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文 | 張辰(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山長)
「平靜的心靈」的觀念來自最近閱讀的一本書,這本書是被美國《時代週刊》譽為二十世紀聖人的克裡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書寫的《與生活和好——克裡希那穆提給你的28道生命習題》。在書中,克氏認為如果人的心靈不能獲得平靜,所有的問題都不能解決,只有平靜的心靈才能獲得自由,只有平靜的心靈才有創造的能力,克氏甚至說唯有平靜的心靈才能帶來世界和平。平靜的心靈如此的重要,那麼,什麼才是平靜的心靈呢?克氏認為我們的心靈常常被很多的事情遮蔽,正是因為事情遮蔽心靈,才讓心靈混亂不堪。遮蔽心靈的事情包括愉快的、不愉快的經驗,包括知識、典範與行為模式等。克氏認為混亂的心靈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他舉例說:假如你要解決數學題或者心理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一直無法找到答案,但是當你把問題丟在一邊,出去散步,突然答案就在心裡浮現了,克氏把這種現象比喻成「空杯子才有用」。
文章作者 圖丨由作者提供
克氏的這種說法,很像《道德經》第十一章中「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人的心靈一旦被某些內容佔據與限制,人的生命狀態就會產生僵化的性質,心靈就會失去她的靈動性。當人在生活中遇到了問題或者挫折,人絲毫不會意識到,在問題與挫折發生之前,他就已經具備了發生這些問題與挫折的一切條件與內因,他的心靈已被促成問題與挫折發生的內容佔據著。例如,考前焦慮的孩子,在考前焦慮的情緒發生前,在他心裡一定賦予了考試極其重要的意義,並且將自己的存在價值甚或命運統統與考試成績關聯了起來,當一個孩子的心靈受限於這樣的認知與思想,他在考試前焦慮的發生就會是一種必然。當孩子發生考前焦慮的狀況,家長與孩子並沒有平心靜氣的檢索自己內心的動因,卻想不斷的通過外部的努力來袒護包庇造成孩子焦慮的根本原因——成績至上主義。為此,很多孩子被強化時間管理、嘗試各種放鬆練習、通過宣誓與喊叫來堅定必勝的信心,但絕不肯放棄造成考前焦慮的罪魁禍首「成績至上主義」。我們把神經緊張當做勵志,把對孩子的壓制當做磨煉,把考試競爭當成感恩。我們總是習慣于用一個信念來保護另一個信念,用一種理解方式保護另一種理解方式,用樂觀的態度遮罩真相,用堅強的意志來拒絕反思。克氏說:「針對一個問題,我們思考的愈久,探究、分析、討論得愈多,問題就變得愈複雜。」再例如,一個因失戀而痛苦的青年,在其痛苦發生前,這個青年心裡早已把愛情當作世界上至高無上的價值,把愛視作對另一個人完全的佔有,把被愛的滿足感當作生命的理想。正因如此,失戀意味著自己的渺小與卑微,對於所愛之人被他人擁有而產生嫉妒與仇恨。在失戀的絕望與痛苦裡,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抱怨自己沒有優越的條件,諸如美麗的長相或豐厚的財富。失戀者會嘗試通過運動發洩情緒、通過喝酒麻痹精神、或對著行駛的列車與空山大聲呼喊,甚或尋找他人傾訴企獲同情與安慰。卻始終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內心的真相——我們心裡沒有愛,只有佔有的欲望。如果真心去愛一個人,又有誰會阻礙你懷著熱情去善待一個人、祝福一個人、關心一個人呢?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止你!顯然,你愛得不是那個人,你愛的只是自己的欲望,你只是以愛的名義馳騁欲望,使欲望變得高尚。
《道德經》圖丨來源於網路
