國在非洲的投資只有20億美元,因為美國私有部門認為非洲的風險太多,不想觸碰這個投資機會。對中國來說,非洲是原材料和大眾商品的一個重要供給地,所以既發展貿易,同時也進行大量投資。而美國跟非洲的貿易則開始出現衰退,因為美國的私有部門認為非洲市場風險太高。 

 

第一點,美中之間的緊張情況,其實不是關於貿易的,而是關於創新的。美國的觀點就是,中國的創新儘管在經濟效益上還可以,但是不公平。我的觀點是,美國的這種批評是不公平的。 

第二點,中美關係中,中國和美國的形勢完全不一樣。美國依然按照傳統的地緣政治做法,在自己盟友當中進行大量的軍事力量投資。而中國則採取地緣經濟的做法,通過構建共贏場景來結識新的合作夥伴。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