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 奉元書院。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7/5/7
整理/婉君
編按:
本篇是廣樹誠老師於毓老師六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演講,針對跨多元文化溝通合作來解決未來世界所可能出現的文化衝突。廣樹誠老師出身滿族正藍旗,為駐防新疆領隊大臣之後裔。新疆自古戰略地位重要,當地族群複雜,包括:維吾爾族人、蒙古人、漢人、滿人等一直以來衝突不斷,屠殺也屢見不鮮。廣老師以其獨特的家世背景,開啟了他對民族、宗教及區域衝突的興趣。
廣老師在台大法學院畢業,經產業歷練後,申請入哈佛大學研究所,獲得文理及法學院雙碩士,並得以參與「以阿談判」的前置會談,又曾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絲綢之路區域發展」項目經理,對於民族文化問題,有實務處理的經驗。加上多年相關產業投資經驗,對國際關係與跨文化溝通方面體認深刻,對新疆中亞的民族問題更有獨到的見解。
今天這個題目,我想換一個角度,從歷史上和外國案例來參考來談。今天的演講題目「打開光彩奪目的珠寶箱」,主要指的是跨多元文化溝通合作來化解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劫難。這個「劫難」我認為就是在這個世代有可能會有很多不同文化間出現的衝突,至於要怎麼樣理解這個問題?我就個人過去在聯合國的經驗來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是全世界第一個以「絲綢之路」為名成立區域合作項目,也因此我接觸到了很多絲綢之路相關地區裡不同的宗教民族,跟他們有些互動,也學習到了一些心得。今天我以這些作為基本思想,再介紹一些現象,還請各位不吝指教。。
今天報告的大綱略分成三部分:一是「多元文化溝通合作以化解劫難」(按:「劫難」即指文明的衝突);第二個是「幾乎淹沒的文化珠寶箱」──我認為很多文化各自都有彌足珍貴的價值,所以我把很多文化形容成各類珠寶。我們常常說「瑰寶文化」,至於「瑰寶文化」的定義是什麼呢?我前年曾在中國人民大學做了一場報告提到,中國各個地方有很多不同的民族,當中原漢地文化在發展的時候,其他地方的文化是不是也都在同一個太陽下麵發展?從時間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台灣的原住民、西南和東北邊疆等,跟漢地是不是有等長的歷史觀?但往往我們在解讀歷史的時候,只會注意到某一段,而其他好像就消去了。好比說,維吾爾人有豐富的醫學寶典,西藏人的藏書有很多非常好的專業知識,包括從占卜到生活上的種種,這些都值得讚揚。所以我先提出「瑰寶文化」的意思,就是在地圖上、太陽下的文化,都應該有平等的對待,都值得一提。
除了「瑰寶文化」外,我還想談一談的是「文化方舟」的概念。我們常講「方舟」是基督教的說法,就是在大洪水來臨,地球滅絕之前,神讓他們搭乘諾亞方舟,保存了文化。那我們今天還有沒有方舟?在文化上的方舟呢?也就是保存「行將滅絕的或受到威脅的文化」。如果有的話,是不是值得去瞭解(那些行將滅絕的或受到威脅的文化)?像 毓老師曾提到:八國聯軍一把火燒了圓明園是「殺人滅屍,死無對證」的心態──這種事情在很多地方到現在仍在發生。當時圓明園裡面除了金銀珠寶以外,一定有很多文化上極有價值的寶物,比如:書籍。這個「文化方舟」的意涵,不光是指金銀珠寶,而是包括不同的文化地區歷經了數千年來累積的跟環境、跟上天的互動關係,和隨之產生很可貴的觀念和方法。這些都可能對地球的生生不息極有價值。但當外來的強盜放一把火的時候,他們沒有想到這些問題,沒有想到可能有一些重要的觀念知識是在未來可以救大家的。
另一種情形是「要錢還是要命?」有很多地區為了所謂的「發展」和「資源」,把許多山林地區都出賣了。出賣了之後,造成了氣候變遷,帶來很多危險,就像是南美洲很多的雨林已經被毀滅了。所以,為了不要再有遺珠之憾──特別是這個世代變化非常快,在經歷大的衝擊以後,我們回顧起來發現丟掉了很多東西。我們常常聽到長輩或前人說:「哎呀,可惜當年有一套很好的學問,現在沒了!找也找不到了!歷經各種劫難和戰爭之後,都沒有了。」大陸有文革,台灣現在有去中國化。這些都可能是(造成「文化滅絕」的)危險。
最後一個部份,談得是「多元文化是永續的根基」,就是現在世界的發展已經趨向一致化,但多元多樣才是維持地球生存的重要因素。比如,從遺傳學來講,如果一群人的DNA非常接近,當他們共同承受到某一種瘟疫襲擊的時候,剛好那個瘟疫針對這種DNA特別有效,那麼一下子就滅絕一大片了。反而是各種不同人種、基因,所組成的群體,在面臨各種瘟疫的襲擊時,存活率會比較高。文明、文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接下來,我們繼續就各個主題來討論:
