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5/6
另外,雖然人類社會已經高度緊密相依,然而全球治理在很多領域裡面依然滯後,甚至完全跟不。換言之,經濟高度整合,生態上相互依存,但是社會、文化跟政治方面的整合跟協調機制嚴重不足。所以這個問題現在也非常棘手。
但是美國提供的所謂國際公共產品是最低限度的並且是有利於它自己的。它排除很多其他的可能性,所以這是國際公共產品供給、全球治理機制嚴重短缺跟不足的狀態,需要及時來應對。
第三,我跟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前一陣子在臺北有個對話。在對話中,我就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在科技乃至綜合國力各個方面,不管中國能否在2025年或者2030年超越美國,或者中國模式跟美國模式可能將來長期還是處於競爭階段。
真正競爭勝負的關鍵,不是在已經看得到的方面,比如量子計算、生物科技、半導體等等,這些都比較容易掌握。真正的挑戰在於社會制度的創新。現在人類社會正處於社會結構劇烈變動的階段,我稱它為“科技大爆發時代的前期”,這些科技爆發將來將對我們整個社會生活的形態,公共治理的模式產生顛覆性的、革命性的影響,我們現在還只是剛開始在探索而已。
哪個社會能更快速地去調整自己,去駕馭這些新的技術,尤其是數位科技、資訊科技、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等,而且把它引導到對社會或者經濟效益能夠達到雨露均沾那樣分配上的作用,讓這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得到增強而不是被削弱,這才是未來競爭的真正焦點跟關鍵所在。
所以雄安新區的實驗不得了,很重要。它以一種全新的思路,擺脫以前城市建設的模式,擺脫仰賴土地批租與房地產開發來推動城市發展的路徑,擺脫城市戶口的僵硬性體制等等,而且實現對城市的全方位智慧管理。
因此,將來可能第一個實現全面無人駕駛的城市,就是雄安新區。反過來講,哪個社會能夠走在最前面,能夠更靈活、更有開創性,而且讓社會利益攸關者在這個過程裡面都有機會受益而不是受損,這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挑戰。
規劃中的雄安新區(圖:網路)
中國在這個領域裡面也沒有師父可以跟著學了,因為大家差不多都在一個起跑點上。對西方國家來講,這也是歷史發展上一個全新的挑戰,舊有體制可能也要做巨大的調整才能去適應他。
像北歐現在正在開展的實驗,尤其是無條件基礎收入,到底這個社會實驗要怎麼去設計,怎麼讓機器人產生的效益中的很大一部分能夠重新分配,讓每個人有最低所得的保障。按照現有資本主義邏輯,這些巨大的新增生產力可都是由少數資本家攫取,那些所謂獨角獸公司,經過首次公開募股(IPO)以後,讓極少數的人一次性拿走為來的預期收益。
例如將來滴滴上市的時候,如果是幾百億美金的話,那麼巨大股權分紅就建立在未來20年幾千萬駕駛員被剝削的基礎之上,因此這種遊戲規則絕對不能讓它繼續主導未來。這裡面牽扯到巨大的利益、複雜的博弈,但是也涉及到很多前所未有的社會創新實驗可能性,所以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那寫可能性要被發掘出來。
我常常講,不管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超級透明社會已經來了。以前人類很在乎隱私權,媳婦自己要有私房錢,婆婆不知道,丈夫不知道。以後沒有了,以後你從出生開始,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全部都有記錄。做壞事馬上有記錄,而且抹不掉。也許天堂就是這樣一個社會,超級透明嘛,所以每個人就變天使了,因為你不能做壞事。
將來如果有一天這個社會變成沒有現金的社會,所有的東西都是電子錢交易,那貪官污吏也就消失了,因為沒人可以私底下累積財富。中國其實已經站在超級透明社會的門口了,當然像美國、歐洲很多國家也都站在這個社會的門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去跨入。
