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12/20
黃宇翔:關注港澳發展(圖:蔡亞人)
亞洲週刊與香港大學校友合辦香港青年演講,由亞洲週刊策劃編輯黃宇翔主講,重溯「港獨思想」的本土歷史脈絡。
亞洲週刊與香港大學校友合辦香港青年演講,繼前三次的黃裕舜、黃杰、林朝暉後,十二月十一日推出系列第四回,由四人當中最年輕的亞洲週刊策劃編輯「九五後」黃宇翔主講「告別港獨:十年一覺本土夢」。據了解,這同時也是黃宇翔正在撰寫的新書的題目,說明他對於港獨「只是一場夢」的判斷和立場十分清晰,並以他自己生活經驗與學習歷史經驗重溯本土的歷史脈絡,反擊本土派的論述,重奪香港政治風暴中的話語權。黃宇翔提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社會以及訊息交流中心,應該要以四個不同的角度闡述香港的問題:從香港內部矛盾、內地與香港關係、台灣與香港關係、中美夾縫中的香港等四個方面來理解港獨思想的起源。
除了在亞洲週刊的工作以外,黃宇翔同時是北京港澳研究中心理事和特邀研究員,對於央港關係和香港未來發展的討論有充分的研究和親身經歷。黃畢業自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在校時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國是學會會長,曾獲第六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主要關注港澳發展、東南亞政治轉型,港澳主要作品包括《港獨大退潮 香港政治告別激進化》、《一國兩制面對關鍵時刻 中央對港全面監督權之爭》、《香港暴力校園幕後 內部路線分歧》、《香港緊急法啟示錄 治標須治本 化解深層次矛盾》、《新加坡居住正義啟發香港》、《印尼轉型正義懸念 大屠殺悲劇五十五週年》,評論作品曾入圍二零二一年亞洲出版協會「年度卓越新聞獎」卓越評論獎決選名單。
黃宇翔在「告別港獨:十年一覺本土夢」中提出,港獨不可能是一個現實的政治課題,但卻成為了香港政治過去十年最大議程,「港獨—反港獨」如同「作用力—反作用力」一樣在香港的政治生態與討論中迴盪,因而有需要去了解為何如此不切實際的政治運動竟會成為香港過去長時間的困擾,最後甚至產生了「危機時刻」。黃宇翔認為,香港暴亂以至港獨的出現具有「歷史必然性」與「歷史偶然性」,他指港獨運動的「必然性」在於香港的社會內部矛盾,堅尼系數全球排名十二位,社會收入分布極端不平均,另還有比如《經濟學人》的「裙帶資本主義指數」,香港排名世界第一,富豪財富佔GDP達到接近百分之八十,社會財富與階層分裂嚴重產生民怨,成為社會混亂的土壤。香港承受了殖民統治和多年來粗放性資本主義的亂象叢生,大量年輕人感到生活在一個權貴世襲的社會當中非常絕望,因而才會相信「攬炒」這種脫離現實、孤注一擲的行為。在這種社會經濟問題的壓力底下,黃宇翔解釋發生在二零一九年的政治風波中帶有必然的內部成分。
而「偶然性」則在於一系列加速社會不穩的運動出現,如「雨傘運動」、旺角騷亂、反修例之亂等等。這些事件分別來看都是一件小事,但是在本土派「反歷史」的史觀之中,他們卻看到這一系列歷史偶然的事件之間有強烈的關聯,而共通的主題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反政府活動。但是,其實這些偶然的因素也不完全只是學生們一廂情願的錯,而是政府方面也有一定的責任,讓學生們出現一種構想,認為持續鬥爭才能解決香港的問題。對於這一點,黃宇翔特別對二零一二年的反國教事件以及香港政府後來的反應作出了點評和分析。
「反國教」是分水嶺
二零一二年香港的「反國教運動」是香港步向極端的分水嶺。黃宇翔指出,在「反國教運動」之前,香港的主流社會運動主要是由較為溫和的大學「左派」主導,但未有取得較大的成果,此類社運一直被極端分子視為無用,而反國教運動則從激烈對抗中獲得政府的讓步,這讓極端分子取得了壓倒溫和派的政治能量。
美國態度改變
從外圍因素來看,美國態度改變也對港獨思想蔓延有重大影響。黃宇翔認為美國對一四年「雨傘運動」與一九年「反修例運動」在態度上發生了改變,美國對一四年香港的選舉制度改革其實都予以支持,但在反修例期間卻是全力支持香港極端分子,為香港的分離主義思想打強心針。加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媒體主導了整件事情的公眾詮釋,讓很多人以為自己上街打砸,是「民主轉型」敘述下必要的手段。
總體而言,黃宇翔從香港內部矛盾、內地與香港關係、台灣與香港關係、中美夾縫中的香港等四個方面來理解港獨的爆發:一,香港內部的階層分裂嚴重產生民怨、以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無可避免地成為各國情報工作的中心,外國勢力龍蛇混雜;二,習近平上台後打壓自由派使香港民主派民眾反感;三,台灣台獨分子勾結支援港獨分子;四,中美國際摩擦加劇,四環相扣讓外國勢力有機可乘。
亞洲週刊 2021年51期 2021/12/20-12/26
|
|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