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5/1/1
促使⼈類社會制度形成和改變的直接原因是⼈的利⼰性,其它因素都是通過⼈的利⼰性,來影響⼈類社會制度的形成或改變的。
所有發達的⼯業國家,在步⼊資本主義社會之前,其社會制度都不適合近代⼯業發展需要,企業常常被徵收⾼額賦稅,被勒索,被剝奪經營權,甚⾄被搶奪。這就會引起企業縮減規模或倒閉,使⼯⼈失業。⼈類⾃⾝的利⼰性使企業所有者和⼯⼈都希望企業經營順利,於是,資產階級就經常性地聯合⼯⼈階級與舊制度展開⽃爭,當企業達到⼀定數量時,資產階級和⼯⼈階級的⼒量就超過了舊制度維護者的⼒量,於是就聯合起來,推翻了舊制度,建⽴了相對適合企業發展的資本主義制度。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建⽴之初,或許由於勞動者在⽴法、⾏政和司法三權上缺乏話語權,或許由於資本和權⼒勾結現象嚴重,⽆論因為什麼,當時的社會在⽴法、⾏政和司法三權上,都過分忽略了勞動者的利益。結果是,隨著企業之間競爭的加劇,使勞動者的實際收⼊越來越低,勞動時間越來越⻓,並且勞動條件惡劣,還經常出現經濟危機,使勞動者失業率⼤幅度增⾼。⾯對殘酷的現實,勞動者就在⾃⾝利⼰性的作⽤下聯合起來,建⽴了⼯會組織,通過罷⼯和談判等⼿段與資產階級相抗衡。這就說明,社會制度需要⼀個代表勞動者的組織,來與代表企業所有者的組織談判,以就勞動者的勞動時間長短、工資待遇和勞動條件問題達成妥協。然⽽,資產階級和他們的政治理論家們或許是被眼前利益蒙蔽了⼼智,竟然沒有對社會制度的漏洞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馬克思和恩格斯針對這種情況創⽴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說認為,剝削和經濟危機均源於私有制,⽆產階級可以組建⾃⼰的政黨—共產黨,由這個政黨領導⽆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和其他⼀切剝削階級,消滅私有制,建⽴公有制,讓⼈⺠當家作主,也就是實⾏⼈⺠⺠主,這樣就能消除剝削和壓迫,實現按勞分配,使⽣產⼒得到解放,從⽽使經濟快速發展,使物質財富極⼤豐富,最終實現按需分配。可見,馬克思主義⾸先要達到⽬標,就是政治上實⾏⼈⺠⺠主,經濟上實⾏按勞分配。⾄於組建⽆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和建⽴公有制,則只不過是實現“政治上的⼈⺠⺠主和經濟上的按勞分配”這⼀⽬標的⼿段⽽已。讓⼈⺠當家作主,消除剝削和壓迫,實⾏按勞分配,這些話對⼈⺠是極具誘惑⼒的,由於對⼈的利⼰性理解不深,⼈們相信了馬克思主義。於是,在⾃⾝利⼰性的驅使下,紛紛開始⽀持共產黨,以⾄於許多國家在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私有制,建⽴了公有制,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制度,只不過是⼈類在⾃⾝利⼰性驅使下,對資本主義制度漏洞作出的初步反應結果,不是⼀種成熟的社會制度。所以,⼈類必須⾸先瞭解⼈的利⼰性,在此基礎上,結合⼈類其它研究成果,找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不⾜之處,加以避免;找出兩者的⻓處,加以吸收利⽤,形成基本適合⼈類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社會制度理論,並把它付諸⼈類的社會實踐,使之不斷完善。⽽不是在理論上,要麼全盤肯定,要麼全盤否定;在社會實踐中,從⼀個極端,跳到另⼀個極端。
⼈的利⼰性,是由⼈的利⼰感覺、利⼰知覺、利⼰思想、利⼰動機和利⼰⾏為構成的。⼈類的利⼰性是由利⼰⾏為表現出來的;利⼰⾏為是由利⼰動機決定的;利⼰動機之所以具有利⼰性,是因為其形成過程有利⼰思想參與;利⼰思想之所以具有利⼰性,是因為其形成過程有利⼰知覺參與;利⼰知覺之所以具有利⼰性,是因為其形成過程有利⼰感覺參與;⼈的利⼰感覺之所以具有利⼰性,是因為⼈類形成利⼰感覺的物質系統具有利⼰性;⼈類形成利⼰感覺的物質系統所具有的利⼰性,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是⽤來保護⼈類個體的。根據是否對其他⼈造成損害,⼈的利⼰性可分為⾮損⼈利⼰性和損⼈利⼰性。⼈的⾮損⼈利⼰性是指不以損害他⼈利益為前提的利⼰性,是由⾮損⼈利⼰思想、⾮損⼈利⼰動機和⾮損⼈利⼰⾏為構成的。⼈的損⼈利⼰性是指以損害他⼈利益為前提的利⼰性,是由損⼈利⼰思想、損⼈利⼰動機和損⼈利⼰⾏為構成的。⼈的⾮損⼈利⼰思想要求⾃⼰的⼈⾝安全和財產安全不受侵害,要求⾃⼰在不損害他⼈利益的前提下,有包括獲取物質財富在內的任何⾏為⾃由。可見,⼈的⾮損⼈利⼰思想所要求的,就是西⽅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所宣導的⼈權和⾃由。⼀般情況下,⼈的⾮損⼈利⼰性不但對個體⾃⾝有利,⽽且對⼀些相關的⼈,乃⾄對整個社會也有利。如果⼀個⼈的⾮損⼈利⼰思想所要求的任何事情受到損害,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的⾮損⼈利⼰權⼒受到了損害。⼈的損⼈利⼰思想認為,為了滿⾜⾃⾝需求,⾃⼰可以攫取他⼈的財富,剝奪他⼈的勞動成果和⾏為⾃由,甚⾄可以損害他⼈的⼈⾝安全。故⽽,⼈的損⼈利⼰性只對個體⾃⾝有利,或者只對包括個體⾃⾝在內的極少數⼈有利,⽽對被其直接損害的⼈,乃⾄對整個社會則是有害的。⽐如,⼀個⼈出資⼈從事⽣產活動的思想、動機和⾏為,就屬於⼈的⾮損⼈利⼰性。