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聯合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6/28
文 | 龍城飛,原名楊雨亭,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的黨慶。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共的政經理念與政策,推行對於近代中國以及世界的衝擊非常劇烈,而目前又面臨美中日益結構化的衝突,由此在中國大陸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的思維與反應,將深刻影響著未來兩岸、東亞以至於世界的秩序。
首先,對於今天中國政治體制與文化的性質需要釐清。大陸學者彭國翔在香港《二十一世紀評論》今年二月號刊上說:「在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中國,無論就政治還是文化而言,共產主義在中國形成的思想譜系始終扮演著主導性的角色。即便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仍然是共產中國而非儒教中國。那種所謂改革開放迄今的中國不再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的觀察,不能不說是似是而非的。」筆者認為彭國翔教授的論點是正確的。
筆者認為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中國,可以說是馬列文化浸潤下的中國。其中有利有弊,有利處是中國人普遍在性格上、在組織上被改造得更加積極和主動,弊處則在於過去中國社會中賴以維繫人群的仁義禮信價值觀被破壞過深,未來是否能夠有效地恢復,或者和馬列主義文化以及部分西方文明逐漸融合出一個新的中國文明,尚待相當的時日觀察。
其次,這些年來學術界和民間的走向,和官方正統的中共意識形態與政策執行,卻有著不一樣的路子。澳門《一國兩制研究》去年十月號刊上,大陸學者王進文發表〈實證法如何保障個人自由〉,其中所理解的概念與論述的方法和台灣與西方學者無異,說明中國中生代學者縱然曾深受中共政治宣傳與教育影響,而並不弱化其客觀思考與演繹能力,甚至可能由於長期之批判哲學與階級鬥爭實踐的薰陶反而強化其對於深刻理論的理解與分析能力。
另在同期號刊上,大陸學者劉志強、李松鋒發表〈一九四六-一九四八年『中間路線』治國思路考察〉,其中對於民國初年以來中國社會中既不跟隨國民黨,也不同意共產黨,傾向自由主義憲政文化的中間路線的發展脈絡,以及後來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在內戰中勝利而功虧一簣,有相當客觀與同理心的描述。
筆者舉以上三篇文章為例,其思想活潑與文字流暢,尤其值得注意的,他們對於在主題「一國兩制」刊物下的研究,明顯表達出憲政主義的觀點。其他在大陸上林林總總的社會學科刊物上,除了黨校和中宣部直接管理的刊物,以筆者的觀察,意識形態僵化的文章是越來越少了。除了敏感領域,大陸上一些方面的言論尺度似乎比預期的寬一些。預期未來中共能夠逐步撤離訊息流動的欄閘。
中共建黨百年之際,筆者主張不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中華民國,依憲法都是中國人組建的政權和政府,應包容不同政見,互相溝通與合作,並且展望未來有良性融合的契機。由此寄望兩岸有一個寬廣的、和平的世界讓大家都可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