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中時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3/9/18
文 | 龍城飛,原名楊雨亭,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前言:《新大學》總編輯何步正要我為其計畫年底出版之《新大學》「文集」寫一篇序言,由於張俊宏、許信良、甄燊港等於2017年11月12日發起創刊的《新大學政論網站》(《新大學》),在理念上接續民國57年(1968)年元月創刊的《大學雜誌》,因此我需要閱讀當年的相關資料。而在研讀的過程中,發現整個1970年代,是國民黨來台後經歷最顛簸的十年,因此認為有意義和讀者分享筆者重新回顧當時國民黨主政的困境以及選擇因應的作法而帶來種種的問題。
1968年元月鄧維楨與幾位台大學生創辦《大學雜誌》。3月、7月,警總與調查局相繼逮捕柏楊與陳映真,以軍法判處重刑,知識界產生寒蟬效應。10月,聯合國亞洲經濟開發委員會指出釣魚台列嶼海底大陸棚有一潛在大油田,引起關注。這個時候,關於聯合國的中國席位的議題多年來一直在延燒,蔣介石和他的閣員高度戒備。
1969年6月蔣經國接任行政院副院長,準備因應國際變局。1970年9月,美國宣佈在1972年將琉球群島交予日本,其中包括釣魚台列嶼,而完全出乎各方意料,此事引爆台灣與香港留美學生極其嚴重的「保釣運動」,消息傳到台灣,部分大學生醞釀示威抗議美日政府。1971年1月,國民黨中央黨部接辦《大學雜誌》,張俊宏、許信良進入國民黨中央黨部工作,《大學雜誌》開始鼓吹革新。10月,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中華民國退出(左派學生稱「被驅逐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承接安理會席次並唯一代表中國,台灣陷入風雨飄搖。
1971至1972年,海外留學生大分裂,左傾者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學生組團訪問大陸,少數甚至回大陸為人民服務,右傾者組成「愛盟」,支持國民黨。1973年,發生台大哲學系事件,陳鼓應、王曉波等被警總以「為匪宣傳」罪名拘捕,陳鼓應和王曉波皆與《大學雜誌》關係密切。之後,楊國樞等的自由主義學者與國民黨日益疏離,楊國樞是《大學雜誌》當時最重要的總編輯。張俊宏出走,1975年與黃信介、康寧祥、姚嘉文等創辦《台灣政論》,五期以後被查禁。此時,台灣本土精英開始集結,公開挑戰國民黨的黨國體制。
1977年許信良違紀參選桃園縣長成功,過程中引發千人暴動,燃燒警局。1978年底美國總統卡特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蔣經國宣佈停止選舉。次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台灣因此獲得國際社會接納管道。1979年1月發生余登發匪諜案,年底爆發高雄美麗島事件。1980年美麗島事件主要參與人以軍法審判,包括施明德、黃信介、張俊宏等被判處十年以上徒刑,許信良則流亡海外。之後的1980年代,台灣雖然有孫運璿、李國鼎、郝柏村等清廉能幹忠誠官員主政,教育平等公正,文官制度穩定,經濟與科技發展成效良好,然國民黨內部極右勢力強力壓制台灣獨立運動,破壞國民黨的威信與形象甚鉅,使得國民黨進入在台灣主政的尾聲。
如果我們察看1970年代的國民黨,可以發現,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是主線,強烈中國民族主義的保釣運動是輔線,相輔相成,兩條鋼索如蛇纏身,國民黨勢單力孤,極難妥善處理。至1970年代末,美國終於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如受傷蘆葦,再度受到重創。之後,由台灣自保而形成日益實質性的泛台灣獨立派,和殘留的中華民國派激烈鬥爭,直到今天。