這種⾮損⼈利⼰性⾸先是對⾃⾝、家⼈和其雇傭的⼯⼈有利,因為它不但能夠解決出資⼈⾃⾝及其家⼈的⽣計問題,也能夠解決其雇傭的⼯⼈的⽣計問題,還可能為⾃⼰積累較多的財富;其⽣產過程開始以前,需要購買原料和機器設備等商品,這就對以⽣產原料和機器設備等商品為⽣的⼈有利;⾃⼰、家⼈和其雇傭的⼯⼈有錢購買⽣活⽤品等商品,這就對以⽣產⽣活⽤品等商品為⽣的⼈有利;如果有錢購買奢侈品,還對以⽣產奢侈品為⽣的⼈有利;其⽣產產品的過程,也是⽣產知識的過程,這些知識⽆論是有償還是無償傳播出去,都是對其他⼈乃⾄全社會有利的;即使⽣產者沒有把⾃⼰在⽣產過程中得到的知識傳播出去,其它⼈也可能從這個⽣產者⽣產出來的產品得到啟發,從⽽對他⼈乃⾄全社會有利;此外,這些⽣產活動還為國家帶來稅收收⼊。假如社會制度對⼈的損⼈利⼰性⾏為抑制程度不夠,對⼈的⾮損⼈利⼰權⼒保護⼒度不夠,就會導致對企業的保護⼒度不夠,公職⼈員就可能在其損⼈利⼰思想的驅使下,借職務之便勒索企業,這就是⼀種只對公職⼈員⾃⾝有利,或者是只對包括公職⼈員⾃⾝在內的極少數⼈有利,對被其損害的⼈,乃⾄對整個社會都有害的損⼈利⼰⾏為。因為它可以使企業所有者縮⼩⽣產規模,解雇⼯⼈,甚⾄使企業所有者破產,這就使企業所有者的⽣產給整個社會帶來的好處減少或消失。所以,好的社會制度應該儘量限制⼈的損⼈利⼰性發揮作⽤,儘量保護⼈的⾮損⼈利⼰權⼒,以避免⼈的損⼈利⼰性對社會產⽣不利影響,使⼈的⾮損⼈利⼰性最⼤限度地發揮其對整個社會的有利作⽤。好⼈和壞⼈的區別是,好⼈的損⼈利⼰性從不針對沒損害過他們、他們的家⼈及他們的親朋好友的⼈,可見,好⼈就是不⾃私的⼈,或損⼈利⼰性弱的⼈;壞⼈則只要是對⾃⼰有利,從不顧及是否損害他⼈利益,可見壞⼈就是⾃私的⼈,或損⼈利⼰性強的⼈。在⼀個社會中,好⼈和壞⼈數量的多寡,受社會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個好的社會制度,可以通過改變社會環境,影響⼈的思想,使壞⼈變成好⼈,⽽⼀個壞的社會制度,也可以通過改變社會環境,影響⼈的思想,使好⼈變成壞⼈。
《共產黨宣⾔》宣稱,共產黨沒有任何同⼈⺠⼤眾利益不同的利益。但是,如果你明⽩有關⼈類利⼰性的原理,你就會知道,共產黨⼈同樣是⼈,同樣具有利⼰性,同樣有好⼈和壞⼈之分。客觀地說,在沒取得國家政權以前,共產黨內好⼈還是遠多於壞⼈的,因為⾃私的⼈⼀般不會加⼊沒掌握國家政權的黨。也正因為如此,共產黨才可能取得國家政權。眾所周知,共產黨組建以後,⼀直是靠發展制來擴⼤或維持黨員隊伍的。在取得國家政權以前,靠發展制來擴⼤或維持隊伍的共產黨,或許還可以勉強代表⼈⺠意願。但取得政權以後,情況就不同了,⾃私的的⼈蜂擁⽽⾄,想盡⼀切辦法,利⽤黨內領導⼈的利⼰性加⼊共產黨,並進⼀步獲得權⼒,以分享權⼒帶來的好處。這樣,共產黨就再也⽆法代表⼈⺠⼤眾意願了。其實,共產黨取得政權以後,⾮得想要讓其代表⼈⺠⼤眾的意願也不是沒有辦法,其辦法就是靠選舉制來確⽴黨員,靠打票制來維持黨員隊伍的純潔。但如果真的那樣,共產黨就不再是⼀個黨派,⽽是名符其實的選舉產⽣的⼈⺠代表集體。即使我們硬要把它看成⼀個黨派,也應該改名,以改掉“共產”兩個字,因為,靠所謂公有制發展經濟是⾏不通的(關於這⼀點我稍後會講),若黨內的任何⼈死抓著“共產”這個宗旨不放,那他遲早是要落選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概沒深⼊研究過⼈的利⼰性,因為他沒有提出共產黨⼀旦取得政權,其擴⼤或維持隊伍的⽅式,就應該⽴即由發展制改為選舉制和打票制。即便是提出了,党的領導者們也⼀定不會同意,因為他們也是⼈,也有利⼰性,他們是決不允許⾃⼰付出了較多汗⽔、鮮⾎,甚⾄他們親⼈⽣命代價得來的江⼭拱⼿讓出的。除⾮還有讓他們滿意的補償措施,來補償他們前期的付出。然⽽,沒有。
於是,共產黨在取得政權以後,仍然以發展制來確⽴黨員隊伍。共產黨領導⽆產階級推翻原有社會以後,主要基於兩點獲得了⽴法、⾏政和司法官員的任免權⼒。⼀是《共產黨宣⾔》中說,共產黨沒有任何與⽆產階級和⼈⺠⼤眾利益不同的利益;⼆是推翻原有社會制度是在共產黨領導下完成的。⾄於所謂選舉,多半只是流於形式⽽已。共產黨通過沒收某些私⼈企業,以及“公私合營”等⼿段,把私有制企業,變成了所謂的公有制企業,於是拿到了⾮農企業的管理權。共產黨沒收了地主的⼟地,建⽴了所謂農村集體所有制,於是拿到了農業⽣產管理權,和與⼟地相關的其它權⼒。這樣,共產黨就⼏乎掌握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所有權⼒。簡單地說,在社會主義國家,權⼒結構呈⾦字塔形,共產黨的最主要領導或最主要領導集體,掌握著黨政軍⼤權處於⾦字塔尖,以逐級分叉的⽅式向下輻射,黨的組織也隨之逐級向下輻射。也就是說,權⼒來⾃於上⾯,下⾯的掌權者,只對上⾯賦予他權⼒的⼈負責,不對⺠眾負責。這種權⼒結構⼀直延伸到企業內部,或者說,企業內部的權⼒結構是社會權⼒的延伸。
馬克思主義的宗教觀,排除了宗教對共產黨執政的絕⼤部分影響,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說,排除了其他黨派與共產黨競爭執政地位的可能性,也排除了⺠主監督的可能性。所以,社會主義就是⽆宗教影響,⽆黨派競爭,⽆⺠主監督的黨派治理國家模型,我們將其稱為純⼀党治國模型。純⼀党治國模型的展開,對研究黨派利益與⺠眾利益之間的衝突⾮常重要。