政府職能也是一樣的,將來很多政府職能都是可以被智慧化,公務員可以被AI替代。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海關很多官員現在沒事幹,為什麼?因為都是通過網上自動通關,事後再抽查,所以海關官員幹嘛呢?去接受培訓,去扶貧。
這個變化已經出現了,將來公安的主要責任不是抓小偷強盜,而是網路犯罪、金融詐欺,那才是真正新的職責,所以整個社會形態、公共治理的挑戰會變得完全不同。
所以,如果中國在這個領域裡面有一些好的制度實踐,對全人類來講,尤其對那些同樣是低起點、人口規模大、資源薄弱的這些國家來講,都有重大的啟發作用。
換言之,如何去駕馭這些科技,增強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國的責任重大,為了14億人的福祉,需要迎接好挑戰,對其他國家、民族產生示範作用更是如此。
這些問題,不是單獨一個國家可以解決的。很多涉及到跨國的、區域的甚至全球的一些新規範、新規則、還有新治理機制的建立。在這裡面,中國當然也是領頭羊。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全球治理機制更已經遠遠落後於全球化的進程,而且科技大爆發所帶來的一些新挑戰,可能都需要在區域跟全球層次找到一些輔助性的機制來配合每個國家內部的體制改革跟法律更新,才能夠有效來面對。
否則,科技未來進一步演變也可以把人類導向很黑暗的前景。絕大多數新的科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很可能被極少數的集團全部囊括,而且將來這種收益都是幾百倍、幾千倍的。為什麼?因為知識經濟幾乎都是零邊際成本,將來啟動那邊最主要的就是資訊,資訊複製成本趨近於零。同樣一個雲健康,可以為100萬富人服務,也可以為10億人服務,成本差不了太多。但是如果為那100萬富人服務,每個人可以收100萬人民幣,完全不一樣。
總而言之,全球治理改革迫在眉睫。全球化經濟遊戲規則,將來一定要做某種程度調整。當然我們真正能做多少,要很務實。但是它的方向很清楚,必然是做調整,過去35年新自由主義思想下打造的經濟全球化遊戲規則,簡單來說就是資本友善至上,私有經濟至上,它的行動主體、它的主角或者利益驅動者就是大型跨國企業、跨國銀行、投資機構、私募基金等等。實際上它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風險,積累了巨大的社會矛盾,也讓虛擬金融活動氾濫,嚴重威脅到實體經濟活動。
而且資源與財富快速地集中在極少數群體的手中,對經濟也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美國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前夕,處於當時分配最不公平的時代。所得分配非常不公平的話,這時候一定會總體消費不足,因為大多數群體的所得是在下降的。所以這個時候,消費能力不夠,經濟也失去增長動力。
而那有些富豪不可能吃那麼多、穿那麼多,所以他們就去炒作金融資產、房地產,甚至這些投資還不夠,再去創造虛擬金融交易,最後製造巨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後,實體經濟受到嚴重挫傷,政府還得用納稅人的錢去補他們的窟窿,這就是2008年、2009年的故事。所以這些問題是過去已經出現的偏差,要糾偏,要平衡,否則社會反彈會非常大,長期政治動盪也不是辦法,需要真正去源頭化解它們。
所以未來經濟全球化的遊戲規則,一定要要平衡資本友善、勞動友善、環境友善三者,而且不能獨厚私有經濟,或者獨厚大型跨國企業,要讓微型企業、個體都有直接參與全球經濟分工的機會。所謂兼顧資本友善,不是要把資本就消滅,因為資本有它的活力與動力。
在有些市場結構裡面,讓國有企業與合作型經濟體有參與的機會,有一席之地,會比較健全,會產生非常好的效應。而且現在網路科技與數位交易平臺,將來會打破完全由跨國企業壟斷的跨國經濟分工或者產業供應鏈,實現生產組織扁平化,很多個體、微型企業、邊緣經濟體都可以直接在網路上找到它的交易對象,然後直接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分工,實際上這個過程已經在發生了,只是說它還沒有很好地變成跨國聯通機制,所以馬雲一直在倡議要在電子商務領域裡面建立全球性的新規範,打通所有的機制。
