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5/1/13
中華民族強大的文化基因,重視教育,寒門子弟的「小鎮做題家」可以進入清北,沒有學歷的 「 小鎮青年」,堅持終身學習,力爭上游;這都是中國創新的秘密武器。
北大數學家韋東奕,其貌不揚卻是頂尖數學天才
似乎是平地一聲雷。中國軍工企業的大爆發,震驚全球,八樣「硬菜」,涵蓋了海陸空和航太,也有人工智能的底蘊,而全世界都問一個問題,發明這些創新武器的人才從哪兒來?
過去西方主流媒體的答案再也站不住腳。他們都說是中國的間諜在西方偷竊技術,砸下大錢來賄賂,或是用上了美女計或美男計,無所不用其極,但如今中國這些尖端科技,西方都完全沒有,中國是遙遙領先,倒是西方現在正千方百計,尋思如何來「偷竊」中國的技術。
這顯示中國教育系統,可以培育大量的科技精英人才。被美國制裁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其他六所軍工院校,早就是美國的黑名單,但越禁越香,被中國軍迷暱稱為「國防七子」,都能夠厚積薄發,於無聲處聽驚雷,震動軍事江湖。更不要說中國的九八五、二一一等名校,都是人才輩出。
這背後是中國內部嚴厲的競爭制度。每年的高考和考研,都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搖出西方先進國所沒有的尖子。儘管國內外很多人批評中國的考試制度太捲、太無情,但恰恰是這樣的無情制度才能出現有情天地,讓底層衝破階層的壁壘。十年寒窗,讓寒門子弟有機會脫穎而出,也不用去搞關係鑽營,名滿天下的北大數學奇才「韋神」韋東奕是「社恐」,他在校園手提一大瓶礦泉水和幾個饅頭,衣著極簡,被網民喻為少林寺「掃地僧」,功力深不可測。
過去十多年來,中國的基建狂魔現象,背後都是數以百萬計的工程師的努力。中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高達一千萬人,近半都是理工科,才可以在基建上連連突破,建造了全球最大的高鐵和高速公路系統、橋樑和隧道系統。美國近年說要在基建上緊追中國,但美國的工程師人數不足,大學工程系的學生大多是外國留學生,要搞基建,只能靠輸入外國人才。
但中國人才的秘密武器不僅是靠考試,而是一種全民終身學習的氛圍。很多小鎮青年,或是「二本學生」,沒有驕人的學歷,但卻力爭上游。馬雲考大學三次沒考上,應徵KFC賣炸雞都被指外貌像外星人而沒有錄取,但他勤奮自學,英文流利,創辦阿里巴巴。馬化騰當年從還沒任何名氣的深圳大學畢業,但他堅持終身學習,創辦了騰訊,推出微信,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正是中華民族強大的文化基因,重視教育,「小鎮做題家」可以進入清北;沒有學歷的「小鎮青年」,爭取工餘時間在各種「知識搬運工」的平台學習。中國每一個城市的書城,週末都擠滿了來看書但沒錢買書的底層讀者。這都是中國創新的秘密武器。知識改變命運,中國全民學習的知識,改變了全球的命運。
亞洲週刊 2025年03期 2025/1/13-1/19
|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