⼀般情況下,智商特別⾼,能夠理解尖端知識的⼈,羅輯思維能⼒都特別強,他們很容易被各種客觀規律所吸引,甚⾄不能⾃拔,他們不會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到溜須拍⻢上,也不屑于為了權⼒溜須拍⻢;智商不太⾼,但損⼈利⼰性很弱的⼈或不⾃私的⼈,也不會為了權⼒溜須拍⻢;智商不太⾼,但損⼈利⼰性強的⼈或⾃私的⼈,物欲都很強,他們得到權⼒的欲望最強。為了得到權⼒,只要認為收穫⼤於付出,他們就會不惜⽤盡各種⼿段,忍常⼈所不能忍。也可以說,為了權⼒,他們會表現出⾼情商。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掌權者中⾃私的⼈越來越多,他們常常為了相同的⽬的結為統⼀的整體,使他們的⽃爭能⼒倍增。由於社會制度沒有對官員的獎勵機制,使得好官員⼀盤散沙,以⾄於⾃私的官員竟然逐漸成了主流。當然了,⾃私的官員之間,也存在著利益衝突,尤其是到了後期,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會⽩熱化的,不過,前期他們是以聯合主的,很少出現利益衝突。⼀般情況下,⾃私程度強的官員提拔的官員,⽐⾃私程度弱的官員提拔的官員更加沒有道德底線,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官員的道德⽔平逐漸下降。⼤量符合條件的⾃私的⼈擠進官僚體制內,與體制外⾃私的⼈遙相呼應,即使出現再多損害⺠眾利益的事,也就都不⾜為怪了。
⾃私的⼈之所以⽤盡阿諛奉承、⾏賄,甚⾄⾊誘等⼿段獲取權⼒,並不斷向權⼒頂峰攀登,是為了享受權⼒帶來的好處。所以,在體制內,上級官員希望下級官員獻媚他們並向他們納貢。於是,下級官員在官員⾯前滿臉諂媚成了常態,下級官員還不得不競爭性地向上級官員進貢。這些經濟負擔,最終都要壓在勞動者⾝上,使勞動者的負擔越來越重,越來越⽆法承受。不僅如此,⾃私的官員為了⾃⾝的安全,還聯合起來,打擊、排擠,甚⾄陷害不同流合污的官員,使得原本不⾃私的官員也只能隨波逐流,以求⾃保。最終,⼏近整個官場都被⾃私的官員統治。⾃私的⼈掌權之後,還會打壓有能⼒的⼈,以免影響他們的升遷之路。這使得⼤量的⼈才被埋沒,有的被迫到國外發展。
由此可見,這種社會制度,不但是⼀種⼈剝削⼈的社會制度,還是⾃私淘汰⾮⾃私,⾼情商淘汰⾼智商的社會制度。從⻓期來看,如果這種社會制度延續下去,不但會使⼴⼤⺠眾越來越貧窮,還會使⼈的素質越來越低下。所以這種制度是難以持久的,否則,整個國家都
⾯臨著被淘汰的⻛險。再說社會主義公有制,按照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公有制包括全⺠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在社會主義全⺠所有制下,企業的負責⼈由共產黨官員來任命,⽽共產黨的官員卻不是企業所有者,企業負責⼈當然也不企業所有者。有⼈會說,在社會主義國家,每個⼈都是全⺠所有制企業的所有者。那麼,社會主義國家的每個⼈都有股權證書嗎?能按股權份額⾏使投票權,來決定企業領導者嗎?能按股權份額分到股息嗎?能⾃⾏處置⾃⼰那份股權嗎?實際上都不能,那就不是全⺠所有制。假如都能,那也不是全⺠所有制,⽽是私有制了,因為⼀定會有⼀些⼈陸續賣掉股權,也⼀定會有另⼀些⼈逐漸買⼊股權使股權不均等的。所以,實際上,不存在全⺠所有制,甚⾄,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都不能說存在公有制,只存在國有制。這就是後來某些社會主義國家不再提全⺠所有制的原因之⼀。同樣,集體所有制也只不過是國有制的⼀種形式⽽已。可見,國有企業不過是所有權不屬於任何⼈的企業,因⽽,沒有任何⼈既有權⼒,⼜有動⼒使其保值增值。所以,這種企業的⽣產經營必然存在著極⼤的浪費,⼈才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被打壓,⼈們只想著如何從企業得到好處。結果是,誰向企業的負責⼈低頭,誰得到的利益就多。這⼀點,正是⼈才所不具備的。因此,在所謂的公有制下,根本⽆法實現按勞分配,⽽是按須分配,溜須拍⻢的須。這樣的企業必然⾛向崩潰。所以,社會主義國家要麼搞改⾰開放,引⼊私有制,要麼因國家瀕臨破產⽽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只有少數沒有做出改變的⼩的社會主義國家靠救濟⽣存。可見,靠所謂的公有制來發展經濟是⾏不通的。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開放,就是“對內改⾰,對外開放”。所謂對內改⾰,就是在農業⽅⾯,把⼟地承包給農⺠;在⼯業、商業和服務業⽅⾯,允許私有制企業存在,允許把國有企業賣掉,或改造成國家和個⼈(或私有制企業)共同持股的股份制企業。所以,社會主義國家的改⾰就是引⼊私有制。所謂對外開放,主要是指向資本主義國家敞開國⻔,把資本主義國家的資⾦和技術引⼊國內,把國內資源和廉價勞動⼒⽣產的商品銷往國外。
引⼊私有制以後,在私有制企業競爭下,國有企業的劣勢更加暴露⽆遺,這使它們加速向破產邊緣滑落。因此,社會主義國家不得不把絕⼤多數國有企業直接賣掉,或改造成為國家和個⼈共同持股的股份制企業。這種企業通常被稱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我們將其簡稱為混合企業。混合企業包括⾮國家控股的混合企業和國家控股的混合企業。⾮國家控股的混合企業和完全私有的股份制企業沒有太⼤差別;國家控股的混合企業,好於純國有企業,但仍然與純國有企業有類似的弊病。為了維護社會主義的⾯⼦,領導者們不得不把⼀些所謂的關係到國計⺠⽣的⾏業中的國有企業,和國家控股的混合企業,變為壟斷企業或半壟斷企業。這⼀舉動,使社會主義國家得到了壟斷利潤,也可以把它看成國家向⺠眾徵收的間接稅。⼀個本來是該倒閉的企業,通過壟斷經營的辦法使它活了下來,甚⾄還盈利,那麼,使它活下來甚⾄還盈利的錢,必然是從其它⾏業的勞動者和企業所有者⼿中擠壓出來的。這些壟斷和半壟斷⾏業的存在,也使社會主義國家⾮壟斷⾏業的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強勢程度減弱,要想彌補這個相對減弱,必須進⼀步擠壓這些⾏業勞動者的收⼊。由此可見,因為社會主義壟斷和半壟斷⾏業的存在,使所在國⾮壟斷⾏業的勞動⼒收⼊占⽐進⼀步下降,結果是消費更不⾜以⽀撐⽣產,所以更加需要依賴出⼝。社會主義的⾏業壟斷和半壟斷,不但不會使這些⾏業本⾝效率提⾼,相反,由沒有了競爭壓⼒,使這些⾏業的效率會進⼀步下降,結果是這些⾏業只能像腫瘤⼀樣,進⼀步吸收⾮壟斷⾏業的養分。