一、跨多元文化溝通合作化解劫難
目前「一帶一路」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只是中國政府的,更是全世界的政策,甚至在聯合國正式登記的,公認為是世界級的發展政策。到底「一帶一路」終會帶領人類通向何方?會不會成就一個所謂「世界島」的經濟圈?這是我的推想,對未來的端景,而今天只是開始。「一帶一路」就是陸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兩者合併起來,稱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又剛好是在歐亞大陸上面,包括連結的非洲,這個區域合在一起是人類古文明最昌盛的地區。大家共同結合起來,除了要修基礎建設,把硬體的肌腱連結;另外,軟體的肌腱,也就是把觀念政策整合起來,互通有無──這樣發展的話,將來很可能會形成一個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也就形成是一個世界島經濟圈。
但是這個想法有沒有困難呢?當然有。一個是「斷層線的衝突」,這個是美國哈佛大學杭廷頓教授特別講的──文明地區之間本來不開放,彼此間不相往來。開放之後發現,彼此有很多共通處,也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就形成了彼此之間的衝突。杭廷頓教授當年提到這個問題,這幾年果然所有發生的動亂都跟此有關。
另外是生態環保的問題更加嚴重。尤其是地球溫度上升,對環境的變化──這與意識形態沒有關係,而是跟你的生活習慣和發展模式有關。要是因為地球溫度升高造成大水氾濫,或有大的變動,使得人類成片成片地死亡──這在歷史上不是沒發生過。如同前面提到「方舟」的存在,不就是為了躲避在那個時代所發生的大的、集體災難嗎?
最後是,到底跨多元文化溝通合作如何來化解劫難?
1-1. 一帶一路通往世界島經濟圈?
「一帶一路」就是自古以來所講的「東西(方)」,而「絲綢之路」反而是新的名稱──由150年前德國人Von Lichtenstein所提出來的,他只是在描述東西南北的經貿文化宗教人種交流的名稱。海上絲綢之路在五世紀就出現了,從日本、韓國一路下來往西方走。如果我們說水上漂浮的陸地都定義為島,從地圖上來看歐、亞、非三大洲,整合三大洲的市場的話,將來這就可能變成一個世界島──這是世界島經濟圈的基礎。
目前中國大陸花了特別多心血和計畫,為了打通所有區域之間的連結,所以有所謂的「高鐵絲路」,也同時開始了海上絲綢之路。2013年開始第一列列車,在2016年1月到10月間,光義烏對英國進出口貿易就達到了5.69億美元,比2015年成長了10%。從這些現象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各地彼此之間連結關係越來越密切,所以機場也發展起來。在過去,舊的絲綢之路從陸上,因為海運的崛起而被海上絲綢之路所替代了。所以從歐洲人因為海運興起,結合文藝復興之後的工業革命,使得整個世界幾乎沿海地區都是被歐洲人的航運力量佔據。等到二戰中期出現了空運,均衡的態勢又因為空運而改變──只要你有地方能建機場,有人願意跟你對飛,透過國際協定,你就可以到處都去了。空運的興起是繼陸上絲綢之路被海上絲綢之路打敗以後,在二十世紀出現的一個巨大的變動──這個變動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均勢。
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發現了新大陸,是歷史上第一次大的衝擊出現;接著空權出現的時候,又把以海運獨霸的交通物流體系改變了,變成了現在海、陸、空三方面拉鋸──特別以空運的能量越來越大。這段話的目的,在於我們尋找整個世界變動的模式是甚麼?──我們可以從交通物流來看:交通物流對改變發展模式佔有極為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航空機場、高速鐵公路系統把遙遠內陸地區的能量都釋放出來了。
在紐約時報上就講,舊的絲綢之路現在又開始要變成新的絲綢之路了,它將讓中間的(指內陸)整塊地區的文明,因為交通、經濟、文化的交流而變得活絡。一旦開始活絡,當地的文化也同步在發展,特別是很多過去已經壓抑了將近六百年(從舊絲綢之路到新絲綢之路其實有六百年時間),等到這一些交通網絡出現,連結了歐、亞、非洲,光是從人口和資源來說,就會是人類歷史上應該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龐大的、空前的數字。所以這個變化是很難想像的。我們在找未來會怎麼發展,一定要看到它的衝擊在甚麼地方?它的幅度程度會有多大?