另外,一定要在全球範圍重建財稅正義,因為現在所有的西方國家,也包括有些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收不到稅。因為跨國企業與富裕階層很容易隱藏自己的利潤與所得而政府很難有辦法去規範他們,除非所有國家放下狹隘的個體利益,協商出全球性的租稅合作機制,否則這些問題沒有辦法得到根本的化解。
事實上,中國不僅要去補現有機制的不足,或者是現在的機制出現鬆動,中國去做為一個主要的支撐者,這樣還不夠。因為中國走過不同的發展道路,更知道像印度、非洲這些國家需要什麼,所以中國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經驗,倡議新型的國際公共產品的供給,這是西方國家不願意提供的,而且是他的思路、意識形態裡面所非常排斥的。
很多欠發達國家說,“我的基礎設施不行,我沒有很好的融資管道”,西方國家就會說那沒關係,“你就找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來給你當顧問,讓它幫你設計一個金融產品來化解你融資短期跟長期不匹配的問題”。結果這些計畫根本不可能起動。為什麼?因為華爾街希望得到的投資報酬率太高,讓這些項目的財務規劃成為不可能。何況這些專案,需要動用國家公權力,那在這種情況下,它的長期收益應該歸社會所有,而不是由少數境外的所謂私募基金攫取。
所以中國在這塊,事實上有相當大的作用可以發揮,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現在中國全力推進的歐亞大陸經濟一體化,推動過去西方國家,沒有去嘗試大範圍的跨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你現在去非洲會知道,很多國家首都和首都之間是沒有民航航線的,你得繞到迪拜,繞到伊斯坦布爾再飛回另外一個非洲國家。非洲國家首都和首都之間聯網速度太慢,因為它主要的光纖網路都是向西方國家去對接的,所以非洲雖然本身是一個很大的大陸,但它自己的互聯互通根本是處於極端落後的狀態。
中國的參與極大地促進了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圖:網路)
而且中國的發展思路很特殊,中國尊重國情,認為每個國家都應該因地制宜,不同階段就要有不同的對策,而且主張政府市場兩手並用,這些都是西方國家經驗難以想像的。另外中國經濟體量特大,產業結構已經全面提升,全球性公共產品供給深度更廣,超越過去所有西方國家跟開發機構的想像。當然也因為這樣招致西方很多“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冷嘲熱諷,甚至是妖魔化的誣衊,諸如“製造債務陷阱云云”,徒增笑料。
這裡面有些是比較傳統的公共產品,比如說跨國的高速公路,洲際的鐵路運輸,還有一些是以前難以想像的。例如,中國現在倡議在整個歐亞大陸建立跨國特超高壓輸電網,將來可以把很多富餘的時段供應給遠方需要電的時段,互補有無,因為中國有一家全世界排名第二大企業——國家電網,它在這個領域裡面的技術領先全世界,因為它首先解決了中國自己的西電東輸的問題,能夠解決三千里的傳輸。其實這個技術基本上已經可以延伸到6000公里或者8000公里。
不僅如此,地上的、天上的,還有深海的前沿技術,中國都陸續有能力提供,而且中國不對落後國家事事講智慧產權,中國能分享的儘量分享,當然也不是全部無條件分享,但是確實大量分享。袁隆平去中東教當地人怎麼種咸水稻,從來沒有說先申請個專利,然後每年賣給當地人種子,把價格定的貴得不得了,那是孟山都(Monsanto)做的事情。當然,孟山都一定反對你搞這些農耕技術援助工程,因為動了他的乳酪,破壞了他的經濟遊戲規則,讓它以前賺取暴利的模式搞不下去了。
但是要站在人類整體的發展來看,這是好事,利人利己,為什麼不鼓勵呢?中國把自己富餘的產能運用在其他需要的地方,在環境、在綠色能源、在農業技術等很多方面,都在提供這一種分享機制,這非常難能可貴。
中國將來也一定是全球電子商務平臺裡的領導者。試想,如果順豐的服務可以遍佈全球沒有障礙,而且零關稅,那才是一個真正的徹底的全球化經濟。