⼀旦進⼝國⼤幅度增加關稅,或限制進⼝,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就會承壓,甚⾄出現倒閉潮。光是社會主義壟斷和半壟斷⾏業的存在,就使馬克思主義的按勞分配原則根本⽆法實現。況且,裁判員下場當運動員于理不容。所以,國有企業和國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根本就不應該存在。不僅如此,由於官員的損⼈利⼰性⾏為沒有⺠主監督的制約,直接主管⺠眾事物的官員,就利⽤職務之便把⼿伸向了⺠眾的腰包,直接主管企業事物的官員,就利⽤職務之便把⼿伸向了企業的腰包。這種勒索,隨著官員競爭官位激烈程度的逐漸加劇,⽽越演越烈,使私有制企業的處境⽇益艱難,甚⾄破產倒閉。更有甚者,竟然直接出⼿搶奪私有制企業。可見,沒有⺠主選舉和⺠主監督,沒有⼀整套保護私有制企業的社會機制,私有制企業是很難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期健康地⽣存下去的。
同樣,社會主義的農村集體所有制,
也使農業⽣產效率低下,使農⺠普遍貧窮。通過農村集體所有制改⾰,把⼟地承包給農⺠以後,農業⽣產效率就有了⼤幅度提⾼,使多數農⺠家庭都有了餘糧余錢。這⼀點,在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的報紙和雜誌上,隨處可見的農⺠有了余錢餘糧後充滿喜悅笑容的照⽚,就可以證明。然⽽,好景不⻓,農⺠⼜很快貧窮了。那麼,後來農⺠⼜是怎麼變窮的呢?關於⼟地私有化這個涉及到農業深層次改⾰的問題,我們不做討論。表⾯原因就是農業⽣產成本連年以較⾼幅度上漲,⽽糧⻝價格卻以較低漲幅上漲甚⾄下跌。實際上,國家只要杜絕經營農業⽣產資料的企業與政府相關部⻔勾結,來壟斷農業⽣產資料經營權,農業⽣產資料的價格就不會漲幅過⾼。⾄於糧⻝價格漲幅過低甚⾄下跌,原因就更明顯了。每個國家可耕種的⼟地是有限的,⼈⼝數量基本上每年都有所增⻓,在這個前提下,國家只要不允許在不標識的前提下,銷售轉基因糧⻝,只要不進⼝或少進⼝糧⻝,糧價就會隨著其他商品價格的上漲⽽上漲,甚⾄漲幅更⾼,這樣,農⺠的收⼊就會隨著物價上漲⽽增加,甚⾄可能增加的更多。更好的辦法,是增加農業進⼝關稅⾄某⼀合適的⽔平,這樣做既能增加政府收⼊,也能使農⺠收⼊不降低,甚⾄反⽽增加。⽽且,這樣做在國際上也能說得過去,因為農業出⼝⼤國都對農業進⾏了⾼額補貼。再不⾏,國家還可以通過收儲糧⻝,來防⽌糧價過低。我要說的是,⼏乎所有的國家的糧價,都在政府的掌控之下,社會主義國家更是如此。搞改⾰開放的社會主義國家,之所以讓糧價保持較低的漲幅,甚⾄使其下跌,其⽬的是降低農⺠收⼊,讓農⺠不得不去城⾥⼯作,使⼯⼈的⼈數增加,⼯⼈的⼯資下降,從⽽壓低企業的⽤⼯成本,使其⼯業產品在國際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從⽽為政府賺取更多外匯。也就是說,農⺠和⼯⼈的利益同時成了犧牲品。這與馬克思主義的“按勞分配”原則相違背。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農⺠和⼯⼈⼿⾥沒有選舉權和監督權,⽆法保護⾃⼰的利益。或者說,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沒有
實現“⼈⺠⺠主”。
在城市化的過程中,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總是利⽤其⼿中的⼟地壟斷權,將⼟地使⽤權以盡可能⾼的價格出售給房地產開發商,並且使⼟地使⽤權的出讓價格逐年遞增,因此,住房的價格也逐年遞增。這樣,就引起了包括官員在內的富⼈紛紛囤積房產,也引起了房地產開發商⽆節制地建房。其最終結果是,⼀⽅⾯住房嚴重過剩;另⼀⽅⾯,普通家庭為了購買⼀套住房,往往須要掏空家庭成員的全部積蓄,甚⾄還要背負很⻓時間的貸款。當住房持有者發現住房嚴重過剩,發現即使⾸付和利率⼀降再降,普通家庭也買不起房或不願再買房時,就紛紛開始拋售⼿中持有的住房。隨著住房價格的下跌,杠杆率⾼的房地產企業就因資不抵債⽽率先倒閉,於是就拉開了房地產企業倒閉的序幕。當然也有房地產企業發現苗頭不對,提前撤出房地產⾏業,甚⾄有直接撤到國外的。炒⾼⼟地使⽤權價格,⼀⽅⾯使企業的⽤地和⽤⼯成本增加,另⼀⽅⾯使⺠眾的消費能⼒不斷萎縮。所以,炒房地產對⾮房地產企業的殺傷⼒是巨⼤的。炒房地產不但使許多房地產企業倒閉或撤⾛,也會使許多⾮房地產⾏業的企業倒閉或撤⾛。企業倒閉或撤⾛,會使失業率上升,失業率上升⼜會使消費能⼒進⼀步萎縮,消費進⼀步萎縮會使企業加速倒閉或撤⾛,形成惡性循環,於是就形成了企業倒閉潮和撤⾛潮。所以,炒房地產⼀⽅⾯奪⾛了許多⺠眾的⼀⽣積蓄,另⼀⽅⾯⼜奪⾛了許多⺠眾的⼯作機會。隨著消費⽔平快速下降,房地產價格快速下跌。當住房價格下降到⼀定程度後,房產斷供潮就會出現。再加上企業倒閉潮的影響,銀⾏系統就會遭受重⼤打擊,系統性經濟危機也就在所難免了。
社會主義國家⼟地國有的社會實踐說明,⼟地資源被國家壟斷,不但影響⼟地資源的市場定價,也影響勞動⼒資源和其他資源的市場定價。也說明,如果⺠眾沒有選舉權和監督權,就只能被剝削。即使被《共產黨宣⾔》宣稱為沒有任何與⼈⺠⼤眾利益不同利益的共產黨掌權也不例外。