因為這些高鐵,造就了很多的區域市場的興起。光是歐洲,就佔了世界GDP的總量的22%到23%,加上日本佔百分之十幾,和中國佔百分之十四十五左右。這些目前加起來,等於是把整個歐亞洲的GDP加在一起,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市場。這個現象,對美加地區從競爭的角度來看,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所以我們從模式來看,「一帶一路」其實就是海上絲路跟空中絲路;交通物流就是高速鐵公路和航空。這樣的演化模式形成了可能會出現的歐亞非世界島經濟圈。由空權和高速鐵公路系統解放了內陸,但人們會付出甚麼代價?我們在講好的一面時,同時要考慮我們要付出的成本。這樣的話,還有可能會形成世界島文明圈嗎?
一帶一路可能整合成亞歐非世界島經濟圈嗎?這個問題,我還沒有答案。但是我想提出這一點讓大家來思考:它是不是改變了人類政經文化的大格局?如果有,會改變到甚麼程度?然後引發新舊利益的團體和多元文化的衝突與合作又是甚麼?因為我們都知道,每一個族群,每一個地區,它的核心其實是文化。這就是為甚麼 毓老師再三提夏學,中國自己的文化等。因為有了核心文化,產生了關鍵的思維模式;有了思維模式,產生了行為模式。所以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在不同的群組文化圈裡面,產生的是甚麼樣的關係?西方有一套思維模式,它的核心價值是從宗教一直演化到他們整體的發展戰略思維,提出了很多想法。「世界島」的思維,最早也是由英國戰略家McKinder提出來的,但他那時候提出的角度,是以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為主;跟我們現在這種和平式的想法不完全一致。
1-2. 斷層線衝突挑戰人類和平?
「斷層線」導致戰爭出現──在發展過程中,由於不同的文明區之間的差異,造成戰爭。現在「一帶一路」發展最大的挑戰就是斷層線的衝突,從敘利亞的戰爭一直到新疆現在的狀況都是。它跟宗教民族有關,但「斷層線的衝突」是不是會影響人類和平?當我們仔細看就俄羅斯、歐洲、波斯、突厥及阿拉伯等,這麼多的文明區,他們的文化底蘊都很深厚。都有自己關於關於哲學思想、天人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等很悠久、底蘊深厚的看法。這些看法有些很類似,但也有的表現方法很不一樣──這個就可能形成衝突。在宗教上更是如此。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等等宗教,彼此的關係很複雜。甚至於單一宗教,由於程度上不同──像伊斯蘭國是屬於伊斯蘭教的瓦哈比教派,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才是真正最純正的──在這樣的想法之下,他們連自己的宗派之間都形成了以殺戮為主的衝突。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很小確幸、很平穩的社會(台灣),但我想宗教衝突會慢慢地逼近我們的生活。因為世界越來越接近,我們無論在國內外也都會碰到很多的宗教派系或民族思想,大家各有各的自尊心,各有各希望達成的人生目標和理想。但是,如果我們不瞭解對方,我們很可能不知道有些現象為甚麼會這樣。就好像我到了新疆、中東,甚至俄羅斯,就發現有時候彼此間的差異會引起很大的壓力。這樣都是真正存在的。
