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復興

如何超越原生家庭的創傷:讀《生命的不可思議》有感 ☆作者:王學安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5/31

文 | 王學安(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執行秘書)  

難道一個人在原生家庭裡的創傷只能順應因果業力的牽引,就真的無法改變嗎? 

202028a01.png

胡因夢演員照 圖 | 來源百度

 現代人受困于原生家庭的創傷,許多人尤其女性熱衷於學習精神分析,想要通過不斷回溯童年的經驗來實現自我療愈,但人們往往會忽略人的心靈在經歷創傷過程中是如何發生蛻變與轉化的,很多沉迷精神分析的人回溯過去就只是單純不斷重複,也許這種回溯會在一個沒有經歷過心靈探索的人身上產生一定的療愈,但對於一個長期進行心靈探索的人來說,並不能產生實質的療愈效應。難道一個人在原生家庭裡的創傷只能順應因果業力的牽引,就真的無法改變嗎? 

筆者最近閱讀《生命的不可思議》這本書頗有感觸,作者胡因夢生活在一個傳統文化走到清末民初逐漸衰落,接連遭遇西洋文化衝擊的時代,也曾經歷過原生家庭的創傷,在後來的工作、愛情與婚姻中遭受過很大的挫折,在這個過程中,靈性經驗在胡因夢的生命經驗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胡因夢對靈性與心理的探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後來她接觸密宗與禪修,認識克裡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和肯•威爾伯(Ken Wilber)的思想,並翻譯他們的作品,整合自己生命所學,進而展開對生命更深的省思和探索,她真誠面對生命的各種考驗,進而完成內在意識的蛻變與轉化,令筆者深受啟發。下面筆者結合胡因夢的生命經歷來做一些具體闡釋。 

 202028a02.png

肯威爾伯與克裡希那穆提 圖 | 來源百度 

我們還是從胡因夢的原生家庭說起,胡因夢的父母都是二婚,兩個人因才貌互相吸引,但雙方的價值觀念不合,後來分開,尤其母親的苛刻,對金錢有著強烈的掌控欲,缺乏自省式的教育讓胡因夢的個性充滿矛盾,非常沒有安全感,這是胡因夢恐懼的源頭。但筆者不想在此過多責怪或批評胡因夢母親的個性怎麼樣,所以導致胡因夢的心理創傷,人無法避免不受傷,但可以從創傷背後認識人性,對生命保持警醒。在此,末學想要對比一下胡因夢的父親胡賡年的三任太太,從女性角度來思考對待生命的態度,而導致關係中的變化。 

胡賡年的第一位太太叫潘玉璞,因為胡因夢的母親璩詩方的介入,與胡賡年離婚後遠走美國,在美國碩士畢業後,進入聯合國做統計部主管。後來,胡茵夢在紐約第一次見到潘玉璞的印象是:「潘阿姨個子小小的,臉黃黃的,不化妝,完全就是個東北土老太太,就是這樣一個傳統的女人,她居然有那樣的成就,管著無數員工,但她溫和、成熟、沉穩又善良,我父親是拋棄她走掉的,但她對我像對女兒一樣。」胡賡年的第二任太太便是胡因夢的母親璩詩方,璩詩方曾就讀于天津女子師範學院的中文系,寫得一手好詩文,非常有才情,在前一段婚姻嫁給自己不中意的男人感到不滿,抗戰時遇到胡賡年,後來用寫情書的方式打動胡賡年,1949年兩人到臺灣,1953年生下女兒胡茵夢,但兩人因為價值觀不同,後來的婚姻也不幸福,胡賡年很少回家,胡因夢的母親璩詩方逐漸沉迷於打麻將度日。胡賡年又娶了第三任太太華阿姨,華阿姨獨立經營餐館,信佛吃素,具有奉獻精神,兩人在一起生活沒幾年,胡賡年就癱瘓在床,華阿姨給予胡賡年無盡的包容和照顧,甚至全然接受胡賡年的孩子脾氣,直到胡賡年去世。從胡因夢父親的三任太太的生命經歷中,筆者發現人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人生,皆由自己決定,無關外在條件怎麼樣,胡因夢在見到潘阿姨後曾感慨道:「與其說是傳統束縛了女人的發展,倒不如說是女人心中的恐懼裹住了自己的腳。同樣是上一代的女性,一位被丈夫拋棄後並沒有否定自己的潛能,反而發展得如此獨立與完整,另一位卻在麻將桌上消耗了大半生的創造力。」 