由於馬克思和恩格斯忽略了⼈的利⼰性,導致按照馬克思主義所創⽴的政權⾛向了集權制或極權制;導致按照馬克思主義所創⽴的公有制企業沒有⽣命⼒,不得不轉⽽⾛向私有制加社會主義壟斷制。在這種體制下,官員對私有制企業的競爭性盤剝,壟斷和半壟斷的國有企業和國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對私有制企業的擠壓,使能讓國家興旺發達的社會造⾎細胞——私有制企業難以⽣存。結果是,社會主義國家既沒能實現⼈⺠⺠主,也沒能實現按勞分配。倒是使⾃私的⼈淘汰了不⾃私的⼈,使不太聰明的⼈,淘汰了⾮常聰明的⼈。當然,實現共產主義這個終極⽬標就更⽆從談起了,因為按需分配和⼈的利⼰性格格不⼊。但馬克思主義並不是⼀⽆是處,它是針對在資本主義國家內勞動者沒有⾜夠的話語權,以及勞動者被剝削等弊病⽽⽣的,當初社會主義國家如⾬後春筍班的建⽴,使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重視勞動者的訴求,不得不縮短勞動者的勞動時間,提⾼勞動者收⼊,不得不改善勞動者的勞動條件,不得不消除嚴重的壟斷,降低經濟危機發⽣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所以,如果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國家來說,算是⼀場災難,那麼,對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勞動者來說,卻肯定是福⾳。更主要的是,馬克思主義提出的⼈⺠⺠主和按勞分配,正是⼈類社會制度的發展⽅向。關於這個問題,我稍後會解釋。
社會主義實踐證實,現代國家要想有經濟實⼒、科技實⼒和軍事實⼒,甚⾄要想維持下去,都必須得搞好經濟;要想搞經濟就必須靠私有制企業;要想讓私有制企業發展,⼟地必須私有化;要想讓私有制企業發展,必須保護所有⼈的⾮損⼈利⼰權⼒,必須遏制任何⼈的損⼈利⼰⾏為。這就須要進⾏政治體制改⾰,使每個⼈都有相同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監督權。
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只有承認其有不同於⼈⺠⼤眾利益的⾃⾝利益,並制度性地把⾃⾝利益與⼈⺠⼤眾利益進⾏分割;只有真正放棄對⽴法、⾏政和司法官員的任免權,保留對社會制度的建議權,保留對社會運⾏情況的監督權,才可能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提出的“⼈⺠⺠主”這⼀能使國家興旺發達的政治⽬標。只有徹底放棄“以公有制發展經濟”這⼀不切實際的幻想,才能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提出的“按勞分配”這⼀能使國家興旺發達的分配⽬標。只有這樣,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才能以引導國家實⾏“⼈⺠⺠主”之功,補集權之過,與⼈⺠達成妥協。只有承認制度的缺陷,才能正確地做到該懲罰的懲罰,能寬恕的寬恕,然後,丟掉沉重的歷史包袱,
⾯相未來。資本主義國家實⾏了⽴法、⾏政和司法三權分⽴,互相制約,並且實⾏了選舉制,因此,⽐社會主義國家更適合私有企業發展。然⽽,資本主義國家實⾏的多黨制,使其在消除了⼀黨執政弊病的同時,卻⽆法消除多黨執政的弊病。⾸先,任何⼈都有利⼰性,所以,任何⼀個黨派也都有黨派的團體利益,黨派的團體利益不可能和⺠眾利益完全⼀致,黨派只能是兼顧⺠眾利益以求當選。第⼆,⼀個有當選潛⼒的黨派,⼀定會有⼤量的⾃私的⼈加⼊,並想⽅設法與黨內主要領導拉關係,久⽽久之,黨內主要領導周圍就會以⾃私的⼈為主,假如說,黨派的的創⽴者都不是⾃私的⼈,那麼,黨內主要領導最終被⾃私的⼈取代也是⼤概率事件。因此,⼀般情況下,黨派存在的時間越⻓,在其當選後的執政期,就越容易出現嚴重的腐敗。可見,允許以黨派的形式參選,常常等於從兩群或兩群以上⾃私的⼈中選擇⼀群,來執掌國家政權。第三,黨派領導者的⼤部分時間和精⼒都消耗在黨爭上,使他們花費在研究治理國家上的時間必然很短,所以,黨派領導者⼀定是擅⻓黨爭的⼈,但不⼀定是擅⻓治理國家的⼈。第四,允許黨派參選,就等於在實際上剝奪了不善於黨爭者的被選舉權,⽽醉⼼于研究治理國家的⼈,⼏乎都不善於黨爭,⽽且,不⾃私的⼈,也⼏乎都不善於黨爭。所以,剝奪了不善於黨爭者的選舉權,⼏乎等於消除了善於治理國家的⼈和不⾃私的⼈執掌國家政權的可能性。第五,更主要的是,黨派贏得選舉後,都會把重要位元置換上該黨的⼈,這就便於財團操控。
總之,允許黨派參選,使當選者⽆
法代表全體⺠眾的利益;允許黨派參選,常常等於專⻔選擇⾃私⽽且不善於治理國家的⼈來執掌國家政權;允許黨派參選,會剝奪多數⼈的被選舉權;允許黨派參選,⼏乎等於消除了善於治理國家的⼈和不⾃私的⼈執掌國家政權的可能性;允許黨派參選,有利於某些⼤財團,有利於獲勝黨的主要⼈員;允許黨派參選,會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為經濟危機埋下隱患,甚⾄會損害國家利益。美國可以說是最成功的資本主義國家了,但是,他卻有著相當荒唐,相當不公平的中央銀⾏體制。眾所周知,美國中央銀⾏實際上是以全體美國⼈⺠的信譽設⽴的,所以,流通中的基礎貨幣也應該歸全體美國⼈⺠使⽤,由美國財政部代持,由美國中央銀⾏操盤。當需要貨幣寬鬆時,可以把錢借給各商業銀⾏,由商業銀⾏貸出,或者把錢分給全體⼈⺠,由⼈⺠花掉,或者把錢⽤于增加聯邦政府⽀出就可以了;當需要貨幣緊縮時,收回商業銀⾏所⽋的到期債務後,減少重新借給商業銀⾏的貨幣的數量,或不再新借給商業銀⾏貨幣,或者把新稅收鎖在中央銀⾏不花就可以了。這樣,發⾏貨幣的全部利息收⼊,扣除全部成本後,就都屬於全體美國⼈⺠所有了。只要向全社會公開美國財政部和美國中央銀⾏的賬⽬,這⼀點是完全能做到的。⽽實際上,美國的中央銀⾏——美聯儲以美國⼈⺠的信譽發⾏的貨幣,卻成了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美國⼈⺠每年要為此付出巨額的利息,這些利息,卻成了美聯儲私⼈股東的收⼊。我們知道,美聯儲是依據經美國國會表決通過,美國總統批准的1913年《聯邦儲備法案》設⽴的,⽽且,美國聯邦法院有權推翻該法案。美聯儲的設⽴,說明當時美國的⽴法、⾏政和司法三權,均在⼤財團的操控之下,失去了應有的作⽤,也證實,允許黨派參選確實存在著弊端。美聯儲的股東們,已經嚴重侵害了美國⼈⺠的⾮損⼈利⼰權⼒,美國的中央銀⾏——美聯儲的結構,是美國聯邦政府巨額債務的最主要成因。照此下去,終將會引起美國聯邦政府債務違約和美元崩潰。如果美聯儲的股東們不在美國聯邦政府債務違約及美元崩潰出現之前,把美國央⾏的運營權⼒交還給美國⼈⺠,或將招致清算,以⾄於以前所得都不保,甚