在克氏看來,徹底解決問題的路徑只有平靜的心靈,而非尋覓外在的辦法、知識或信念,只有平靜的心靈才能看到最深層的問題。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有心理困惑的人,想藉由各種心理學理論、宗教與哲學的解釋來撫平內在的矛盾,讓自己真正的問題得以繼續潛藏。這樣的做法,只是不斷更換詮釋的角度,並不是直面自己的心結,不同的詮釋角度在內心又製造出新的衝突,原有的問題延伸出新的問題,新舊問題的交織纏繞猶如「戈迪安繩結(Gordian Knot)」。面對「戈迪安繩結」,當你舉起心中的亞歷山大之劍卻滿懷憂慮,背後的恐懼是什麼?那些錯綜複雜的繩索,纏繞難解,它保護著的不正是自己無法面對的問題嗎?我們用宗教的因果論來回避問題、我們用心理學家的回溯童年經驗來避開問題、我們用成功人士的至理名言來跨過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於自欺,我們的心靈何嘗能夠平靜下來呢?我們的心靈受到太多太多內容的羈絆。克氏說:「當一個人的內在環境、內在承諾、內在記憶,以及內在的秘密與悲痛,每分鐘都死去一點時,他的內在就會出現一個空地,僅是這塊空無之地,就會出現新的事物。」這就是《道德經》四十八章中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當人願意放下自己的知識、成見、規範,這就是「為道日損」。如果人放下佔據與限制心靈的內容,內心就會產生空靈而敏銳的覺知,帶著這種覺知對心內與心外的現象觀看,才能精確對焦其存在的意義。在近期熱播電視劇《清平樂》第一集裡,宋仁宗趙禎問自己的乳娘:「朕這幾個字,寫的比幼時如何?」乳娘回答說:「官家聰慧勤謹,文章書畫,自不能是幼時可比。」趙禎回答說:「朕覺得,遠不如幼時,字如文章,有情有魂,幼時雖筆力不如今日,然當時情真意切。」趙禎覺得自己染著了社會的經驗、知識、技能,使得自己失去了這種清明的覺知,因此平靜的心靈便被湮滅在宮廷的塵囂中。明朝的思想家李贄將這種平靜的心靈比作「童心」,他說:「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與生活和好克裡希那穆提寫給你的28道生命習題》圖丨來源於網路
現代心理學卻將心理問題的癥結常常歸結於童年的創傷,因此著力于童年成長經驗的回溯,把「內在的小孩」掛在嘴邊,以此來說明當事人是如此的幼稚與不成熟。這是把社會公認的行為規範當作衡量人是否正常的標準,忽視了人內心的衝突正是來自對於外在規範的抗爭。因此這種內在的衝突裡內蘊著來自心靈深處的創造性,而衝突就是創造性的表現形式之一,因為自由的心靈不願意受縛於某種規範的限制。人為什麼非要遵循特定的方式來思考?為什麼非要以特定的方式去感受?為什麼非要以某種學理來分析心理現象,並聲稱此為專業與權威?例如:一位當事人不敢當眾發言,心理諮詢師回應說:「為什麼不敢當眾發言,這是不是你童年的陰影?」真正的問題是「為何要當眾發言?當眾發言的意義是什麼?有什麼樣的言論值得傳播?」但是,諮詢師用心理學理論回避了真正的問題,設定敢於「當眾發言」當作人格成熟所具備的條件。這種特定的前置、特定的思維模式,正在複製出社會需要的機械人,卻不能孵育出改革社會的智慧人,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不器。」用克氏的話說是「智慧因分析而折損」。而依靠知識、理論來思考的心靈,克氏稱之為「鍛煉過的心靈」。鍛煉過的心靈能產生技術,產生職業、產生流程與套路,卻無法產生智慧。我們對於佔據我們心靈的內容毫不知曉,卻跟著這些內容載浮載沉。平靜的心靈意味著,我們必須先認識讓自己心靈不平靜的內容,認識這些內容是如何驅動著我們的行動,如此我們就知道了自己痛苦的根源、挫折的因由,也才能清晰的瞭解自己的處境。用克裡希那穆提的話說,唯有不受制於這些內容的束縛,我們才能獲得心靈的自由,才會生出愛,才知道如何和平的生活。
相關閱讀
- 【網路演講】活出自我是生命的終點嗎?5月16日陳復教授將帶領大家探討印度思想家克裡希納的教誨,勘破自我的虛幻,回歸自性的本真!
- 【心理專欄】克裡希那穆提:心靈的一盞明燈⊙劉莞
- 當大學師生面臨貧窮與饑餓⊙ 陳復
編輯丨 朱浩
作者 | 張辰
晉城知行書院院長,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兼執行長,晉城心理學會理事,晉城心理諮詢專業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心學特約專欄作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常年致力於心學的修習與心學教育,舉辦傳統文化與心理學講座數百場。 |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