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復興

儒道同源談《易經》 ☆作者:張辰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5/26

文 | 張辰(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山長)

(本文屬於聆聽陳復教授《易經》演講課的個人心得報告)

《易經》在中國文化里素有「群經之首」的聲譽,一向被視作中華文化的源​​頭。《周禮·周官·宗伯》雲:古有三易, 「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三《易》中, 《周易》的影響最大,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易經》。孔子到晚年對《周易》產生了研究的興趣,《論語·述而》中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因此為《易經》書寫了「十翼」,分別是:《彖傳》上下、《像傳》上下、《繫辭傳》上下、《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陳復教授這次選擇《易傳》而非只是《易經》,是因為授課的重心是偏向於人文性,而非《易經》占卜的方法。

202124e01.png

孔子學易韋編三絕圖丨來源於網絡

陳復教授覺得學習《易傳》能更深刻的認識儒家,因為《易傳》彰顯著心靈的實有,使儒家的面貌不再是社會的禮制與道德。透過《易傳》能了解到,中華文化對於人類生命的完整面貌在2500年前就有擴張性的理解。學習《易傳》要對其三個層面要有認識,第一是圖像思維,意即卦象所蘊含的義理;第二是抽象思維,意即從卦象、卦辭、爻辭、彖傳、像傳提供的訊息,從中整合、梳理與總結出一種思維框架;第三是意象思維,意即從卦辭、爻辭敘述中,找到其中像徵的含義。陳復教授的這種解釋,讓弟子想到了智慧諮詢師釋夢的方法,卦象就像夢境的氛圍,這需要去感受卦象的意涵;卦辭和爻辭就像情境結構,要在其中抽離出變化的結構性;而卦辭與爻辭的內容,往往充滿了象徵與比喻,這也是解夢需要的意象思維,工夫則在其中蘊含著。陳復教授說,這三種思維方式就是《易經》從神的涵義轉向人事變化,同時,這也是學習《易經》最困難的地方。占卜的方法非常的簡單,如何去詮釋就涉及到人對於《易經》的把握,以及面對不斷變化的時空,如何轉化與對應,提煉出現代性的生命智慧,這確實對於人的靈性修養有著很高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易經》常看常新,因為人的心性會不斷的變化,對於卦辭與爻辭的理解與領會就會不斷的深化與擴張。

陳復教授在講「乾卦」的像傳時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句話中蘊含的意思有一代接著一代開展的生生不息,但是,這一代一代的延續不應該只是指向人的血脈、生物性的延續,而應該思考、精神性的延續,令人想到中華文化的道統傳承,難怪中華文化被稱之為「早熟的文化」,就是其有跨越生物性的視野。陳復教授提到中華文化是有四種文化融合發展而成,分別是重視教育與周禮的魯文化;重視客觀規律的齊文化;重視權謀的晉文化與浪漫玄思的楚文化,共同構成中華文化。陳復教授認為每種文化都有其價值與意義,也有其流弊,魯文化奉行親親、尊尊的倫理,能使國家政權維持長久,卻容易因為論資排輩,使得真正賢能的人被埋沒,而導致國家的積弱不振;齊文化兼容並蓄,尊賢尚功,能使國家快速發展起來,但相對來說比較重功利,容易導致政權的不穩定;楚文化能擴展人的時空感,卻呈現曖昧不明的混沌性;而晉文化能夠廣開思路,尋求突破,卻要謹慎對待權謀心術。弟子覺得,《易經》是人面對不同的情勢,通過占卜與內心對話,而展開天人對話的過程。在各種困境或順境中,都有發揮與留神的空間,這是人面對《易經》叩問「我是誰」的議題。從自我的角度來看,《易經》給出人吉凶禍福,讓人知道世間有因果,因此對天產生敬畏感;從自性的角度來看,《易經》讓人認識到,事情的發展、心念的變化都不能離開自性的中軸線,這也是《易經》中「不易」的層面。