⾄,某些⼈還會因此丟掉性命。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個共同弊病是,沒有處理好公職⼈員的利益和⼯作效率問題。公職⼈員也是⼈,也有⾮損⼈利⼰性和損⼈利⼰性。所以,不但應該抑制他們的損⼈利⼰⾏為,更應該利⽤他們的⾮損⼈利⼰性更好地為全社會服務。公職⼈員⼯作得好壞,關係到能否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關係到能否為⺠眾創造良好的⽣存環境。他們在間接為社會創造效益,所以應該建⽴⺠主評價機制,來評價他們的勞動價值,使他們像企業⼯作⼈員⼀樣實⾏按勞分配,使對社會貢獻最⼤的公職⼈員收⼊,⽐肩掙錢最多的企業CEO或尖端科技⼈才,使對社會貢獻最⼩的公職⼈員收⼊,與掙錢最少的企業勞動者相當。電腦和互聯⽹的出現,使⼈類很容易就能做到這⼀點。⽽在所有國家的社會實踐中,都存在著企業所有者⾏賄甚⾄⾊誘公職⼈員的情況,卻很少有對⼲得好的公職⼈員獎勵的情況,這等於某些企業主獎勵了公職⼈員的損⼈利⼰⾏為,⽽社會制度卻使公職⼈員的⾮損
⼈利⼰性⽆法發揮作⽤。這是很荒唐的,
⽽且是對⼈類社會危害極⼤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社會實踐均證實,⼈的損⼈利⼰性表現出來的結果是只對⾃⼰有利,或著是只對包括⾃⼰在內的極少數⼈有利,對被其損害的⼈及整個社會來說,都是有害的⾏為,所以必須受到抑制,誰來抑制每個⼈的損⼈利⼰⾏為?當然是受害者或潛在受害者來抑制最可靠,這就需要所有⼈都有相同的抑制他⼈損⼈利⼰⾏為的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社會實踐均證實,每個⼈的⾮損⼈利⼰性表現出來的結果,都是對⾃⼰、家⼈和⼀些相關的⼈,甚⾄是對全社會都有利的⾏為,所以必須得到保護。保護⼈的⾮損⼈利⼰權⼒,就是資本主義國家所提倡的保護⼈權和⾃由。誰來保護每個⼈的⾮損⼈利⼰權⼒?答案是只有⾃⼰最可靠。所以,每個⼈都必須有相同的保護⾃⼰⾮損⼈利⼰權⼒的權⼒。每個⼈所具的有相同的抑制他⼈損⼈利⼰⾏為的權⼒,和保護⾃⼰⾮損⼈利⼰權⼒的權⼒,就是每個⼈的公⺠權利,具體包括選舉權、被選舉權和監督權等權⼒。⼤家各⾃利⽤⼿中的公⺠權⼒,來直接或間接決定社會規則或社會規則執⾏者的過程,以及直接或間接監督社會規則執⾏情況的過程就是⺠主。如果所制定的規則能夠完全抑制任何⼈的損⼈利⼰⾏為,完全保護所有⼈的⾮損⼈利⼰權⼒,就能使⼈的損⼈利⼰性對整個社會的危害完全消除,也就消除了剝削,實現了按勞分配。這會使⼈的⾮損⼈利⼰性發揮最⼤的作⽤,使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使⼈類個體有充⾜時間做⾃⼰想做的事。⼈的勞動能⼒⾸先是智⼒,其次是體⼒。所以,實現按勞分配以後,⾃私的⼈再也不能佔據主導地位,⽽是智商⾼且體⼒好的⼈佔據主導地位。因⽽,如果實現了按勞分配,⼈類不但會越來越富裕,從⻓期效果來看,還會使⼈類道德⽔平越來越⾼,越來越聰明。如果⼀個國家實⾏了按勞分配,其它國家的⼈⺠見到按勞分配的好處,就會紛紛起來爭取,整個世界都實現按勞分配就為期不遠了。如果整個世界都實現了按勞分配,⼈和⼈之間就⼏乎沒有了利益衝突,也就沒有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分別,也就沒有統治者為了利益發動戰爭的可能性,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會不斷加深,甚⾄世界會因此能變成⼀個統⼀的整體。可見,馬克思主義雖然因忽略了⼈的利⼰性⽽遭到了失敗,但它提出的⼈⺠⺠主和按勞分配,卻是⼈類社會未來⼀段時間不得不努⼒爭取實現的⽬標。有⼈會問,如果把按勞分配作為⽬標,那還會有社會基本保障嗎?當然會有,因為社會基本保障是創造良好⽣產環境和良好⽣存環境必須付出的代價。還有⼈會問,如果把按勞分配作為⽬標,投資者還會有收益嗎?當然會有,因為資本本⾝就是勞動⼒創造的價值,只不過沒⽤於消費,⽽是⽤於⽣產,⾃由市場⾃然會對這種放棄消費的⾏為給予有補償的,⾄於平均補償多少,是由資本的稀缺程度來確定的,具體到每個投資者,就要看其投資能⼒了。那麼,實⾏怎樣的⺠主制度,才能近乎完全抑制⼈的損⼈利⼰⾏為,使⼈的⾮損⼈利⼰性充分發揮作⽤,從⽽實現按勞分配呢?這就是我寫這篇⽂章主要要探討的問題。
如果兩個⼈之間,從未出現⼀個⼈
侵害另⼀個⼈⾮損⼈利⼰權⼒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兩個⼈之間,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如果其中⼀個⼈的⾮損⼈利⼰權⼒,受到了另⼀個⼈的侵害,那麼,被侵害者就會對侵害者產⽣反擊的動機,不管有沒有反擊的⾏為,我們都可以認為,兩者之間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被打破。
如果,⼀個國家很少出現⼀個⼈侵害另⼀個⼈⾮損⼈利⼰權⼒這種情況,並且⼀旦出現,都會得到公正解決,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國家⼈和⼈之間,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如果,⼀個國家時常出現⼀個⼈侵害另⼀個⼈
⾮損⼈利⼰權⼒這種情況,並且出現後,⼀般都得不到公正解決,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國家⼈和⼈之間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被打破。