本文將以《大學雜誌》的發展為引線,觀察1970年代國民黨如何因應內外的挑戰以及所帶來的影響。計畫以六期刊完。
大學雜誌創刊號。(圖文:龍城飛提供)
從今天的眼光來看,當年《大學雜誌》相當多文章的品質都是相當優秀的,可以說繼《自由中國》、《文星》以後,一直到1980年代末期,是台灣最好的論政與文化雜誌之一,而其中有相當複雜的過程。自民國60年(1971)1月起,《大學雜誌》改組,國民黨中央黨部接辦,雜誌沒有經濟壓力,卻仍對當時的時政批評火力四開,令人矚目。如果,當年國民黨黨中央雖然不見得能夠將《大學雜誌》當做機關刊物之一,但是視為一份黨內外的意見溝通橋梁(以今天的話,叫做黨與社會的溝通平台),則國民黨、黨外、民進黨、台灣、中華民國的命運將大不相同;還可以說,之後的兩岸關係、中國共產黨、中國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再引申下去,日後美國、日本的中國、台灣政策也會不同。由此可見媒體的重要性,不論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為何,媒體的影響力都非常之大,良好的媒體可帶來國家與社會的復興。
自1968年開始的20年,台灣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經歷不斷且急遽的變動,而這段時期正好是《大學雜誌》的發展時期,因此,研究《大學雜誌》所經歷的過程具有相當的意義。而從1971年起,《大學雜誌》有兩年多的「言論假期」,我們應檢驗其中過程以及實質上達到了什麼效果?而之後《大學雜誌》的走向,亦值得注意。
中央研究院《台灣社會學》2006年12月第12期,湯志傑教授的文章〈重探台灣的政體轉型:如何看待1970年代國民黨政權的「正當化」〉,其中說:「1969年6月,就在釣魚台事件前不久,蔣經國接任行政院副院長。雖然蔣介石已為蔣經國鋪好接班之路,但蔣經國畢竟需要創造出一個新的、自己的『權力基礎』。這是『本土化』政策的背景,也是蔣經國默許《大學》集團倡論國政的緣由。釣魚台事件爆發後,他刻意與《大學》的成員維持良好的互動,並在1971到1973年間多次與學生、年輕知識份子和工商業代表會談。在學生運動還沒有在台灣出現前,《大學》在蔣暗示性的鼓勵下於1971年1月改組,以涵括更多的成員。…在蔣經國默許支持的基礎上,《大學》才敢於提出批判性的建議,並倡議各式各樣的改革。表面上這些言論使得整個政府都遭到壓力,實際上卻幫助蔣經國對抗保守的老一代,進行權力繼承,塑造出必須建立新的領導,以滿足年輕世代改革願望的呼聲。…『革新保台』之所以能成為國民黨政權與呼籲改革者共同接受的理念,正在於改革意謂著走出反攻大陸與法統的政治神話,正視當下的現實,在承認台灣才是當下的本土、現實上中國的基礎上,力求改革,才能真正保有這僅存的自由的中國,維繫住政權。在中國民族主義結合關懷本土現實的大潮流下,人們可以各取所需地把現實或本土理解成中國架構下的台灣,或只指台灣而不及於中國,並共同在保護台灣這個前提下團結起來。…不過,蔣經國固然能在背後巧妙地運用《大學雜誌》的力量,壓迫老一輩保守勢力交出權力,但知識份子終究有自己的自主性,即便是蔣經國也無法完全控制這個一部分是自發、一部分由他促成的知識份子團體的發展。」
