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復

余英時的深層矛盾 ☆來源:中時電子報

♦ 本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11/28

201950h01.png

 國立政治大學邀請中研院士余英時22日在「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以錄影方式談「從科學民主到人文民主」。(簡立欣攝)

歷史學家余英時先生在政治大學成立「羅家倫國際漢學獎座」上預錄演講的內容,舉香港反送中事件作例證,來說明「民主的背後需要有文化支撐,而文化要靠人文修養來實踐」。他表示香港從中學生到大學生,都強烈反對共產主義,特別是反對中共「以違法程序收服香港」,這就是民主自由教育的成果。我雖然素來敬仰余先生,卻不禁深感余先生太過於簡化反送中事件的複雜性,其間有很多令人不解的跳躍性思考。 

首先,余英時通篇談話中不外兩個重點:其一,反對中共政權;其二,提高人文修養。奠立在這兩個基石上,他覺得提高人文修養就能看懂中共政權的「統戰手法」。且不說果真只想看懂中共政權的手法,應該會變成專門研究法家權謀思想,筆者更不太理解余先生為何能輕易看出香港反送中事件裡,香港大學生與中學生參與各種激烈的示威活動,來自深刻的人文修養?再者,余先生覺得如果人文修養不夠,就容易把金錢的問題放在民主問題前面,譬如中共「迫害上百萬新疆維吾爾人,歐洲國家都保持緘默,就是怕無法在當地做生意」,這是否意指歐洲社會並沒有深刻的人文修養,才會想持續跟大陸做生意?

 余先生可能不常回來台灣,已不太能深刻體會到台灣社會在去中國化的浪潮裡,一般人早已對余先生畢生從事的漢學研究棄若敝屣,並將「中華文化」與「中共政權」畫上等號,討厭中共政權自然就會厭惡中華文化,這是當前台獨浪潮裡的主流聲音。中共政權固然曾經在文革中全面破壞中華文化,因此台灣社會在解嚴前普遍覺得提倡中華文化具有正當性,然而,當中共政權開始全面倡導復興中華文化的時候,台灣社會反過來開始普遍覺得「反對中共政權就要反對中華文化」,余先生現在建議大家要注意「民主的背後需要有文化支撐,而文化要靠人文修養來實踐」。

其實,五四反傳統浪潮是台灣「去中國化」浪潮的思想源頭,因此當余英時提出深化民主需要靠人文修養就變成邏輯矛盾的悖論。台灣的確有很深的中華文化底蘊,但這些底蘊都是五四運動啟蒙人物包括胡適、羅家倫與傅斯年等人畢生要打倒的對象,如果自由主義思潮當真能容忍中華文化的存在,何至於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與張君勱這些新儒家需要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余英時既推尊胡適的自由主義學說,認為「胡適一生不受共產黨影響靠的就是人文修養」,卻刻意漠視胡適畢生主張全盤西化;余先生又推尊自己老師錢穆的治學理念,稱讚他「一生為故國招魂」,卻簡化兩人思想的深層矛盾,只有請余先生徹底面對並解決自己這個矛盾,再來告訴台灣社會如何提高人文修養。

 

陳復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教授兼生命教育研究室召集人、臺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副理事長、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榮譽理事長 | 專業研究在齊文化與齊學術、陽明學與中國現代化、心學與生命教育、自性心理學暨國學心理諮詢。微博:weibo.com/nouslife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