試想,如果胡因夢的母親與胡賡年婚後沒有丟掉自己的才情,始終保持書寫詩文的創作熱情,寫出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或者從事一些與文學相關的工作,二人的婚姻關係會不會有另外一種走向呢?胡因夢的母親對胡因夢童年的創傷會不會減輕一些呢?再反觀胡賡年的第三任妻子華阿姨,從胡因夢的描述裡感受到她跟我們平常見到的普通人別無二致,心地善良,有著全然的包容心,胡賡年癱瘓的時候不離不棄,照顧胡賡年到終老,在胡賡年去世後,胡因夢將父親的撫恤金全部交給了華阿姨。筆者不是在批評胡因夢的母親後來沉迷打麻將的糟糕,不是在為胡賡年的第三任妻子華阿姨照顧胡賡年到終老而歌功頌德,也沒有單方面支持潘阿姨的人生就一定是最合理的,只是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從胡賡年三位太太的不同生命經歷中思考自己究竟要選擇過怎樣的人生,安於自己的選擇。

 202028a03.png

胡因夢父母,胡因夢與父母,胡因夢青年照 圖 | 來源百度 

接著筆者想要討論的是《生命的不可思議》這本書中提及胡因夢的五段感情,從這五段感情裡,我們便可觀看胡因夢的蛻變與成長。Dons是胡因夢的第一任男友,猶太與愛爾蘭的混血兒,在大學時代遇到,原本有一位中國女友,因為胡因夢的介入而分手。胡因夢覺得和Dons在一起,兩個人的心靈不需語傳就很容易進入一致的頻率,但兩個人個性都太過敏感脆弱,胡因夢後來成為演員,Dons去老撾當交換老師,兩個人對於不同職業的選擇,胡因夢認為是自己內心過度的自保機制,使得他們最終沒有在一起,這段感情也使得胡因夢產生「唐璜情結」,所謂的「唐璜情結」,就是有的人表面上身邊總是不乏陪伴者,但是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寂寞而空虛的。他們害怕付出真情,不敢用心去對待,以一種飄忽不定的態度去看待感情。雖然後來胡因夢也交過許多位男友,但其實胡因夢的心中不敢真正去愛,呈現出不斷在情感關係中離開的狀態。 

沙芃是藏家老叔介紹給胡因夢的第二任男友,航運鉅子的獨生愛子,在美國經營遊艇事業,沒有驕縱氣息的富家子弟。胡因夢剛剛做完雙眼皮整形手術到美國後,沙芃的母親給予胡因夢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沙芃的家庭早年住在東京,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比較保守,女人都要做家事,即便家裡沒有客人也要穿戴整齊,絲毫沒有心靈放鬆的空間,經過短暫的試婚生活,胡因夢發現自己缺乏生活實務經驗和理想主義的傾向顯然與沙芃的家庭無法契合,並且兩個人在飲食習慣上也有所不同,這門婚事告吹。從胡因夢和沙芃的感情中,筆者發現兩個人適合不適合在很多細節的生活習慣上就可以看出來,比如有人愛吃肉,有人喜吃素,有人喜早睡早起,有人喜歡晚睡晚起,有人喜歡安靜在房間裡待著,有人喜歡跟朋友出去熱鬧,一段感情中兩個人如果在生活習慣上不能達成一致,彼此接受,則很難生活在一起,因為這些生活細節裡蘊含著矛盾的導火索。

 202028a04.png

李敖與胡因夢 圖 | 來源百度 

第三段感情眾所周知,胡因夢只結過一次僅有一百多天的短暫婚姻,就是作為李敖的太太。胡因夢童年時就很崇拜作為文人的李敖,但兩個人接觸之後,胡因夢才真正瞭解李敖古怪的個性,首先是李敖用二百一十萬打發前女友到美國去,在兩個人在一起後,李敖表現出很強的掌控欲和佔有欲,不僅在情感上很難回應胡因夢的愛,而且還很容易歇斯底地發脾氣,胡因夢為此原本有所警覺,但為了擺脫原生家庭中母親的控制,執意嫁給李敖,但婚後李敖卻侵佔好友蕭先生的家產,並把此事嫁禍給胡因夢,因為這件事,胡因夢徹底看清李敖的本性,兩人離婚,但李敖心中始終放不下胡因夢。李敖受五四影響很深,是極端科學主義的代表,而胡因夢則是處在一個傳統破裂與新時代思潮衝擊的時代,是具有高度靈性的生命,他們在思想觀念上存在很大的差異,體現在的個性上就會產生不同的舉動與反應,後來分道揚鑣也是必然。 