最近有很多殺戮的圖片讓人覺得很可怕,這些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不只是現在,其實人類歷史上,殺戮的手段存在有很長一段時間。殺戮是離不開政權和利益團體的鬥爭,包括乾隆皇帝在當時對新疆採取了種族滅絕──這位號稱十大武功(功勳)的人,殺了七十萬蒙古人。雖然他們自稱「滿蒙一家」,可是又為甚麼殺得下手呢?這就涉及了另外一個議題「衝突與和諧」。殺戮與和平之間有很多的因素,可以從現代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猶太人為甚麼會被殺那麼多?今天伊斯蘭國也用相同的方式,都可以來探討。
所以文化之間的差異跟衝突,因素非常的多;像歷史恩怨、彼此的認知不同、大家的行為模式不同等等。而對文化的認定也有差別,比如:好萊塢和寶來塢。初次看到寶萊塢的人,都會啞然失笑──因為我們不習慣他們的動作;但反過來,他們看我們的可能也覺得很滑稽。問題出在哪裡?出在彼此文化認知上的落差。
再來就是各個不同的民族,我最近接觸比較多的是台灣原住民。我發現台灣原住民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和認知,也跟我們(指漢族)也不太一樣。他們認為有很多生活區域是他們祖宗留下來的,他們認為漢族不瞭解他們或有很多誤解。但是,他們反過來是不是也有些誤解?我想也在所難免。這就是文化差異產生的問題。同樣講俄語的烏克蘭人跟俄羅斯人的看法,因為利害、立場、關係,甚至宗教習慣都有差別。所以這些都是在利害關係上和感情上沒有結合在一起,這些也是文化的衝突。即使在泰國,保皇黨一派與當時以塔信為首農工黨一派也有衝突。這些都是進行式。我們也覺得奇怪為甚麼同一國中也有衝突?就是感情跟厲害的結合度不夠。還有就是藏密佛教和無神論之間,也都認為不同。這些在杭亭頓教授所說的,是典型的 faultline war(斷層線戰爭)──就是對比兩造間有差異,就好像是地震帶中間的那條斷層線。
我們常說房子不能蓋在斷層線上。不然的話,可能過兩天大地震一來,三樓變一樓──這在南投就發生過。所以這些都是新形式,就形成了新挑戰。到底是新進步還是新的滅絕?我們在當時都是正面看待,但是當衝突真的發生時會怎麼樣?在歷史上有很多例子,不見得都樂觀。所以,人類變遷上巨大的衝擊影響了甚麼?我們看清楚了嗎?我們準備好了嗎?就像 毓老師講的,如果做錯了,是自掘墳墓!這聽起來真是令人不寒而慄,但 毓老師講的都是事實。
1-3. 生態環保威脅人類生存?
生態環保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當地球溫度上升2度時,上海和紐約會淹沒大部份,科學家們預測,今天的東方明珠都已經淹水了。如果升高4度,氣象中心做的推演全球有六億人泡在海裡面──受害最嚴重的都在中國,上海、天津、香港、浙江、台灣等──台灣到時候也會淹得很慘,很多沿海地區都淹沒了。而且發生的時間並不會太久,這更是可怕了(顏色越深表示海平面越高,淹沒的可能性高)。所以人類除了面臨文化的衝突,還有就是,我們如何面對集體可能滅絕的(環境)危險?
1-4. 跨多元文化溝通合作化解劫難?
所以,合作才能自救。其實人類已經到了整合運用多元多樣的生存經驗的階段。因為我們只有一種生存方式。比如,每天上下班是一種生存方式,但可能還有別的方式──這時候向非主流的部落文化學習是很有價值的。我們談野地生存,但很多部落的人天天以此為生。當環境問題來臨時,我們要向部落、向生活和戰鬥是合一的人學習,這時候他們的價值就很重要了。但由於他們跟我們的生活和文化不太一樣,我們如果需要他們的生存技能和觀念方法,我們就必須要跟他們合作,才能化解劫難。同理心、互愛,平等尊重、利益與共都很重要。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