哥倫比亞種植咖啡的農民,可以在全世界找消費群體下訂單,定量生產,而且通過數位化追蹤咖啡的整個生產過程,保證沒有造假,而且是有機的,不再需要經過星巴克了,多好。星巴克從源頭壟斷採購然後賣到你一杯40塊錢的咖啡,中間利潤有多少?這些可能性反過來也可能起到顛覆性的作用,因此要循序漸進,來得太快,會產生別人承受不了的結構上的劇烈振盪。
開闢新的經濟走廊,陸上經濟走廊,讓內陸國家開始,因為以前所謂“全球化”的受益地區基本上都是沿海,離沿海300公里以上的地方,輻射作用越來越弱。但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通過鐵路、高速公路、內陸經濟走廊推動全球化的話,它的覆蓋空間與包容性會超過以前任何歷史時期。
其次,很多接近海洋的國家,如果沒有好的深水港,沒有好的集裝箱碼頭和伸向內陸的鐵路運輸,也是沒用的,這兩個要搭配在一起。現在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大力推進這兩塊。
比如說希臘政府前年快倒閉了,它把原來最大的比埃雷夫斯(Piraeus)港交給中遠海運公司(COSCO)運營35年。當然也有本國人說希臘政府是在賤賣祖宗的資產,但其實整體來看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呢?因為希臘自己沒有能力再更新、擴張這個港的設備與容量,COSCO一開始投資,馬上把比埃雷夫斯港的輸送量翻倍,未來甚至還可以再翻倍,而且馬上開始配合興建鐵路,把聯結的鐵路一直往巴爾幹半島延伸,讓它的輸送量更大,這是以前任何政府都做不到的。現在由中國企業跟港資企業在全球承租、或者投資、或者營運的集裝箱深水碼頭,占全世界海路集裝箱運輸的比重高達70%,難以想像。
再者,2018年12月22號有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消息。以前,製造電動汽車特斯拉(Tesla)的馬斯克(Elon Musk)曾經跨口說以後要發射幾千顆小衛星,建構一個全世界覆蓋的寬頻上網服務。他是一個夢想家,這個構想現在還在夢想階段。
而中國卻按照自己的技術能力,開始發展比馬斯克構想中緯度稍微高一點但也是低維度的中型衛星,準備發射156顆衛星覆蓋全球,這個計畫叫虹雲工程。第一顆已經在12月22號發射了,預計2022年就能實現全覆蓋。將來地球上沒有很好的寬頻上網覆蓋的所有地區全部可以受益,包括海洋也包括很多內陸。這個全球網路通訊基礎工程有巨大商用價值,將來可以有合理的收益。
習近平主席2015年9月出席聯合國發展峰會,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雖然這個倡議現在還沒有開始落實,但是歐亞大陸沿線很多國家開始感興趣了。
2015年習主席正式提出這個倡議,因為中國已經有這個技術了,而且經濟上也是可行的,中國規劃從歐亞大陸開始做起,通過全球範圍內特高壓的輸電網連接,實現全世界能源供給的共用,在技術上沒有問題,絕對有可行性,而且它是更清潔的能源,可以對全世界減少碳排放做出巨大的貢獻,更符合可持續發展。
如果將來真的有一天,這個願景能實現,人類社會離命運共同體就相距不遠了。等於說人類把最重要的基礎需求,一天不可或缺的最根本的能源需求捆綁在一起,那麼不可能打仗了。我也不可能用網路病毒攻擊你,因為最後是害了我自己。
還有互聯網裡的一些新規範,現在第六代互聯網協議(IPV6)實上已經打破美國獨家的主控權,變成一個最重要的真正實現共建共有共用的全球基礎設施。中國現在也是在積極參與互聯網行業、數位經濟規範和經濟規則的制定,所以現在定期在烏鎮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一開始也許它影響不大,但慢慢全世界的互聯網行業巨頭都會認為他不能缺席年度經濟會議,因為將來很多行業中一些新的發展趨勢跟新的一些合作機會,還有一些新的規範的制定,都慢慢會在這邊落地生根。
我剛去過青島,考察中國第一個海洋科學和技術的國家實驗室,不過它的招牌現在還有試點兩個字,還不是正式的。以前海洋是中國的短板,但是現在這領域令人極其期待。以前關於海洋的各個方面,不管是資源、漁業、氣象各方面,主要是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傳統海洋國家以及後起之秀澳大利亞、法國等制定遊戲規則,中國的發言權非常有限。