第四段令胡因夢印象深刻的感情是在胡因夢離開演藝事業,投入到對克裡希那穆提著作的翻譯時,遇到的一個叫Robert的猶太男孩,兩個人對真理的追求有著一樣的執著,但Robert在生活層面如一個小女子一般對胡因夢依賴,兩個人因意見不同、習慣不同、需要不同、作風不同引發嫌惡和衝突,後來分開,胡因夢坦言自己始終癡迷於兩性關係就是因為想要體會更深層次的愛,但在兩性關係中不斷選擇,很多時候都是自我欲求的逃避,跟愛扯不上關係。從這段感情裡,筆者發現其實胡因夢與Robert兩個人所處的生命階段不同,心靈成熟度也不同,胡因夢遇見Robert時已經經歷過很多事情,脫離演員的工作,投入到翻譯克裡希那穆提著作的工作當中去了,心靈蛻變已相當成熟,而Robert更像一個青澀的大男孩,性情單純,心理上遠不及胡因夢成熟,也不夠獨立,其實兩個人關係中的地位並不平等,Robert心靈與較為脆弱,胡因夢個性中存在一部分自以為是的驕傲,就很難繼續跟Robert在一起。筆者發現胡因夢的初戀Dons和Robert都是猶太人,似乎胡因夢的命裡與外國人很有緣,後來胡因夢與他們也都沒有走到一起,原生家庭帶給胡因夢的心理創傷使得她始終無法在情感關係中找到安全感,她似乎總是在尋求某種突破。 

在翻譯完《克裡希那穆提傳》後,胡因夢遇到第五段印象深刻的感情,胡因夢與這位男士產生婚外情,在其中扮演了第三者的角色,因為這段感情,胡因夢開始正視情感中不忠的部分,並發現男性的不忠來自於無法滿足的征服欲,這次情感的體驗讓胡因夢看見內心的執著與期望,赫然發現那不是愛,只是一種欲求,從而以更加寬容和開放的心胸去接納生命的考驗。從胡因夢的母親到胡因夢,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從胡因夢的母親開始因婚姻不幸嫁給胡賡年就算協力廠商介入,迫使胡因夢的父親胡賡年和潘阿姨離婚,到胡因夢本人的五段情感經歷中,除第二段與第四段外,都有協力廠商介入的部分,即第一段感情中初戀Dons原本有一位中國女友,因為胡因夢而與前女友分手;第三段感情中李敖在遇到胡因夢之前的女友是劉會雲,雖是李敖主動放棄劉會雲,選擇胡因夢的,但其中也存在後來者的身份;最後一段感情發展為婚外情,胡因夢變成第三者。對於這種協力廠商介入,胡因夢都有做出深刻的省思,筆者覺得這仿佛是從胡因夢母親那裡遺留下來未解決的問題,繼而在胡因夢身上形成某種情感的考驗,如果用家族排列的角度來思考,胡因夢的母親與胡因夢構成一個家族系統,也可以說這是某種因果業力在作用,所幸的是胡因夢在每一段感情裡的省思都算是對這種考驗進行了回應,筆者相信其中蘊含著改變的力量,使得兩代人在情感中品嘗到的幸與不幸都不會繼續延續到下一代。