如果,在⼀個國家中的兩個群體,其中任意⼀個群體,都未侵犯另⼀個群體中每個⼈的⾮損⼈利⼰權⼒,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兩個群體之間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如果,在⼀個國家中的兩個群體,其中⼀個群體中的絕⼤多數⼈的⾮損⼈利⼰權⼒,被另⼀個群體所侵害,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兩個群體之間互不侵犯的平衡關係被打破。
如果在⼀個國家中,任何⼀個群體,
都未侵犯其它所有群體中的所有個體的⾮損⼈利⼰權⼒,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在這個國家中,所有群體均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所謂任何⼀個群體,都未侵犯其它所有群體中的所有個體的⾮損⼈利⼰權⼒,就是指,當把⼀個企業看成⼀個群體時,任何⼀個企業,都未侵犯其它所有企業中所有個體的⾮損⼈利⼰權⼒;當把⼀個⾏業看成⼀個群體時,任何⼀個⾏業,都未侵犯其它所有⾏業中的任何⼀個個體的⾮損⼈利⼰權⼒;當把所有企業所有者看成⼀個群體,把所有勞動者看成⼀個群體時,企業所有者群體,沒有侵犯勞動者群體中任何⼀個個體的⾮損⼈利⼰權⼒,勞動者群體也未侵犯企業所有者群體中任何
⼀個個體的⾮損⼈利⼰權⼒。在⼀個近代或現代國家中,存在著全體國⺠中,任意兩個個體之間的平衡關係;存在著⽆數個企業中,任意兩個企業之間的平衡關係;存在著若⼲個⾏業中,任意兩個⾏業之間的平衡關係;存在著企業所有者群體和勞動者群體之間的平衡關係。如果,在⼀個國家中,⼈和⼈之間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被打破,弱勢⽅輕則⼈權不全,⾃由受損,重則完全沒有⼈權和⾃由,甚⾄⼈⾝安全受損;從經濟後果來看,輕則貧富懸殊,重則出現經濟危機;從政治後果來看,輕則暴⼒事件增加,重則出現內戰,威脅政局穩定。其根本解決辦法只有使每個⼈都有相同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監督權,來保護所有⼈的⾮損⼈利⼰權⼒,抑每個⼈的損⼈利⼰⾏為⼀種。如果在⼀個國家,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平衡關係被打破,則會出現權⼒依賴性壟斷企業,其經濟後果是,輕則出現經濟失衡,重則出現經濟危機。如果在⼀個國家,⾏業之間的平衡關係被打破,就會出現權⼒依賴性壟斷⾏業,其經濟後果是,輕則出現經濟失衡,重則出現經濟危機。如果在⼀個國家,企業所有者群體和勞動者群體的平衡關係被打破,常見的情況是,企業所有者群體侵犯了勞動者群體的利益,這會使整個社會的消費能⼒不⾜以⽀撐⽣產能⼒,結果是引發經濟危機;少見的情況是,勞動者群體侵犯了企業所有者群體的利益,這會使企業倒閉或撤⾛,引發經濟蕭條和社會危機。所以,⼀個國家,就是⼀個以經濟為基礎的統⼀體,重點是維護其中的平衡關係,才能使這個統⼀體⻓期存在下去。⽆論是以資產階級為主導的政治體制,還是以⽆產階級為主導的政治體制,都不適合經濟發展所需,從⻓期來看,都會使經濟出現問題,都只有通過政治體制改⾰或重建,使上述關係維持平衡⼀條路。
如果在⼀個國家中,所有個體之間都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所有企業之間都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所有⾏業之間都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企業所有者群體和勞動者群體之間也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那麼,這個國家就是⼀個處於完全平衡狀態的國家。在⼀個處於完全平衡狀態的國家,社會總的消費能⼒等於總的⽣產能⼒。這時,市場給出的每個勞動者的⼯資,就約等於每個勞動者的勞動⼒價值。這樣就實⾏了按勞分配。如果出現了重⼤技術⾰新,⽐如,⾃動化的重⼤進步,⼯業機器⼈的⼴泛應⽤等,主動權往往被企業所有者掌握,使企業所有者收⼊增加的⽐率,遠多於勞動者收⼊增加的⽐率,結果使總的⽣產能⼒⼤於總的消費能⼒,這就打破了完全平衡狀態,就會出現了⽣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使⼤量企業倒閉,失業率增加。⽽重⼤技術⾰新都是勞動者和資本相結合完成的,⽽且與知識的傳播和社會氛圍等因素有關。好處主要由企業所有者們擁有顯然是不公平的,⽽且是經濟規律所不允許的。這種失衡狀態,通常會引發勞動者罷⼯和⽰威遊⾏,甚⾄還會引發暴⼒。政府通常採取的解決辦法有:通過降息的辦法,來減少企業倒閉的數量,減少失業率;通過政府負債發放消費券的辦法,來減少企業倒閉的數量,減少失業率;通過政府負債,搞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短期就業機會;采⽤使本幣貶值和增加關稅的辦法,與其他國家爭奪就業機會;采⽤發動戰爭的辦法,以緩和國內⽭盾,增加就業機會,等等。這些都只是緩解危機的辦法,最終要等待市場機制⾃發地進⾏緩慢調整,才能使經濟恢復⼀定程度的活⼒,⽽且常常會使經濟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選舉,使國會的能夠代表每個⼈及每個團體的利益,並且通過設⽴研究各團體平衡問題的研究院,來輔助解決各團體的平衡問題。這樣,如果⼀旦要出現上述情況,企業所有者代表和勞動者代表,就可以根據團體利益平衡問題研究院的研究結果進⾏磋商,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勞動者收⼊⾼低和勞動時間長短,使社會總的消費能⼒與總⽣產能⼒達到新的平衡狀態,經濟危機就消除了。能夠維持⼈和⼈之間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能夠維持各團體之間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從⽽實現按勞分配的社會制度,就是平衡式⺠主制度。