 202124e02.png

易經八卦圖丨來源於網絡

故而,在學習《易經》中,要認真理解384爻每一爻的處境與變化,陳復教授說重卦六等分所形成的參數不見得是一種標準,也可能更多,這都是隨著時空的變化、文明的發展、社會的更替所形成的新形勢與發展,從新的形勢與發展中抽象思考出背後的規律,這就是「變易」。再則是,不論384爻如何變化,或者未來發展成768爻或者更多,都不能離開《易經》內蘊的中道,這是《易經》中「不易」的層面。最後不論現像如何繁雜錯綜,都會呈現出因果性,這就是「簡易」面。因此《易經》也在提醒人們,事情發生任何變化之前,都會有徵兆。如同坤卦的爻辭中說:「履霜,堅冰至。」,看見腳下的霜,就知道氣候要變的寒冷了,這就是見微知著。占卜需要丟掉人理性思維的框架,莊子說:「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人的知識經驗、理性秩序不能被打破,人就只會用慣性與慾望來解讀現象,因此,占卜最難的也正是這個部分。陳復教授說,人在每一個範圍下都需要建立秩序,人需要秩序讓事情條理化。但是,我們要搞清楚秩序的有效範圍與適用情境,秩序的解構讓人進入混沌,混沌是讓人看到更大的存在,建立更高的秩序。黃光國教授講本土社會科學就是在建立主客對立的秩序,陳復教授通過打破主客對立的秩序,進而發現主客合一的事實,接著還要建立更高的主客對立的秩序,這是一種不斷推進的格物的過程。所以,有人說孔子是「聖之時者」,意思就是說,情境不斷發生變化、環環相扣,儒家是「時」(變化)的思想。而這種變化,就是需要人的思想的參與使得情境跟著相應的改變,意識、思想創造環境,因此「人心惟危」,人要在心底最幽微處留神。

陳復教授指出,《易經》的思想,容納了三層本體的觀念,第一層是理則性的天,無關乎人的「天」,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存在;第二層是人格性的天,天作為可以與人對話、溝通的實體對象存在;第三層是心體性的天,心體的天是讓人潛意識和顯意識型塑、翻轉的實存。老子的《道德經》關注第一層的「天」,有很多觀念都來自《易經》。例如:陰陽觀念,《易經》繫辭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人與義。」《道德經》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再則是相生相長相剋,往復循環的觀念,《易經》中說:「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 變化見矣。」《道德經》中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复。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縱觀整篇《道德經》,立論基礎是《易經》的「坤卦」,所用關鍵字如「牝」、「厚」、「柔」、「玄」都與坤卦的內容相契合,老子偏重於「靜」的一面。而《論語》整篇中,圍繞著「君子」、「天」、「忠信」展開闡述,這與「乾卦」中的內容相契合,弟子認為孔子會受到乾卦所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影響。《論語·陽貨》中記錄孔子說的一段話:「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與《易經·乾卦》中:「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有著相應性。這樣看來孔子的天道觀也受著《易經》的影響,難怪《易經》被稱之為群經之首,而儒家是中華文化的陽面,道家是中華文化的陰面。

 202124e03.png

老子與孔子圖丨來源於網絡

中華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天人關係一直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命題。道家重視人復歸於天,悠遊於自然與人間,在意的是個人的自在灑脫;儒家重視人對天的領悟,並將這領悟積極實踐於人間,在意的是對人世間的擔當;道家主張捨棄知識而知天,儒家主張因知天而轉化出知識;道家對世道有著消極的態度,儒家對世道抱持著救贖的情懷;面對天與人的關係,道家與儒家分別以不同的側重作出詮釋,卻都指向了天的實存,儒家的自強剛健與道家的虛己無為共構出《易經》浩瀚深邃的思想內涵。 

編輯:朱浩 | 審核:王學安、邵明

參考文獻 :

  1. [1].傅佩榮(2013)。《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北京:東方出版社。
  2. [2].傅佩榮(2013)。《樂天知命:傅佩榮談道德經》。北京:東方出版社。

 相關閱讀:

 

作者簡介 | 張辰

202019n05.png

晉城知行書院院長,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兼執行長,晉城心理學會理事,晉城心理諮詢專業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心學特約專欄作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常年致力於心學的修習與心學教育,舉辦傳統文化與心理學講座數百場。

202119m01.png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