 202028a05.png

克裡希那穆提 圖 | 來源百度 

靈性經驗從胡因夢從出生前就與之結緣。胡因夢的母親在第一任丈夫那裡染了淋病,輸卵管阻塞,後來打通跟胡因夢的父親在上海認識的兩位元奇人有關,一位是是修密藏和太極拳的樂幻智老師,一位是跟樂老師學習太極拳而開了第三眼的皮膚科大夫朱仲剛先生。樂老師透過三次氣功治療幫胡因夢的母親打通了輸卵管,最奇異的是朱仲剛大夫的第三隻眼,竟然可以看見胡因夢母親脊椎下半截有一段香煙大小的白色氣體正在不停跳動,朱大夫認為這是懷孕流產的徵兆,後來胡因夢的母親果然流產,直到第三次才孕育了胡因夢。朱大夫從光的顏色和強度可以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態和精神修為境界,並且認為靈光的強弱取決於心量的大小,心量的大小又跟精神修為有關,執意練功之人心量反倒不見得寬廣。曾經有三個人的靈光讓朱大夫印象深刻,一是他的樂師母,光能夠照到屋外,二是田耕莘主教,光可以彌漫整個教堂,三是在巴黎地鐵裡偶遇的一名女瑜伽士,光竟然照亮整個地鐵通道。筆者推測朱大夫認為靈光強弱與心量有關,大概是來自對自己老師樂幻智和師母的觀察,為什麼樂老師修行經驗那麼深,其靈光竟然不如師母呢?胡因夢的出生與這兩位老師有著緊密的關係,從她的生命開端就種下了靈性的種子。 

在念衛理女中的時候,胡因夢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時曾體驗到一種「大忘」的狀態,常常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要去哪裡,忘記自己為什麼站在十字路口,這種生命經驗促使胡因夢向內探索,挖掘生命中的靈性。在香港拍戲時,胡因夢曾經摔傷尾椎骨,一位專制跌打酸痛的唐師父用氣功點穴的方式幫忙胡因夢治療,胡因夢後來跟隨唐師父學習靜坐,體會到身體裡的拙火覺醒,後來參與密宗導師嘉楚仁波切的灌頂法會,曾接受這位密宗導師的建議閉關十個月修養身心。最令筆者觸動的是胡因夢遇到蔣波仁波切時無法控制地流淚,胡因夢形容那仿佛是創傷兒童見到父親一般,蔣波仁波切身上散發出來的無語的悲憫,讓胡因夢感受到了全然的接納,那是一種神態裡自然流露的理解,讓胡因夢感受到心中的委屈不需要用言語傾訴就會被洞悉。胡因夢所經歷的修行經驗,生理的拙火覺醒,讓她知識的海洋裡渴望尋找到某種真理獲得印證,大量閱讀各種佛道著作,《寶瓶同謀》這本書是她理解了西方知識的系統的整合走到一個頂點,人的內在需要靈性的覺醒。在接觸到克裡希那穆提之後,克裡希那穆提語言中的智慧讓胡因夢開始自省與覺察,與佛道對話,其中交織著大量胡因夢對自己生命情感的體悟。尤其孩子的出生帶伴隨而來的病痛折磨,讓胡因夢經歷生死體驗,意外接觸到肯•威爾伯,對肯•威爾伯的認識使她整合自己二十多年來所涉獵過的心理學、醫學及各種身心靈治療,並翻譯出《恩寵與勇氣》、《一味》等作品。

 202028a06.png

胡因夢 圖 | 來源百度 

一個人在面對人和事情時,如何脫離原生家庭帶給自己內心的痛苦和創傷,透過回溯胡因夢的生命經歷,筆者認為可從三種不同的視角來思考問題:第一,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修養工夫的意識,一個人如果能夠跳出凡事都找受到原生家庭的原因,而能夠在生活中開始細膩覺察與反省,並逐漸想辦法改變現狀,療愈就在此產生;第二,靈性對人的存在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如果一個人能夠感受到靈性的存在,內在會充滿能量,誠意面對自己,當一個人處在靜謐的狀態裡就會抓到靈性傳遞給自己的訊息,進而找到轉變的某種啟示;第三,人生活在社會中,必然受到時代文化背景的影響,人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就是這種影響的反應,如果一個人可以認識自己生活時代的文化背景,可能會發現自己跟某個人之間的衝突並不是單純的兩個人的衝突,背後隱藏的是文化的衝突,當一個人可以用更超越的視角看透關係中問題背後的文化現象,許多矛盾便可化解。

 

參考文獻: 

  • [1]胡因夢(2011)。《生命的不可思議:胡因夢自傳》。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延伸閱讀 

 

編輯丨 王學安

作者 | 王學安

202020g.png

原名王盼盼,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執行秘書,心學復興公眾號主編。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連續三期修課學員。

 

閱讀原文


qr-xhfx.png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logo-xhfx.png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