我們考察張俊宏在民國66年(1977)出版的《我的沉思與奮鬥》,其中回顧:「從60年底到61年中,就可以感覺到氣氛已在轉變,這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了。智者與權者無法再圓滿相處的原因,第一,退出聯合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緩衝,國人的情緒已漸平靜,國際的地位也漸穩固。第二,國民黨內部權力轉型完成,新內閣順利接棒,在內外情勢逐漸恢復景氣、領導權力恢復一元化的情況下,智者就不再有太大的生存空間。…這段期間,黨部開了幾次會,討論開除我的黨籍,最低限度要我離開《大學雜誌》,這是陳裕清主任告訴我的。…在這個時候,外省朋友們真正關心的可能是雜誌辦好之後,法律上的所有權卻在本省人手中。事實上,由楊國樞擔任總編輯時期,是這一代本省與外省青年共同合作的完美典範,和諧克服了早一代所存在地域觀念的差距。《大學雜誌》象徵著本省與外省知識青年的結合,只有本省人與外省人好好地攜手合作,彼此練習平等無壟斷的合作,台灣才有前途,社會也才能和諧。…隨後執政黨對青年運動的態度改變,《大學雜誌》內部這種暗存的差異終於成為難以彌合的裂縫。…國樞兄決定離去,對我而言是極為痛苦的。」
湯志傑的文章與張俊宏的著作前後相差近30年,其中的說法相當一致。蔣經國出任行政院副院長之際,海外留學生抗議美國將釣魚台交給日本,引發野火般的保釣運動,接著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重力衝擊台灣社會。依張俊宏與湯志傑的說法,蔣經國係透過國民黨中央黨部(筆者認為主要聯繫人應為四組主任陳裕清)「收編」《大學雜誌》,發表革新文章,帶動輿論,塑造國民黨革新形象,緩衝對國民黨政府的信心壓力。此事是否事實?湯志傑曾經參考張俊宏的著作,不能說沒有可能受到張俊宏的影響,然張俊宏並沒有明白說出蔣經國的角色,此事屬實機會不小。當年張俊宏、許信良皆30歲左右本省籍黨部幹事,屬基層人員,若無最上層授意,《大學雜誌》絕無可能主動發表支持保釣運動、更新國會、國是諍言等如此負載強大政治能量的文章,而之後開展幾次的「台灣生產力的分析」座談會,也不可能是張俊宏等人所能夠召集的。從這個角度看,蔣經國在1970年開始實際負責政治權力時,同時介入與掌握國民黨中央黨部的運作,而能夠賦予他如此支持(empower)的只有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暨國民黨總裁蔣介石。
整個1970年代,中華民國和台灣處於國際與國內激流的衝盪。以《大學雜誌》為主的改革派,3年之後分裂為五種力量,第一種,參加民國1971年12月開始「台灣生產力的分析」系列座談會的黨內新生派,這些人受到蔣經國注意,在政壇上的發展最好,包括李登輝、孫震、梁國樹、王作榮等;第二種,實際參與《大學雜誌》工作,對國民黨幕後利用《大學雜誌》而非真誠進行實質性政治改革有深刻認識者,其中楊國樞離開《大學雜誌》,選擇學術路線,多年後與胡佛、張忠棟、李鴻禧、黃光國等組「澄社」,明顯對國民黨有疏離感,丘宏達則仍然支持國民黨。楊、丘皆留美博士,國民黨上層人物子弟,時為本省青年張俊宏、許信良所寄望依託合作,而此合作關係中斷,影響深遠;第三種,1973年發生台大哲學系事件,曾參與《大學雜誌》的左翼外省青年王曉波(母親為共產黨員,在台被捕槍決)、陳鼓應等被迫邊緣化,港生何步正亦受波及,之後返回香港,入《明報》工作;第四種,張俊宏、許信良走上反對國民黨路線,1978底爆發美麗島事件,張俊宏坐牢、許信良逃亡美國;第五種,1974年後,由陳少廷、陳達弘、謝正一等續辦《大學雜誌》,雖仍維持國民黨體制內改革路線,仍時有「越線」文章,而《大學雜誌》似從未被查禁,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
1977年許信良中壢事件、1979年初余登發案、1979年底美麗島事件,《大學雜誌》皆以轉載方式報導,反映出對國民黨的改革失望,但不主動評論。之後《大學雜誌》多次轉型,曾嘗試文學報導,《大學雜誌》十周年,民國67年(1978)11月,改為革新版第一期,丘為君主編,從三十年代文學談到當年爭議性話題的台灣鄉土文學,由胡秋原領軍,陳映真、周玉山、鍾肇政、尉天聰、王拓等講述,這一期頗有創意,可能由於社會主義文學性質明顯而受到壓力,革新版未能延續。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