但中國在這個領域裡面開始奮起直追,所以中國現在有能力去倡議一個叫“透明海洋”的全球合作架構,中國可以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中,通過從水面浮標、深海探勘到衛星遙感,對海洋做全方位、多層次、及時資訊的掌控,發掘各種有經濟價值或者是對人類有用的氣象資訊與生態資料,然後跟世界各國來分享,或者至少互惠交換。
總而言之,中國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就不可能去參與這樣一個新的合作機制,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中,中國的這些新的倡議,會對世界尤其對發展中國家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最明顯的應當就是非洲大陸,而非洲又正好是未來全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大陸,因為現在非洲人口是12億到13億,很快要向20億邁進,人口對它而言是一個巨大負擔,還有饑荒、疾病、恐怖主義等問題。所以非洲實現可持續發展,對全人類都很重要,對中國來講也有很好的互補優勢。
中國在這裡面發揮巨大的作用,比如現在由中國電信帶頭跟非盟合作,搭建“非洲資訊公路計畫”。採取中國典型的“八橫八縱”的舉國體制,那種宏大的構想已經在逐漸落實,大概2025年就可以完成,穿越非洲48個國家,覆蓋至少非洲1/4人口,而且每個國家會在骨幹光纖網路之外,搭建當地的枝幹網路連接,將來它覆蓋的範圍會更大,等於一口氣把非洲的幾億人帶入網路時代。這是巨大的跨越,幫他們打開各種可能性,將來可能你在阿裡或者其他網站購物時,你可以直接直接找到非洲的淘寶店家進行採購。
非洲資訊公路計畫(圖:大公網)
西方國家常常用有色眼鏡來看中國在這些國家的投資或者援助,或者是基礎設施的合作。中國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的促進作用有鐵證做支持,這個網站大家如果不熟悉,一定要上去看一看,而且要做檢討,為什麼我們自己沒有這樣一個智庫在做這件事情。這個資料庫居然是美國東岸的一所大學,還不是一個最有名的學校的智庫做的。這個叫AID Data的研究中心,收集全世界跟發展援助有關的所有資料,並且回溯了很長的時間。
所以它也追蹤中國在過去14年,在全世界138個國家裡面通過技術援助、工程援助或者貸款援助的3485個大型專案,去評估它的經濟影響跟作用,連續追蹤14年。測量方法很簡單,它根據衛星的夜間空照圖,看同樣一個位置亮度層次與空間分佈的變化。因為他們已經有非常完整的經驗資料去支援這個模型,這些亮度資訊經過測量以後,可以非常準確地來估算當地真正的經濟活動跟它的人均實質所得,而且還可以看它的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分佈是非常集中還是擴散程度非常大。
結果AID Data發現什麼,就是中國投資的這些專案既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增長,而且還讓它的經濟發展在空間上的覆蓋程度進一步擴散,有助於當地所得分配更均等化。這都是AID Data根據14年來三千多個項目的地點的衛星夜間空照圖進行數學推算得出來的一個重要結論。
所以中國自己要有信心,雖然不是說這些項目每個執行得都很好,裡面也有個別的問題。但最終來講,都是利人利己的,都是讓中國真正在全球展開佈局的專案。所以我不是很擔心當前歐美社會出現的逆全球化浪潮,我也不是很擔心特朗普這種拆解全球化的動作。
在我看來,這些都可能是曇花一現。整體來講,發達國家內部也可以從全球化裡面找到自己的發展機遇,而且可以讓廣大群體還獲得相當好的經濟受益,那在全球範圍更是如此,而且這個受益群體還在繼續擴大。只不過全球化的路徑跟遊戲規則需要修正,包括跟包容性增長做更好的結合。
因此,全球化的動力仍然源源不斷,沒有國家可以片面拆解這個體系,所以我把它稱為“再融合”或者“深化融合”,而中國在開創新的全球經濟融合方面將會扮演巨大的角色,而且會壓過西方國家的力量,這將是對人類未來非常重要的貢獻。
我用的時間太多了,謝謝大家的耐心,謝謝大家。
本文原載於《觀察者網》
(本篇完結)
相關閱讀: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