平衡式⺠主制度也可以採取⽴法、司法和⾏政三權分⽴的⽅式設⽴,掌管⽴法的議會,也可以採取兩院制。平衡式⺠主的議會兩院,⼀個是代表全體國⺠的議院,我們暫且稱之為國⺠議院;⼀個是平衡複雜團體利益關係的議院,我們暫且稱之為團體議院。國⺠議院由全體國⺠直接或間接選舉產⽣,代表全體國⺠⾏使表決權,這個議院,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可以抑制任何⼈的損⼈利⼰⾏為,保護所有⼈的⾮損⼈利⼰權⼒,從⽽使⼈和⼈之間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可以保障企業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使企業和企業之間處於互不侵犯的平衡狀態;還能對團體議院提出的議案進⾏表決。團體議院由各利益團體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的代表組成,代表各利益團體維護其利益,以保持各團體之間的利益的平衡,避免經濟危機發⽣。⽐如,勞動者選出的代表和企業所有者選出的代表,可以就勞動者收⼊⾼低和勞動時間長短問題進⾏談判,達成相應的共識,形成相應的法律法規,從⽽使社會總⽣產能⼒和社會總消費能⼒相適應,以避免經濟危機發⽣。再如,各⾏業之間也存在著平衡關係,這種平衡關係被打破,也會使經濟出現問題,所以,各⾏業在團體議院也要有代表,以防法律法規影響各⾏業之間的利益平衡。平衡式⺠主制度的國會兩院⾸腦、司法⾸腦和⾏政⾸腦,均由全體國⺠直接或間接選舉產⽣。不允許黨派以團體的名義參選國⺠議院的議員,也不允許黨派領導者們以團體的⼒量參選國會兩院⾸腦、司法⾸腦和⾏政⾸腦。平衡式⺠主制度應該設⽴⽹上⺠主評價機制,以便給公職⼈員⽀付相應的薪⽔。此外,平衡式⺠主制度應該設⽴⽹上彈劾機制,使任何⼀個國⺠,都可以對任何⼀個⽴法、司法和⾏政官員發起彈劾,並設定合適的彈劾成功率;也使任何⼀個國⺠都可以發起推翻某個法案的動議,並設⽴合適的成功率。
說到這⾥,有⼈不禁會問,沒有兩個或多個黨派來維護⺠主制度,還會有⺠主嗎?我要告訴⼤家,讀過美國歷史的⼈都知道,在美國獨⽴戰爭後相當⻓的⼀段時間內,實⾏的就是沒有黨派的⺠主。在很多⼈的⼼⽬中,⺠主是黨派領導⼈⺠爭取來的,也是黨派在維護著⺠主制度。這是⼀種錯誤的觀念,能否真正實現⺠主,⾸先要看⺠眾的⺠主意願是否強烈,其次才是黨派和領袖的⺠主意願是否強烈。我承認,有些黨派確實是由主張⺠主的⼈組建的,這種黨派在組建之初,⺠主意願確實⾮常強烈。但是,每個⼈都有利⼰性,這種黨派⼀旦掌握了國家政權,⾃私的⼈就會蜂擁⽽⾄,想盡⼀切辦法,利⽤黨派主要領導們的利⼰性,加⼊該黨,並獲取權⼒,絕⼤多數真⼼維護⺠主的⼈,在黨爭中,是⽃不過⾃私的⼈的。所以,如果⺠眾的⺠主意願弱到⼀定程度,即使是由⺠主⼈⼠創⽴的黨派執政,也會⾛向腐敗,甚⾄⾛向專制。中國的同盟會——國⺠黨就是由⺠主⼈⼠創⽴的黨派,該黨建⽴了中華⺠國。由於當時⺠眾的⺠主意願太弱,以⾄於,許多⼈為了⼀點⼉蠅頭⼩利,竟然肯出賣選票,這使得當時的中華⺠國⼏乎沒有真正實現過⺠主。由於⼤量⾃私的⼈混進黨內,使當時的國⺠黨在執政的過程中逐漸⾛向了腐敗乃⾄專制,這就是當時中華⺠國失敗的內因。⾄於後來的臺灣,由於有了蔣經國先⽣這個⺠主意願特別強烈的元⾸和執政黨黨魁,更由於當時臺灣⺠眾的⺠主意願已經⾜夠強烈,這才使其⺠主制度得以成功。
雖然,黨派的最終結局⼏乎都是⾛向腐敗,但是,如果⼀個黨派認可平衡式⺠主制度的可⾏性,承認任何黨派都有⾃⾝的利益,並且,願意在把該黨利益與⺠眾利益進⾏制度性分割的前提下,引導國家⾛上平衡式⺠主之路,在征得國⺠同意後,它仍然能夠擔負起引導國家⾛上平衡式⺠主之路的重任。因為,承認任何黨派都有⾃⾝利益,並且願意把該黨利益與⺠眾利益進⾏明確分割作為前提,來引導國家⾛上平衡式⺠主之路,這就相當於全體國⺠雇傭該黨引導國家⾛上平衡式⺠主之路。這樣就能夠避免該黨所有⼈的損⼈利⼰性對國家的危害,利⽤該黨所有⼈的⾮損⼈利⼰性對整個國家的有益作⽤。如果這樣,這個黨派或許最終成為國家的象徵性黨派,其地位類似于君主⽴憲制國家的王室。如果,在⼀個國家,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黨派同樣認可平衡式⺠主制度的可⾏性,承認所有黨派都有⾃⾝的利益,並且都有引導國家⾛上平衡式⺠主之路的意願,那麼,它們可以通過競選的⽅式爭奪引導權,來引導國家⾛上平衡式⺠主之路。通過黨派引導的⽅式⾛上平衡式⺠主之路,有可能是某些國⺠⺠主意識不夠強烈的國家⾛上真正⺠主之路的捷徑。
如果,某個國家真正⾛向上了平衡式⺠主之路,那麼,它的貨幣⼀定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之⼀,使這個國家的⼈⺠得到儲備貨幣“鑄幣稅”。如果,許多國家在美國央⾏體制改⾰之前,⾛上了平衡式⺠主之路,或者某個⼤國在美國央⾏體制改⾰之前,⾛上了平衡式⺠主之路,那麼,美元就會崩潰,美債危機就會爆發,美國將不得不改⾰其央⾏體制。如果,以前⼈類所經歷的⼤災難,都是上蒼對⼈類的懲罰,倘若⼈類能通過社會制度改變,抑制每個⼈的損⼈利⼰⾏為,保護所有⼈的⾮損⼈利⼰權⼒,⾃⾏淘汰那些⽆可救藥的基因,使優秀基因得以發揚光⼤,上蒼必然不會再對⼈類降下懲罰。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