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蔣介石故里拂不去的民國風 浙江奉化溪口百年滄桑交織 ☆作者:丁芊門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5/1/20

丁芊門 | 亞洲週刊實習生

 

蔣介石的故鄉浙江奉化溪口保留了他的生活痕跡,不少遊客特地到此感受「民國風」。溪口的發展見證了兩岸從內戰到交流的軌跡,如今成為了佛教聖地,見證百年滄桑。 


202505k01.jpg

蔣介石:國民政府領導人 

 蔣介石的故鄉浙江奉化溪口保留了他的生活痕跡,不少遊客特地到此感受「民國風」。溪口的發展見證了兩岸從內戰到交流的軌跡,如今成為了佛教聖地,見證百年滄桑。 

我的故鄉寧波奉化溪口鎮是蔣介石的故鄉,從我家驅車至蔣氏故居不過二十分鐘,從小到大我到訪那裏無數次。儘管如此,每當我走進蔣氏故居,民國的清風就迎面拂來。

進入溪口鎮必經武嶺門,旁邊的剡溪涓涓而流,溪旁鋪著青石板路,武嶺學校裏傳來朗朗書聲。隨後在短短幾百米內依次排開的八個建築物——蔣介石與宋美齡曲徑通幽的別墅文昌閣、莊嚴肅穆的蔣氏宗祠、布滿精美彩畫和堆塑的蔣氏故居豐鎬房、蔣介石的出生地玉泰鹽鋪等——一磚一瓦都在低聲訴說百年滄桑和蔣家王朝的興衰。

一九四九年蔣介石退守台灣而再未回到故鄉,溪口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直到改革開放後,溪口經過不斷修復和發展,以嶄新面貌示人。一九八五年溪口蔣氏故居開始重新修繕建設,二零零二年溪口博物館、林果場、台胞站、溪口旅遊風景管理局合併為溪口旅遊集團,二零零八年全球最高的坐姿銅製露天彌勒大佛在雪竇山落成開光,使雪竇山成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202505k02.jpg

武嶺門(原武嶺庵):蔣介石母親常到此念佛,經蔣介石改建成武嶺門(圖:丁芊門) 

溪口照相館擠滿遊客

如今,託蔣介石的盛名,溪口已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雖然當地產業結構以工業為主,氣動元件出口額佔全國總量一半,電推剪等美容美髮產品佔全國市場份額的六成,但仍有大量老年遊客到訪此地,緬懷蔣介石的舊事。街上面積不大的「照相館」擠滿了遊客,許多都願意花二十元人民幣(約二點七美元)穿上國民黨軍官制服與打扮成「蔣介石」模樣的模特拍照,以紀念一次「不虛此行」與民國的獨特情懷。

原溪口博物館館長、文博研究員周金康的生命可說是與溪口古鎮緊密相連。過去幾十年,他擔任了溪口景區等十餘處民國史蹟點布展的策劃與設計工作,退休後又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在他的工作室裏,他捧出了自己的數本大部頭著作,包括《溪口鎮志》、《鄉國履痕——蔣介石鄉情日記尋蹤》。他笑稱,自己應該是擁有關於溪口最齊全資料的人了。

周金康講述自己在過往工作中看到的溪口,自豪於生長在這樣一方土地,也認同蔣介石對溪口建設作出的貢獻,「三十年代的溪口,建設的規模在全中國也是獨一份的」。而這些建設形態也幾乎由那時保留延續至今。

 202505k03.jpg

打扮成「蔣介石」模樣的模特:吸引不少遊客留影以紀念民國情懷(圖:丁芊門) 

成為兩岸友好標誌

近百年不變的武嶺門曾送走了蔣介石家族,也曾無數次迎接他們從台灣回家。自一九九三年蔣經國長媳、蔣孝文之妻徐乃錦攜女兒蔣友梅回溪口祭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蔣介石直系親屬首次返鄉以來,往後的三十年裏,蔣家三代四代屢屢返鄉祭祖先、續族譜,使溪口逐漸成為了兩岸友好的標誌。

談及兩岸交流,周金康說到了蔣家第三代兒媳蔣孝勇的妻子蔣方智怡一直以來作為蔣家代表出席兩岸交流活動,為歷史研究提供了很多相片和其他一手資料。蔣家第四代、蔣介石的曾孫蔣友柏則於二零一七年擔任奉化中學新址建設的總設計師,而奉化中學的前身正是近百年前蔣介石曾經就讀的龍津學堂。

在與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溪口居民的對話中,溪口和蔣介石的故事變得立體起來。他們大多表達了與蔣介石共為同鄉的自豪,也滔滔不絕於近年來溪口的高速發展,有的會因為自己與蔣介石的獨特緣份而更多關注那段民國歷史,有的則不會,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毫不猶豫地對蔣介石給出正面肯定的評價。

今年三十歲的王麗莉講述她心中十幾年前的溪口是「三輪車滿城跑,青苔與爬山虎遍布大大小小的樓房。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什麼汽車」。她說現在的溪口越來越城市化,房地產業大力發展,很多村民住宅進行了集體拆遷,越來越多人搬進了商品房。不過,她還是很懷念那個三輪車滿地跑的溪口,盛滿了她少女時代的回憶。她坦言自己對於蔣介石的了解並不多,只是來自於歷史課本和父輩的談話。談及對蔣介石的印象,她卻很快給出了答案,「能作為一個領導人肯定有不可否認的能力」。

而現年四十五歲的楊琳娜認為蔣介石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她笑稱這種印象可能來自於同為溪口人的天然親近和好感。她談論她記憶裏八九十年代的溪口,印象最深的還是「溪口的三里長街,東起武嶺門,西上公園路,南面是溪口的母親河剡溪,北面有蔣氏故居」。這也是保留至今的溪口風貌,只不過如今更加清澈的剡溪流水交換了那時坐在剡溪邊洗衣洗菜嘮家常的生活氣。如今的溪口,除了這條著名的三里長街,面積不斷擴大,道路和生活區域向周邊延伸。

蔣德茂是溪口蔣家人,他給我講述了他所了解的來自父輩口口相傳的故事裏與眾不同的蔣介石。他說蔣介石平常很親民,車子不會直接開進家,總是在武嶺門前下車步行,有時會分油包饅頭給家族人員。

成為佛教聖地

地地道道的溪口人徐韓琦是當地導遊,她看到的溪口的變遷是以蔣氏文化為主的人文景區到越來越完善的佛教文化主題的旅遊景區的轉變。從二零一四年揭牌成立的全國性佛教高等院校浙江佛學院,到二零二四年開始接待遊客的彌勒聖壇、彌勒博物館,溪口正充分利用其作為布袋和尚大肚彌勒的根本道場的佛教傳播天然優勢,不斷擴大其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去年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的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就是在溪口舉行,來自七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代表、專家學者等約八百人出席論壇。這場一年一度的世界級佛教盛會再一次讓溪口被世界看見。彼時,坐擁彌勒道場和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雪竇山的溪口早已成為了一處享譽世界的佛教聖地。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午,奉化(彌勒文化)國際傳播中心在彌勒聖壇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溪口乃至奉化對提高城市形象一次全新嘗試,對促進彌勒文化國際交流具有長足深遠的意義。悠長而古樸的鐘聲從彌勒道場傳來,與溪口這座古鎮百年滄桑的呢喃交織。這是來自歷史的信徒的回音,也是唱響未來的號角。

 

 

 亞洲週刊  2025年04期 2025/1/20-1/26

202505j01.jp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